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8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用)_第1页
2018-2018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用)_第2页
2018-2018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用)_第3页
2018-2018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用)_第4页
2018-2018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神话传说故事1、神话故事总是充满幻想,但是它们又代表着一种文化,读神话故事就好像徜徉在幻想的海洋里面。盘古开天地、女娟造人、女娟补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刑大舞干戚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 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和无穷的幻想, 体现着人们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著名的传说故事有:请同学们自己找出来。二、诗经1、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篇,简称“诗三百”。2、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3、“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内容来划分,其中“风”诗 是最具有文学价值的部分;“赋、比、兴”是按其

2、写作手法来区分的诗歌类别4、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打比方,比喻,常放在 一段话的开头。兴: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喻之辞也。5、诗经的特点:1)、多用比兴手法。2)、重章叠句。3)、四言为主,兼以杂言。4)、较多使用叠音字。6、邺风.静女表现了年轻人纯洁无瑕的爱情,静女质朴纯真、活泼可爱,男 子憨态可掬,形象极为鲜明;全诗体现了画境之美、情节之美和情感之美; 全诗主要使用“赋”的手法而不用比兴。三、楚辞与屈原1、“楚辞”作为古代诗歌体裁之一,是由汉人命名的。由于离骚是楚辞的代 表作,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2、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著名诗人是屈原,屈原最著名的一篇诗歌是

3、离骚。其中名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 道夫先路也”、“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与亦余心之所善兮,虽 九死其犹未悔”、“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等。3、楚辞指战国时期形成的具有楚语和楚音特征的、富于地方色彩和楚地民歌传 统的新兴文学样式,是屈原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加工发展而成的,是屈原等作 家创作的富有南方民歌神奇迷离的浪漫精神的作品,是屈原、宋玉等人创作 的一部诗集,又被称为“骚体”,是继必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 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4、楚辞的特点:浪漫的精神气质、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鲜明的南方楚地特色、

4、 独特的语言风格。5、独特的语言风格:语气词“兮”字的大量运用、六言句式、华丽的辞藻。6、九歌是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改写而成,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神话色彩 和奇丽的想象。7、湘夫人是屈山楚一九跟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 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8、楚辞为刘向所编。“楚辞”是屈原等创作的富有南方民歌神奇迷离的浪漫 精神的作品,主要作家除了屈原还有宋玉等人。9、楚辞的主要艺术成就有:1)诗歌结构上开创了:重章叠句的诗歌结构形式。2)表现手法上开拓了:比兴手法的运用,形成 美人香草”的比兴格局。3)诗歌形式和语言的

5、创新:打破四言格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韵散结合 的新形式。4)创作手法的突破: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5)抒情方法的拓展:开启了借景抒情的方法。10、湘夫人的名句自己找出来。(如: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0 0 0 )11、以屈原、李白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优秀浪漫主义诗歌具有下列特征:感情的热烈奔放;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想象的奇幻怪特;以幻想、神话创造出的瑰丽图景;夸张的笔调等。12、诗经与楚辞的比较:1)共同点:第一、都产生于中国文学发源时期。第二、都是我国早期的诗歌优秀代表。第三、都对我国诗歌文学影响深远。2)不同点:第一、时代不同:诗经产生于春秋时期,楚辞产

6、生于战国时期。第二、地域不同:诗经以反映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 式的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性为主要内容;楚辞以反映长江中游、汉水流域、洞庭湖畔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南方荆楚地区民 风民俗、尤其是巫祀文化为主要内容。第三、创作手法不同:诗经以记录反映现实生活为主,形成了我国古典 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而楚辞以抒发理想、表现自我、赞美爱情 的神话为主,从而形成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第四、主要句式不同:诗经的诗句以四言为主;楚辞以六言为 主。四、先秦文学常识1、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3、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4、国语和战国策是两部

7、国别体史书。5、论语属于语录体散文。6、十三经指: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7、汉代的“四家诗”,是指汉代传习诗经的 鲁诗“、齐诗”、韩诗”和 毛 诗”的合称。鲁诗因鲁人中培而得名;齐诗出于齐人辕周;韩诗出 于燕人韩婴;毛诗则由其传授者毛公而得名。魏晋以后,三家诗先后亡佚。毛诗”则完整流传至今。五、汉代诗歌1、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汉人叫筮让”,魏晋时始称 乐府”或 汉乐府”。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 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

