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4套)_第1页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4套)_第2页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4套)_第3页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4套)_第4页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4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第I卷  阅读题(70分)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冯友兰    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字,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

2、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

3、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是很明显的。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

4、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

5、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

6、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1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每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他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也是可以预料的。B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的哲学著作,而是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C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习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像西方哲学著作中的推理论证那样有密切联系。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

7、人领会。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论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B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暗示极为丰富,读者才能读出更多的新意。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之所以“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因为聪明的读者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D中国艺术的思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中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

8、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就是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为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kui)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郭隗先

9、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同“屈”)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通“默”,沉默,停止说话),则什已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啕(通“吼”)籍叱咄,则徒隶之入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昭王日:“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日:“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日: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

10、,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选自战国策·燕昭王求士)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眄视指使    

11、眄:斜视。    B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捐:舍弃,扔掉C燕王吊死问生 吊:悬挂。 D燕兵独追北 北:溃败的军队。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燕昭王真诚对待并重用人才的一组是(3分)( )卑身厚币    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   而朝其门下    昭王为隗筑宫殿而师之与百姓同甘共苦    遂以乐毅为上将军  A.   B、    C    

12、;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国趁着燕国的危乱攻破了燕国,燕昭王明白自己一个人势单力薄,即位后就礼贤下士,拜郭隗为师并向他请教,以图报齐国破燕之仇。B.郭隗采用排比与层递的手法劝说燕昭王招致人才并施行王道,使自己的说辞气势充沛、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C、郭隗讲述养兽官为国君百金买马首的故事,意在阐明求士要从身边做起并不惜重金示人以诚的道理。D燕昭王吸引了大批人才争先恐后地来到燕国,燕昭王还与百姓同甘共苦,致使国富兵强。燕昭王二十八年时以乐毅为上将军的燕军直打到齐都临淄并最终报仇雪耻。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

13、,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2)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8. 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               &#

14、160;                                                 &#

15、160;   9. 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6分)                                        &#

16、160;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_, _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 _ ,_。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

17、明归去来兮辞)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的第三、四大题中选定一篇文章,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问题。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卷上先标注出所选做的阅读文章的标题,然后再在相应的答题区内作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25分)沉 默 的 子 弹 周 海 亮 不过一束光,他就知道,生命不再属于自己。 光暗淡,微弱,灰白,转瞬即逝。他正掬一捧水,水送至嘴边,光悄悄划过他的眼睛。他愣住,呆住,僵住,冻住,不敢蹲下,不敢趴下,不敢逃走,甚至,不敢呼吸。他知道那是瞄准镜反射的光芒。狙击步枪的瞄准镜,冷酷并且精确。 他能够想像瞄准镜后面的眼睛。眼睛扣上瞄准镜,他的眉心即刻

18、与十字中心完美地重叠。现在,草丛间隐藏的狙击手随时可以将手指轻轻一勾,让他在瞬间死去。 甚至来不及挣扎,来不及惨叫。甚至来不及颤抖或者抽搐。他似乎看见子弹从草丛里蹿出,冲开稀薄的空气,螺旋状飞行,将他的眉心刺出一个圆圆的小孔。小孔散出淡淡的青烟,一缕金黄的阳光从小孔里灵巧地穿过,然后,照上枪手仍然冷峻的脸。 恐惧排山倒海,将他吞噬。他弯着腰,不敢动。 其实他有两个选择:其一,他一个鱼跃,扑向并且抓起旁边的步枪。填满子弹的步枪被扔在两米以外,两米距离,半秒钟足矣。其二,他一个侧翻,滚向并且逃向与步枪相反的方向。那里有一个茂盛的灌木丛,那些灌木或许可以救他。可是他没有动。他权衡很久,终于放弃。他知

