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120分钟120分)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犷野(un)怂恿(són)对峙(zhì)遒劲(qiú)B.疮痍(chun)蜷伏(quán)窥伺(sì)娴熟(xián)C.悲怆(chuàn)阔绰(chuò)虐待(nüè)剽悍(bio)D.苍穹(qión)磐石(pán)瞬间(sùn)妍丽(yá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默默无言畏罪潜逃 自由
2、自在 石破天惊B.耀武扬威慷慨以赴 成群结队 秩序井然C.进退维谷依依不舍 略胜一畴 妄下断言D.直截了当全神贯注 眼花缭乱 养精蓄锐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开幕式上,各国运动员在振奋人心的旋律中,神采奕奕步伐整齐地依次走过主席台。B.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只享受了权利,却把义务丢得无影无踪。C.他到现在才恍然大悟。一个人,只有做珍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D.在这次活动中,王敏和李民各自独立地完成了任务,他们的配合真是相得益彰啊!4.下面语句有语病,请改正。(4分)(1)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不再发生,黄冈市交警部门集中组织开展市区交通秩序联合整治行动
3、。 (2)4月27日,记者在湖滨大道路口看到,执勤民警正在劝导闯红灯的非机动车辆和行人。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猫的整理是中国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郑振铎。本文选自郑振铎文集。B.斑羚飞渡的整理是沈石溪,他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C.狼节选自聊斋志异,整理是清代的蒲松龄。D.马的整理布封是英国博物学家、作家。他用毕生的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巨册的自然史。6.综合性学习,我们一起走进马的世界。(6分)古代按马的数量分为:驾二马为 , 驾三马为 ,驾四马为 ,一车四马为一 。(2分) 在“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要求每个组办一期以“马”为主题的墙报。请
4、你为小组墙报设计如下内容:(2分)墙报的标题: 墙报的3个版面的内容:a b c 如果请你做“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一个开场白,要求其中至少要引用一句含马字的古诗,或者2个含马字的成语。(2分) 二、阅读品悟(52分)(一)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
5、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注】牧竖:牧童。竖,童仆
6、。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2)亦毙之()(3)相去数十步( ) (4)意甚仓皇()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译文: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译文: 9.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
7、捉之”,以下从狼的角度,侧面体现了“谋”的结果。D. 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10.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4分)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3题。(9分)论 诗 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11诗中的“风骚”是指 (2分)12.有人说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很久了,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3分) 13.赵翼对文学创作提出了怎样见解?对你有什么启发?(4分) (三)阅读猫选段,完成1115题。(11分)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
8、,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要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这一来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好一会儿,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的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
9、,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抱了下来,一放手,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声了。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三妹,小猫呢?”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李嫂道:“我一早起来开门,还见它在厅上。烧饭时,才不见了它。”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婶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午饭时
10、,张婶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地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14.选文所选的是第几只猫的什么故事?(2分)答: 15.这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2分)答: 16.画出文段中表现家人对这只猫的态度的词句,体会家里人对它是什么样的感情。(2分)答: 17.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大家持什么感情?(2分)答:
