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反思-蔡良锋2017年9月8日本节内容主要是学习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中,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避免单纯枯燥的讲述;要尽可能利用图片、视频、标本和实物等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创造条件;要注重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和探究等活动帮助学生构建概念,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在教学中,收获了惊喜,也发现了其中的不足。现反思如下: 一、本节课中的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最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在无脊椎动物中)。所以在授课前学生已经有很大的兴趣了。抓住这一点,
2、我引课时候首先从生活经验入手,问学生小时候肚子疼,父母让你们吃“打虫药”,那么这个“虫”是什么呢?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从而引起好奇心,同时引入课题。 在教学中涉及到了寄生虫、寄生生活、寄主(宿主)。对于这个,我认为学生需要进行必要的了解,不然无法全方位的理解蛔虫的结构特点。再有就是对于“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的线形动物(教材中用楷体字),学生不注意看,不自觉的产生所有的线形动物是营寄生生活的这样一个观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强调这一内容,避免产生错误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不容忽视,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
3、学过程的灵魂。在学习蛔虫病如何预防的时候,学生们对自己以前的错误习惯进行反思,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除了书本上提到的,让学生进行交流,有的学生竟然知道水蛭熬出的汤可以治疗脑中的淤血,从而把教学推向高潮。 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在问题的设置上没有趣味性,要多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练习题。环节动物蚯蚓的教学不能用实验来演示,这是有些遗憾的地方。小组合作,利用的不好,平时要多加锻炼。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学反思-蔡良锋2017年9月15日 本节课无论是从知识的难度上还是内容的量上相对来说比较大。所以在教学过程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时间不够用,对于三个学习目标在时间的分配上也
4、比较有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第一个学习目标(也就是软体动物的特征)我是完全让学生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消化内容,独立完成教学题目的。因为这一块儿的内容相对来说难度较低,容易理解。但是也出现了时间上的问题。讲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时,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情景,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下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布置学生观察软体动物、捕捉蝗虫,增加了实验的可信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以及表达的能力。这不仅符合初二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探索的心理特点,也符合初二学生从感性向理性过渡的认知规律
5、。让学生主动建构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实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不断地发展、提高。评价的方式注意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让学生充满自信的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顺利提高各种能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生活中可利用的知识信息资源丰富多彩,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收集资料有利于学生学会制定计划,学会选择信息,培养了他们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协作精神,增强学生对生物信息的感知性和关注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渗透。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获取资料的方法和信息,如相关网站。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而且能让学生正确利用众多的
6、信息资源,激发学习的兴趣,让探究性学习成为一个自觉的活动,并且有机的融入教学中,这样就使学生的活动由“被动接受型”变为“主动研究型”。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更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并增加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对生物知识有更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大的提高,培养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这节课的设计,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倡导探究性学习”为指导,一是通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查阅整合资料,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大胆创新,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二是通过课堂上交流、自主实验等活动培
7、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鱼教学反思 -蔡良锋2017年9月15日 在学习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鱼”时,整体知识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鱼这一种生物,他并不陌生,他摸过、吃过。但教师没有准备实验材料“活鱼”,使得一节本应该活灵活现的课堂演变为学生的想像,学生的总结课堂。这是一点值得教师反思的,在今后的生物课堂中尽可能地准备实验材料让学生感受生命的魅力。
