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作业题目1、2 、3、4用水冷却煤油产品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名称用水冷却煤油产品的多程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二、设计条件第1、2组:使煤油从140冷却到40,压力1bar ,冷却剂为水,水压力为3bar,处理量为8、10t/h。第3、4组:使煤油从150冷却到35,压力1bar ,冷却剂为水,水压力为3bar,处理量为12、15t/h。三、设计任务1 合理的参数选择和结构设计2 传热计算和压降计算: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四、设计说明书内容1 传热面积2 管程设计包括:总管数、程数、管程总体阻力校核3 壳体直径4 结构设计包括流体壁厚5 主要进出口管径的确定包括:冷热流体的进出
2、口管五、设计进度1 设计动员,下达设计任务书 0.5天2 搜集资料,阅读教材,拟定设计进度 1.5天3 设计计算(包括电算,编写说明书草稿) 56天4 绘图 34天5 整理,抄写说明书 2天 用水冷却煤油产品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指导书一、 设计的目的通过对煤油产品冷却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达到让学生了解该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并能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类型,同时还能根据传热的基本原理,选择流程,确定换热器的基本尺寸,计算传热面积以及计算流体阻力。总之,通过设计达到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的实践,获取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二、 设计的指导思想1 结构设计应满足工艺要求2 结构简单合理,操作调节方便,运行
3、安全可靠3 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等4 安装、维修方便三、 设计要求1 计算正确,分析认证充分,准确2 条理清晰,文字流畅,语言简炼,字迹工整3 图纸要求,图纸、尺寸标准,图框,图签字规范4 独立完成四、 设计课题工程背景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各种石油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等)进行冷却,本设计以长岭炼油厂冷却煤油产品为例,让学生熟悉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过程。五、 参考文献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设备设计)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12月第一版2.贾绍义,化工传递与单元操作课程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83.传热设备及工业炉,化学工程手册第8篇,19874. 化工设
4、备设计手册编写组. 金属设备,19755. 尾范英郎(日)等,徐忠权译,热交换设计物册,19816. 谭天恩等. 化工原理(上、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六、设计思考题1设计列管式换热器时,通常都应选用标准型号的换热器,为什么?2 为什么在化工厂使用列管式换热最广泛?3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壳程有挡板和没有挡板时,其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有何不同?4 说明列管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步骤?5 在换热过程中,冷却剂的进出口温度是按什么原则确定的?6 说明常用换热管的标准规格(批管径和管长)。7 列管式换热器中,两流体的流动方向是如何确定的?比较其优缺点?七、部分设计问题引导1列管式换热器基本型式的选择2 冷
5、却剂的进出口温度的确定原则3 流体流向的选择4 流体流速的选择5 管子的规格及排列方法6 管程数和壳程数的确定7 挡板的型式题目5、6 、7 正戊烷冷凝器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名称正戊烷冷凝器的设计二、设计条件1 操作条件(1) 正戊烷、冷凝温度为51.7,冷凝液于饱和液体下离开冷凝器;(2) 冷却介质,地下水,流量为7 000kg/h,入口温度:第3组为20,第4组为30;(3) 允许压强降,不大于105Pa;(4) 每年按300天计;每天24 h连续运转。2 处理能力各小组分别为10000、15000、20000T/Y正戊烷; 3 设备型式 立式列管冷凝器二、设计任务1 选择合适的立式列管冷凝