8、飞与木兰诗合称 乐府双璧”。2、宋人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汉乐府民歌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3、乐府的含义:乐府指汉代民间创作的诗歌,两汉官府收集的民歌,文人仿造 民歌创作的诗歌,宋代的词和元代的散曲。4、喜欢使用乐府旧题创作的作家有:曹操、李白、王安石等。乐府旧题的作品 有:从军行、将进酒、短歌行、蒿里行、明妃曲等。5、乐府诗集.上邪以女性口吻用五种不可能发生的情况直抒胸臆、感情炽热,形成一种强烈、扑面而来的压力一一发毒誓。6、古诗十九首主要以游子、思妇为题材,充满感伤情调。7、汉乐府的成就:对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叙事诗的兴起与成熟;诗体 的创造与发展。六、世说新语与小说1。小说三要素

9、:人物一一小说的主要部分。环境一一小说中人物生活的背景依据。情节一一人物按照性格所做的活动的历史。小说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社会环境包括历史背景、人情风俗、时代氛围、人物关系。2、小说分类:从篇幅分:有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从语言分:有白话小说、半白话半文言小说和文言小说。3、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体小说集。从题材看属于志人小说(也叫轶事小说) 编撰者刘义庆。魏晋小说主要有志人小说与志怪小说。志怪小说的代表是晋 人干宝的搜神记。4、世说新语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的特点,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 表现出人物的独特性格;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段,凸显人物不同的精神和性格; 善于运用漫画式的

10、夸张手法来表现人物的个性。5、子猷访戴的艺术特色:第一,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第二,巧妙的人物刻画手法:精选人物言语凸现、通过对比衬托显现、通过矛盾冲突刻画、借助夸张手法表现。第三,短小精悍的作品篇幅第四,精炼简约的叙事语言6、仔细阅读子猷访戴和石崇要客燕集,请同学们自己归纳出王子猷、石 崇、王导和王敦的性格特点。7、唐传奇代表作有:李娃传、霍小玉传、莺莺传、柳毅传书等。唐传奇的特点:故事完整曲折,情节多为虚构,语言仍属文言。8、中国古典小说的源头,一是古代寓言、神话,二是秦汉史传文学。中国古典小说产生于晋代。从语言看,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基本都是古白话小说。章 回体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9

11、、三国演义使用了半文言半白话的语言形式写作。红楼梦是章回体白话文长篇小说。10、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一型”指的是陆人龙的型世言。11、与拟话本多出于文人之手不同,话本作者基本上都是无名艺人。12、四大长篇小说指: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 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13、其他长篇小说:最早的长篇世情小说:明代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最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12、: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跣人) 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鹦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14、小说按题材分的作品:志怪:搜神记、聊斋志异等;志人:世说新语等;历史:三国演义等;英雄传奇:水浒传等;神魔:西游记等;世情:金瓶梅、红楼梦等;讽刺:儒林外史等;谴责:官场现形记等;才子佳人:好逑传等;公案:龙图公案、施公案等;侠义: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等;狭邪:品花宝鉴等。15、 晴雯撕扇1)艺术特点第一, 巧妙的构思: 借中心事件让众多人物出场展示其性格、 立场的巧妙设计。第二,精巧的人物塑造:对比显示、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第三,洞察入微的人情世态的心态剖析。2)晴雯的性格特点:晴雯首

13、先是心无城府的,对于宝玉她只有绝对的忠诚,这一点不同于袭人, 袭人原是王夫人的跟前的大丫头。 因为王夫人觉得她贤惠持重, 才使她到宝玉跟前, 袭人对宝玉也是忠诚以待, 但有时也会扮演内线的角色。 晴雯对于各类人和事物, 大多是率性而为, 很少有用心机的计算, 因此宝玉对她是更加信任的,这一点在宝玉挨打后专让她去给黛玉送帕子就可以知道。晴雯为人比较率真, 不大会隐藏自己的感情。 比如她觉得累了, 任你是谁敲门,她也不去开。就因为这样,还把黛玉给关在门外,又惹出一段误会来。也正是这样,宝玉才会为她撕扇子,只为搏她一笑。她为人心高气傲, 这也很难说是缺点, 因为她实在有骄傲的本钱。 她长相俊俏, 怡

