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叙事类阅读理解的训练教案(含答案)_第1页
初一语文叙事类阅读理解的训练教案(含答案)_第2页
初一语文叙事类阅读理解的训练教案(含答案)_第3页
初一语文叙事类阅读理解的训练教案(含答案)_第4页
初一语文叙事类阅读理解的训练教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资料欢迎下载教学内容叙事类阅读理解的训练教学目标掌握初一叙事类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教学重点记叙的六要素、记叙顺序、线索、表达方式教学难点记叙的六要素、记叙顺序、线索、表达方式教学准备教案教学过程知识详解记事类阅读理解记事类文章,就是把一件事情或几件事情有条理的用文字叙述出来,让更多的人去重新感受这些事情,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受到一种精神的鼓舞或思想的教育。阅读记事类文章要注意:1、了解记事文章中叙述的“六要素”。写人叙事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与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我们在开始阅读这类文章时,就要初步了解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涉及那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事物是怎样发生的

2、,又是怎么样发展的,进入高潮的时候情况怎样,事情结果如何。如何这样找到答案,我们就会很快感知文章的内容,为进一步阅读打下基础。2、理清叙述的线索。一篇记叙文,无论篇幅长短,总有一条贯穿文章始终的线索。线索是叙事文章的脉络,起着结构全文的作用。在阅读时候把握了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叙事的调理,进而一步一步去领悟作者写这件事情所要表达的主题,阅读时还要从中学到作者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方法。3、弄清文章的顺序。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发生和发展的,因此,在阅读叙事性文章时候,f要弄清楚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这些叙述的顺序形式都是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而灵活使用的。

3、4、把握艾草的重点,注总表达方法。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文章,是要根据事情的特点来写的。我们阅读时,就要搞青楚,这件事具有哪些特点,有时抓住哪些重点,怎样抓住重点来写的。另外,记事文章经常运用综合的表达方法,以记叙为主,夹叙夹议和抒情。在运用议论时,往往是把所记叙事件本身包含的深刻含义揭示出来,画龙点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在抒情性的记叙文中,有时是根据所记叙的事件抒发自己的情感,有时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情随事发,使事、理、情熔于一炉。阅读时要注意体会真题在线半吨煤我念初二的时候,每月的零用钱是5元,即使是在物价便(bianpian)宜的1987年,也做不了什么,因此,那时的我很想挣

4、点钱,为自己买双球鞋。就在这时候,机会来了。亲戚用车送来半吨煤,卸在一块空地上,为了把煤运上30多级台阶,再把它倒进坡顶上的煤棚,父亲让我守着煤堆,自己去找民工。我问一旁的母亲搬运需要多少钱母亲说是15元钱我立刻说为什么不找我来做觅工失败的父亲皱着眉头回来,一听母亲的转述,他喜笑颜开地拍拍我,答应(yingying)我们两人一块儿干,15元钱全归我。”这桩生意全归我了!”当时我十分高兴,马上和父亲拉了钩,生怕他反悔。半吨重的煤大约高一米,呈圆锥状,对比一下父亲找来的筐子,估计满满的五六筐就能搬完,当我满怀信心往筐里添煤时,父亲笑了,他要我试着提提。天哪,我用了吃奶的气力,才八成满的筐子居然只轻

5、轻颤了颤,在我倒吸一口冷气时,父亲把筐里的煤捡一部分出来,边捡煤边说:“慢慢来,儿子。”我从没用过扁担,以前住郊区时,见农民日日地担着,轻描淡与一般,可真把百十斤的煤块装上,加上它一荡一荡时,我的肩骨针扎一样疼。可少年人的倔强让我憋着,涨着红脸朝前走。好容易上了台阶,还要用手抱着煤块扔到齐腰高的棚里去,说实话,我很害怕不能兑现诺言。三趟过后,父亲看出我有起不济,把我换到前面的搬运位,并一个劲将吊绳往他那边挪,我已经没有争辩的余力了,原先我想多担些,让年迈的父亲轻松点,现在看来,我能咬牙完成已属幸运。当我汗流法背闭眼前行时,感觉阳光特别毒,地球的引力实在厉害。最后的两担,是母亲换了我,才和父亲共

6、同完成的。那时,我的肩头已经磨血泡,大大咧咧的父亲兴奋地拍我的肩头,疼得我龊牙咧嘴。母亲把15元钱给我时,我真的很内疚,我才体味到什么叫劳动的艰辛。从此以后,每一张钞票我都很珍惜。我学会了节约。更关键的不是这些,当我看到那些搬运工人搬运煤的时候,我心中涌起一股感味,不只是汗,还有血的气息。学会爱他人,体验贫困,就是那半吨煤教会我的。1 .给文中加线的句子标上标点;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我问一旁的母亲搬运需要多少钱母亲说是15块我立刻说为什么不找我来做便(bianpiGn)宜答应(yingying)2 .认真阅读短文后填空。“我”挣钱是因为“我”想“我”和父亲、母亲一起运送了,挣了元钱