6、器并进行较核计算2 对冷凝器的附件进行设计,包括结构设计。三、设计说明书的内容1. 课程名称、首页、目录及页码2. 前言3. 简述设计内容,自己设计的特点,引用的标准等4. 热量衡算及初步估算换热面积;5. 冷凝器的选型及流动空间的选择6. 工艺流程图;7. 冷凝器的较核计算;8. 结构及附件设计计算9. 冷凝器的主要数据一览表;10. 设计结果评价;11. 附立式列管冷凝器总装图四、设计进度1. 设计动员,下达设计任务书 0.5天2. 搜集资料,阅读教材,拟定设计进度 1.5天3. 工艺设计计算,结构设计计算(包括电算) 56天4. 绘图 34天5. 整理,抄写说明书 2天6. 设计小结及答
7、辩 2天 正戊烷冷凝器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1 巩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深化认识;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树立学生工程观念和经济观念;4 使学生对设备总装图有初步知识。二、设计指导思想1 结构设计应满足工艺要求;2 设计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 结构简单合理,操作调节方便,运行安全可靠;4 制造工艺可行,维修方便。三、设计要求1. 说明书采用统一封面和纸张;2. 方案和流程的选择要阐明理由3. 设计过程应次清晰,内容完全;4. 设计、计算中所采用的公式、数据、图表等注明出处,有些需说明理由;5. 一律用钢笔填写,要排列整齐,字体端正,书面整洁;6. 计算过程均应写出;7. 设
8、备图以制图要求为准;8. 集中做设计,独立完成。四、设计课题工业背景炼油厂精馏塔塔顶冷凝器蒸汽主要是正戊烷,以此为原料设计一正戊烷冷凝器五、参考文献1. 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 换热器(上册). 烃加工出版社,19862. E.U施林德尔. 换热器设计手册(第四卷).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3.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 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 华南工学院出版社,19864.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5. 贾绍义,化工传递与单元操作课程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86. 顾芳珍等.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7. 化学工
9、程手册编辑委员会,化学工程手册第7篇,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8. 化工部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 化工设备图册第三分册,1988六、设计思考题1. 冷却水出口温度如何确定?2. 流体流动空间的选择原则是什么?3. 在 中,各项含义是什么,在不同情况下说明提高K值的途径及采取的措施?4. 管壳式换热器中,采用多管程的目的是什么?在壳程加挡板的目的又是什么?5. 在什么情况下,固定板换热器要设计膨胀节?6. 列管式冷凝器的蒸汽入口处是否需设计缓冲挡板?7. 列管式冷凝器的换热管的排列方式有几种,如何选用?8. 立式列管式冷凝器是否要设计支座,选用什么标准确定支座的尺寸?9. 列管式冷凝器的接管的设计
10、依据是什么?10. 如何判断你所设计的换热器性能及经济上的适用性的优劣?七、部分设计问题引导1. 自定冷却水的出口温度,并由热量衡算确定其用量.2. 估计K值大小,应首先估计对流传热系数较小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3. 设计换热设备既要考虑操作费用,又要考虑设备费用,也就是既要使阻力降不能太高,也不能使传热面积较大,使管程的冷却水有一个合适的流速。题目8、9、10、11、12 乙醇水精馏塔顶产品冷凝器的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名称精馏塔顶产品全凝器二、设计条件1. 处理量:第8组 5万t/y,第9组 8万t/y,第10组 10万t/y,第11组 12万t/y,第12组 15万t/y2. 产品浓度 含乙醇
11、第8组 90%,第9组 92%,第10组93%,第11组95%,第12组96%3. 操作压力 常压4. 冷却介质 水(P为0.3MPa,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三、设计任务设计一冷凝器,冷凝乙醇水系统精馏塔顶部的馏出产品。产品中乙醇的浓度为90%或95%,处理量为6或8万t/y,要求全部冷凝。冷凝器操作压力为常压,冷却介质为水,其压力为0.3MPa ,进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40。四、计说明书概要1. 目录2. 概述3. 热力计算(包括选择结构,传热计算,压力核算等)4. 结构设计与说明5. 设计总结6. 参考文献7. 附工艺流程图及冷凝器装配图一张 五、设计进度1. 设计动员,下达设计
