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第二课时教案_第1页
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第二课时教案_第2页
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第二课时教案_第3页
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第二课时教案_第4页
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第二课时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本信息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科语文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师刘剑单位神木县店塔初级中学课题名称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 新闻两则第二课时教案学情分析新闻两则所涉及的内容是解放战争时期两次重要的战争,一次是渡江战役,一次是解放南阳。新闻内容简介清晰、条理清楚,明了详实的表现了当时战争的情形。 新闻两则是学生上中学后学到的第一篇新闻,新闻的相关知识比较重要。 ui;ui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新闻常识。     2、了解解放战争概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能写作简单的新闻。   2、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三)情感、态度与

2、价值观  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教学过程新闻两则第一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导语设计(5) 你听说过“战役”这个词吗?它和“战争”有什么区别?战争是一段较长时间内的行动,比如解放战争打了三年,抗日战争打了8年。而战役是战争中的某一场战斗,比如抗日战争中的平型关大捷,枣庄战役等。除了我刚才说的战争和战役,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好,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解放战争中的一次著名的战役渡江战役。这是一篇新闻,新闻的风格不同与我们以前学习的文章,希望大家能认真学习。二、自学      (一)文学常识(2) 毛泽东,字润之

3、(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生于清朝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逝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      (二)自学 生字词学习(3) 要塞(      )  阻塞(      )  堵塞(      ) 塞子 (       )  荻港(        )   获得(    

4、    )     溃退(        ) 歼灭(        )   阡陌(         )     纤维(         )锐不可当(           )当真(           )三、背景介绍(4)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

5、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毛主席在1948年12月31日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指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经是确实无疑了,国民党反动派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就大搞“和平阴谋”。我们不能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卷土重来,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1款,限蒋介石20日前表态。20日

6、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四、合学 (以合作、讨论、交流为主 )       (一)新闻知识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

7、#160;  新闻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基本结构:    标题:是整篇新闻的眼睛,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它可以是只有一个主标题,也可以是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包括:主标题、引题、副标题。    导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事实或主题,给读者以总体印象。    主体:是主要部分,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阐释和拓展。    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此“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

8、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二)分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基本结构(10) 导语:一般是正文第一句或第一段,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大都是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较详细了解新闻的内容)  本文的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这一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句概述主要事件(渡江胜利)  “百万大军”(人数之多),排山倒海,无坚不摧。  

9、;“一千余里”(区域之广)。  “均是”概括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所向披靡,战绩辉煌。  思考:“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主体:紧接导语进行补充和发展,具体展开事实,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消息的躯干)(更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本文主体分别写中(30万)、西(35万)、东(35万)三路大军渡江盛况,并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 背景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结语是交代新

10、闻事件结果的话。背景和结语有时则暗含在主体里边,没有明显的标志,可通过阅读主体领会背景和结语。      (三)分析新闻六要素:(即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从20日夜起24小时内  地点1000余华里的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解放军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  经过分三路横渡长江  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渡过35万人,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五、评学 提生课堂小结 对本课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其他生明确本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从20日夜起24小时内地点1000余华里的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解放军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经过分三路横渡长江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作业或预习1.根本则新闻主体部分分层次。2.为什么要按中路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