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单招第二册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对口单招第二册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对口单招第二册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对口单招第二册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对口单招第二册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 / 9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对口班语文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4分)、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A.眼翳(y i )下乘 (sh eng)B.神祇(q 1 )拨弄(nong)C.涂煜(mm)珍珍(xi u )D.狐朕(qi 由)尾鳍(qi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句”有错别字的是()攻讦(ji e) 编纂(zu时 豆秸(ji e ) 垂涎(xi cn)付梓(x in) 巷道(xeng) 名讳(fe i ) 媲美(pi)A.某些独特的心理,也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

2、力量的威慑,不是迅速消声匿迹,便是陷于孤芳自赏。B.伴随着人类急躁轻率的步伐而非自然界稳健的步履,事物很快发生变化,新情况急 剧不断地产生。C.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 褪除的角质表皮。D.所谓灶马头,其实就是一张农历的年历表,一般都是拙劣的木板印刷,印在最廉价白纸上。3.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殍不及防(突然)B.待人接物(人们,人物)子)C.疾言厉色(急速)D.有史可旗(考核,核查)苦思冥想(用心)不名一钱(拥有)一丝不苟(马虎) 明日黄花(菊花)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相形见细(比较)衣冠楚楚(鲜明整洁的

3、样 灭顶之灾(水漫过头顶) 熙熙攘攘(纷乱的样子) )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代价巨大的社会经验,中国人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卫领走向未来,需要的 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彻底砸烂, 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只愿在白纸上描绘未来,,所走向的绝不会是真正的未来, 只能是过去的某些糟糕的角 落。A.不仅是而且是假如所以就 B. 不是就是如果那么而C.不是而是如果那么 而 D.不仅是 而且是如果所以就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经济和文化快速 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人们希望 在拥有良好体魄的同时也拥有健康的精神。8. 一对夫妇特意

4、赶在结婚纪念日这天来到捐助中心,一人捐献了1000元钱。(有歧义。“一人”有两种理解:是夫妇中的一个人,还是夫妇每一人?)C.目前,我国开放了 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而旅行社真正投放市 场供游客选择的不到 30个左右,2/3的目的地资源空置。(不合逻辑。“不到” “左右”相矛盾,删除“左右”。)D.现在人们认识到,一方面极光与地球高空大气、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 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带电粒子流一一通常称为太阳风一一有关。(关联词位置不当,“极光”应放在“一方面”之前。)6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打碎了我的盘子”,她很低沉地说:“我

5、的小儿子没有饭吃了。”(盘子后的逗号应放在引号里,说后应为逗号)B. 一个物种一一人一一才获得了有效力量去改变他所在世界的大自然。C.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 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引文后不需要加逗号)D.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合理后分号改为句号)7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 错误的一项是()()A.有很多次,我看到当蝉沉浸在母亲的工作之中时,这些很不起眼的蚣就开始干起了 毁坏蝉卵的勾当。(比喻)(为拟人)8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

6、活。(对比)C.美人都是“柳腰桃面” “王蔷”、“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引用)D.你看,姑娘一过门,吃的是珍铸美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这不是造化吗?(反问)8.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 错误的一项是()()A.我小时候,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 看。(记叙)B.因此,说传统是民族沉重的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也是不为过分的。(抒情)(应为议论)C.每年有500种新化学药品需要人和动物的身体以某种方式去与之适应,它们完全超 出了生物学经验的范围。(说明)D.她还像昨天那样,穿着一身破烂的衣衫,一动也不动,好像是从黑暗中突然冒出来 的一座