19、道不可能成功他知道草丛里的狙击手绝不会给他任何机会这样的距离,瞎子也不会射偏. 他在丛林里度过半个多月。半个多月时间里,他连睡觉都睁着眼睛。每一秒钟他都高度警觉和戒备,头盔压得很低,手指扣紧扳机。他趴在河边的灌木丛里观察很久,直到确信这里就像自家院子一样安全。然后他走出来,缷掉步枪,缷掉干粮,缷掉水壶,缷掉头盔。他需要喝点水,吃点干粮。他需要让他的呼吸变得轻松。他需要让他的心脏正常跳动。他需要将紧崩的神经,放松片刻。 于是他成为靶子,成为羊,成为猪,成为死去的士兵。百发百中的步枪近在咫尺,此时却更显多余和滑稽。是的他仍然是兵,只不过他是死去的兵。暂时还活着的死去的兵。这想法令他绝望和

20、悲伤。 他不知道他们对峙了多久。一分钟?一小时?还是一个下午?他弓着身体,捧着两手,如同在向看不见的敌人讨求一片饼干或者一颗子弹。当死亡被无限抻长,当死亡带来的恐惧被无限抻长,就等于经历过很多次死亡。似乎真是这样,一分钟、一小时或者一个下午,年轻的兵在意念里被他的敌人射杀过多次。每一次他都闭了眼睛,每一次他都没有倒下。然枪手的枪,迟迟没有响起。 突然他很想坐一会儿。终是一死,为什么不能舒服一些呢?为什么不能早一些呢?甚至,为什么不能试试运气呢?他慢慢放下双手,草丛不见动静;他慢慢往旁边挪一步,草丛仍然不见动静;他一点一点蹲下,草丛还是不见动静。坐上石头的那一刻他流出眼泪滚烫

21、的石头带给他前所未有的舒适感和幸福感。 枪手迟迟不肯将他射杀,这说明,或许,枪手根本不想将他射杀或者他根本不值得枪手射杀。然他仍然不敢拾起步枪。他深知步枪对他意味着什么,对潜伏的枪手意味着什么。他试探着抓起干粮袋,又试探着从干粮袋里拿出饼干。枪没有响。他从小河里掬起一捧水,又试探着将那口水喝下。枪没有响。他笑了。他知道现在,只要不去碰枪,他完全可以从容地离开。他向草丛举起两手,向一颗沉默的子弹举起两手。他高举两手退向岸边,又冲草丛做一个滑稽可笑的鬼脸。他再一次看到那束光只有当瞄准镜轻轻晃动,那束光才会出现他知道枪手被他逗笑。 他转身,枪没有响。他将粮袋背到身上,枪没有响。他

22、戴上头盔,枪没有响。他一步步接近灌木丛,枪没有响。他将一只脚踏进灌木丛,枪没有响。突然他认为该给潜伏的狙击手留下一点东西饼干、罐头、巧克力、烈性酒、钞票什么都行。枪手放过他,等于救下他。 他毫无戒备地将手伸进怀里。枪响了。(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小说描述他举起两手时,只说向“草丛”,向“一颗沉默的子弹”,并没有提到人,这里暗含了一丝人性的温情。B小说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渲染战争的紧张气氛,刻画人物恐惧纠结的心理,十分精妙传神。C一束光划过他的眼睛,他就吓得愣住,呆住,僵住,冻住,不敢蹲下可见他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D他在丛林里生活,觉得这

23、里就像自家后院一样安全,说明他已经把丛林当成了自己的家。E小说两次提到他从小河里掬水喝,第一次心情紧张,第二次却很轻松,这是因为他开始慢慢取得了对方的信任。(2)简要解析下面两句话内涵。(6分)小孔散出淡淡的青烟,一缕金黄的阳光从小孔里灵巧地穿过,然后,照上枪手仍然冷峻的脸。当死亡被无限抻长,当死亡带来的恐惧被无限抻长,就等于经历过很多次死亡。(3) 小说倒数第三段:“他深知步枪对他意味着什么,对潜伏的枪手意味着什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 对于小说的结尾,有人认为枪响很好,也有人认为枪不必响。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8分)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2

