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教语文中考模拟卷_第1页
安徽人教语文中考模拟卷_第2页
安徽人教语文中考模拟卷_第3页
安徽人教语文中考模拟卷_第4页
安徽人教语文中考模拟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 (白卷)2注意事项: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 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题卷”共 4 页, “答题卷”共 6 页。请务必在“答 题卷 ”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3. 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 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 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 句 ,不得多选 )感时花溅泪,。,千树万树梨花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秋思) 秋思)沉舟侧畔千帆过,。,自将磨洗认前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燕然未勒归无计。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醉翁亭记中“”描写了琅琊山绿树繁茂、蓊蓊郁郁的夏季。( 2)默写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前四句。1. ( 10 分) ( 1)恨别鸟惊心忽如一夜春风来病树前头万木春折戟沉沙铁未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浊酒一杯家万里枯藤老树昏鸦佳木秀而繁阴(共 6 分。 选填 6句,每句1 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共 4 分。每句1 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易错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诗文的理解、背诵和默写。答

3、题时要特别注意避免错别字,如“戟”“销”“亵”“酒”“鸦”“报”“携”等,对于难写的字要注意查阅新华字典,对于同音或形似字,要注意从诗句的意思上进行辨析。要看清题目要求,理解性默写要抓题干中的关键词。另外还要注意工整书写,写完后再通读一遍,防止添字、漏字、颠倒等错误。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9 分)书法的美妙只有领会它的人才能参悟。轻轻翻开那些书家名作,一种情s苏醒了。灵动的文字没法不让人想起悠悠的历史。看不完的,忆不尽的离情别恨乡愁旅思,书不尽的江山社稷家国情怀。刚劲中透着秀美,温婉而不失厚重,清淡素雅,质朴率真,让人心动神弛,遐思无限,历经千年凝练与沉淀,愈久弥香。(

4、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情 s()江山社稷 ()率 真()(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下列词语中的“参”与文中“参悟”的“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参军 B. 参考 C. 参拜 D. 参天( 4)把“ 春、锦、秋、山、月、秀、水、花”等几个字重新排列组合,填入文中横线上,使之与后面的画线句形成对偶。2. ( 9 分) ( 1 )愫 j shu i (共 3 分。每空1 分)(2)心动神弛心动神驰(共 2 分。每空1 分)( 3)B (共 2 分)( 4)春花秋月锦山秀水( 解析 】 ( 2)“驰”是“快跑”的意思,“弛”是“

5、放松”的意思,结合语境,应当是“心动神( ”。 (3)本题考查选择与“参悟”的“参”意思相同的选项。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可知,“参悟”泛指领悟(道理、意义等),分析所给选项,“参军”“参拜”“参天”中“参”的意思分别为“参加,加入”“进见”“高入云霄”。因此,与“参悟”的“参”意思相同的一项为 B 项。( 4)本题考查对偶的修辞手法。后面的画线句子中,“离情、别恨、乡愁、旅思”从构词的角度看,都是偏正结构,且“离情、别恨、乡愁、旅思”的 1-3 位, 2-4 位词义相关(近义或反义),所以先要把备选的字组合成偏正结构的词语“春花、锦山、秋月、秀水”,再进一步按“1-3 位,( -4 位词义相关(近

6、义或反义)”的规则组合词组。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 (2)题。(4分)( 1)下面关于名著主题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 童年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B. 骆驼祥子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C. 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D. 格林童话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2)“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啊!千百次地享受人生是多么美好啊!”这段名言是名人传中,国音乐家说的。3. ( 4 分) ( 1 ) C (2)圣经星期五 (共 4 分。每小题2 分)【 解析 】 ( 1)题考查对文学名著主要内容的理解和主题的把握。做题时,要注意认真分析关键词,并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进行判

