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数学期末试卷分析_第1页
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数学期末试卷分析_第2页
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数学期末试卷分析_第3页
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数学期末试卷分析_第4页
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数学期末试卷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7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数学期末试卷分析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已经结束,掩卷沉思,有让人欣喜的地方,也有令人思考之处。为了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考试评价三重功能,现谨就2007学年第一学期1-6年级期末测试命题特点及学生的做答情况作以下分析,并谈一下由此次检测引发的一些思考及今后语文教学建议。一、试卷体现的主要特点这次语文期末测试卷基本能体现新课标的教学思想,能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考查。各年级基础知识部分能侧重于对学生字、词、句基本语文知识的考察,阅读部分侧重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各年级的习作命题内容能尽可能地联系

2、现实生活、学生生活实际,能提供空间让学生抒发个性化的情感,检测基本上能达到测试目的。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一)整体情况年级参考数人数%人数%人数%均分一合格 92良好98 优秀 100618250292239940二合格92 良好98优秀 99558343991963977三合格84 良好93 优秀 96522442161689811四合格 87良好 92优秀 95584647271119989五合格79 良好 89优秀 936779545223941055六合格86 良好94 优秀96 78096329811480131393.7之间,除六年级外,其余各年级合格率、均分随年级升高呈递减趋势,

3、基本符合出卷意图。优秀率较高的年级为二、四、六年级;良好率较高年级为一、二、三、五年级。表2 一年级4个指标区平均水平以上各区域学校数量统计表 后20%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中心城小学(所)1081010乡镇小学(所)1111九年一贯制(所)3232表3二年级4个指标区平均水平以上各区域学校数量统计表 后20%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中心城小学(所)1191111乡镇小学(所)3222九年一贯制(所)2132表4三年级4个指标区平均水平以上各区域学校数量统计表 后20%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中心城小学(所)117910乡镇小学(所)2422九年一贯制(所)2222表5四年级4个指标区平均水平以上各区域学校数

4、量统计表 后20%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中心城小学(所)1151111乡镇小学(所)3233九年一贯制(所)2223 表6五年级4个指标区平均水平以上各区域学校数量统计表 后20%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中心城小学(所)108109乡镇小学(所)3134九年一贯制(所)3133表7六年级4个指标区平均水平以上各区域学校数量统计表 后20%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中心城小学(所)9499乡镇小学(所)5454九年一贯制(所)3231 从表2表7情况看,城乡差别非常明显,除六年级优秀率中心城学校与乡镇学校差距不是最明显外,其余各年级每个指标中心城学校都远远高于乡镇学校。表8全区4个指标差距统计表年级后20%优秀率

5、合格率平均分最高最低最高最低最高最低最高最低一2二0三0四09979五09076六9844差距 从表8情况看,各年级各校高低比例差距非常明显。特别是优秀率和均分,差距很大。(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语文基本功方面:使用新教材的1-5年级对字词句基本功的训练不够到位,同音、形近字不能正确辨析,该掌握的基本句型也容易出错,句子的仿写练习失分较多,对要背诵的语段部分学生不能准确记忆。2。阅读积累方面: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强,一年级学生不能读懂简单的一段话,中高年级学生缺乏对一篇文章整体意思的把握能力,对部分含义深刻句子不能准确领会,特别是语言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欠缺,缺乏从说明性文字中提取信息、整

6、理信息的能力。课外积累不够丰富,学生脑海中储备的名言、格言、谚语、古诗非常贫乏,致使一些题型简单的课外拓展题得分率不高。3习作方面:学生习作选材新颖的不多,不善于从生活中选取真实、鲜活的事例,所选事例不够具体生动,思路不够开阔,部分学生习作内容空洞,缺乏把一件事情完整、具体表达的能力。文中错字、错句情况严重。反映出学生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学生的试卷书写不够工整、卷面不够整洁。4口语交际:本次考试在二、五年级分别设计了口语交际考核题,五年级重在考查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准确辨析语言的丰富表意功能,但学生对此种练习感到陌生,失分较多,说明平时对口语交际的教学还不够重视。(三)给老师们的几条建议:u