14、红院内无人能及; 宝玉对她宠爱有加, 她身份远比一般奴仆为尊;她心灵手巧, 在一夜之间就补完烧坏了的孔雀裘; 她洁身自好, 既不贪图财货,也与宝玉没有男女上的瓜葛。她最主要的是具有叛逆精神。七、陶渊明1、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人是谢灵运,最早的田园诗人是陶渊明。陶渊明被钟嵘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2、田园诗的主体是写农村的生活、农夫和农耕,当然,也涉及到自然风光。山水诗主要是写自然风景,写诗人主体对山水客体的审美。3、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作是曹操的观沧海。4、 饮酒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 的精神境界,

15、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 那样地超凡脱俗! 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 ”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见 ”字也用得极妙, “见 ”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 “无我之境” 。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 “有我之境” ,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南山有什么胜景呢?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 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 飞鸟结伴飞返山林, 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 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 悠然自在, 诗人在这

16、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 “四六 ”文即 “骈文 ”或 “骈体文” ,它形成于魏晋,全盛于南北朝,是与散体古文相对立的一种文体。它讲究藻采韵律,要求文句对仗,强调用典使事,基本特征是通篇以四、六句式骈偶相对。八、唐诗1 、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 ) 古体诗 包括古诗 (唐以前的诗歌) 、 楚辞、 乐府诗。 “歌” “歌行” “引”“曲” “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 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

17、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2、孟浩然与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世称“王孟” 。3、王维多才多艺,精通诗文、书画、音乐,其诗清新秀雅,兼擅各体,尤长于山水田园诗。名句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4、王维的终南别业译 文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兴致来了,独自一人前往欣赏

18、这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 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 自由交谈说笑毫无拘束,忘了回去的时期。本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名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 云给人以悠闲的感觉, 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 通过这一行、 一到、 一坐、 一看的描写, 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突出了 “偶然 ”二字。其实不

19、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 “行到水穷处” 自然又是偶然。 “偶然 ”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 “无心的遇合” ,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5、盛唐的两大诗歌流派是边塞诗派和田园山水诗派。边塞诗的两个主要代表是高适与岑参。6、盛唐边塞诗的特点1)诗中往往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安边报国的爱国激情。2) 诗中常有对边关时刻警戒来犯之敌的紧张气氛的渲染, 对紧张激烈的征战 生活的描写。3)善于刻划表现征人、离妇的思乡思亲情感(边愁) ;表

20、达对士兵、人民的 同情。4)诗中时有神奇险峻的边塞风光的描写。7、王昌龄以七言绝句成就最高,被称为“七绝圣手”,边塞诗代表。“青海长云 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描写了战争的环境异常恶劣,并以写景引起乡 思之情,后一句转入乡愁,表现思乡之切;“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 不还”,战争不仅残酷而且绵长,反映出战士保家卫国的壮志与杀敌报国的 英勇精神,后一句用典,表明征战将士暂平边患的决心。王诗的特点是,借 事抒情,也写深长的边愁,“无那金闺万里愁”为曲笔手法。8、高适的燕歌行以其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复杂而深得人们称赏,体现在: 歌颂爱国将士英勇抗敌,艰苦征战;谴责边防失策、将帅无能,致使战争旷日持

21、久;写军中苦乐不均,令战士 心寒,讽刺将帅骄奢,不恤士卒。同情将士们在艰苦的战争中的思乡之情。9、燕歌行名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10、杜甫,也称杜子美,杜少陵,杜工部,现实主义诗人,其诗被称为“诗史”, 其人被誉为“诗圣”。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杜甫是唐诗艺术的集大成者,善 于驾驭各类诗体,特别是律诗。登高: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 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此时杜甫患有严重的肺病, 生活也很困顿。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 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 朱尝有对",胸腹好