12、任务书 0.5天2. 搜集资料,阅读教材,拟定设计进度 1.5天3. 工艺设计计算,结构设计计算(包括电算) 56天4. 绘图 34天5. 整理,抄写说明书 2天 乙醇水精馏塔塔顶不产品冷凝器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通过对乙醇水系统精馏塔顶产品全凝器的设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工单元操作设备设计的步骤、方法及基本技能,熟悉文献资料及物性参数的查阅和收集方法,懂得如何论证优化设计方案,合理科学地应用公式及数据。在设计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设计指导思想设计要考虑其科学性、先进性及可行性,同时又要经济合理,同时要符合环保要求。三、设计要求整个设计由论述、设计计算和绘图三部分组成,论据
13、要清晰、充分、有据。计算要正确可靠,图纸要整洁规范,应符合国家标准。学生可由2至3人一组进行讨论,解决设计中的疑难问题或对设计进行优化。四、设计课题的工程背景采用薯类与谷类原料进行发酵。发酵法制乙醇是一个很复杂的生化过程,发酵在密封的发酵罐中进行产生的CO2的纯度饿达9999.5%以上,其余为气态杂质,组分(以CO2质量为基准)为:乙醇0.40.8%,脂类0.030.4%,酸类0.080.09%。成熟发酵醪中的乙醇必须经过初馏、精馏和除杂才能得到合格的乙醇。本课程设计即为粗乙醇(初馏塔出来的乙醇水溶液),在进行精馏获得合格产品的过程中,精馏塔顶冷凝器的设计。发酵法制乙醇的工艺也可以参考有关书籍
14、或文献资料。五、主要参考文献1. 胡振援编。简明化工原理实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2. 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86年3. 谭天恩,麦本熙,丁惠华等编,上下册(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4. 朱俜冠编,换热器原理及计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5. 化工手册编委会编。化工手册(第一篇),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6. 朱思明,汤善普等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7. (日)燔野佐一等编。换热器,化学工业出版社六、设计思考题1. 换热器及作业原理2. 影响传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 荷为冷凝器,冷凝器的出要型式及结构4. 选择走管程或壳程的介质应考虑
15、什么原则5. 循环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确定原则6. 设计冷凝器的主要步骤7. 对冷凝器的设计你进行了那些优化七、部分设计问题指导学生在接受设计任务后,首先应明确设计的步骤,方向,如何查阅有关数据和收集资料,并确定设计方案。本设计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加以指导:1. 物性数据的查阅在设计中涉及到水,乙醇等的多种物理参数,如密度,黏度,热容,汽化潜热,导热系数等等,如何正确的查阅数据是化工技术人员的基本功,因此在这方面应加以指导。2. 经验公式的正确应用在设计中要用到某些经验公式,如果选择不当的则会使设计发生误差。如壳程换热系数计算时,如果采用单管公式显然不对。因为工业换热器的气体冷凝比单管要复杂的多,
16、从上排管外流下的冷凝液在下排管会产生一定的撞击和飞溅,从而使下一排管外的冷凝膜并不像单管叠加时那么厚,同时附加的扰动又会加速传热,在缺乏可靠数据可采用经验公式估算。3. 初选冷凝器根据计算的出的传热面积A0,从国家颁布的换热器标准系列中初选冷凝器,既不能选得太大浪费,又要满足传热需要。此外,标准设备的管数与计算值不一致时如何考虑等等,都需要加以引导。4. 结构设计在结构设计中,指导学生对关键部位进行设计并提出优化设想,如提高传热效果,降低成本等等。题目13、14、15碳酸丙烯酯脱碳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名称碳酸丙烯酯脱碳填料塔设计二、 设计条件吸收剂采用碳酸丙烯酯(PC),溶剂的贫度0
17、.05Nm3CO2/m3PC,出吸收塔吸收液饱和度取80%, 各组设计时其它设计条件如下表:组号入塔变换气流量(m3/h)入塔变换气组成(vol%)净化气中CO2(vol%)温度()操作压力(绝)(MPa)CO2COH2N2CH4变换气入塔液132800028155251710.230302.714280002817525170.80.235362.71528000282.052.5170.50.237382.7三 设计任务1 总体论证:确定设计方案与流程,绘出工艺流程简图2 吸收塔物料衡算(1) 气液平衡关系;(2) 吸收剂用量;(3) 变换气、净化气、贫液和富液流量及组成;(4) 操作线方