7、第一学段(一、二年级)u (一年级)n 拼音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趣味性,力求创设多种情境,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方法,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分清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n 字词教学要突出重点,采用多种方法化解难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识字兴趣,逐步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n 帮助学生形成句子的概念。积累一些典型的句式,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采用拼音与文字结合的方式写一些简单的四素句、人说句、人想句、人动句等。n 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通过阅读浅显易懂的短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n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给学生认真审题、做题、检查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n 作业设计更科学、合理,尝试分层菜单式作业,力求让不同层次

8、的学生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u (二年级)u 加强对汉语拼音的复习,适当读一些拼音读物,巩固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拼读能力。u 字词教学要关注对同音字、形近字的比较,力求在反复的语言实践过程中辨清字形, 减少错别字。u 继续加强句子训练,要引导学生把句子写通顺、写具体、写生动,打好语言表达的基础。u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读中生疑的习惯,并乐于与别人交流阅读感受,在与文本、同学、老师不断的对话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针对问题清晰明了发表自己看法的能力。u 写话训练要多引导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鼓励学生敢想,引导学生善想。看图写话要引导学生把图意写活,不仅要看清、看懂图意,把图上内容

9、写清楚,还要引导学生凭借图画做合理想象,丰满图意。u 特别重视语言的积累。各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在一、二年级积累一定量的成语、名言警句,为中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u 第二学段(3、4年级)u 字词教学要加强运用。特别要关注近义词、多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u 继续加强积累。新课程非常强调积累,语文的积累,包括字词积累、句子积累、诗文积累及文化常识积累等。中年级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积累对课文中和课外书中优美语段的积累,并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尝试运用。70首课外必背古诗应科学地分散在各年级进行背诵。u 加强段的教学。要结合课文教学,使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构段方式:如“总分式、并列式、因果式”等

10、,要匀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仿写片段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u 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特别重视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要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培养概括能力。u 习作教学要坚持“实”、“活”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拟题,还要珍视学生个性化的表达。u 第三学段(5、6年级)u 口语交际教学要关注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效果,关注语言表达的效果。u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特别关注文章的表达顺序、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表达效果。要引导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评价、欣赏能力。u 要特别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概括能力和表达的逻辑性;说明文的阅读要注重培养学生搜集、

11、整理信息的能力。u 课外积累,课外拓展可从同一作者、同一主题、同一题材等不同角度生发集块积累。并要学会在恰当的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u 继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和习惯,特别要培养学生读整本书的习惯。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可选择一些经典童书进行阅读,如麦田里的守望者、夏洛的网、草房子、时代广场的蟋蟀以及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等。通过组织“班级读书会”等形式,帮助学生消化阅读所得,形成读书氛围。有条件的学校和班级可组织阅读考级。课外阅读要和读书笔记的写作指导结合起来。u 高年级作文指导要侧重于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记实和想象作文,初步形成文体概念,并引导分段表述。对优等生要引导他在文章中发表看法,抒发简

12、单的议论。附:下面是对爱山、月河、新风、湖东、轧村、太湖、龙泉、东林、戴山、白雀十所学校抽样调查后各年级的简要分析:2007学年第一学期小学一年级试卷分析一、各题次得分情况示意图 从以上图示表明,一年级试卷各题次得分情况差别不大,相比之下,句子训练和阅读理解失分较多。二、具体分析题次内容典型错例及原因分析一我会将拼音分类典型错例:个别学生有漏选1至2个的现象,有学生把韵母er错认为整体认读音节。错误原因:不仔细,对特殊韵母er认识不清。二我会读拼音写词语典型错例:有学生将“果皮”误写成“瓜皮”。错误原因:没有认真拼读,把u误拼成u。三我会连典型错例:前后鼻音混淆不清,特别是“深、怎”两字。错误

13、原因:前后鼻音辨析是难点,受平时语言习惯或方言影响。 四我会圈出对的典型错例:有学生错选,没有典型错例错误原因:审题不清,不会检查。五我会送它们回家典型错例:个别学生将“洗水液、热水瓶”误认为是食品错误原因:生活常识较差。六我会写典型错例:只有两生失分,没有典型错例错误原因:个别生字的笔画没数清。七我会填典型错例:有学生将“是 湖州 美丽的 城市 一个”误排成“一个美丽的城市是湖州。”错误原因:学生没有形成句子的概念。八、我会做典型错例:“风”在哪里呢?部分学生三个地点没划全;用“像”字写比喻句,部分学生比喻不够恰当。错误原因:阅读理解能力不强。三、知识总体掌握情况分析1 掌握良好的内容及原因