22、像 无意于对”, 细细体味,乙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无怪乎胡应麟盛 誉其为旷代之作”清代杨论推崇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明人胡应麟更 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 ”。11、张籍的野老歌张籍是新乐府运动的健将之一,其乐府诗之精神与元、白相通;而具体 手法略有差异。诗共八句,很短,但韵脚屡换。从格律看,本诗不属于近体 诗。诗意写山农终年辛劳而不得食。化为土”,揭示出一种怵目惊心的社会现实。一方面是老农终年做牛马,使土地长出粮食;一方面是官家不劳而获, 且轻易把粮食 比为土”,这实际上构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关系。老农之事,叙 犹未已,结尾两句却旁警一笔,牵入一

23、 西江贾客”。一边是老小登山攀摘野 果,极度贫困;一边是 船中养犬长食肉”,极度奢靡,构成一种鲜明对比。 通过对比,凸显出老农的贫困以及社会的不公。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对社会 不公的愤懑之情。从诗中看,老农生活困窘的原因是苛税猛于虎。12、李商隐的无题诗李商隐,和杜牧合称 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 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崔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徘恻、 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所以李商隐对后代影响较大的是爱情和婚姻题材的 诗歌。无题诗是李商隐的独创。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宛转沉 挚,辞藻典雅精丽。多属于诗中之意不便明言或意绪复杂无法明言的情况, 因而统名为“无题”。李商

24、隐无题诗的艺术特点:诗歌的情感往往朦胧晦涩,经常运用象征、 暗示手法,诗歌中常笼罩着一种感伤情调。 所以,李诗风格用一句话概括就 是:深情绵邈。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这首无题诗写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追求爱情而幻灭的绝望之情。诗中大多或明或暗地使用了典故,如:芙蓉塘外有轻雷、贾氏窥帘韩掾 少、宓妃留枕魏王才。芙蓉塘即莲塘,在南朝乐府和唐人诗作中,常常代指男女相悦传情之地; “轻雷”则暗用司马相如长门赋。这一系列与爱情密切相关的词语,所 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

25、留枕魏王才”:前一句使用贾充女与韩寿的爱 情故事,见世说新语。后一句使用甄后与曹植的爱情故事,见文选洛 神赋。无论是贾氏窥帘,爱韩寿之少俊,还是甄后情深,慕曹植之才华,都反 映出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愿望之强烈, 奔放。末联“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 相思一寸灰!”突然转折,向往美好爱情的心愿切莫和春花争荣竞发, 因为 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烬。诗人由香销成灰联想出“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 句,化抽象为具象,用强烈对照的方式显示了美好事物之毁灭, 使这首诗具 有一种动人心弦的悲剧美。名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的无题诗表现了:追求爱情的热切、求之不得的痛苦、梦想幻灭的绝13、白居易:中唐“新乐府运

26、动”的倡导者是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元稹。他们的诗 歌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长恨歌虽然以写实为 主,但结尾一段却颇具浪漫色彩。长恨歌的主题有三种观点:讽喻说、 爱情说、双重主题说。名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在 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14、描写李、杨爱情故事的作品还有:唐代陈鸿的传奇长恨歌传、元代白 朴的杂剧梧桐雨、清代洪昇的长生殿传奇。15、奉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 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 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

27、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 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谪云诡、迷离倘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娟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16、几大诗人的主要风格:杜甫:沉郁顿挫。李白:豪放飘逸。高适:雄厚古朴。岑参:雄奇瑰丽。曹操:慷慨悲凉。白居易:平淡自然。李商隐:深情绵邈。17、唐代诗人的誉称:王勃一一四杰之冠白 诗仙、谪仙人杜甫一一诗圣、诗史王昌龄一一诗

28、家天子、七绝圣手杜维一一诗佛刘禹锡诗豪杜贺一一诗鬼、鬼才、诗之妖白居易诗魔、诗王18、古人对诗词也有按照用途来进行分类的,常见的如赠答诗、应试诗、题画诗 等。19、近体诗的特点:第一、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第二、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第三、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部到底的平声也 九、词1、温庭筠因花间集把他列为首要词人而有“花间鼻祖”之称。五代后蜀赵 崇祚所编的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集。词产生于唐代,繁荣于宋代。2、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 词。虽在政治上失败,却在词坛上留下