18、程。3 吸收塔的化工设计(1) 塔填料选择;(2) 吸收塔塔径计算;(3) 吸收塔填料层高度和填料层压降计算;(4) 吸收塔诸接管口径计算;(5) 主要设计参数核算;4 填料吸收塔主要附属内件选型主要附属内件包括初始液体分布器、液体再分布器、填料支承板、填料压板、除雾器、气体入塔分布器等。5 附件尺寸确定附件包括塔顶空间、塔底空间、人孔、裙座、封头和进出管口等。6 填料塔高度计算7 绘出填料吸收塔设备工艺条件图8 主要辅助设备的计算与选型计算贫液冷却器的换热面积,确定吸收剂循环泵的型号。9 设计结果汇总表10 设计结果评价11 编制设计说明书四、设计说明书内容1 封面:包括课程设计题目、系别、
19、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审阅教师、设计时间等。2 目录3 设计任务书4 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5 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表6 按设计任务顺序说明7 设计结果汇总表8 对本设计的评述本部分主要介绍设计者对本设计的评价及设计者的学习体会。9 工艺流程简图和主体设备工艺条件图10 参考文献11 附录五、设计进度1 设计动员,下达设计任务书 0.5天2 搜集资料,阅读教材,拟订设计进度 1.5天3 设计计算 56天4 绘图 34天5 整理设计资料,撰写设计说明书 2天六、设计成绩评分标准碳酸丙烯酯脱碳填料吸收塔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1 初步掌握化工单元操作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2 巩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
20、解,深化认识;3 让学生学会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标准,正确地选用公式和数据;4 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让学生树立工程观念和经济观念。二、设计指导思想1 结构设计应满足工艺要求;2 设计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 结构简单合理,操作调节方便,运行安全可靠;4 制造工艺可行,维修方便。三、设计要求1 说明书采用统一封面和纸张;2 方案和流程的选择要阐明理由;3 设计过程层次清晰,内容完整;4 计算过程中所采用的公式、数据、图表应注明出处;5 设计说明书逻辑清楚、层次分明、书写工整;6 集中做设计,独立完成。四、设计课题工程背景 自1990年以来,随着小化肥
21、厂改变单一产品结构,适应市场的需要,采用脱碳增氨或转产尿素或联醇等方法,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小化肥的竞争能力。为此需要增设一套变换气脱碳装置。由于碳酸丙烯酯(碳丙)脱碳为典型的物理吸收,流程简单、投资少、节能明显、技术易于掌握。因此,很快在小化肥厂得以推广应用。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内约有160套碳丙脱碳生产装置,各厂家所采用的脱碳压力有:0.4MPa、1.11.3MPa、1.61.8MPa、2.52.8MPa及4.3MPa等。另外,在工业应用过程中,国内技术开发单位、设计单位及生产企业分别对碳丙脱碳技术进行了研究、改进和完善。目前碳丙脱碳技术已工业应用的或即将工业应用的最有吸引力的进展有以下几方
22、面:(1)塔器优化;(2)碳丙高效回收工艺;(3)HS技术;(4)低温碳丙。实践证明,低温碳丙具有气体净化度高、降低溶剂循环量和溶剂损耗等优点;(5)改良碳丙。因此,碳丙填料吸收塔有工业应用基础,通过设计学生将对典型的无机化工产品合成氨的生产有一定了解,也会有助于学生设计中理论结合实际。所布置的10个题目的设计条件取自工厂生产实际数据(从参考文献获得)或以实际生产数据为依据给出。此外,10个设计题目中的设计压力包括了目前工厂应用最多的三种情况,还有低温碳丙填料吸收塔的设计。五、参考文献1. 石油化学工业规划设计院. 塔的工艺计算. 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2. 化工设备技术全书编辑委
23、员会. 化工设备全书塔设备设计.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 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会. 化学工程手册,第1篇化工基础数据;第13篇气液传质设备.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4. 上海化工工业设计院石油设备设计建议组. 化工设备图册塔设备(4). 19765. 上海医药设计院.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6.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7. 贾绍义,化工传递与单元操作课程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88. 王师祥,杨保和. 小型合成氨厂生产工艺与操作.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9.
