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课标要求】1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2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目标】1 .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地球上海洋变陆地、陆 地变海洋的实例。2 . 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观点,能够运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地理现象。3 .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能在地图上识别六大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4 .能够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教学重点】1

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方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探究法、读图分析法、分析归纳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成语故事一沧海桑田教师设问:你相信“沧海桑田” 的故事吗?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论是多姿多彩的陆地,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地球自形成以来,海陆变迁就一直在不断的发生,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任务1通过海陆变迁的实例分析,归纳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教师给出海陆变迁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实例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3、这里曾经是海洋。)实例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是什么原因?(这里曾经是陆地。)以上两个实例都说明了地球表面存在海陆变迁,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10 / 8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读图观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海陆变迁?实验一: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如何使插小旗的陆地变成海洋呢?(可用材料:水)结论:通过模拟实验,可总结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是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实例3: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会不断扩大?展示荷兰的围海造田图片,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海陆变迁,然后通过模拟

4、实验二进行验证。实验二: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如何使插小旗的陆地变成海洋呢?(可用材料:沙土)结论:通过模拟实验,可知人类活动也会造成海陆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变化自然原因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人为原因你还能举出那些海陆变迁的例子?日本的填海造陆南京雨花台南太平洋上的美丽岛国图瓦卢很可能成为首个“沉没”的国家。以上是地表形态的缓慢变化,那么地表形态的剧烈变化有哪些呢?学生猜测,教师适时展示课件:火山和地震。地球“活动论”花们御下的大地荏运都.七大 洲,四大洋是不融支化妁证据2:大西洋两岸两大陆古老地层的相似性,证明两大陆可能曾连在一起。

5、转承:海洋变为陆地,陆地变为海洋,海陆是不断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二十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关于地球上海陆轮廓的争论火应言之量啊、也吏T海修伦盛自巧就同猛样的地球“固定论”任务2观看视频,说出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依据。观看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记录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依据。证据1:大西洋两岸古植物、动物的一致性证明两块大陆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开的。证据3:热带植物只能在温暖的地区生长,这个事实说明北极地区原来的位置不是寒带。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1,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互相连接的块大陆,它的周 雨是一片汪洋。2、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

6、漂移分离,逐渐 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口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 2.18大陆的漂移,完成海陆分布变化的排序。顺序是(根据大岫漂移假说,地球I二海陆分布的变化由早到晚的提问,观察教材图2.18大陆的漂移,看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大西洋是由亚欧大陆、非洲大陆与美洲大陆分离而形成的。太平洋慢慢缩小了。任务3观察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找出六大板块,明确其位置。你能解释材料中所说的现象吗?台湾岛在材料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马宗晋先生表示,以每年七十至八十毫米的速度向大陆方向移动。材料二:台湾山脉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至今还在不断长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7、教材,展示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回答导入问题。L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山 板块拼合而成.2.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 运动之中。3,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 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 块交界地带口观察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埃均界 一 <极隆店融m1 .这六大板块中哪个板块基本上全部是海洋?2 .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哪个板块?3 .亚洲南部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于哪个板块?(通过反复观察板块示意图,让学生掌握六大板块的分布及特征。)教师再次设问:图中:“一一”表示什么?“一”表示什么

8、?(提示:根据板块的运动方向判断)“一一”表示碰撞挤压;“一”表示板块张裂。任务4模拟板块碰撞挤压、板块张裂运动,能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 现象。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板块张裂4.非洲板块 书,社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归纳: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也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完成教材活动: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1 .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红海是非洲板块 和印度洋板块张裂 运动形成的,坡终会 形成新的海洋。2 .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亚欧板块'怅整品牌方号位于他中海强巧川埔火山地宸带U地中海在亚欧 板块和 非洲板块相对运动, 相互碰撞挤压下不断缩小,最终将消失。3.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环吗拉雅山脉是迎欧 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对 运动,相互碰地挤乐形 成的.板块处在不断在 施之中,珠之朗玛峰觥 会不断增亩.任务3观看视频,说出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之间的关系。教师播放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说出火山、地震与板块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汶川地震的成因。地处亚欧板块 号印度洋板块 的交界处,地壳 比较活跃,【课堂总结】%土弊修、W F面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