7、良心雕像。(描写)9.下列作品、文体、作者及其国籍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寂静的春天科学小品雷切尔卡森美国B.化装舞会小说亨利希曼德国C.蝉事物说明文法布小英国D.麦当劳总的中国文化表达文化随笔翁乃群中国10.对课文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A.过去的年按节日客观的进程记叙了家乡过年的习俗,重点记叙腊八、辞灶日以及过年的情景,通过今夕对比,突出了过去的年“美食的诱惑、神秘的气氛、纯洁的 童心”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年的深深回忆以及对传统习俗浓浓的怀念之情。看似幽默乐观的背后凝结着生活的艰难与沉重。B.动物身上会进化出轮子来吗?“大胆假设,小心论证”,从科学的角度说明介 绍了动物身

8、上不能进化出轮子的原因,作者采用文学性语言把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C.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从文化学的角度,综合运用对比论证、归纳论证、比喻论证 等多种论证方法阐释了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分析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 和联系,文化传统的两重属性,指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的态度。阐明了 “传统既是 财富又是包袱,我们要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以千里之外。”的观 点。D.话剧雷雨共四幕,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幕。本剧通过周朴园与鲁侍萍、鲁大海一个 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以象征手 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

9、一场社会的大雷雨也即将到 来。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一)在美国,以快捷、价廉取胜,并被大众所广泛接受的麦当劳,虽然在北京也受到了 热烈的欢迎,但其中被赋予的意义与其美国祖源地却有很大的不同。在北京,麦当劳的"快捷”慢了下来。光顾北京麦当劳的中国顾客平均就餐的时间远远长于在美国麦当劳顾客 平均就餐的时间。作为美国便捷快餐店象征的麦当劳,在北京的许多顾客眼里是悠闲消遣 的好场所。麦当劳店堂里宜人的温控环境和悦耳的轻音乐,使不少中国顾客把麦当劳作为 闲聊、会友、亲朋团聚、

10、举行个人或家庭庆典仪式甚至某些学者读书写作的好地方。被美 国大众视为价廉的麦当劳餐食,在北京则成为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群体常常可以就餐的地方,而对收入不高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是偶尔可以光顾的地方。对北京和中国老百姓来 说,麦当劳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意义比它作为快餐符号意义更为重要。为了适应中国年轻恋人的需要,北京的麦当劳还专门在店堂相对僻静的地方设有被 人们称之为“情人角”的区域。在北京所有的麦当劳店内,都为儿童顾客设有被称之为"儿童乐园”的专门区域。北京儿童通常是最忠实的麦当劳迷。让一些店员充当"麦当劳阿姨"或"麦当劳叔叔”的角色,专门接待儿童顾客,与他们

11、建立密切的关系,是北京麦当劳的一 个重要营销策略。为了使中国文化的意义得以在他们店里得到更多的表达,他们在店堂里 努力营造中国式家庭气氛。麦当劳地方化过程,何尝不是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或正在发生的 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想想历史上所有其他外来文化的传入,不都有着相 似的过程吗?不论是外来的有形器物或是外来的无形思想,不论是硬件或是软件都有被本 土化的过程。中国的火药传到西方就被变成了制作快枪利炮的材料。中国的指南针传到西 方就成为他们远航殖民扩张的工具。中国百姓日常用的答帚到了西方往往变成挂在墙上的艺术品。20世纪80年代初,当西服重新在国内出现时,被赋予了开放的符号

12、意义。穿不 穿西服则有了保守与否的政治含义。这和20世纪初源于西方的中山服被赋予革命的象征有其相似之处。“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最时髦的词之一。“全球化”指的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它不是一种口号、一种主张或者一种信仰。它指的是世界上各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相互接触和冲撞,并且是多向的、多层次的互动和吸纳。11 .北京麦当劳被赋予的意义与其祖源地的不同表现说法错误的是一项()A.从便捷快餐店变为悠闲消遣的场所。B.从大众化就餐的地方变为作为庆典仪式和读书写作的场所。C.从价廉餐食店变成中产阶级就餐的地方。D.对于收入不高的中国老百姓来说,麦当劳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意义比它