8、; 对于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层面上提出的一些发散思维的问题,一般善于思考的学生才会提出这些问题,此类问题有些没有一定的答案,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在科学界研究的也不多,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多给予表扬鼓励,同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引导他们将来 投身科学事业。 在讨论鳃丝适于水中呼吸的特点时,学生不是很好理解细,表面积大,可以用面条煮在水的现象或者一些麻绳在水中展开,在干燥的空中粘合在一起来说明鱼为什不能在空气中呼吸,这样比较形象利于学生理解。
9、60; 在解答课后练习第3题时,学生忽略了植物的呼吸作用而只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和鱼的呼吸,从而不明白鱼在黎明前浮头的现象,天亮后鱼就不再浮头。此问题是两个问题,学生容易只注重第一个问题而忽略第二个问题,在学生讨论或作答时教师一定注意必要的提示有利于学生全面分析问题。
10、 整节课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的基础知识比较多,学生比较感兴趣,伟大的
11、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进入初中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接受初中教育的条件。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他们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的要求,这正是对初中学生进行生物学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良好时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反思 -蔡良锋2017年9月22日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
12、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有了一定了解。重点要求大家掌握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的区别。本节课通过多媒体的视频和学校现有的动物标本,增加了学生学习动物学的兴趣,在老师 的引导下认真观察各个动物的形态结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掌握了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胜过死记硬背。另外,把课堂知识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就会使课堂生动,活泼而富有含金量另外,注重了三维目标的培养,要让学生爱护和保护两栖和爬行动物,本节课由于要讲授2个类群,时间有点紧,练习练得少些。 鸟的教学反思 -蔡良锋2017年9月29日 生物对环境适应是自然界中普遍现象,鸟
13、适应于空中飞行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对于鸟类的很多特点难以理解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与实物、图片相结合,循循善诱、逻辑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探讨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点。历经探索学生明白,动物适应环境,除了有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的适应外,还有生理方面与行为方面的适应,同时总结归纳鸟类的主要特征。 闪光点的地方: 新课导入,对课标的把握到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落实到位,感情教育做得充足,图文并茂结合。 不足之处有: 1、在知识之间过渡上,语言设计组织不够精炼,过渡不是很自然。 2、在进行学生探究过程中,没有给学生充足时间,让
14、他们观察分析鸟的飞行过程与身体结构。 需要改进的地方: 1、要尝试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方面,要根据课堂效果采取适宜教学方法,避免资源浪费 2、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不能因为自己不是生物专业,而放任自流、不努力。要多学习请教,用左手武装自己,这样就避免专业术语的错误。 3、要敢于尝试不同设计思路、不能有局限性,应该多学、多听、多问,遇到问题及时改正,以免在以后教学设计中出现错误。哺乳动物教学反思 -蔡良锋2017年10月13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1、 双主体的作用凸显无疑
15、(1) 学生定位:整个教学始终把学生定位在课堂主体的地位,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参与,这样的知识学生才会感到有趣味、有价值。 (2)教师定位:在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所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情景,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氛围,引领学生有效地建构生物学概念。 2、开放的课堂重视课内外的衔接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哺乳动物的特征,从学生已经认识的哺乳动物出发,采用问题引导,图片观察,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逐步明确哺乳动物的各项特征,思考总结该特征的生物学意义,最后总结升华,哺乳动物是地球上适应环境能力最强的生物。该方法
16、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在情感体验、价值观、科学探究的素养等多方面都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如期地达到了目标。 当然,纵观整个教学过程,也不乏不足之处。在“哺乳类和人类关系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教学环节中,我设计由教师提出问题,而没有放手让学生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这是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另外:和学生互动少,课堂气氛不活跃;联系生活实际少,可以拓展的地方没有拓展;一心只想少讲多练,多留时间给学生做作业,忽略了学生对新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课件制作过于表面,对问题的探讨不够深入;关于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关