7、断。A项中,童年更多地写的是苦难而不是温馨的回忆;B 项中,骆驼祥子揭示的是旧社会“不让好人活”,而不是“理想主义”; D 项概括的是伊索寓言的主题。因此,只有C 项对水浒的主题概括是准确的。(2)题考查的是对名人传中,传主的主要事迹和思想的掌握情况。从“音乐家”中可以直接判断是贝多芬,另外两位中,米开朗琪罗是雕塑家、列托尔斯泰是作家,都不符合;另外,也可以根据贝多芬的这句名言直接判断。贝多芬的国籍是学生容易疏漏、弄错的,要注意把另外两位人物以及作者的国籍(法国)等记清楚。4. 某校开展“追梦文学社”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2 分)( 1)右图是“追梦文学社”的社徽 , 请

8、你根据社徽图案和说明文字写出该社徽的寓意。(不超过20 字) 社徽由圆环和画有“文”字的图案、社名等组成; “文”字图案呈现为一个奔跑的人形; 社徽的图案和文字用红、黄、蓝、绿、紫等多种颜色呈现, 整个图案寓意为“”(2)为了扩大文学社的影响力,吸引同学们积极加入,请你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为文学社拟写一段宣传语。(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 字以内)3)李飞同学写了一份加入文学社的申请书, 请你根据提示或要求帮他修改。申请书追梦文学社:A 我是一名九年级(1) 班喜欢写作的学生, 写作让我变得自信和快乐。B 因此,我申请加入文学社, 务必得到批准。此致2敬礼李飞2018年 3 月

9、 20 日 A 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应调整为:。 B 处画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该申请书在格式上存在一处错误,应修改为。4. ( 12 分) ( 1)文学社的同学们追逐自己多彩的文学之梦。(共 3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此题考查对徽标寓意的解读。根据材料中的“文字的图案”“奔跑的人形”以及该活动的主题“追梦文学社”可以领悟到“在文学道路上奔跑” “追逐文学之梦”的含义; “多种颜色”寓意“多彩的”。根据以上分析进行概括即可,注意题干中“不超过 20 字”的要求。(2)示例:这里是文学的天地,这里是创作的乐园,这里是展示自我的舞台,大家快快加入我们的“追梦文

10、学社”吧! (共 3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 此题考查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拟写宣传语。比较常见的修辞有比喻、拟人、 排比、 对偶等,选择恰当的修辞手法,结合活动的主题进行拟写即可。注意题干中“语言生动”和对字数的要求。在拟写时要使用一些可以增强宣传和鼓动效果的语句。(3)我是九年级(1 )班一名喜欢写作的学生务必希望(请求)“敬礼”顶格写(共 6 分。每小题2 分)【 解析 】 A 句属于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应当是 表领属性的词语:九年级 ( 1 ) 班 + 数量词: 一名 + 中心词:学生 ; B 句中“务必”态度强硬,不符合申请的语体特点,应改为态度委婉的“希望”或“请求”;题考查应用文

11、格式,在结尾的敬辞中, “此致”前空两格, “敬礼”另起一行顶格写。二、阅读 ( 5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 22 分)山茱萸贺春祁云枝 春天一溜小跑,跃上一棵棵树,给枯瘦了一冬的枝条,涂抹出瑰丽的生机。料峭寒风中,春天用画笔蘸上颜料开始描摹,出人意料的是,这颜料不是嫩绿,而是金黄。看,蜡梅、迎春、连翘、金钟,各自先开花后长叶,用金灿灿的花朵,告诉人们,早春,黄艳艳地来了。 在黄花姐妹里,山茱萸算不上漂亮,但娇俏别致。它的美,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给人一种淡淡的感觉。 山茱萸的黄,从一座山蔓延到另一座山,从一条峪铺展到另一条峪,整座秦岭,是一幅由小黄花和灰褐树枝皴染的水