29、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 千古词帝”。 因其词在当时成就最高而被称为“南面王”。3、词又称为“曲子词”、“曲子”、“曲词”、“乐府”、“琴曲”、“琴趣”、“乐章”、 “诗余”、“长短句”。4、“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这是诗与词的最大区别。5、柳永,是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他大量创作慢词,扩大了词的题材(一是 都市题材,二是羁旅行役题材)。为婉约词派代表,与周邦彦并称“周柳”。 柳永的贡献:1)题材上创造性地把城市风光、失意文人的羁旅愁闷和市井生活熔铸到词 的创作中来。2)把词从市井推向山水,表现失意文人的离愁别恨。3)不再使用传统词作的比兴手法,而是创造性地使用赋体层层铺叙的手法 进行词的创作。6

30、、周邦彦: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王国维曾说: “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 “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 ”这里的先生指的是周邦彦。7、李清照:主张词以婉约为正宗。其词自成一体,成为“易安体”。她唯一一首豪放词是 渔家傲 :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 以梦游和虚写的方式,置身海上,设想与天帝问答,倾述隐衷,寄托自己的情思,整首作品意境阔大,气势磅礴,豪迈,被评家誉为 “无一毫粉钗气”的豪放词。8、苏轼:精通诗歌、散文、赋、词、乐,豪放派的代表,最大成就是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他的代表作 定风波 , 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 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静,表现出旷达超脱

31、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同时表现出作者的人生态度:豁达,潇洒,开朗,乐观。9、婉约词

32、内容上主要抒写的内容是:风花雪月,男欢女爱,游子情怀,感时伤事。10、婉约词与豪放词的区别:从题材上来看, 婉约词表现的是男女爱恋相思, 而豪放词表现的是豪情逸兴、人生苦闷、民族意识;从表现手法来看, 婉约词重在寄托比兴, 含蓄蕴籍, 而豪放词直抒胸臆,情感激昂;从审美来看,婉约词优美,格调感伤低沉,而豪放词壮美,格调高昂悲壮;从音乐性来看,婉约词严守音律,强调协律可歌,而豪放词抒情言志,可读性胜于可歌性。11、词的特点:句式变化较多;句子数量不一;平仄韵可通押,可换韵;要标明词牌。12、词的一个形式特点是:须标明词调,却未必有词题。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题。13、

33、 苏轼开创的豪放词是南宋时期才得以发扬光大的。 南宋著名的豪放词人有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人。14、拓展阅读: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词曰: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 破败的风情画。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 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 雨交加,破裂的 糊窗纸也在鸣响。 jot”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 风吹纸 响拟人化、性格化了。独宿的这个 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正 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 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

34、意归来后 则已 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心境如此,环境 如此,秋宵梦 觉”分明指出了比匚 同时也暗示了 主人公难以入睡。半夜醒来,眼前不是 饥鼠蝙蝠,残 灯破窗,而是祖国的 万里江山”。很显然,他 梦 中行遍,江 南江北”(满江红),醒后犹自留连梦 境,故云 眼前万里江山”。这一句与 平生塞北江 南”相呼应,而把上阕四句推到背后。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眼前现实使他逆境益思奋勉,不坠壮志。全词因有这一句,思想境界顿然提高。这首词用文字构筑的画面和表达的感情, 若改用 线 条和色彩是完全能够表达出来的,可见作者用抽象的文字符号所捕捉、表现的景物的具象化程度了。而 且,每一句话

35、都是一件事物、一个景点,把 它们拼接 起来,居然连连接词都可以省略掉,因此自然就形成了这幅难得的风情画!通过画面,我们几乎可以触摸到作者那颗激烈跳动着的凄苦的心,那颗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执着的心!十、宋诗1、宋诗特点: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就是指诗歌 的散文化倾向,以才学为诗就是爱用典和喜欢化用前人的诗句, 以议论为诗 就是直接在诗中发议论。2、王安石明妃曲一诗既讽刺了君王的昏庸无能,又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 郁愤。3、明妃曲中的议论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用典与散文化 的诗句是:“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4、陆游病起书怀(其一)病骨支离纱帽