17、系没有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讨论和感悟,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导致该部分的情感教育不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动物的运动教学反思-蔡良锋2017年10月20日1、体现“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2、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3、教学方式多样化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活动也是主体。尤其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如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中,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生围绕我预设问题展开分析,在探究过程中,我进行巡视,了解个小组讨论情况,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加以适当的点拨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然后以代表发言的形式把各小组的探究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整个过程是合作学习与教师
18、点拨相结合。 但在教学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1、自身心理素质 在课堂上,面对众多的听课教师,我的情绪很紧张,因情绪紧张就出现了失误之处。语言组织出现词不达意的错误,这也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 2、合作学习 3、问题顺序 课堂中,教学程序较流畅,但在每个程序实施中提出的问题顺序有些不妥,有的问题还被遗漏了。如书中四个讨论问题本应穿插在讲解知识过程中,而我是讲完之后一一让学生思考解答。这样在学生的理解方面就没做到层层深入。 4、学生情绪 学生的情绪没有完全被调动起来。个别学生缺少积极主动地参与意识。学生的兴趣没激发出来,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扩展,对问题的探究就缺少深度,致使学生的讨论活动不热烈。 针对以上
19、的不足之处,我在今后教学中,应努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备课时,我不仅要认真备教材,而且要重点备学生。尤其是在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要针对设计的问题,多角度考虑何种方式最恰当。课堂中会出现什么现象,课前都要做出预测并找出解决办法,以免课堂上出现漏洞。同时要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反思-蔡良锋2017年10月27日人类区别与其他动物的显著特点是,人类有思想,善于总结经验,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进行反思,并在反思中再创新,再总结反思,再提高。做为教师,教学反思尤
20、为重要,因为它关乎着知识传授的准确程度,学生理解的难易程度,关乎着学生的未来,本人涉足教途三十余载,几乎对所教授的每一节课都进行反思,下面就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一节知识的讲授过程做如下反思。一、本节课的总体设计1、通过设问导入“人与自然是大家都喜欢的电视节目,在节目中经常出现幼小动物跟他的双亲玩皮戏耍的场景,这对小动物来说,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设问学生在电视节目中已经知道答案幼小动物在向他的双亲学习本领,这样的行为是学习行为,这样本人就可以直接切入本节的主题,在黑板上大字写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趣味讲解展开在讲授学习行为前,首先,要讲清先天性行为。在上节课中已经学过动物行为的概念,因
21、此本人可以先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先天性行为的例子来启发学生,如家养的小猫、小狗等宠物,他们刚出生时不用谁教,就会吃东西,就会睡觉,这些行为是怎么来的呢?学生自然知道是“与生俱来”的,教者进而点拨“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而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前面所例举的猫狗生来就会吃、睡等属于先天性行为,幼小动物与双亲嬉戏就是学习行为。3、通过资料分析巩固提高这节课的教材中给出了6个图文资料,本人要求学生逐一分析,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进而总结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
22、不同?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不同的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学生讨论分析做答后,教者再给予肯定总结,使这节课达到预期效果。二、在本节课中我觉得有以下优点: 1、用最快的方法拉近距离。在开始上课前走到学生中间,指导学生预习,用亲切的语言和他们进行沟通。在讲课进行时刻关注学生,用手势、眼神引导,用话语鼓励,讲课思路清晰,抓住学生的思维变化,缩短距离。 2、尽可能少的时间了解学生,开始问题的难度降低,鼓励学生回答问题,通过简单的问答,快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出判断,用浅显的语言讲课,面向中等生,推动潜能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将知识还原在生成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学习生物
23、学的方式和方法,促进优生的发展。 3、教学策略的选择上 1)在判断动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时,通过大屏幕展示动物的图片,及行为产生的原因文字辅助,对教材进行补充。在判断大山雀喝牛奶属于什么行为时,播放录像片段,将过程真实再现了,促进学生实际生活与理论的理解和沟通。 2)教学方法以教师引导为主,以问题为线索,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解决、理解,促进思维发展。,充分利用教材,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深入小组内部,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互相研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小组长综合本组观点,选派发言人表达本组观点,全班大组交流时组织大家及时评价,在问题
24、交锋中教师适当引导,水到渠成地解决问题。恰当的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避免“审美疲劳”。 3)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不仅在知识的对与错上面,还在学生表达是否流畅、语言是否恰当、态度是否积极等方面及时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全面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三、反思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在个别小组回答问题时,看到他们不能恰如其分的按照我想要的思路回答问题时,抢过学生的话,直接说出老师的结论,过于直接、过于着急了,如能再稍加引导,多给些时间,或许效果更好。2、对小组学习评价过于简单,没有来量化考核,对学生来说有些遗憾。 3、?对先天性为这一知识点的挖掘不深,仅仅指出有遗传物质,没有进一步深层