12、墨画。(A)( B) 走近一株山茱萸,在花前站定,我开始与一朵花儿对视。我喜欢近距离寻味花朵,欣赏它们用开花表达陶醉,用香气展露心思。 二三十朵小黄花,从一个点飞溅出来,每一朵花,都尽力向上向外伸展。长长的花蕊,兴致盎然地端坐在外翻的四枚花瓣中间,或安静沉思,或浅吟低唱。小小的花茎高低错落,合力伸展成半个圆球,像节日天空里绽放的烟花。和“烟花”一起绽开的,是花朵清幽的香,这香味也秀气,丝丝缕缕的,与花朵很配。 山茱萸花密密匝匝地汹涌在还没长叶的枝头,像是正在为早春举行一场豪华派对,一阵暖风,便引燃朵朵“烟花”。在每一朵花里,在吹过它们的风里,是看不尽的春和景明。 远观一棵棵山茱萸树,那感觉却不

13、是璀璨,而是无边的宁静。山茱萸花朵细小,它的金黄被空气稀释,远观宛若黄纱,漂浮在林子上空。一团团“黄纱”氤氲 在黛色的山腰上,柔和静美如水墨画。 ( C)( D ) 在靠山吃山的庄户人眼里,千林万坡上这一枝枝、一簇簇黄花,不是用来观赏的。它们是庄户人的一季庄稼,一年的收成,是粮仓和钱袋。就像关中人眼里金黄的麦穗和黄澄澄的玉米一样。 这一树树金黄,是山茱萸在贺春,也是贺自己早早从冬眠中醒来吧。从此,这一年的希望,开始你追我赶地生长。风雨轮转,冷暖更迭,山茱萸悄悄把喜庆的金黄收敛,再把出落成珍珠般的小果子由青染黄,继而染红,时令到了秋天,山茱萸的花海,已变成红艳艳亮晶晶的果海,漫山红遍。 山茱萸的

14、红果,庄户人叫它药枣,是一味平补阴阳的药物。熬粥时,加一把萸肉,便可改善中年人的眩晕、耳鸣和腰膝酸痛。看来这山茱萸的果实,不仅润泽庄户人的生活,还滋补他们的身体。有了山茱萸花的金黄,果的绯红,庄户人平淡的日子,便有了色彩,有了憧憬。 1 脚踩青山,头顶白云,山茱萸含露的花朵,也含住了春光。想必,这欣然绽放的山茱萸树是心满意足的,它用花果使人类帮自己立足,在肥沃的平地和一面面山坡上扎下根来;用果实滋补健体的功效,鼓励人类开荒种植,帮自己扩地达疆。人与植物相处,一不小心,也会被植物利用呢。其实,人与植物,在好多时候,是可以各得其所、各取所需的。正因如此,山茱萸才会在愉悦的光芒中, 竭力开花结果,并

15、竭力把这种愉悦传递蜜蜂嘤嗡在花朵上空, 庄户人采摘山茱萸红果时,内心溢满着蜜(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 2 月 10 日,有删改)文章解构】全文线索山茱萸层次划分第一部分(第段):春回大地,百花齐放;第二部分(第段): 从颜色、香气、形态等方面写山茱萸的花;第三部分(第段): 写山茱萸果实的颜色、形态和功效;第四部分(第11 段):赞颂山茱萸,揭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旨。主要内容通过对山茱萸树花和果实的描写,表现了山茱萸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美好享受和身体、生活上的好处,揭示了人应当善待自然万物,和谐共处。人物形象山茱萸朴实素雅,功效神奇,能给人带来美好的生活。主题总结自然万物给人们带来美好和幸福,

16、人们要与它们和谐相处。5. 阅读全文,完成下列表格。(6 分)山茱萸花山茱萸果颜色颜色形态() 而细小形态香气滋补身体5.( 6 分)金黄绯红(或“红艳艳”) 密密匝匝珍珠般的小果子清幽秀气功效(或“作用”)【 解析 】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提取关键信息)。在答题时,首先要找到写花、果的段落和句子,再根据表格提示,找到相应的词语。文中多次写到山茱萸的花色是黄色,果是红色,而第 段中的“有了山茱萸花的金黄,果的绯红”,则更准确地写出花、果之色。形态方面,由花的“细小”找到相邻的段落中“密密匝匝”;由“再把出落成珍珠般的小果子由青染黄”可以发现果的特点。容易出错的是第 空,这里实际是对“滋补身