7、。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3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觅工失败的父亲皱着眉头回来。觅:(2)说实话,我很害怕不能兑现诺言。诺言:(3)当我汗流法背闭眼前行时,感觉阳光特别毒,地球的引力实在厉害。毒:4 .“母亲把l5块钱给我时,我真的很内疚,我才体味到什么叫劳动的艰辛。”“我”很“内疚”,“我”“内疚”什么?5 .短文中哪一个词语或句子写得好?把它找出来。并说说理由。(3分)6 .文中的作者通过运半吨煤挣了钱后都有哪些收获?(3分)7、读了这篇短文后,你一定有许多收获,请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下面。(3分)1 .答案:,?。:?”pianying2 .答案:买双球鞋半吨煤15就

8、在这个时候,机会来了3 .答案:(1)寻找。(2)应允别人的话。(3)阳光猛烈4 .因为开始时我答应我来做,结果父亲和母亲都帮着我做,并且干这活很累。这钱应该每人一份,我却一人得了这15元。5 .“可真把百十斤的煤块装上,加上它一荡一荡时,我的肩骨针扎一样疼。可少年人的倔强让我憋着,涨着红脸朝前走。好容易上了台阶,还要用手抱着煤块扔到齐腰高的棚里去”因为这句话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的矛盾心理和感受。6 .学会了节约;体味了劳动的艰辛;学会了爱他人,体验贫困。随堂检测特殊的听众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个白痴。当然,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得出的结论。在他们听起来,我拉小夜曲就像

9、是在锯床腿儿。这话使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后来,我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去处,就在楼区后面的小山上,那儿有一片茂密的小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第一天早上,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幽幽的乐曲。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心剧烈地跳起来,我不得不大喘了几口气,使它平静下来。我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在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但事实很快就令我沮丧了,似乎我又把那把锯带到了林子里。我懊恼极了,泪水几乎夺眶而出,不由得诅咒道:“我真是一个笨蛋,这辈子也甭想拉好琴!”当我感觉到身后有人并转过身时,我吓了一跳。一位极瘦的老

10、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她双眼平静地望着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和谐的美,破坏了这位老人独享的.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老人叫住了我,她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一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附照射下来,她的满头银发显得格外晶莹。“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暗暗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愿意听我的琴声了,尽管她是一位聋子。

11、我拉起另一支曲子,面对这位特殊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从我紧闭着小门的房间里,常常传出阿尔德?舒罗德的基本练习曲。虽然妹妹还像以前那样,敲敲门,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我却已经不在乎了。练琴时,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也湿透了衬衣,但是我绝不坐在椅子上练习。在以前,我可是坐着练的。就这样,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里,地练琴:而我那位特殊的“听众”,那位耳聋的老人,也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子上等我,看我拉琴。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

12、带来欢乐和幸福;我呢,在她面前,?一丝不苟地拉着每一支曲子,仿佛她真的能听到我的琴声。我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靠近小山的那座楼里,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一一她是个聋子。”“聋子?!”妹妹惊叫起来,仿佛我在讲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而且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前天还在指导我们排练呢。她怎么会是聋子?”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心中充满了对老人的感激与崇敬。从此,每天早晨,我仍然早早地来到小树林里,面对我这位特殊的听众,这位“耳聋”的音乐家,轻轻调好琴弦

13、,拉起一支支优美的曲子。我用心感受着,仿佛听到了老人在用她的心演奏着真正的音乐,那美妙的音符从她心中缓缓流淌,充满了整个小树林,充满了我的整个身心。后来,我成了一名真正的小提琴手,有了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的机会,但是,每当此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我那位特殊的听众,那位“耳聋”的音乐家。1 .根据文意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括号内。()A.幽静B.坚持不懈C平静D.信心十足2 .本文的记叙顺序是3 .本文所写事情的起因是:L结果是:.4 .本文第段具体写了“我”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我”比以前?口了。(用两5 .结合文意,解释两个“特殊”的含义。第段中加点的“特殊”:第段中加点的“特殊6 .本文第段中画横线的语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用是什么?7 .本文第段中加点的“总是”有怎样的表达作用?8 .说说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1、A、C、B、D.2、顺叙。3、我不敢在家练琴,找到了可以练琴的小树林。我成了一名真正的小提琴手。4、自信,刻苦。5、第段中加点的“特殊”:这里指在我沮丧和灰心时,尽管耳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