25、次引导出遗传物质是DNA,不利于优等生的学习。 社会性行为教学反思-蔡良锋2017年11月3日 社会性行为这一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与学习型行为之后所学习的关于动物的又一行为特征。对于本节内容,我主要从课前反思,授课时的反思,以及课后反思三部分构成。一、课前反思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并积极倡导学生探究蚂蚁或其他动物的社会行为。 重点 社会行为概念及特征 难点 动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二、课中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层层设疑,使知识不断深入,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本课的一个亮点。如:讲蚂蚁群体的故事,使学生感悟到群体力量大于个体,要将团结协助精
26、神融入到学习生活中,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课程导入环节,主要采取故事导入的方式,以蚂蚁为线索,导入本节新课,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先学后教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设疑自探部分,让学生通过预习课本内容,独立思考完成出示的题目,把握住本节课的主线。解疑合探环节,通过视频和图片,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教学过程显得更有生机与活力。质疑再探环节,出示了一个书上没有讲解的知识,充分调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团队合作的能力,自己归纳,自己进行总结。三、课后反思1、讲得太多,教师课业负担较重在授课过程中,主要还是以教师讲为主,忽视了素质教育对于新教学
27、模式提出的要求,不敢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导致教师放不开,从而束缚了学生的发展2、学生自主探究时间不够我们学校推行的新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探究一课堂环节的重要步骤,在上课过程中,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往往具有较深的层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小组合作不仅要有形式,更应注重内在过程,一个问题的提出能否最大程度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往往取决于教师对于问题的设计以及在时间上的把握。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比较抽象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是具体的,学生能够通过相互交流得出正确的结论,抽象性问题往往起不到合作的效果。在本节课中,在质疑再探环节,设置的问题就有些抽象,学生积极性没有发挥出来4、课程安排不甚合理,
28、还需对知识点进一步强调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教学思路是清晰的,围绕一个重点,解决一个难点。同时对于概念性教学还需进一步进行巩固训练,化抽象为具体。在本次授课过程中,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反思-蔡良锋2017年11月10日 本节教学需要充分发掘、利用学生知识结构系统的最近发展区,在引导学生全面回顾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平衡的概念,使之融入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地位,顺理成章地得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从物质、能量在食物链上流动得出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作用。但是,这些原有知识都是在七年级上学期时学习,许多学生已
29、经淡忘,所以复习回忆好旧知,唤醒记忆,占用了比较大量的课堂时间比例。 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不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持续的稳定,这一点学生不是很好理解。通过举例食物链中某一环节的增减,连锁反应,影响到其他各个环节的增减变化,绘成曲线,可以增进学生的理解。 本节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分析图文资料,来认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师应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高度,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我想在教学中有以下几个优点:1、情境导入,创设良好的学习开端。2、教学思路清晰,学生能基本掌握本节内容、3、课外延伸部分设计的还可以。 4、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30、让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总结如下: 1. 课件的设计页码过多,应该再精炼。课件应该起到的是点睛辅助的作用。2. 学生为主题发挥的不是很充分,教师放手稍显不够。 3. 对于教材分析不够,某些概念讲解不够细致,应该在解决教材的基础上再学习其他内容。 4.另外在语言的组织上不够严密。应该再改进。 课堂学习的最后,关于生物反应器,拓展介绍的乳房反应器的作用。从课后作业练习来看,学生把“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学”的知识,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三方面的内容,混成一谈,这是教学中意料不
31、到之处,今后要改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反思 -蔡良锋2017年11月17日 本节课力求通过创设情境,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使生物课堂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自由和充分发展的目的。 课堂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菌落及细菌真菌的菌落区别、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等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注重在教学中依托教材解决问题 。由于本节课涉及到微生物技术方面的概念与操作,学生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因此在课堂上我多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来总结出特点及
32、操作方法。以弥补部分学生预习时走马观花,应用时模模糊糊的现象。 2、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探究细菌真菌分布的整个设计到实施计划都要求有“无菌”的操作。虽然我们在课堂无法达到实验室要求的标准,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3、练习意识有所提升,讲练结合。 二、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培养的一般的方法用时比较多,导致探究实验时间仓促 2、探究实验可以在扩展一下,可以简单演示接种(无菌操作) 3、对于细菌的广泛分