17、体”的概括,即功效(作用),注意不要受“香气”的误导。6. 本文写的是山茱萸,为什么在开头写“蜡梅、迎春、连翘、金钟”等花?( 3 分)6 .( 3 分)写这些花儿的开放,渲染了热烈的气氛,引出了下文对山茱萸的描写,衬托了山茱萸的与众不同。【 解析 】 本题考查写作技巧(环境描写)和表现手法(铺垫、衬托)。腊梅等花“金灿灿”“黄艳艳”,给人生机勃勃、旺盛热烈之感,渲染了热烈的气氛;写这些花只是铺垫,作者的意图是由这些花谈到山茱萸,通过山茱萸与腊梅等花的对比,表现山茱萸的特点。7 .第段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8 .(3 分) 结构上: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 分) ; 内容上:

18、将山茱萸同上文所说的几种花儿作比较,又引出下文对山茱萸“淡淡的感觉”的描写。【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句段作用。句段的作用一般应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结构上要看本段和其他段的关系,主要包括开头:总起全文,中间:承上启下,结尾:总结全文等。内容上要分析本段写了什么,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作用、与前后段内容的传承等,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本题中,第段位置比较靠前,但它的内容比较单一,不能概括全文, “在黄花姐妹里”照应上文的腊梅等花朵,下文 段则是写 “淡淡的感觉”,因此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9 .“ 说是一幅水墨画,其实有点偏颇,我不过是站在一个游客的角度来度量和抒情。” 这句话应该放在文中()处比较合

19、适。(3 分)10 ( 3 分) D【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还原。还原句子要注意分析句子的内容及其与上下句的关系。一般来说,要还原的句子与衔接的句子有联系点,本句中的“水墨画”即是联系点,备选位置的前一句也都有“水墨画”这个词。从句子内容看,作者讲的是自己作为游客对山茱萸的感受,“有点偏颇”意味着还要讲其他人的感受,这个句子是承上启下的句子,通常应放在一段的开头,所以排除A、C,比较 B 、 D , B 句后面的内容写的是欣赏山茱萸的美,D 句后面写的是农民眼中的山茱萸,显然放在 D 处更为合适。11 按要求赏析句子和词语。(6 分)(1) 长长的花蕊,兴致盎然地端坐在外翻的四枚花瓣中间

20、,或安静沉思,或浅吟低唱。(从修辞的角度)(2) 一团团“黄纱”氤氲 在黛色的山腰上,柔和静美如水墨画。(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9.( 6 分)(1)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 分),“兴致盎然”“端坐”“沉思”“浅吟低唱”等赋予山茱萸花人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山茱萸的喜爱之情( 2 分)。(2) “氤氲” 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1 分) , 在这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山茱萸花的繁密和美好( 2 分) 。【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赏析和体会词语表达作用。句子的赏析一般应先判断所用的修辞手法,再分析这种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具体体现(比喻句指出本体和喻体,拟人句指出带有拟人意味的词语),然后说说修

21、辞的效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特点,表达了情感等)。如果有多种修辞手法,可以不一一分析修辞手法,而要把修辞的效果写清楚。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应先明确词语的意思,再联系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这里形容山茱萸花的繁密,同时烟云给人以美好的想象,用在这里可以生动地表现山茱萸的美好。10.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第? 段中,“人与植物,在好多时候,是可以各得其所、各取所需的”这句话的理解。(4 分)10.( 4 分) 人们观赏山茱萸花,获得精神享受;食用山茱萸果肉,可以强身健体;农户种植山茱萸,可以增加收入。(2 分)山茱萸通过奉献自己的花和果,能够存活成长,扩地达疆。(2 分)【 解

