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一二单元模板(封面)---电子备课_第1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一二单元模板(封面)---电子备课_第2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一二单元模板(封面)---电子备课_第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一二单元模板(封面)---电子备课_第4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一二单元模板(封面)---电子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凉州区枣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授课班级: 二(1) 教 师:马建华 全册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是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一、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

2、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一)数与代数教学内容 1表内除法(1)以往安排在六年制义务教材第三册里,现在是乘法口诀全学完之后,再学习。(2)仍分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两段编排分散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2万以内数的认识。(1)仍分两段: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但更强调培养数感。(2)不同的是:提前教学“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加减法”(义教在“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中)。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2)增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和估算4量的计量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

3、。5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推理)(1)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2)继续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如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新的数列是等差数列。6解决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1单独安排一个单元。2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3. 结合计算教学内容进行。4. 结合其他教学内容安排例题或练习。如,在“克和千克”(第87页的内容、第89 页第7题)和“统计”(第113页第3题)的

4、教学中,都安排了解决问题例题或练习。(二)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变换(包括:平移和旋转、锐角和钝角)(三)统计 (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仍然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四)实践活动(安排了剪一剪和有多重两个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编排还处于一个开始阶段,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也各不相同,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才叫实践活动,应该怎样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分哪几个层次,在教材上应该怎么呈现,这确实是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的。就目前,我们认识的水平而言,我们认为可以分两个方面,一是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如“生活中的数学”。二是单独安排,大体上可以分这样

5、几个层次:1.在活动中巩固数学知识。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体会课题研究的过程。 我们的实践活动,一定要让学生活动起来,在活动中体会、应用数学知识。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剪一剪”、“有多重”,属第一个层次,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一方面巩固数学知识,这些活动有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做的,由此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目标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

6、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2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质量观

7、念,知道1千克=1000克。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列的简单排列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三、课时安排:1.、解决问题4课时2.表内除法(一)15课时3.图形与变换3课时4.表内除法(

8、二)11课时5.万以内数的认识10课时6.克与千克2课时期中复习4课时7.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8课时8.统计2课时9.找规律4课时总复习6课时教学进度安排表授课班级二(1)教师马建华开课日期2月26日每周节数5周次日期计划进度实际进度备注一2.26数据收集与整理二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三除法四除法 整理和复习五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六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整理和复习七图形的运动八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九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十混合运算十一混合运算十二有余数的的除法十三有余数的除法十四万以内数的认识十五万以内数的认识十六万以内数的认识十七克和千克十八数学广角(推理)十九总复习二十总

9、复习二十一(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

10、)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2015年2016年学年度第 二学期 二 年级 数学 学科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

11、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

12、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

13、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2练习一5课时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年级 1班 数学教学设计课题:数据收集整理(1)共第 1 课时二次备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的

14、意义。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感与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7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情境引入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建议一下应该选哪种颜色。(多媒体课件出示红、黄、蓝、白)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师引导:XX同学喜欢红色

15、,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小结:大家刚才所说的,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那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马上就要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内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为单位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二、互动新授1. 讨论收

16、集数据的方法。(1) 师: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2) 出示统计表可以用什么方法完成这张统计表呢?(3) 学生说出不同方法(4) 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在这些方法中,举手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2. 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1) 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吗?怎样计算?(2) 师: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么全校选这种颜色合适

17、吗?为什么?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三、巩固拓展1. 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2. 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题。四、全课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五、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一)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作业设计课后反思(记载)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二 年级 班 教学设计课题: 数据收集

18、整理(2)课本第5页例2共第 2 课时二次备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与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7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一、 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19、。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 二、互动新授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小结:举手投票,

20、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2)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提示

21、学生:纸张很多,报得又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画“”、画“”、画“正”等。及搜狐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讲述: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完成统计表。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担任数学科代表。 (3)小结。 谈话: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 2教学例2

22、. (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画“”、画“正”、画“”)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回答问题: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陈小菲)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让学生讨论可能性。)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

23、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 (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自由说。) 教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上这种记录方法。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出示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 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四、全课总结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2)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姓名

24、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522作业设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年级 1班 数学教学设计课题:数据收集整理练习共第 3 课时二次备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学难点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7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三课时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

25、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

26、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种类  面包车  大巴车  小轿车  摩托车 辆数  6  8  33  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

27、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 回答问题(1)和(2)。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    )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

28、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作业设计课后反思(记载)课题:数据收集整理练习共第 4 课时二次备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过程与方法: 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

29、的作用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括号的使用教学难点综合算式的应用教学准备复习题课时安排7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四课时一、 复习解决问题技巧:用“+”,带“一共、总共、原来有”等字;用“- ”,带“还剩、现在还有”等字;用“× 或者 ÷”,带“是的多少倍”例如:1.小东上午做了10道数学题,下午做的比上午多3道,小东一共做了多少道?2.会议室里,单人椅有30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坐多少人?3.男生有22人,女生有21人,其中有16人参加比赛,还有多少人没参加

30、?4.面包房做了54个面包,第一组买了22个,第二组买了8个,还剩多少个?(两种方法)5.小东有4元,小明的钱的小东的3倍。小明买6个本子刚好把钱用完,每个本子几元?6.操场上有6行,每行6人,如果排成4行,每行有多少人?7.有24张画,平均挂在6间教室,每间教室有多少张?8.一本故事书24页,小红每天看6页,几天看完?这本故事书小明8天看完,每天要看几页?9.妈妈买了3个茶杯用去24元,爸爸买了4个碗用去36元。茶杯和碗哪个贵?贵多少? 作业设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年级 1班 数学教学设计课题:数据收集整理练习共第 5 课时二次备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