33、布的图片展示可以简单带过,以突出重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慨颇多,作为一个生物教学的门外汉,还有很多知识需要我去学习和掌握,应该从多方面给自己充电,干一行爱一行,只要做了就要做好。我相信在老师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生物教师。细菌教学反思 -蔡良锋2017年11月24日 本节课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重视创设活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的状态。学习热情也很高涨,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测验表明,建立起来的概念是形象生动的深
34、刻的。回顾上课的情景,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可取之处。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上课伊始,教师应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和所受内容相关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进入角色。这节课开始,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课件白求恩大夫如何去世的?并用低沉的语调讲解白求恩大夫去世的故事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过去这些疾病无情的夺走了许多人的宝贵的生命,即便是在科技水平高速发展
35、的今天这些疾病也仍在危害着人们的健康,那么,谁是元凶呢?”通过这一问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情景。为探知细菌创设了良好的开端。 二、设问质疑,发挥学生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可见想象力能锤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对造就出具有独特见解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具有更现实的意义。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让他飞的更快、更高、更远。比如,讲述了巴斯德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是来子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之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保证让食品不腐败变质
36、?学生有的回答:“东水细菌”有的回答“不让细菌繁殖”我进一步问道:“具体应该怎样做”学生踊跃回答:“放到冰箱里,煮沸,再用真空全装起来,用糖腌,用盐腌,烘干。“我对学生给予的及时的鼓励性评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给学生充分时间思考、促进知识内化 整个课堂教学以问题为引导,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比较等各种学习方法来获取知识。同时我也注重了生物学科的特点,适当的抓住机会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解决疑难。通过讨论,学生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同时还可以激发学习
37、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和训练语言表达的能力。对于能帮助学生建立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内容,我做了大胆补充。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把知识的学习贯穿于对生活现象的剖析中,可以有效地避免知识和生活的脱节,也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但是,本课也有不足之处,学生虽然对多媒体课堂感兴趣,但不利于教学时间的准确控制,影响实际教学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欠缺,回归课本的内容太少,影响学生对课本内容的阅读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改进措施:本节课在探究性学习各个环节中,我应注重发挥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作用。及
38、时的给予学生准确的富于指导性的引导、点拨和评价。 在讲述知识点的同时结合课本,有着重的运用知识和理解知识,要重视课堂评价,在课堂中对学生及时准确的评价,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真菌 教学反思 -蔡良锋2017年12月1日 本节课知识点很少,文字部分只有几行,如何能让课堂内容丰富饱满,能让学生积极参学课堂的教学,充分体验现课程理念,是设计本节课的关键。 就本节课而言,由于课前多次与同事交流,精心设计,课堂上的循循善诱,从课堂的实际效果来看,我个人从优缺两个方面来谈谈这节的收获和缺憾。 优点:本节课教学目标具体,在课堂
39、内容的设计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展示各种常见的真菌,观察与思考活动中,引导学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观察这些真菌,通过蘑菇实物结构的观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对青霉和曲霉的实物的观察,并以电镜照片作为补充;通过讨论交流说出真菌的细胞结构及其生命活动的特点。其中,在观看青霉和曲霉的电镜照片时,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想象青霉和曲霉孢子排列的形状,如学生提到,像拖把头,像糖葫芦串,像棒棒糖等。适时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冲破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点,印象深刻。 不足之处:对学生认知程度估计过高,孢子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很难通过实物进行观察