14、分析.从抽样调查情况看,学生汉语拼音掌握较好,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区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能根据拼音写汉字。对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也能正确掌握,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初步建立了句子概念,能将词语排列成完整的句子。对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能正确记忆,熟练地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通过课内、课外的训练,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2存在的知识缺陷及原因分析、解决对策.1)孩子学习普通话比较早,大部分都在家庭里学会,但是家庭中的普通话不规范的还是比较多,所以孩子们对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区分很困难,以后课堂上还应注重读音的教学,孩子们回答问题,口语交际的时候都应注意即时更正不正确的读音。2

15、)从卷面上看,孩子们对句子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把词语整理成一句完整的句子,有好多孩子词序颠倒。3)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待培养。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题目要求的理解还都不是很到位。如要求划“风在哪里”有关的内容,他们就把整段文字都划进去了。2007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二年级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 从以上图示表明,阅读题前三题数自然段、数几句话;查字典;理解题(划线)失分较多。二、具体分析题次内容典型错例及原因分析一二三四听力部分基础知识部分阅读理解部分习作表达部分听写词语一题,学生能做到书写工整,正确率高,其中一个词“现代化”平时很少接触,学生不明白词语的意思,错的比较多,错写成“

16、现代话”“现代画”。看拼音写词语中“作息”一词,学生较为陌生。第四题,分析哪个词语写什么季节,学生对“风和日丽”不太理解。其他习题中可见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牢固。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较好。小河与大海的阅读中,问:小河游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又说了什么?请用“ ”在短文中把句子划出来。学生的分析能力较差,漏划“小河看到了什么”的学生较多。用“原来”一词写一句话,出现的错别字比较多。看图写话小白兔过河,学生能仔细看图,发挥想象,写个完整的故事。语句通顺,能正确使用标点,意思表达清楚。个别学生故事重点不突出。一、 知识总体掌握情况分析1掌握良好的内容及原因分析.学生对字词掌握情况良好, 能正确书写要求掌

17、握的字词;对学过的字词了解意思;并能在老师指导下积累一些不同类型的词语,如“( )的( )、( )来( )去、又( )又( )”、反义词等;并积累了一些不同类型的句式,如“( )像( )”、“把”字句改“被”字句等;能理解所学课文内容,并背诵指定段落;学会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音序及部首两种查字典方法;对阅读有兴趣,能在老师指导下阅读理解,并在课外自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阅读立即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写话方面基本能做到语句通顺,把事情说清楚,说完整,并能适当用上一些学过的好词好句。2存在的知识缺陷及原因分析、解决对策.1)个别音近,形近的字混淆。由于不理解所写词语的意思,所以导致写错

18、,如“现代化”写成“现代话(画)”。“作息”写成“做息”。“温饱”写成“温保”。2)一些学生缺乏生活常识,对于描写一年四季的词语不能正确判断。如:描写春天的“风和日丽”和描写夏天的“鸟语蝉鸣”弄混淆。3)阅读短文中,部分学生读题不仔细,读音看作音序,没有正确划出有关句子或没有划完整。也有个别学生理解能力欠缺,没有读懂短文,以至最后一题选择错误。4)写话中,一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不强,想象不合理,语句欠通顺,错别字较多。2007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三年级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 从图示表明:阅读积累、阅读理解两块内容失分较多。二、 具体分析题次内容典型错例及原因分析 基础知识123456 阅读1、2、

19、作文 拼写成语及填空多音字词语活用仿写句子排列句子课内课外 1、基础题二从上面的四字成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句子中失分较多,反映出我班许多学生学风浮躁,缺乏细致习惯。 2、基础题四“地 的”短语填空中“婉转的( )”失分较多。原因在于孩子对于“的 地”的辨析不够扎实。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学生对于“迎候等候”的区分不够明晰。 3、基础题五孩子在仿写拟人句中失分较多,原因在于孩子不善于捕捉例句的信息,需要不断提升孩子对词句特征的敏感性。 4、课外阅读失分较多,原因在于孩子不仅缺乏材料阅读理解能力,而且也存在语文基本功的缺失,如标点、近义词等都有出错。 5、作文有部分孩子被题目中“200字左右“束