31、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过程与方法: 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学难点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7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五课时一、 单选题(12分 )1. 算式里没有括号,有除法和加法, 应该( )A. 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B.先算加法 C. 先算除法2. 146×2的得数是( )16 2 123. 二(2)班做课间操站了5排,每排站8名同学。其中有18

32、名女同学,男同学有多少名?正确的列式是( )。 8×518 8×518 85184. 王云有22支彩色铅笔,用去13枝后,妈妈又给她买了5枝,王云现在共有多少枝彩色铅笔?正确的列式是( )。 22135 22513 22513二、 填空题( 30分)1. 9和8相乘的积是(), 再减70得() 13加5的和是(), 再减去8得()2.小明原有一些邮票,用去16枚,还剩6枚,原来有( )枚。3. 48126先算(           ),再算(         

33、60; )。4. 30(1626)先算(          ),再算(          )。5. 在里填上、或= 154×5-5 24+4×544 49-(10-6)9 2730-9×36. 在里填上合适数, 再列出两步计算算式 算式_ 算式_3、 直接写得数。(18分)284×6 3×535 362425(26)×8 693820 12(208) 486×2 7×844 8×(221

34、9)4、 列式计算。(4分) 1. 2的6倍加上18是多少? 2. 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是8,所得的积减去12,差是多少?5、 解决问题。(36分)1. 妈妈上街给小明买书花了36元钱,买作业本花了24元钱,现在还剩6元钱。妈妈一共带了多少元钱上街?2.班级图书角有9本故事书,文艺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4倍,故事书和文艺书共有多少本?3. 小红家有4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星期日一起到公园游玩。用50元钱买票够吗? 作业设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年级 1班 数学教学设计课题:数据收集整理练习共第 6课时二次备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过程与方法

35、: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学难点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教学准备试题课时安排7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六课时一、 口算每题(3分,共18分)8× 950 56 +(3120) 16+18205 + 4×7 62 19 + 18 = 29+7050 二、 快乐涂一涂。(在正确的答案前面的 上,涂上你喜欢的颜色,.每题4分,共18分)8×9,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 768 76×9 8×92.计算80(43

36、24)的得数是: 51 13 61,上午卖出43个,下午卖出了17个,商店里还剩下多少个,正确的列式是: 78+4317 78(43+17) 7843+17 三、 三、填一填,并列出综合算式。(每题分,共15分) 四、 看图列式计算,(每题5分,共10分)解决问题(共36分)1根据表格填数(每空4分.共12分)班级松树杨树合计二(1)班31棵比松树少25棵二(2)班比柳树多22棵19棵二(3)班45棵比松树少17棵我们班有男生64人,女生27人2二年级(3)班为庆祝三八妇女节,表演了节目没有参加演出的有39人 参加演出的人有多少人?(本题4分) 一共要付多少元? 作业设计20152016学年度

37、第二学期 二年级 1班 数学教学设计课题:数据收集整理练习共第 7 课时二次备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学难点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7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七课时一、 单选题1. 算式里没有括号,有除法和加法, 应该 A. 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B.先算加法 C. 先算除法2. 在一个算式里没有括号, 只有加减法, 顺序计算3. 在一个算式里没有

38、括号, 只有乘除法, 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正确的是 A. 从左往右的顺序 B. 先算乘法 C. 先算除法二、 填空题1. 9和8相乘的积是(), 再减70得()2. 49除以7的商是(),再乘以6得()3. 在里填上、或=14÷7÷23 24+4×54418÷2+313 49-(10-6)9 (77+4)÷99 2730-9×312÷4×39 956÷7÷1三、 脱式计算(用递等式)45÷(3×3) 8+8×9 56-(32-18) 81÷9

39、7;1 4×6÷8 7-24÷8作业设计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 课本P1336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

40、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三维目标:1、 知识和技能: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2、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课时安排: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 2课时左右

41、除法 3课时左右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3课时左右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年级 1班 数学教学设计课题:平均分共第 8 课时二次备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感与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课时安排15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

42、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2)各小组动手操作(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2.观察问题(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观察汇报。(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3.出示课题(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板书课题)(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交流、汇报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教学例2:

43、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练习三第2题。(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四、全课总结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作业设计课后反思(记载)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年级 1班 数学教学设计课题: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共第 9 课时二次备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过程与方法:

44、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感与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教学重点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课时安排15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

45、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小节: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条船。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小熊分分看。(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引导学生思考: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练习三第4、5题。(1)第4题。出示分萝卜的情景图。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露分的过程和结果。(3)第5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46、。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作业设计课后反思(记载)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年级 1班 数学教学设计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共第 10 课时二次备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感与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

47、式表示的意义。教学准备情景图等。课时安排15教学过程设计第三课时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谈话,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开展活动,解决问题。(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支竹笋。(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二、学习新知,引入除法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除法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

48、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三、应用,加深理解挑战园地:(1)第一关(练习四第1题):“魔法卡片”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

49、聪明星。(2)第二关(练习四第2题)“小帮手”。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作业设计课后反思(记载)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年级 1班 数学教学设计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共第 11 课时二次备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感与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

50、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课时安排15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四课时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二、学习新知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

51、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学生思考、比较、讨论。三、应用,加深理解1.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1)明确要求(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4)小结。2.挑战园地:(1)练习四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作业设计课后反思(记载)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年级 1班 数学教学设计课题:练习课共第 12 课时二次备课教学目标知识与

52、技能: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过程与方法: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与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课时安排15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五课时一、谈话引入谈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学生举例。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二、展开学习引导学生完成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8题。(1)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9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的思考题。(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2)全班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7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