40、的,虽然利用图片加以辅助,但学生形成认识还有一定难度。如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借助显微镜观察孢子,并模拟孢子生殖方式,课堂效果会更好。课堂最后的安排有点仓促,给整个课堂整体效果带来瑕疵美中不足,在今后的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上还要继续努力琢磨,认真把握。 望各位同仁能提出宝贵意见,更望能得到同行的批评和指正,并相互切磋,以此来共同完成我们的生物教育事业。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 -蔡良锋2017年12月8日 本节课实际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提问“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1、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能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那么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是什么呢?即巩固旧知识又自然引入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的作用。 1.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自然界中没有了细菌和真菌将会怎样”?“梨为什么放的时间久了会腐烂?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上的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自己尝试着说出这一过程。 2.在小组讨论交流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为了验证细菌对树叶有分解作用,先阅读教材提供的“评价实验方案”,小组讨论、交流哪一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及其理由。选出最佳方案,说明理由。在交流时教
42、师要深入到各组中倾听学生的意见,指导学生交流,当学生说不出时、或遇到不会的教师要及时的进行语言指导,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答案。 3.通过前面的观察、讨论,请同学们想一想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它们与动植物和人有什么关系呢?自学真菌和细菌导致患病的图片。如扁桃体炎、丹毒、足癣等。对这些病同学不知,教师引导阅读资料,一边介绍病例的特征,一边介绍其危害和防治方法。穿插抗生素、请同学介绍“脚癣”、教师明确“脚癣”和脚气不是一种病,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预防脚癣,如不穿别人的鞋,去别人家不换鞋等,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4通过让学生自学,在指导学生阅读自学,不
43、会的再让学生讨论交流,总结答案,再让学生做课堂跟踪。这种教学模式在本节课运用得很好,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的,我总结一下以下几点经验: 1、只有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任务,同学们才会兴趣盎然去做,才会与老师配合默契。 2、教师一定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快速并准确的给予表扬或否定。 3、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不能为了赶进度抹杀了这一时间。小组讨论一定要有实效。讨论的问题一定要有价值。 4、尽量多的给学生搜集一些辅助理解课
44、本内容的资料,或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举例以理解所学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反思 -蔡良锋2017年12月15日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本节知识容量大,涉及四大块内容: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一个演示实验“发酵现象”和一个制作“制作米酒”。如何让学生在45分钟内能全面了解这些内容并掌握一定的知识,成了我在备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大胆对教材进行改进。 1、 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
45、 “发酵现象”是一个很容易做的小实验,但非常耗时。若在课堂上做给学生看会浪费时间,若做好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只能看到一个结果。我大胆让学生在课下做,课堂上展示。当一组组同学拿着鼓起的气球走进课堂时,我知道了他们不仅得到了实验结果还明白了实验过程。 2、把枯燥的知识改为视频。本节课中的“制作米酒”包括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和提示,单单这个知识点就占了一页的内容。单调枯燥的知识很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制作米酒的视频,经过下载、剪切做成了一段小视频,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即节省了时间,学生又了解了这部分知识。 二、
46、创新引课方式。 以往我的引课多采用开门见山法。这次我是这样的引课的同学们,我们先进行一个听写小比赛,请一组师友上台写,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酒、酱、醋、酪”大家认真观察这四个字有没有相同的部分?都有一个“酉”,它是个象形字,很像盛东西的容器,那么人们在这个里面放进了什么东西,又经过了什么变化,最后变成了这些形状、颜色、味道各不相同的食物呢?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知道了。采用让学生听写生字的方法。看似与本节课一点关系也没有,但通过对四个字的剖析也很自然地引入了本节课的学习,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并很快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适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
47、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在课堂上不仅仅只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在“育人”上下功夫。 当我讲到用酒曲酿米酒时,就给学生介绍酒曲的由来,让同学们了解,四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应用霉菌糖化谷物进行酿酒,中国劳动人民发明酒曲是对世界酿酒界的一大贡献。让学生从小就对我们的老祖宗心怀感激和崇拜。 当讲到“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时,我利用很多图片展示沼气对人类带来的便捷,及如何利用细菌进行污水处理。同时很自然地引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同学们长大以后能利用你学过的生物知识,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恰当插入环保教育,让同学们从
48、小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思想。 四、密切联系生活。 本节中的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同学们了解了很多保存食品的方法,其中有一种是添加防腐剂法。现在很多零食里都会有一些。我让学生带一两种零食在课堂上,让他们找找每一种零食都加入多少种防腐剂,有的同学找到了两种、有的找到了五种,有的找到八种其中有一个同学在课前打开的一包辣条,当他发现里面的食品添加剂就有16种,还未下课就交给了我,并表示再也不吃了。 本节的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中有一个抗生素的运用。我采用让学生在家里找有关抗生素的药盒,在课堂上让他们认识,并