20、缚了自己的正常发挥,还有部分孩子在写童话时想象不合理,错别字比较多。三、 知识总体掌握情况分析1掌握良好的内容及原因分析.学生基础知识一块掌握扎实,看拼音写汉字,成语填空,选词填空,照样子写句子等题目准确率较高。阅读理解中,课内阅读得分较高, 能准确按要求填空,阅读课内短文后,能按要求填写对课文中心的概括,并把自己想对英子说的准确妥当的写下来。习作训练中,大部分学生作文想象合理、情节生动具体,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并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2存在的知识缺陷及原因分析、解决对策.(1)“迎候“一词的活用存在不足,我们在词语教学中要重视近义词的辨析比较,不断丰富词语的内涵,让词语活生生地伫立在孩子的脑海

21、中,重视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活用。(2)“的地”短语的辨析有缺陷,原因在于孩子还不具备体察词语细微变化的能力,还不能适应部分抽象的词语变式。(3)拟人句的仿写失误较多,原因在于孩子不善于捕捉例句的信息,需要不断提升孩子对词句特征的敏感性。今后要引领孩子在语文课堂上养成细致读题的习惯,加强课内语言训练。 (4)课外阅读相对失分较多,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不够强。 (5)作文有部分孩子偏题或想象不合理,原因在于这些孩子缺乏基本的语文能力,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对这些孩子的个别指导。2007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四年级试卷分析一、 基本情况 图示表明:写信和课内阅读部分失分较多。 二、具体分析题次内容典型

22、错例及原因分析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习作表达一、根据拼音写词语二、同音字组词三、巧补成语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五、按要求写词语六、按要求写句子一、回忆课文内容填空二、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三、读短文,完成练习一、把信的格式补充完整二、习作 rng hu ( ) 有部分学生没有耐心地把拼音拼读完整,习惯性地写下了平时经常考到的“融洽”,非常粗心。“元旦”一词个别学生写不出,他们一时对这个词语感到陌生。“首都北京是祖国的( )。”个别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心脏”和“咽喉”的含义;一位学生对这题的题意根本不理解。描写人物神态的词与描写人物心情的词,学生辨别不清,混淆现象较严重;描写人物动作的词与形容人物动作

23、的词相混淆,如写下了“小心翼翼、慢慢吞吞”;错别字较多。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个别学生没有仔细审题,写成了把出现的三个句子连成了一句话,很粗心。2、运用古诗。个别学生没有仔细审题,填写了格言;也有的不能理解题意就空着不做。灵活运用古诗的能力有待加强。3、“爷爷回到了家乡,美好的记忆就像”部分同学的比喻不是很恰当,个别学生没有比喻。由于本体“记忆”是一个抽象的事物,学生很难找到相类似的喻体,感到无从下手。1、“状、蜗、触”写错的较多,这与平时没有强调指出有关。“爬山虎的脚在茎上。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这里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以及爬山虎脚的、。部分学生对这段话的内容概括不到位。2、在本册

24、课文中,作家肖复兴也写到了爬山虎,是。两位写了爬山虎的脚,很粗心。1、找近义词。凝视( ) 冷酷( )部分学生写得不恰当,对词语缺乏敏锐的感受力。个别学生粗心地写成了它们的反义词。2、巨人的“任性”、“冷酷”表现在。部分学生的表述不够完整,只写一方面;出现错别字。1、加标点符号。“哈哈哈”后面加感叹号的较多,这部分同学没有联系上下文,没有考虑到整体。2、划去不正确的字、词、拼音。个别学生漏做;个别学生“惊喜地叫道”写成“叫到”。3、“真诚”造句,没有仔细审题,粗心地写成了“解释词语”。4、回答问题,个别同学答非所问,对文章的寓意没有理解。5、写格言,个别学生因阅读理解不够到位而没有点到中心。有