11、60; 18.“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包含了整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7分)猫人美罗杰迪安·基瑟我喜欢钓鱼。我最喜欢的钓鱼地点是在一个湖边,那个地方在加利福尼亚山区的一个城镇的小加油站附近,距我当初住的地方有三个小时的路程。每年,冬雪刚刚融化,我便把渔具装上旅行车,出去钓一天鳟鱼。有一次,我穿过美丽的人造高山湖泊的小水坝,把车开到一侧,开始卸下鱼竿。忽然,我听到一声枪响,呼啸着飞过我的头顶。听到有人开枪射击,让我大吃一惊,因为这是禁猎区,不允许打猎。另外,在我多年钓鱼的区域内,除了几辆拉木材的卡车路过,还是头一回遇到有人来。我
12、蹲在汽车后面,小心地望四周,看是否有人。又响了两枪。子弹“砰砰”地击中大岩石,我却还是没有看到人。随后,四个年轻人从土路上走来。一个人举起步枪,开了一枪。一只猫跑过土路,钻进灌木丛。“嗨,你们到底在干什么?”他们走近了,我问他们,“这里不允许打猎。”“只是打一只该死的猫。”大一些的青年说。另一个小青年慢慢举起枪,朝着那只猫又开了一枪,猫还藏在大石块后面。“别胡扯,伙计们。为什么没来由地要杀生?”我问。“让你看,那只猫值多少钱?”一个小青年说。“十元怎么样?”我说。“砰!”朝着猫的方向又是一枪,“一百元怎样?这个价钱可以接受。”四个年轻人中最大的一个说,他朝着猫的方向又开了一枪。几个星期来,我一
13、直在攒钱,好去买一艘旧船和发动机,以便不必在岸上钓鱼了。我钱包里有一百一十元,口袋里有二十元。“好吧,我给你们一百元买那只猫。只是请不要杀死它。”我掏出钱包,从秘密夹层拿出一百元,放在棕色旅行车的引擎盖上。四个年轻人走过来,站在那里盯着钱看。他们的脸上显出非常严肃的表情。大一些的小青年俯身拿起钱来,揣进牛仔裤的口袋。四个年轻人消失在路的拐弯处,我开始寻找那只猫。几分钟后,男孩们乘坐一辆旧的敞篷小货车从我身边驶过,回山上的镇子。用了一个多小时,我才给了那只猫足够的信任,抓到了它。我抚摸它五分钟左右,随后放进我的车里,连带我的渔具,开车回到山上的小店。我问店主,他是否知道周围有人丢了一只猫。他走到
14、我的车旁,看那只猫。他告诉我,住在隔壁的老人大约一星期前丢了自家的猫。老人很伤心,因为那是他妻子的猫,她在几个星期前去世,那只猫是她留下的全部纪念。小店店主到电话机旁,打了一个电话。他回来时,给我倒了一杯热咖啡,我们聊了大约十分钟。我听到身后的门开了,我转过身。一位花白头发的老人,弯腰驼背,看上去至少有一百岁了,慢慢地走到拐角处。他坐在一张摇椅上,却一言不发。“那是他的猫。”店主告诉我。老人用手杖敲了三下地板。店主从柜台后出来,走到老人坐着的地方。老人跟店主耳语了几句,随后递给他一张纸。店主扶着老人的手臂,帮他站起来,他们走向外面的旅行车。我透过窗户看到老人伸手进去,拿起那只猫,抱在胸前。随后
15、,两个人走到隔壁的一栋活动住房,走了进去。几分钟后,店主回来。“我真该上路了。”我告诉他。“找到那只猫有奖励。”店主说。“我不想要奖励。”我回答。店主拿出一张纸,我从他手里接过来。我打开折叠的纸,看到那是一张私人支票,可以兑换成“现金”,上面写着2500元!我吃惊地扬起眉毛。“别担心,那张支票无效。从他妻子去世后,这个老人精神错乱了。”店主说。我把支票对折,扔到柜台上,好让他扔掉。可是,我的内心告诉我把支票留下来。我把支票拿回来,放到衬衣口袋里。“我想,只有傻瓜才认为一只猫值那么多钱。”他说着,大笑起来。“是呀,我知道。只有傻瓜才这么想。”我说着,也笑了。我走出门,钻进旅行车,开车回家。男孩和
16、他们的枪让我决定推迟钓鱼旅行,另找时间。我到家时,妻子给我一张字条,是一位来访的朋友留下的。字条上说他认识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船卖给我,可按月付款。我给那位卖船的人打电话。说完船的情况,我问他想要多少钱。“两千五百元。要是我替你筹措资金,就是三千元。”他告诉我。我对他说,过一个小时后再给他打电话。我从口袋里拿出支票,给我存款的银行打电话。我告诉他们猫的故事,问他们是否有办法查出老人给我的支票是否有效。我把支票的号码报给他们,等着他们回话。十分钟后,电话打回来了。“基瑟先生,支票有效。”那头的女士说着,笑了。“有什么好笑的?”我问她。“噢,我给银行打电话,询问这张支票是不是真的,那位先生笑了。他
17、告诉我,那位给你支票的老人特别富有。他拥有在加利福尼亚地区经营的大部分木材公司。”这还不是唯一的惊喜。那天晚上,我驱车去看待售的船、发动机和拖车。揭开帆布时,那条船跟新的一样。这笔买卖很划算,我知道自己想要它。但是,我看到船的名字,我确定注定要这条船。船的后面漆着的字是:猫人。(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3年第3期,孙宝成译)19.全文围绕着“猫”展开故事,请把表格中处的情节补充出来。(2分)地点情节高山湖边 山上小店 “我”的家里验证支票欲买船售船地点惊喜奇遇“猫人”船20.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问题。(4分)(1)老人“用手杖敲了三下地板”,店主就走到老人身边。从这一细节里
18、,你看到老人与店主的关系如何?(2分)答: (2)店主为什么说“那张支票无效”?除文中说店主认为“从他妻子去世后,这个老人精神错乱了”这一原因外,你觉得可能还有什么原因?(2分)答: 21.阅读故事,离不开想象。请你以老人的身份,把“老人跟店主耳语了几句”中“耳语”的内容写出来。(3分)答: 22.“我把支票对折,扔到柜台上,好让他扔掉。可是,我的内心告诉我把支票留下来”反映了“我”怎样的品格?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答: 23.故事情节出人意料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举一例简要分析。(4分)答: 三、写作(50分)相遇是
19、一首诗,诗中有欢声笑语,也有悲情愁绪;相遇是一首歌,歌中有高昂激越,也有轻柔含蓄。正是相遇,让人生色彩斑斓。请以“那一天,我与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要求:(1)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2)文章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1.【解析】选B。A项中“怂”应读sn;C项中“剽”应读pio;D项中“瞬”应读shùn。2.【解析】选C。“畴”应改为“筹”。3.【解析】选D。“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与语境不符。4.答案:(1)句意不正确,应删去“不再”;(2)搭配不当,应在“非机动车辆