13、作为快餐符号 意义更为明显。12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一项()A.中国老百姓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体验。B.麦当劳是美国文化的代表,通过麦当劳可以全面了解美国文化。C.中国老百姓把麦当劳看作快餐的标志,更看作美国文化的标志。D.在麦当劳,中国老百姓认为美国文化比快餐更重要。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麦当劳营销策略的一项是()()A.价格低廉,吸引大众消费B.开设相对僻静的“情人角”,吸引年轻的恋人。C.开设“儿童乐园”,吸引儿童。D.努力营造中国式家庭气氛。14.对于“全球化”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最时髦的词之一,反

14、映了世界上各种文化更猛烈的接触和碰撞。B.全球化过程中,弱势文化总是被动的接受来自强势文化的冲击,只能单向吸纳。C.高收入的年轻的中国人通过麦当劳参与跨国文化体系,是“全球化”的一种体现。D.“全球化”已逐步成为事实,而“全盘西化”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事实。(二)要生成现今栖居在地球上的生物需要亿万年的时间一一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变越多,达到一种同其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而环境一丝不苟地 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这环境既包含有利生物生长的成分,也包含有害的成分。某 些岩石放射出危险的射线;即便在一切生物从中取得能量的日光中,也包含有伤害力的短 波射线。经过一定

15、的时间一一不是过了若干年,而是过了千百年一一生物适应了环境,达 到了平衡。因为时间是最基本的因素;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伴随着人类急躁轻率的步伐而非自然界稳健的步履,事物很快发生变化,新情况急剧 不断地产生。如今辐射不仅来自地球上出现生命之前便存在的岩石隐秘的射线、宇宙射线 的轰击以及太阳紫外线;它更是人类拨弄原子的奇异产物。逼迫生物与之适应的化学物质 不再只是钙、二氧化硅、铜,以及从岩石上冲刷出来由河流带入海洋的其他矿物质,它们 是人类聪明才智所合成的创造物,在实验室里配制而成,在自然界找不到与它们相似的东 西。选自雷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15. 对选文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16、A.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生物要达到一种同其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需要漫 长的时间。B 环境中的只有有利于生物生长的成分,引导生物适应环境。C 环境中的只有有害的、不利于生物生长的成分,引导生物适应环境。D.时间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最基本因素,但是现代人却没有把时间放在生物与环境适 应性的研究上。16. 下列各项中,对选文第二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人类急躁轻率的步伐”形象地说明人类急功近利的行为。B. “自然界稳健的步履”指的是大自然循序渐进的发展。C. “它们是人类聪明才智所合成的创造物” 一句赞扬人类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大自然里 不存在的东西。D 人类对大自然的改变远远超出了大自然的

17、承受能力。17. 下列各项中,对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阐述事理,抒发了作者对人类造成环境急剧变化的愤 恨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B.现在,辐射线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有岩石射线、宇宙射线以及太阳紫外线。C.大自然本身就包含有害的成分,但过了若干年或者稍长时间,生物就能基本适应。D.选文中的对比包括:历史与现在新生物质产生的时间的对比;历史与现在有害物质发 生的变化的对比;环境塑造、引导生物之稳健与人类改变自然之急躁的对比等。18. 联系课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呼吁人们在处理与大自然的关系时,应当放弃那些原始的 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愚

18、蠢的做法,要善用科学,不要让科学危及人类自身。B.课文在理性分析中充满着激情,既具备一般科学著作的客观冷静的分析,也具有文学 作品的强烈情感的抒发。C.作者以“寂静的春天”为题的用意在于形象化地描述由于人们滥用化学药品所造成污 染对环境的破坏,以此向世人发出警告:不要再使用化学药品。D.美国学者保罗布罗克斯说:“雷切尔卡森是一位现实的、受到过良好训练的科学 家,并且禀有一位诗人的洞察力和敏感。”19. 下列各项中, 不 属于本文写作特点的一项是()A.通俗浅显的术语。B .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C.语言准确生动。D .抒情散文的笔调。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6