22、析 】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含义。理解句子含义,一般要解释句子为什么这样说,或者用浅显的语言把句子表达的意思说出来(尤其是采用修辞手法或者用了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时)。 从本句看,关键词是“各得其所、各取所需”,要说明人需要什么得到了什么,山茱萸需要什么得到了什么。从上文看,人观赏山茱萸、食用山茱萸、用山茱萸增加收入,所需的是精神享受、身体健康、生活富足, 都通过种植山茱萸得到;山茱萸需要扩张地盘、生生不息,它也得到农民的认可,广泛种植。11.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题目“山茱萸贺春”的理解。( 4 分)12. ( 4 分)从字面意思看,山茱萸开出美丽的花朵,散发清幽的香气迎接春天;从深层含义说,山茱

23、萸在春天里焕发出勃勃生机,要把美好的果实留给人类。【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对标题的理解。理解标题的含义,一方面要理解表层含义,可以直接解释标题的字面意思,另一方面要理解深层含义,结合文章的主旨、主要内容探讨。本文前半部分着力描写山茱萸的外在美,用美好的花朵、香气迎接春天;后半部分揭示山茱萸的内在美,讲它的作用、贡献等,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标题的深层含义。 二 打开阅读世界的多重通道( 18 分)戴荣里 古语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好的读书效果,但如何避免“独学”的窘境呢?读书会是很好的方式。我喜欢参加各类读书会,几年来,体会到参加读书会的好处多多。 参加读书会能给人提供更

24、宽广的视野。读书会的读书范围较广,能让人从更多侧面感受到知识的广博,打开通向世界的更多通道。譬如参加某作家的读书会,通过作者的介绍,能知晓该书背后的创作故事。倘若参加有关茶道的读书会,一边喝茶,一边赏读茶道文章,那份情景交融的感觉非亲历者不能尽享。 读书会上,阅读者身份不同、经历相别、学养不一,谈出的感受截然不同。一个人容易陷入长期养成的阅读习惯而缺少创新式阅读升华,而读书会则会让人跳出阅读泥潭,思维活跃起来。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参加一次读书会,相当于把一本书从不同的视角读了多遍,自然也就有了新收获。 和一个人默然读书效果不同的是,读书会上的辩论,能让人对一本书的认识加深。读书的深浅、理解的

25、透彻与否,会上一碰撞,高低就分出来了。而古今著作的对比阅读,更能使人感受到古今之间的多重景观。比如,我在组织浮生六记读书会时,鼓励大家阅读这本书的众多版本,找到各自的感悟点,相互启迪拓展对书的理解。阅读完清代书生的曼妙小品,再对现代学者的著作思维的力量进行解读。通过思维方法的学习,引导大家再反观浮生六记,由今论古,其中韵味,犹如穿梭在传统与现代的时空中,阅读体验令人耳目一新。 参加读书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结识更多读友。读友是你遨游书海的同伴,互相间的荐书与交流,会令阅读体验更丰富。与读友的交流,让人获得更多的现实考量和思想之果。好多读友,不仅能成为读书路上的对话者,也可成为生活中的同行者。

26、标准的读书会自然让人受益良多,但不拘形式的读书探讨也是读书会的另类体现,甚至地铁上、单位餐厅乃至同学聚会时,都可以谈谈自己的读书方法,听听别人的读书妙招。爱书人之间的交流,会让每一本读过的书真正鲜活起来,藏在脑海深处,让人受益无穷。 2017年 12月 11 日新华网 (有删改)【 文章解构】中心论点参加读书会可以打开阅读世界的多重通道。论证思路先提出避免“独学”窘境的办法是参加读书会(提出观点);然后从“提供更广 阔的视野”、“活跃思维”、“加深阅读理解”、“结实更多读友”四个方面论 述参加读书会的好处;最后补充说明读书研讨也是读书会的一种,收束全文。层次划分第一部分(第 段):总起全文,点