24、 Reid R C, Prausnitz J M, Poiling B E, The properties of gases and liquids(Four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8710. 于遵宏,朱炳辰,沈大才等. 大型合成氨工艺过程分析.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311. 石油化学工业部化工设计院,河北工学院. 氮肥工艺设计手册理化数据分册. 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12. 谭天恩,麦本熙,丁惠华. 化工原理(上、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13. 陈敏恒,丛德兹,方图南,齐鸣斋.
25、化工原理(上、下册)(第二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4. 梁锋. 碳酸丙烯酯脱碳技术进展. 小氮肥设计技术,2000,21(1):71015. 王祥光. 低温碳酸丙烯酯脱碳技术. 小氮肥设计技术,1999,20(1):67题目16、17、18丙酮填料塔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名称丙酮填料塔的设计二、 设计条件入塔气体中空气含丙酮为g/m3干空气(标态),干空气温度为25,压力为101.3 kPa,相对湿度为70%,处理气体量6001 000m3/h.吸收剂为清水,温度为25。出塔气体中丙酮气流量分4组:(1)入塔丙酮流量 1/100(16组)(2)入塔丙酮流量 1/150(17组)(
26、3)入塔丙酮流量 1/200(18组)三、 设计任务1. 流程的选择:本流程选择逆流操作2. 丙酮浓度计算3. 丙酮出塔浓度计算4. 液体出塔温度变化5. 平衡线的获取6. 吸收剂量求取(1) 最小吸收剂用量(2) 吸收剂用量 7. 操作线方程式 8. 填料塔径求取(1) 选择填料(2) 液泛速度(3) 空塔速度(4) 塔径及圆整(5) 最小润湿速度求取及润湿速度的选取(6) 塔径的校正 9. 单位填料层压降的求取 10. 传质单元高度的求取11. 传质单元数求取12. 填料层高度13. 吸收塔高度计算14. 液体分布,再分布器及分布器的选型15. 风机选取16. 画填料塔的工艺设备图17.
27、编写设计说明书四、设计说明书内容1. 课题名称,目录及页码2. 前言3. 吸收系统流程和方案的 说明和论证4. 本设计结果概要5. 设计计算及说明6. 设计有关问题的分析讨论7. 参考文献目录五、设计进度下面以总设计时间3周为准:1)设计动员,下达设计任务书 0.5天2)搜集资料,阅读教材,拟订设计进度 1.5天3)设计计算(包括电算,编写说明书草稿) 5至6天4)绘图 3至4天5)整理,抄写说明书 4天丙酮填料塔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1.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索数据的能力2. 培养学生在填料吸收塔设计时,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行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注意操作时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
28、护的正确设计思想。3. 培养学生能迅速准确的对填料塔进行工艺设计计算的能力4. 培养学生能用简洁的文字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二、设计指导思想1. 满足工艺和操作的要求2. 在经济上合理3. 保证生产安全4. 设计要符合国家标准等5. 满足环保要求三、设计要求1. 设计应以独立作业为主,小组讨论为次2. 计算正确无误3. 必须对填料的有关水力性质进行校核4. 图样上有现型,字迹正确清晰,图面整洁5. 设计说明表达清晰,格式按照设计教学大纲要求写6. 对上机的学生除上述要求之外,还必须列出计算框图及符号说明,计算结果四、设计题目的工程背景吸收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传质单元操作,广泛用于气体
29、混合物的分离,尤其是近几年环保及生化工程中的应用更显示其重要性,又由于本实验有一套用水吸收空气中丙酮的填料吸收塔,为了让学生对该吸收装置的各个设计参数及辅助设备的选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故本设计的选题定为丙酮吸收塔的设计。五、参考文献1. 贾绍义,化工传递与单元操作课程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82.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组.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86 3. (苏)FO 迪新在奥尔斯科戈. 化工基本过程与设备.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4. 化工设备设计全书编辑委员会.塔设备设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 G A Moris Jwkson