20、”后添加“驾驶人员”。5.【解析】选D。马的整理布封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6. 答案:骈,骖,驷,乘马的趣谈(五彩缤纷的马) a趣味知识 b 马与文学 c名马故事例:同学们,大家好!马是人类的朋友,现在,它离我们愈来愈遥远了。为了增进对马的了解,我们开展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希望各位同学万马奔腾,为小组竞赛立下汗马功劳。让我们一起走进马的世界吧。7.答案:(1)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2)杀死 (3)距离(4)神情8.答案:(1)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2)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9.【解析】选D。【乙】文中没有运用比喻。10.答案:
21、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11.答案:指诗歌(或文学)创作上的地位和影响。12.答案:“万口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成就(自己的“李杜”)13.答案:这首诗说明文学创作具有时代性,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的风骚。启发略。附【乙】【译文】两个牧童走进山林里(恰好)走到一个狼窝前,窝里有两只小狼。(两个牧童)谋划着各抓了一只,(他们又)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相距几十步远。过了一会儿,大狼回来了
22、,它钻进狼窝一看,小狼不见了,(焦急万分)看样子相当仓皇。一个牧童在树上又是扭小狼的爪子,又是揪它的耳朵,故意让它哀号;大狼听到小狼的叫声,仰头看见了(牧童和小狼),愤怒着冲到树下,一边嚎叫一边连爬带抓(着树干想爬上去)。(这时)另一个牧童也在另一棵树上欺负得小狼急促地哀号起来。大狼听到了嚎叫声四周张望,才远远看见另一棵树上的小狼和牧童;它又放弃这棵树奔跑向另一边,(它)奔跑嚎叫像刚才一样。第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它又回身奔向第一棵。口中叫个不停、脚下奔跑不止,来来回回跑了几十趟,跑得渐渐慢了,叫声渐渐弱了;不一会儿,(就累得)奄奄一息,直挺挺地倒在地上,过了许久,便一动不动了。牧童从树上下来一
23、看,大狼已经断气了!14.【解析】此题考查内容的概括能力,文中主要讲述了第二只猫亡失的事情,据此概括即可。答案: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15.【解析】此题考查语句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猫的性情和本领两方面来概括。答案:从性情和本领两方面来表现的。“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现它的性情;“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这是它的本领。16.【解析】此题考查对情感的揣摩能力,从文中找出家里人对猫态度的词句,然后从对猫的喜爱这一角度来分析。答案:主要词句有“提心吊胆”“查问个好几次”“笑着骂”“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等。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猫。17.
24、【解析】此题考查对语段的分析能力,这只猫最后亡失了,从三妹和整理的角度可以看出对猫的态度。答案:这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整理也是“怅然”“愤恨”“诅骂”。18.【解析】此题考查对整理情感的分析能力,对于自己喜爱的猫不幸亡失,对猫的情感和对偷猫人的情感都包含在整理的情感中。答案:包含的感情是:那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偷猫的人太气人了,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所以好久不愿意再养猫。19.答案:舍钱救猫归还猫意外获支票2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节描写的作用,解答此题主要从店主对老人的敬重来分析两者的关系。答案:关系熟络有默契,但是同时店主又非常敬重老人。(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章信息提取与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找到相应的段落,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答案:“我”仅仅用了一百元从四个青年手中救回了猫。店主说“只有傻瓜才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我国经济社会及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煤炭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
- 金花优本竞争品牌媒体投放分析
-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半导体器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晋中学市榆社县市级名校2025年初三第二学期二模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化工产品市场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方县2024-2025学年数学五下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 新员工销售行业演讲
- 西安思源学院《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室内设计(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发展史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复习资料(全)
- 爱爱医资源-生理学-122排卵、黄体形成与月经周期
- 科技小巨人工程验收培训
- 大班绘本教案《月亮冰激凌》
- 外科学教学课件:骨盆及髋臼骨折
- 关键过程(工序)和特殊过程(工序)管理办法
-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规程
- 01-第一章--粉末的制取雾化法
- 专利挖掘和布局专题培训课件
- 3D打印学习教案
- 六年级动员大会(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