24、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高贵的灵魂贝多芬世界上无数的人被他的音乐所感动,所震撼,不仅仅是他的音乐,还有他的高贵的灵魂。贝多芬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有如英雄交响乐与第五交响乐,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1810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即使快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狂野的性质,所有的情操里都混和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贝多芬1810年5月2日致韦格勒书中有言:“噢,人生多美,但我是永远受着毒害”黄昏来临,雷雨

25、也随着酝酿。尔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把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乐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被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罗曼·罗兰曾这样赞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什么样的征服可与之相媲美?波拿巴的哪一次战役、奥斯特利茨娜哪一天的阳光达到了这种超凡努力的光荣?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最辉煌的胜利?一个贫困、残疾、孤独、痛苦造就的不幸的人,一个世界不给他欢乐的人,竟创造了欢乐带给人间!正像他用一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样,他在以自己的苦难铸就欢乐。在那句豪言壮语中,浓缩了他的人生,并成为一切勇敢的心灵的箴言:用苦痛换来欢乐。”一心向善,

26、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面对御座,也决不背叛真理。贝多芬说:“君王们和亲王们完全可以造就一些教授和机要参议,他们可以给后者以各种各样的头衔和勋章;但是他们无法造就伟大的人物,无法造就超脱于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时,这帮大人先生们应该感觉到我们的伟大。”歌德,这位德国伟大的诗人、思想家,也是受人们爱戴的。但是他比贝多芬高贵的灵魂却显得逊色。贝多芬曾讲述他与歌德一起散步的情景:“在归来的路上,我们遇见全体贵族。我们老远就看见他们了。歌德便撒开我的手臂,立于大路旁。我白费口舌地对他说了我想说的所有的话。但我就是未让他多走一步。于是,我把帽子压得很低,扣上外套上的钮扣,倒背着手,钻

27、进密集的人群中去。亲王们和朝臣们排队恭迎我觉很好玩地看着皇家车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立于路边,低低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贝多芬毫不留情地把歌德狠狠地训斥了一通。对此歌德耿耿于怀,永远不原谅贝多芬了。18世纪末的维也纳是音乐气氛最浓的城市,当时在显赫贵族的客厅里,音乐表演成了一件高尚和时髦的事,所以贝多芬也就经常处在贵族及头面人物的包围之中。可他总是高高昂起他那狮子般的大头颅,从不献媚于任何人,显得比贵族还要高贵。有一次,在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庄园里,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正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当时贝多芬正住在公爵的庄园里,当军官们从主人那里得知后,公爵便请求贝多芬为他们演奏一曲

28、。贝多芬绝不愿为侵略者演奏,断然拒绝,猛地推开客厅大门,在倾盆大雨中愤然离去。回到住处,他把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给他的胸像摔个粉碎。并写了封信:“公爵,你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出生;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是的,一个人是出身贵族还是平民,不是自己决定的。但是一个人是选择高贵还是低贱,却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诚如贝多芬所言,由于偶然的出身,世界上有无数的公爵,而历史无情,这些曾显赫一时的公爵一个个都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高贵的灵魂,在人们心中铸起一座丰碑。(本文有删改)(1)下列对文

29、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文章第二段用比喻修辞形象的告诉我们贝多芬战胜苦难并创作第九交响曲的过程,第三段告诉我们这一过程就像波拿巴的战役、奥斯特利茨娜的阳光那样,让人心灵获得了辉煌的胜利。B.贝多芬之所以训斥歌德一通,是因为他认为歌德就像君王们和亲王们一样,只是拥有地位和头衔,没有超脱庸俗社会的心灵。C.贝多芬拒绝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请求,是因为贝多芬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对公爵向入侵者阿谀奉承的行径感到愤怒。D. “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贝多芬对权贵的不屑,对自我独特个性的肯定。E.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兼有描写

30、、抒情、议论,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思想深刻的贝多芬形象。(2) 结合文本,概括贝多芬的“高贵的灵魂”体现在那些方面?(6分)(3)文章第四段有两处引用了贝多芬的话,请简要分析这两处引用的作用。(6分)(4) “一个人是出身贵族还是平民,不是自己决定的。但是,一个人是选择高贵还是低贱,却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的。”这段文字可谓是思想深邃,让人深思,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8分)第卷   表达题(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划横线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3分) (   )A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