27、明读书会有诸多好处。第二部分(第 段 ): 从“开拓视野”、 “活跃思维”、 “加深理解”、 “结识读友”四个方面阐述读书会的好处。第三部分(第 段 ): 补充说明读书研讨也是读书会的一种,收束全文。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10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3分)11 .( 3 分)读书会可以打开阅读世界的多重通道。【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概括中心论点。本文围绕 “读书会”的作用和好处来论述,根据文章题目 “打开阅读世界的多重通道”和第 段 “读书会的读书范围较广, 能让人从更多侧面感受到知识的广博,打开通向世界的更多通道。”可以看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读书会可以打开阅读世界的多重通道。

28、12 .对文章的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 分)C. / / D. / / 11.( 3 分) C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要注意分析各个段落之间的关系以及段落开头的提示性词语,如“首先、其次、另外”等。从全文来看,是“总分总”的结构。第 段总起全文,点明读书会有诸多好处;第段从“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加深理解”、“结识读友”四个方面阐述读书会的好处;第 段补充说明读书研讨也是读书会的一种,收束全文。据此可以判断出正确的选项C。13 . 第段中,“从这种意义上说”指的是什么?( 3 分)14 . ( 3 分)读书会上的不同见解能让人跳出阅读泥潭,思维活跃起来。【

29、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词语的指代意义。含有“这、这种”等近指代词的句子,指代的内容一般在附近。从本句之前的两句中提取关键信息“不同见解能让人跳出阅读泥潭,思维活跃起来”即为问题的答案。15 .作者认为,读书会有哪些作用?(4 分)16 .( 4 分)可以开阔阅读视野;可以活跃思维;可以加深阅读理解;可以结识更多读友。【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对文章的层次分析可以看出,第段从“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加深理解”、“结识读友”四个方面阐述读书会的好处,将关键信息提取出来,适当加以概括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段落开头的提示性信息 “读书会能”、 “读书会的另一个好处”

30、等,第 段的核心信息(“读书会则会让人跳出阅读泥潭,思维活跃起来”)隐藏在段落中间,要综合段落内容提取关键信息。17 . 简要概括第段所举事例,并说说它有何作用?(4 分)18 .( 4 分)我在组织浮生六记读书会时,让大家阅读不同版本,并借助现代著作思维的力量反观浮生六记,获得新的阅读体验。(2 分)举出事例,真实具体地论述了“古今著作的对比阅读,更能使人感受到古今之间的多重景观”的观点。【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内容的概括与论证方法的作用。在概括事例时,可以做“减法”,删去一些次要的信息,如“找到各自的感悟点,相互启迪拓展对书的理解。阅读完清代书生的曼妙小品通过思维方法的学习由今论古,其中

31、韵味,犹如穿梭在传统与现代的时空中”等,保存句子的核心内容。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实力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文中举出的是自己组织读书会的经历,能够使论证更具体、真实可信,从而增强说服力。19 .第段能否删去?为什么?(4 分)20 .( 4 分)不能。第段说的是除了标准的读书会,也可以利用其他形式进行读书交流,并总结了读书交流的好处,使文章结构更完整,论述更全面。【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段落的作用。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上考虑其作用。从结构上看,第 段是文章的最后一段,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从内容上看,本段讲到“不拘形式的读书探讨也是读书会的另类体现”,进一步拓展了读书会的范围,

32、并且再次强调了读书交流给人的益处,使论述更加完整全面。三 ( 15 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

33、有所览辄省记。通籍 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 ,素蟫 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袁枚黄生借书说(节选)注 通籍:指做官。落落大满:到处堆放满了(书)。素蟫:书中的蛀虫。14.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 分)( 1)走 送之( 2)不敢稍逾约( 3)既加冠( 4)援 疑质理( 5)家贫难致14. ( 5 分) ( 1)跑题 1 分。意思对即可)【课内外迁移】走:约:加冠:援:致:5)得到(共 5 分。每小2)约定的期限( 3)成年( 4)引、提出本题实词课内链接/分析家贫难致 (得到)无从致 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得到)【 解析 】 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