30、 J. 填料吸收塔的设计(中译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6. 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7. 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 化学工程手册,第12册,气体吸收.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8. EE路德维希. 化学工业部化工设计公司译,化工装置的工艺设计(2nd),第二册.北京:化学a工业出版社,1985六、设计思考题1. 平衡关系怎样得到?2. 怎样选择填料3. 操作线怎样获得?4. 怎样求取塔径5. 一般液汽比为最小液汽比的多少倍?6. 空塔速度一般为取液泛速度的多少倍?7. 怎样才能避免在设计过程中出现塔高很高,而塔路很小的不合
31、理设计?8. 吸收塔顶部为什么要留一定的空间?9. 吸收塔底部为什么也要留一定的空间10. 一般要求直径与填料直径之比为多少?11. 在填料设计及操作时为什么要安装液位计?12. 当填料塔内填料很高时,为什么要安装液体的再分布器?13. 支承板的作同是什么?一般要求其开孔率为多少?14. 怎样选择风机?15. 本吸收体系的水蒸汽是如何处理的?16. 如果降低尾气中丙酮的含量应采取什么措施?七部分设计问题指导1. 平衡线是怎样获得的?由X求液体出口温度t2,求亨利系数m,由m再根据亨利定理得到Y。2. 怎样才能求的最小液汽比?3. 样才能获得比较合理的塔高与塔径之比?可调整液汽比及液泛率,选择适
32、当的资料等,可改进塔高与塔径之比。4. 如何选择液体分布器及气体分布器?如果平衡线有段为曲线,有段为直径怎样才能获得比较精确的Noo?5. 如何选择风机?6. 怎样选择吸收塔的封头?题目19、20、21、22 乙醇-水溶液连续精馏塔设计一、设计名称乙醇-水溶液连续精馏塔设计二、设计条件处理量: t/a (15000,17500,20000, 25000)料液组成(质量分数): (30%,35%,40%,45%)塔顶产品组成(质量分数): (92.5%,93%,93.5%,94%)每年实际生产时间: 7200 h三、设计任务完成精馏塔的工艺设计,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型,绘制精馏塔系统工艺流程图
33、和精馏塔装配图,编写设计说明书。四、设计说明书内容1 目录2 概述(精馏基本原理)3 工艺计算4 结构计算5 附属装置评价6 参考文献7 对设计自我评价五、设计进度1 设计动员,下达设计任务书 0.5天2 搜集资料,阅读教材,拟定设计进度 1.5天3 设计计算(包括电算,编写说明书草稿) 56天4 绘图 34天5 整理,抄写说明书 2天附 汽液平衡数据表1 乙醇-水溶液汽液相平衡数据(表中液相组成x与汽相组成y均为摩尔分数) 题目23、24、25、26聚氯乙烯干燥器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名称5万吨/年(23),8万吨/年(24),10万吨/年(25),12万吨/年(26),聚氯乙烯干燥器设计二、设
34、计条件1 物料进口湿含量 14%(湿度)2 物料出口湿含量 1%(湿基)3 临界湿含量0.015(干基)4 平衡湿含量 05 绝干物料热容 Cs=0.25cal/kg.6 干空气进口温度 t=407 气体出口温度 自定8 物料软化温度 t=75809 空气相对湿度 77%10 颗粒平均粒径 200m11 物料进口温度 t=40三、设计任务根据设计条件对PVC干燥器选择进行评价,对干燥器进行工艺计算(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结构计算(直径、管长等),然后对附属设备进行选型计算,绘制出干燥系统图及换热器总装图。四、设计说明书内容1 目录2 概述(干燥基本原理)3 工艺计算(包括对所选干燥器评价)4
35、结构计算5 附属装置评价6 参考文献7 对设计自我评价五、设计进度1 设计动员,下达设计任务书 0.5天2 搜集资料,阅读教材,拟定设计进度 1.5天3 设计计算(包括电算,编写说明书草稿)56天4 绘图34天5 整理,抄写说明书 2天6 设计小结及答辩 2天六、设计成绩评分体系聚氯乙烯干燥器指导书一、设计目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结束理论教学之后的一次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计算的认识与理解,这是理论教学所必须的完成与补充。除此之外,课程设计通过查阅工程手册、资料,得到一次工程实践的机会,逐渐培养工程观点与工程意识。另外,通过计算和绘图是对前修课程的一次复习,对未来工程
