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_第1页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_第2页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_第3页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文言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日:“_。”儿应声答日:“_。”1解释下面的字。(1)甚聪惠    甚:_   惠:_(2)乃呼儿出  乃:_(3)孔君平诣其父  诣:_2请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恰当停顿。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3将原文补充完整,并说说你喜欢孔君平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的话,为什么? _2. 课内阅读。楚人有鬻

2、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买)。B.其人弗能应也(楚人)。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你)。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3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4请用“自相矛盾”写一句话。_3. 课内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

3、夫子家禽。”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并填空。孔君平诣(_)其父,为(_)设果。是_为_设果。2“惠”同“_ ”,“甚聪惠”是说杨氏之子_ ,从文中“_ ”这一句话可以看出。3杨氏之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_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_ 乃:_(2)孔指以示儿曰。示:_ 曰: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_   闻:_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_4. 文言文阅读。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  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

4、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  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刘向战国策(注释) 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 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卮(zh):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安能:怎么能;哪能。1给下面句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1)引酒而饮之。(_)A拉,伸   B退却   C持,拿(2)蛇固无足。(_)A本,原

5、来   B结实,牢靠   C坚定,不变动(3)终亡其酒。(_)A逃   B失去   C死2下面句中“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数人饮之不足 B.一人饮之有余C.引酒且饮之 D.一人之蛇成3下面关于故事“画蛇添足”的寓意概括不正确的是(  )A.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B.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C.凡做事,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头脑云完成,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D.自作聪明,总会把事情做好。5. 阅读理解。司马光幼时光

6、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1)即了其大旨 _ (2)自是手不释书, _(3)众皆弃去   _ (4)光持石击瓮破之 _2翻译下面的句子。(1)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_(2)水迸,儿得活。_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凛然如成人”中“如”是“如果”的意思。B.司马光小时候非常喜欢左氏春秋。C.“破瓮救友”一事发生在司马光七岁时。4这则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

7、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_6.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欧阳苦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dí)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欧阳公:指欧阳修,北宋时期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孤:幼年丧父。荻:芦苇秆。闾里:乡里。士人:读书人。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

8、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衡:西汉经学家。不逮:指烛光照不到。穿壁:在墙上打洞。邑人:同县的人。大姓:富户,大户人家。佣作:被雇佣劳作。偿:酬报。资给:资助。遂:终于。大学:有学识的人。1比较阅读两则故事,填写下表。人物内容欧阳修匡衡家境_勤学而无烛读书遇到的困难_邻居有烛而不逮解决无书可读的方法_成就_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B.国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C.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3判断下列说法

9、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1)欧阳修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家长的善于教育,严格要求。(_)(2)凿壁偷光中主人借书给匡衡是因为匡衡无偿当他的雇工,他很感动。(_)(3)两则故事都告诉我们条件再艰苦也不能成为读书的障碍,只要肯下功夫,必有所成。(_)(4)“以获画地”与“以书映光”中的“以”都是“用,把”的意思。(_)4你还知道哪些古代人物苦学的故事?_7. 阅读理解。钟氏之子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á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

10、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注释)令誉:美好的声誉。语:对说。敕见:奉皇帝的诏令觐见。昼寝:午睡。托寐:假装睡着。酒以成礼:饮酒是用来完成礼节的。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注释)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ji)(今河南太康)人,东

11、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文义:文章的义理。俄而:不久,不一会儿。骤:急。欣然:高兴的样子。欣,高兴。然,的样子。胡儿:即谢朗,字长度,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小名胡儿。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未若:不如,不及。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1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大意,推测加点字词的正确意思。(1)复问会:“卿何以不汗?”(_)(_)复: A回去,返回。 B回答,回报。 C又,再。 D重复,重叠。何以:A用什么。 B为什么。 C怎么样。 D做什么。(2)值父昼寝

12、,因共偷服药酒。(_)(_)值:A价格,价钱。 B物和价相当。 C值得,有意义。 D遇到。服:A衣服,衣裳。 B承当,担任。 C信服,服从。 D吃(药)。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毓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_(2)未若柳絮因风起。_3读上面的小古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完成练习。(1)选文(一)的两个主要人物是钟繇的儿子_和_。(2)选文(一)写了钟氏之子的两件事,请你用通俗的话简单概括一下。第一件事:_。第二件事:_。(3)简单分析选文(一)中两个孩子的特点。对号入座。兄弟俩虽然都聪明,但性格上各有千秋:_遵守礼法而知畏惧,有忠臣的品格;_则和钟毓不一样,他有智谋、有勇力。4分析选文

13、(二),探究语言的魅力。(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上面这句话概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咏雪的时间是_,人物是_,事件是_。(2)选文(二)中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谢太傅认为哪一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看法。“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与下落之态和盐比较接近。“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一种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_(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出怎样的家庭氛围?这些词语营造出_的家庭氛围。8. 阅读理解。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

14、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_。2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惠:受到的好处。智慧。敬词。甚聪惠(_)3读下面的句子,停顿划分恰当的一项是(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4“为设果,果有杨梅。”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他为孩子带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B.孩子给孔君平摆上了水果,其中有杨梅。9. 小古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口:“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

15、禽。”1解释下列字词。甚(_)   诣(_)   乃(_)   未闻(_)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_(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_3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B.孩子与孔君平针锋相对,生硬的态度让孔君平哑口无言。C.孩子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应有的礼貌。D.孩子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10. 阅读杨氏

16、之子,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_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儿应声答曰:_。1按课文内容填空。2解释所填句子的意思。_3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 _11. 阅读理解。晏子使楚(原文)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1理解字词意

17、思。短:_ 更读音(_):_ 不肖读音(_):_使狗国者,从狗门入。_齐无人耶,使子为使?_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这三个成语运用了_修辞手法,我知道成语(_)的意思是_这三个成语运用了_修辞手法来表现齐国人多。2这两个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晏子_(用三个以上成语或四字词)的人。12. 课外阅读。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逆:违抗。不信:不诚实,不可靠。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天帝

18、使我长百兽(_)(2) 兽见之皆走(_)(3)子以我为不信(_)2翻译下列句子。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_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是_,它们都是用来比喻_的一类人。4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_13. 文言文阅读。古人谈读书鉴赏。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盖士人读书_(2)第三要有恒_(3)如井蛙之窥天_(4)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_2翻译句子。(1)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翻译: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