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1页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2页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3页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4页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七年级语文样卷温馨提示: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亢奋(kng) 惬意(xi) 嗔视(zhn) 孜孜不倦(z)B. 枉然(wng) 阔绰(zho) 无垠(hn) 忧心忡忡(chng)C. 剽悍(bio) 真谛(d) 告罄(qng) 叱咤风云(ch)D. 冗杂(rng) 娴熟(xin) 脐带(q) 闷闷不乐(mn)2.(2分)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凛冽 惩戒 悲欢离和 毛骨竦然B. 驯良 庇荫 姗姗来迟 养精蓄锐C. 恍忽 晦暗 迫不急待 进退维谷

2、D. 遒劲 崎形 略胜一酬 相得益彰 3.(3分)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这几天来怏怏不乐,好像还在为前天篮球赛的失利而纠结。B. 这个罪犯极其凶残,所犯下的种种恶行,令人叹为观止。C. 老班主任终于退休了,本以为可以摆脱集中营式的管束了,谁知,新班主任的严格是有过之无不及啊!D. 平时不努力学习,考试时任你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取得好成绩。4.(3分)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句中的“狡猾”属于褒词贬用。 B “报告!我的报告已经做好了,请首长您过目。”这一句话中的两个“报告”,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 C“

3、她跑到跳高架的横杆前,右脚踏地,双臂猛摆,身体就像小燕子一样飞过了横杆。”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 D“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丰子恺是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本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竹影。B.马的作者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代表作有自然史。C.莫泊桑和都德都是法国作家,都是福楼拜家的常客,最后一课就是莫泊桑的作品。D.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和我的大学。6.(8分)“漫话探险”综合性学习7.(8分)名句积累二、古诗文阅读(13分)8.(

4、2分)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能名其一处也 ( 说出 ) B. 几欲先走 ( 跑 )C. 一狼洞其中 ( 洞口 ) D. 狼亦黠矣 ( 狡猾 )9.(2分)下面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刀劈狼首 以为妙绝 B. 止增笑耳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C. 屠乃奔倚其下 乃悟前狼假寐 D. 力拉崩倒之声 禽兽之变诈10.(2分)下列加点的表示时间的词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B. 俄而百千人大呼C. 少时,一狼径去 D.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11.(2分)下面对于口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一段,写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

5、,由分而合,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的情形。B.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属于以静衬动,既烘托了深夜寂静的气氛,又为下文写火灾的场面蓄势。C. 选文第三段写失火救火的场面,其中“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极言声音之杂乱、逼真。D. 选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正面描写;而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侧面描写。12.(2分)下面对于狼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狼是贪婪、凶狠、狡诈的家伙,选文中“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都表现了狼的狡诈。B. 屠户

6、起先还抱有侥幸的心理,但最终还是决定奋起反抗。“暴起”“劈”“毙”“转视”“断”,表现了屠户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C.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D. 选文最后一段是屠户的感慨,也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怎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13.(3分)翻译下面的句子。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三、现代文阅读(29分)(一) 主 角 【美】安?古德里斯14(2分)文题主角有二层含义,其一指的是“妹妹”是本篇小说的主角,而更主要的含义和小说内容相关,请你说说这层含义。15(4

7、分)人物的神态、动作等都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请读下面句子,分析加点词所表现的人物心情或心理。“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座椅里缩了缩。16.(2分)第段中写到“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却没有交代爸爸和妹妹谈话的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17.(3分)从描写的角度看,小说第-自然段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18.(3分)读完这篇小说,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这句话很有韵味,结合你的生活实例说说你的理解。(二) 紫罗兰 纪伯伦19. (2分)文章的题目不完整,你认为在“紫罗兰”前面应该加个怎样的修饰语,并说明理由。20. (2分)在段中,“紫罗兰”对自己有哪些不满?对

8、玫瑰花有哪些艳羡?21. (2分)面对紫罗兰的要求,造化说“莫非贪欲和虚荣占据了你的心?”你认为这株紫罗兰贪婪、虚荣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22. (3分)结合上下文,给段画横线处补写一段环境描写(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3.(2分)品析下面句子:暴风雨把她从土里拔起,狂风扫去了她的花瓣,把她抛在湿漉漉的青草上。24.(4分)生活中有人愿享平淡自然,知足常乐,如文中的紫罗兰的姐妹们;有人向往轰轰烈烈,至死方休,如这株紫罗兰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读罢此文,你赞赏哪种人生态度,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理解。(50左右)四、记叙文写作(50分)以不一样的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9、来刺激我们的眼球吧!24.要求:把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 贴近生活,关注内心,言之有物。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八年级语文样卷温馨提示: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一、积累与运用(28分)1(3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咫(zh)尺 和煦(sn) 美味佳肴(yo) 左右逢圆(yun)B牟(mu)取 哂(shn)笑 既(j)物起兴 冥思遐想(ji)C发怵(sh) 媲(p)美 引精(jng)据典 囊萤映雪(nng)D缄(jin)默 干涸(h) 合辙押韵(zh) 盛气凌人(lng) 2(2分)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

10、一项是( )建筑是艺术,是 的音乐,又是简洁的哲理诗。从寺庙可以读出佛教的 ,从道观可以 老子的声音,银行大楼的坚固正透出它的隐忧,茅草屋的 却映衬着人的高洁志趣。A凝聚 教条 倾听 质朴 B凝固 信条 聆听 简朴C凝重 信条 细听 简陋 D凝练 信仰 谛听 简陋3. (2分)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她所呈现出来的眩目的灿烂与辉煌,令所有生活在这颗蓝色行星上的其它生物,自叹不如,相形见绌。B太阳花,顾名思义就是花朵长得象太阳。 C学习要勤思考,有不明白的地方最好尽快向老师不耻下问。 D这方面我实在孤陋寡闻得很,不敢妄加评论,以免闹出笑话来。4.(2分)对下面语段,修整方案