36、工作的一次演习,具体而言,学生应理解干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等基本计算,通过查阅“化学工程手册”16篇20篇等干燥方面手册得到工程观点,工程意识的培养。二、设计指导思想设计方案及设备选择应从工厂实用需要出发,既考虑合理性,先进性,又要考虑实用性,经济性,特别强调要尊重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长期科学实践所积累的经验方法,但又要不犯经验主义,要注意尽可能利用人类的思维成果。具体而言,原则上气流干燥器可以用流化床代替,但实际上流化床干燥器比气流干燥器复杂,难以操作,且价格又贵,因此气流干燥器应利用便宜这个优势,从利用高温热源提高传热效率看,气流干燥速度高,更为有利。但从水分去掉程度看,
37、沸腾床(即流化床)又较少有利。三、设计要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设计,要求在设计中对方案不只一种而是两种以上进行比较,计算书要符合格式而且公式要有引处说明。对自己设计感受应附在计算书后,工艺流程图、总装图应符合化工工艺图及机械图要求。四、设计课题工作背景PVC物料干燥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如果含水率高于1。其产品会产生气泡,在工程上多采用气流干燥与流化干燥串联使用,并有资料说明已得到应用。五、参考文献1. 南京化工学院. 气流干燥器及流化床干燥器设计. 南京化工学院(内部)2. 黄建华等. 气流干燥器设计. 武汉化工学院. 1994(内部)3. 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 化学工程手册 16篇 20篇4.
38、 化工设备设计全书编辑委员会.干燥设备设计.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5. 干燥技术进展. 科学教育出版社6. 石光原,周积义,彭福荫. 机械制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7. 谭天恩等. 化工原理(上、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六、设计思考题1. 对进入干燥器空气状态,一年之中变化很大,那么应当取什么季节的状态为计算时使用状态?2. 计算换热器时,空气年平均温度是15,而夏天温度为40, 计算换热器热负荷时,应取什么温度?3. 当水份含量为结合水分,要去掉所有自由水份,应当单独使用气流干燥器还是流化床干燥器,为什么?4. 从环境保护要求,一般旋风除尘器能否满足要求?如果不能,采用什么措施?5. 气流干燥器能否按理论干燥器考虑?能否实行?按理论干燥器计算是否需要检验?如何检验?七、部分设计问题引导在计算换热器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选择一台换热器,另一方面自行设计一台换热器,前者由估算换热面积在明细表上选择一台换热器,然后算出传热系数,算出计算面积,按设备用量即实际面积/计算面积120%,并校核管内流速在许可范围内,而当选择换热器不满足需要,也可仔细进行设计,此时对管管长,管径,管布置,程数等都应加以考虑,最后仍以上述备用量为合格指标。旋风除尘器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利润合同范本
- 企业员工纠纷合同范本
- 公众号转移合同范本
- 仓库高位货架租赁合同范本
- 个人劳务合同范本建筑
- 佛山市南海区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跨学科研究服务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基础实物报告范文
- 2025年药酒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第18课《我的白鸽》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诺如病毒教学课件
-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评价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运动的世界【考题猜想】(92题18大类型)
- 消防设施救援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肾包膜下血肿护理
- 租船问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2024年A特种设备相关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数字化智能化园区建设水平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
- 外研版(三起点)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 幼儿园 《十个人快乐大搬家》绘本
- 手机短视频拍摄与剪辑(微课版) 课件 第7章 视频摄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