49、剖析抗生素的利弊,让学生从小明白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生物就是生活中的实物,恰当地把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就会很快接受并掌握。 需要努力的方向: 1、课堂容量一大,就不能把课堂全部放开。学生的讨论、展示都不够充分。有点赶着学生向前走的感觉。 2、师生互助不明显。尽管有了师生讨论、总结,但都过于肤浅,只有表象,没有实质。师生讨论的时间过多,次数过多。很多时候并没有讨论出有用的内容。 3、课堂过于平淡。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学生全跟着我的思路走,课堂没有生成新的意外的东西,也就是说没有完全
50、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每一节课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作为教师我们自身应该积极创设条件,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寻找方法,体验过程,使生物教学成为充满快乐和幸福的活动,使学生尽情享受生物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病毒教学反思: -蔡良锋2017年12月22日 本节课上得较为成功。这节课主要介绍了病毒这种大家非常熟悉却用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病毒让人看不见摸不到,可又能实实在在地感知到它的存在,如何让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更加正确的认识病毒这种最小生物,是本节课需要突破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水平的提升,不是看他的课上得有多好,而是看他课后懂不懂得
51、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反思!我在课后进行了深刻地反思,具体的教学反思如下: 1、过度自然:教学过程对教材的知识点的呈现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衔接。 2、新旧结合: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注重与旧知识的结合。如生物的特征的回顾。 3、对比分析:教学过程多处采用对比、分析、推理,特别是在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上,通过对比、推理加深学生的认识,如病毒与细胞结构的对比。由伊万诺夫斯基实验分析推理得出病毒的“小”。 4、学以致用: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辩证看待病毒的作用,正确的对待艾滋病人及家属。 5、初埋伏笔:教学过程注重为今后
52、的教学服务,如下一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高中的“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在本节课都初见端倪。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同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1.由于缺乏对学生的信任,总认为学生不会自己学习,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课上对知识点的重复过多,使人感觉有些啰嗦。 2.由于对学案导学的认识不够深刻、全面,使学案导学对学生的引导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学案导学的优势。 3.起初课堂气氛有些紧张,学生没能很好的发言,在师生互动方面没有达到很好的默契。4. 语言还没有最为精简生动、板书还不是特别工整,这些都有待我在今后的教学之中尽快提高! 生物课堂中提高有效教学还需要注重
53、许多其他的因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这些不足,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能力的同时掌握知识。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教学反思 -蔡良锋2017年12月29日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是第八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第一节内容,我的教学思路是本节课涉及的动植物类群较多,知识容量大,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体验基本的分类方法上,通过学生的观察、对比、分析以及能力训练,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组内互助,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以导学提纲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的一般方法,并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导入我是根据农村学生比较熟悉的集市商品
54、的分类摆放,自然的引入本节的课题,接着让学生先自学解决学案上的问题,然后小组组内互助,对组内仍有疑问的、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全班的交流讨论,我适时进行指导点拨。本节课安排了两个探究学习,我按照课本安排的顺序,分别进行“植物的分类”、“动物的分类”的小组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都有意识的把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放在首位,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无论问题的提出还是问题的解决,都让学生在一个较为自由的和谐的氛围中,主动的去观察、分析、发现、交流,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教师只起到启发、诱导、点拨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最后能力测试中,利用学生掌握的生物分类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5、。作业是实践性的,要求学生走出教室,调查学校的植物,并进行分类。 按照以上教学设计完成教学活动后,我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反思: 一、优点: 1、本课在教学活动中比较联系生活实际,如,新课的导入是通过对生活中的事物(对班级同学的分类和对一些常见的物品钢笔、铅笔、油笔、牙膏、甘草片等进行分类来完成的,学生表现出了比较高的兴趣。 2、本课在进行尝试对植物和动物进行分类时,教师没有要求学生一开始就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而是把侧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对分类的兴趣,把结论的科学性放在在其次,这样做,确实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 3、