11、不正确的一项是( )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一帆风顺,谁都难免要经历挫折。被挫折历练后的人总是更顽强、更成熟、更勇敢,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遭受挫折不仅可以提高经验,而且使人生得到升华,所以我们更应该正视挫折。A语段第处,双重否定出歧义了,应该改为“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B语段第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应把引号内的句号放在引号外。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 C语段第处,“提高”和 “经验”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改为“积累”。 D语段第段,“所以”这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原来”。5(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的古典文学名

12、著红楼梦的开卷诗。B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C我国古典名著中很多文学形象除名字外还有别称,如宋江及时雨;诸葛亮卧龙;孙悟空天蓬元帅。D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6. (8分)学校组织一次“走近新词热语”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活动一:(2分)写出下列新词语的通常说法。(任选两个)另类 菜鸟 迷你 草根 热卖 活动二:(3分)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材料1: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可对于孙女笑笑来说,这些词语太

13、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材料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材料3:李老师在批改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班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探究发现: 活动三:(3分)下面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学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老师: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如,某

14、男篮主教练执教不力而下课。学生:哦,我明白了!老师:那你能不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学生: 老师:这个例子举得好,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7.(8分)根据语境把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离情别绪,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王勃的“海内存知己, ”,是对朋友的宽慰;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是对情人的坚贞;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是对故国的哀思;李白的“ ,对此可以酣高楼。”是离别时的洒脱;岑参的“轮台东门送君去, ”,是对朋友的牵挂;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 ”,是对亲人的美好祝愿;范仲淹的“ ,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酒入

15、愁肠,化作相思泪”,是对故乡的思恋。二、古诗文阅读(14分)(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8.(2分)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9.(2分)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

16、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答:(1)思想感情: 。(2)哲 理: 。(二)山水画卷篇(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选自小石潭记)(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17、,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之同,而乐亦无穷也。(选自醉翁亭记)10(2分)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 鸢飞戾天( ) 窥谷忘反( ) 晦明变化( ) 发而幽香( )11(4分)翻译下面短语。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12(2分)选出词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之:心乐之 山间之四时也 以:全石以为底 不以物喜而:日出而林霏开 水落而石出者者:经纶世务者 晦明变化者13(2分)下面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甲段是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写景,其先后顺序是听水声、过竹林、见小潭。乙段先从视觉上写,化静为动,赋予群山生命的活力;再从听觉上

18、写,以闹写静,显示出山中的幽静,使人产生一种流连忘返、隐居山中的幽情。丙段的结构方式为分总结构:先分写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再总写朝暮和四季之乐。三个语段都描绘青山秀水,且句式整齐,富有变化,自然匀称,读来很有韵味。三、现代文阅读(28分)奇妙的动物玩耍14 (2分)第段详细描写小狗的玩耍有何作用? 15(2分)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16(3分)第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7(2分)玩耍对于动物有什么意义? 18(2分)第两段中的“研究发现”若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19(3分)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联系选文内容说说你对玩耍的看法。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20.

19、 (2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的事情。21. (3分)第段开头的“”处省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的内容。请联系上下文,补写在下面。(请设计出三位同学的语言表达)22.(4分)体会第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妙处。23. (2分)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4. (3分)说说第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四、(50分)记叙文写作 题目:藏在心底的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课内)班级 姓名 效果评定 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略),做题。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

20、)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2、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答: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答:5、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合适不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 答:二、阅读论语十二章(原文略),做题。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吾日三省吾身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择其善者而从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不逾矩 (4)人不堪

21、其忧3、翻译下列句子。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4、选文多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答:三、阅读虽有嘉肴(原文略),做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弗食,不知其旨也 (2)虽有至道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4)教然后知困 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反也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这则短文阐述了什么教学原则?请用四字句加以概

22、括。 答:四、阅读河中石兽(原文略),回答后面的问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山门圮于河 (2)阅十余岁 (3)竟不可得 (4)众服为确论 2、翻译下列句子。 (1)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五、阅读塞翁失马(原文略),完成后面的题目。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有善术者 (2)居数月 (3)人皆吊之 (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2、翻译下列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3、全文共9句话,可分为四个层次,请用“”在下面标出来。 4

23、、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战争的惨烈?作者为什么要写战争的惨烈? 答:5、作者反复写福祸,有何用意? 答:六、阅读咏雪(原文略),做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俄而雪骤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未若柳絮因风起 2、写出下面句子的译文。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4、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答: 5、选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

24、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答: 七、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原诗略),完成下面的题目。 1、人们常说“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你说说妙在哪里? 答: 2、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八、赏读钱塘湖春行(原诗略),回答后面的题目。 1、理解填空。 (1)诗中

25、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 ”。 (2)这首诗描写了西湖 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 (3)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作者绕湖而行,从到 然后到 、 ,对沿途景物展开描写,描写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从而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请你从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上加以品析。 答: 3、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

26、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附:参考答案一、 1、约定 才 离开 拉 2、(1)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2)父亲的朋友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他,元芳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门。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4、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5、示例一:合适。因为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在前,对“无信”“无礼”之人无需以礼相待。 示例二:不合适。尽管父亲的朋友曾经失信、失礼,但他毕竟是一个长辈,而且他已经认错,并在想办法弥补过错,陈元方的待客之道当然不对。二、1、C 2、(1)通“悦”,愉快 (2)生气,发怒 (3)越过,超过 (4)忍受 3、(1)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来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2)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能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4、示例: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