36、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即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注释】江干:江边。 91棺:合上棺木。庙社:宗庙社稷、指国家朝廷。和銮:天子的车驾。译文:病体羸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 孤身一人远离京城,客居江 干。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人要死后才能盖棺定论的。期望天地神灵佑护国家社稷,北方父老都在企盼着君主出征。出师表传世之作,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在挑灯细细品读。本诗于1176年作于S 诗人被免去参议官后之后,移居成也至居异乡,患病,遭谗去职,而且一病就是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共二首,这里选的是

37、第一首。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 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 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 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 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 这句诗犹如漫漫长夜中的一盏 心灯,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 界拔人一筹,成了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励的名言。5、黄庭坚登快阁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大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登快阁是由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写的七言律诗。结句诗人说自己希

38、望能坐上归船,吹弄着悠扬的长笛,回到那遥 远的故乡一一我的这颗心呵,早已和白鸥订好盟约了。从全诗的结构 看,这个结尾是相当精彩的:起首处诗人从"痴儿了却官家事"说起,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然后, 渐入佳境,诗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起首处对 " 公家事"之"了却”形成鲜明对照;五、六句诗人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 中,诗人心内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 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那么,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然地 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quo

39、t;之想。这一结尾,不但呼应了起首,顺 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而且意味隽永,让人想象无穷。全诗明白如话,因景抒情寄慨,字字紧扣,层层关联,用典贴切, 无一字无来处,体现了江西诗派用字新奇、笔力雄健的特点。这种景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厌倦和投身自然的愉悦。H一、戏曲1、中国古典文学四大门类中,产生时间最迟的是戏剧,它产生于宋代,繁荣于元明清。中国古典戏曲,从表演形式看,属于歌剧。2、元曲包括杂剧与散曲,散曲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小令是独立的单只曲子,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 怀古就是小令。3、套数又叫套曲,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连缀而成。般涉调 哨遍高祖还

40、乡就是套数,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也是套数, 南吕”是宫调名;"枝花”是 曲牌名;不伏老”是标题。4、元散曲的特点:不分段;可以有衬字;要一韵到底,不能换韵。5、马致远有“曲状元”之称,他的天冷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6、“元代四大爱情剧”: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 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7、元杂剧的体制(结构)是:一本四折加一楔子。元杂剧的演出特点之一,是每折一人主唱,其余角色不能唱。8、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剧目:关汉卿窦娥冤 (关汉卿被誉为“曲圣” ) ;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朴墙头马上 ;马致远汉宫秋 。9、白朴梧桐雨和清代洪生的长生殿都改编自白居易的长恨歌。10、 王实

41、甫 西厢记 的故事来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 莺莺传 (会真记 ) ,直接改编自金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戏剧中由女主角主唱的本子叫旦本,由男主角主唱的本子叫末本。从内容看, 西厢记 “围寺”一折属于末本戏,由张生主唱。西厢记 描写了张生与崔莺莺敢于冲破一切束缚、 自由恋爱的精神,歌颂了美好的爱情,在中国戏剧史上有“天下夺魁”的美名。剧本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全名为崔莺莺之待月西厢记 。西厢记的人物性格特点:1)催老夫人:封建家长的典型代表。2)张生:典型的才子。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也有超人的智慧与胆识,然而也有几份孤傲、几份莽撞、几份自负。其文学史的意义在于,改变了前文学中男子多负心的形象,塑造了一个在爱情上始终如一的多情重义、痴情至诚、可敬可爱又可笑的才子形象。3)崔莺莺:热情追求爱情、纯洁率真的少女形象。一个满怀愁绪、无人诉说、内心深沉的怀春少女,文中细致地描写了她叛逆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她如何超越封建礼教的束缚,战胜谨慎与矜持,投向了张生的怀抱,表现出不同于以往那些中规中矩的大家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