56、本课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法,对于学生相关的分类基础知识比较差,教师把六类植物的特点提供给学生,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科学的分类。 二、缺点 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不是太好,一是导入,虽然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现象导入,但是有点繁琐,用时过多,如果语言再精炼些就更好了;二是学案的设计有待于改进和提高,问题的设计过多,我设计的问题本意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出低起点、小跨度、上台阶的特点,但是真正设计出来的就不尽人意。三是课堂时间的安排不合理,除了导入耽误了时间外,主要是对学生的生活经验估计过高,我原以为学生生活在农村,应该对农作物的形态结构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57、可是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很多学生对农作物还很陌生,当我问到玉米和花生是什么根时,学生一脸茫然,后来想想也有情可原,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都娇生惯养,有几个家长舍得让孩子干农活?! 备课前没有充分了解学生,没有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思维方式,这样导致我设置问题时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只是自己一厢情愿地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问题的设置,情境的创设不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由于备学生这一环节不够充分,耽误了不少时间;四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有部分同学时效性差,主要表现为不认真思考、不积极发表见解,而是只作为旁观者聆听,自信心差,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过分依赖其他同学,汇报过
58、程中互相依赖,只把希望寄托在个别人身上等,学生参与的深度有待于提高。五是在学生尝试进行分类时,如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时,学生发表了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根据活动范围分类、根据运动方式分类、根据与人类的关系分类、根据食性分类根据体表覆盖物分类等等,学生的思路确实放开了,充分进行了对分类的尝试,但是,科学性太差,这也说明教师的引导应注意科学性,教师应根据问题的大方向性进行引导,在引导的前提下进行讨论,把问题放给学生,应该注意,怎么收,同时,应注意学生作出结论的科学性。 三:深思 1、教学中激发兴趣特别重要,有了兴趣才喜欢学,然后才能会学;上课应启发兴趣,由浅入深,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59、; 2、分类是人为的,允许他们产生想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这符合科学发展的思路; 3、新的课程改革,学生上课愿意学,学生学起来有兴趣,这也给老师提出了难题,怎么才能把学生引导到科学的轨道上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以教师科学的论述,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一系列的生物知识,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注意科学的方法,应从一系列的材料中的出结论,提高层次 从种到界 教学反思 -蔡良锋2018年1月5日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执行过程
60、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教学中的重要过程,包括他们的教育执行力,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因此教学反思被看做教师职业发展的台梯。 “从种到界”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中的一节内容,是在上一节“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于分类知识进一步的学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学生说出从种到界各分类等级的名称,以及阐述各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说出分类的依据,划分分类等级的意义,是学生意识到学习生物分类地位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身边的生物。要想上好一堂课,需要
61、我们教师花心思去琢磨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重难点的突破如何布局,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回馈等。回顾从种到界这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在以下几方面处理得比较好: 本节内容虽然文字不多,主要以图片的展示各动物之间的关系,但是教材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复习旧知识,提出新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之处: 1、在本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观察图片,将新学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会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及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2、对课本上的内容顺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方式,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深刻; 3、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指向性的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空导航系统购销条款
- 学生作业保证书评价案例
- 优惠石材购销合同
- 版监理合同协议书示例
- 空心砖行业代理采购协议
- 全面档案保管协议
- 建筑弱电系统及设备安装合约
- 精简现代家居购销合同
- 方木购销合同书范本
- 硫酸钾化肥订购单
- 医药代表培训完整教程
- GB/T 44713-2024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指南
- 《可持续发展新理念》课件
- 玻璃生产车间改造方案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大学生求职面试技巧培训课件
- 一年级家长会课件2024-2025学年
- 无人机入门培训
- 2024-2030年中国通信基站锂电池市场营销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23
- 装修设计需求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