31、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舍我其谁的傲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豪气。B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C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济适用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D1月1日开始,湖南气温骤降,由25左右降至5左右,其下降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甲流仍在虐行,同学们注意保暖,温度第一,风度第二,谨防感冒。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尽管科学家、文化学者和玛雅人都否认“世界末日”之说,但有电影2012的推波助澜,加上最近世界上发生的种种巨大的自然灾难

32、,这一切都不时地让人们对“世界末日”的到来产生一种迫近感。B. “元芳,你怎么看?”一时成了热词,并被人民日报作为论述“互动中筑牢信任的基石”的政治理念的引子,其中不仅关系到如何有效互动的机制和程序,而且涉及到营造一种互动的氛围。C. 从无到有,中国航母出现在东方的海平面上。从试航、改装到正式入列,“辽宁舰”迈出的这一步,注定是中国航母从梦想走向现实的一大步。D. 2012年11月17日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是中国内陆最大的区域规划,是中部崛起的最重要支点。它对整个中部乃至全国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作用。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33、(   )大多数人选择网购的理由是省钱,”同样的东西,网上买的比商场便宜”。       。因为网络中新奇有趣,受人追捧的商品太多了但仔细一算账,更多的是没有什么用、图便宜或新奇买回来的闲置品事实的确如此所以普遍的现象是,消费者一开通网银,就沉溺于网购不能自拔虽然买回不少物美价廉的产品但很少有人只在网上购买单一货品A.             B.    C.  &#

34、160;            D. 16英国太阳报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结果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了四个最佳答案: 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 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 为婴儿洗澡的母亲; 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四种人的共同特点。(5分)答: 17改写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之句式一致,本体、喻体搭配合理。(可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6分) 我常常趴在檐下听雨。雨声轻灵,是微风里孩子们温温的

35、耳语;雨声像山沟里柳阴下激石的溪水般清脆;雨声舒缓得像黄昏里泉苔上栖着的蜻蜓的翅。那种特别的感觉一声一声圈占了我的心,滴进我的回忆答: 六、写作(60分)18. 作文(60分)有一则谚语说:“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墙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必须想方设法翻过去。这其实是一种“逼迫”;因为有了逼迫,你才会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请体会材料内涵,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2)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3)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11(1)(5分)AB (他第二次掬水喝,心情并非“很轻松”,只是稍微缓和了一些。文章是要表现战

36、争的残酷带给人巨大的心灵折磨,并不是为了突出他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像自家后院一样安全只是一个比方,他并没有也不可能把丛林当成自己的家。)(A 3分,B 2分)(2) (6分) “淡淡的青烟”、“金黄的阳光”、“灵巧地穿过”等细节描写,与枪手“冷峻的脸”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死亡带给人的惊悚和恐惧。(3分)枪不必响。枪不必响,因为为敌我矛盾并非生死相拼,小说中,他鼓起勇气迈出了生死关头的一步,没有去拾他的步枪,以示坦诚,而对手也没有射杀他,并且枪手也可能被他逗笑,可以看出枪手并非一定要射杀他。枪不必响,更能彰显人性,显出温情。从小说的开头可以看出,战争的残酷,不仅带给人肉体的伤害,更让人心灵饱受折磨。枪不响,就能让与对方在这场严酷的战争中,通过善意的举动,进入人性的交流。战争无情人有情,更能让人在阅读中体会温情,回归人性。(有第一点2分,有第二点4分,答全8分)12、(1)(5分)AB (答对一项给两分,全对给5分)(2)(6分)用苦难换来欢乐;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不背叛真理;为人正直,不谄媚权贵。(每一点2分)(3)(6分)第一处引用贝多芬对权贵们只能造就头衔和勋章却不能造就伟大人物的看法,直接表明了贝多芬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己的伟大的认识;(2分)第二处引用贝多芬叙述他与歌德面对贵族的不同表现的事实,通过对比更形象的表现了贝多芬面对权贵不卑恭的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