19、 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于此乎 ? B. 亦各言其志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因击沛公于坐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0. 下列各句中“其”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 同的一项是( )A.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 其皆出C. 吾令人望其气D.焉。21. 下列各句中, 没有 使用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唯求则非邦也与B.C.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22.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 同的是A. 吾属今为之虏矣! B.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其势弱于秦2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常以身翼蔽沛公B.无

20、贵无贱,无长无少C.秋毫不敢有所近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2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A.如会同,端章甫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小学而大遗25. 下列各句中,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A.鸿门宴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通过主帅、谋士、部将三组主要人物对照烘托,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B.雨霖铃运用铺陈的手法渲染凄惨的别情。C.师说主要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行说理论证。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通过“言志”,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足 食足兵” “先富后教” “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第n卷(非选择题,共 1

21、06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题,8小题,共18分)(一)庞太监哟!秦二爷!秦仲义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庞太监那还用说吗?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秦仲义我早就知道!茶客们忽然全静寂起来,几乎是闭住呼吸地听着。庞太监您聪明,二爷,要不然您怎么发财呢!秦仲义我那点财产,不值一提!庞太监太客气了吧?您看,全北京城谁不知道秦二爷!您比作官的还厉害呢!听说呀,好些财主都讲维新!秦仲义不能这么说,我那点威风在您的面前可就施展不出来了!哈哈哈!庞太监说得好,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哈哈哈!秦仲义改天过去给您请安,再见!(下)庞太监 (自言自语)哼

22、,凭这么个小财主也敢跟我斗嘴皮子,年头真是改了!选自老舍茶馆(8分)26. 本幕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你是根据哪句台词推断出来的? (2分)(本幕写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末年的事。根据“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 “好些财主都讲维新!”这些台词推断出来的)27. 试分析庞太监这一人物形象。(2分)(庞太监,封建势力的代表,是个荒淫无耻之徒,庞太监对戊戌变法则是又怕又恨,直言谁敢 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28. 潜台词具有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试分析下面台词的潜台词。(每小题2分,共4分)(1)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戊戌变法曾经让庞太监的心里很是忐忑了一阵。)(2)您聪明,二爷,要不

23、然您怎么发财呢!(你太圆滑了,能洞察时势,顺应形势的变化。要不然你也掉脑袋了)(二)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好江月。(12分)29. 在横线上补填诗句。(2分)(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30. 上片中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哪些手法(2分)(上片作者描绘出了景物阔大雄浑的特点。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31. “人间如梦,一尊还好江月。”表达了此人什么样的情感? (2分

24、)(“人间如梦”,人生短促、虚幻,和江水、江月相比,和永恒的自然相比,使人尤有这 种感喟,多少风流人物尚且经不住流光淘洗,何况自己。之所以人间如梦,是因为想要抓 紧时间以期不朽;“一尊还好江月”是祭奠,既有哀悼千古风流人物的意思,也有引江月 为知己,向江月寻求安慰的意思。)32. 揣摩全诗的内容和意境,发挥合理想象,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扩展成60字左右的一段话。(6分)(大江两岸,怪石峋,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江水滔滔 ,汹涌澎湃,如雷般拍击着江岸,巨 浪飞花碎玉般四处飞溅,裹夹着团团水雾,喷吐着层层泡沫,若千万堆无瑕的白雪。)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4小题,共10分)六国破

25、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 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 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 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 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

26、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

27、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3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共 2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 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3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共 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 分)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5. 本文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 分)36. 文中表明作者创作意图的句子是什么?结合此句,概括本文的创作意图。( 2 分)六、口语交际即席发言( 8 分)37. 班主任让张华在班会课上做即席发言,请你从下面两个话题中任选一个,替张华拟一份即席发言稿。要求: 150 字左右。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备选话题:( 1 )直到你目前的生活,有什么具体的成功给了你最大的满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