25、忘写称呼的,有署名、日期上下颠倒的,有涂涂改改卷面不清的,有不看要求自己写日期的。没有牢固掌握书信格式。存在问题:1、句子表达不够生动具体;2、涂改较多,卷面不整洁;3、错别字多;4、没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句子表达不流畅。三、知识总体掌握情况分析1掌握良好的内容及原因分析.从得分情况来看,学生对课本上已学的知识掌握得较好,如:看拼音写词语,日积月累中成语的积累,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古诗词的灵活运用,关联词的运用,造句。课内阅读中能根据要求,正确地填空、找近义词,进行阅读理解的表达。课外阅读部分,学生能运用学过的格言,表达寓言所告诉我们的道理。大作文要求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由于此类作文曾多次练习

26、,学生对动物、想象作文很感兴趣,所以能做到按照要求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作,其中还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习作。2存在的知识缺陷及原因分析、解决对策.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能力失分率原因为:一是积累的量少,虽有一定的积累量,但错别字太多。可见学生平时的积累习惯没养成;在积累方法上只注重背,忽略写;学生对句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训练力度不够。课内外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反映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给短文中的词语找近义词、阅读课文回答问题的能力薄弱,主要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二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而

27、老师忽略了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方法的指导;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积累方面的吸收与内化,逐步形成能力。信的格式学生刚接触,由于平时学生几乎没有写信的习惯。学过之后,学生很快就淡忘了,失分很严重。习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从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中选材,自拟题目,写起来有话可说,也能写出真情实感。但是有的学生还没有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在分段、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问题上而被分也不少。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待加强和提高。2007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五年级试卷分析一、 基本情

28、况 图表显示,有两个知识点明显薄弱:基础部分的句子改写训练和课外阅读中的概括题,说明学生句子训练掌握不够灵活,阅读概括能力不强。二、具体分析题次内容典型错例及原因分析 一 二 三 四口语交际看拼音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照样子,仿写词语读上句,写下句照样子,改写句子整理句子(排序)判断说法正误阅读部分作文这块内容由于平时缺乏训练,学生比较陌生,失分较多。“再接再厉”的“厉”错误率最高。“岷山”的“岷”、“尽开颜”的“尽”错误率最高,前后鼻音辨别不请。 完成较好,主要扣分原因是错别字。完成较好,个别学生有错别字现象,另外,课外的一句“猪八戒照镜子”一句,有个别学生对不上。尽管有例子,但转述依然是难点

29、,完成不好。完成较好,极个别学生有错。完成较好,错误相对较高的是什么叫“通读”。“照样子改写句子”中把直接引用的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的题目出现错误较多,原因是1、提示语从后面转到前面,另部分同学理解错误,以为是更改提示语的位置。2、句子复杂,其中出现三个人物,改为转述句后,学生认为两个人物都要用“他”来代替,说不清楚,有不少同学就将其中应改为“主席”的“您”不予更改。1、“选字填空”中“竞相开放”的“竞”容易与“竟”混淆。原因是“竞相开放”这个词可能接触得较少。2、赞美梅花的诗句连线错得较多。原因是:这里的诗句学生没有接触过,更缺乏对诗句的理解能力。3、在短文中填写“赖”“乏”“携”三个字容易

30、写成“伐”“协”。原因是:这三个词学生接触得少,字又较难写。4、“列出全球水资源危机产生的若干原因”这题概括不全。原因是:概括能力有待提高。审题不清,或写得还不具体。一、 知识总体掌握情况分析1. 掌握良好的内容及原因分析。掌握较好的内容有:看拼音写词语、多音字、四字词语、名言警句、改反问句、古诗词默写、说明方法等。这些内容比较基础,平时学生见得多,练得多,掌握比较扎实。2. 存在的知识缺陷及原因分析、解决对策。(1)重视口语交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语文活动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是否礼貌、完整、正确,随时纠正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2)基础知识教学要更加扎实、细致,易混淆的字形要重点指导,反复强调,并想出比较好的识记方法,前后鼻音、平翘舌音要充分关注,使学生的普通话更加标准。(3)关于成语、歇后语、古诗词等传统文化要充分积累,灵活运用,并能加以归类,找出可循的规律。(4)对文章重点的把握和解答问题时的针对性、条理性要加强训练,并要学会概括、提炼的能力,抓住文章的要点。(5)习作能力要加强,习作兴趣要培养,要重视“小练笔”。2007学年第一学期小学六年级试卷分析一、 基本情况图示表明:积累部分和课外阅读、写作失分情况较多。二、具体分析题次内容典型错例及原因分析1、2、3、4、5、6、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