34、的理解。解词时, 要注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特殊的用法,如“走”是古今异义词,解释为“跑”;“约”是动词作名词,意为“约定的期限”;还要注意一些词语和特定文化现象的联系,如“加冠”不能直接解释为“戴上帽子”,而应解释为“成年”。15. 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15. ( 4 分) ( 1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能够有所收获。(2)(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共 4 分。每句2 分。意思对即可)16. 面对家贫无书可读的困境,宋濂的办法是“ ”;袁枚的办法是:“ ”。(用原文语句填

35、空) ( 2 分)17. ( 2 分)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有所览辄省记(共 2 分。每空1 分)【 解析 】 此题考查的是提取关键信息。宋濂读书的办法是向藏书之家借书抄写;袁枚读书的办法是博闻强记。答题时注意题干中“用原文语句填空”的要求,考生容易错答为“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讲诚信)和“俸去书来,落落大满”(做官后花钱买书),因此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准确回答。18. 结合【甲】文宋濂早年读书求学的故事,说说【乙】文中“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给你的启示。( 4 分)19. ( 4 分) 宋濂早年向别人借书并亲手抄写,不辞路途遥远向名师请教,正是因为这样的勤奋努力才有后来的成就。

36、我们现在的条件要远远优于宋濂、袁枚当年求学的艰苦环境,更应当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共 4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 此题综合考查内容概括和感悟启示。结合 【甲】 文内容,就是要概括甲文所叙述的两件事;谈谈从【乙】文句子中获得的启示,首先要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再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启示即可。注意要把【甲】【乙】两文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乙 】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我)做了官以后,薪

37、俸花出去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蠹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这样以后我(才)感慨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的啊!三、写作 ( 55 分)20.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走进自然与社会,观察自我与他人,体会艺术与科学,感悟美德与温情,你会发现,原来,美就在身边。请以“ 发现之美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

38、别人的文章,否则会被扣分。【审题指导】 本题意在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人物、事物、现象、情感,从而树立起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抓提示语:提示语为写作指明方向,画出了大致的选材范围,对立意也有很强的指导性。导语中提到“生活中美就在身边”,在选材时要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现象,而不要写一些距离生活遥远或道听途说的内容;提到“自然与社会,自我与他人,艺术与科学,美德与温情”也提示了选材、补题时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当然,作为提示语,这些内容还是比较宽泛的,在补题时可以进一步具体化。抓住关键词:( 1 ) “美”有“美丽”、“美好”的意思,在补题时,可以写实,包括自然万

39、物,如夕阳之美、花草之美、校园之美、某一建筑之美,可以写虚,包括艺术之美、文学之美、生命之美、劳动之美、亲情之美,还可以写挫折之美,拼搏之美。无论写实还是写虚,都要注意选择美丽或美好的事物、情感,在写作时,通过描写、议论或抒情把这种美突出表现出来。写实的注意不要停留在表面,要从事物的美中有所思考,体味美好事物背后隐藏的哲理;写虚的要避免泛泛而谈,要借助具体的事物写出美的感受。(2)“发现”一词隐含着“领悟”、“察觉”的意思,意味着从描述的事物、现象中有所感悟,从平常的生活小事中体会到美好。虽然没有在题目中出现“我”,但隐含着这种美是我发现和感受到的,文中应以“我”为观察和感受的主体。抓题目要求

40、:重点看字数、文体、内容等方面的要求。目前中考作文一般要求不少于600 字,实际写作时,700-800 字比较适宜。通常对文体不作特别限制,但不要因此把几种文体糅合在一起,而应夹叙夹议。内容上可以写你的见闻、经历、感悟、认识,也提示考生立足于自身生活实际来写。不要透露考生相关信息、不要照搬照抄,看似要求不高,但也有考生写得太投入,无意中泄露了相关信息,造成无谓失分;个别考生拿提前背好的作文改头换面,不仅生硬造作,而且很容易被辨识 出来,更是徒劳无功,因此,对于要求中的“可以”要认真思考,量力而行;对“不要” 则坚决避免。选材立意】补题示例对应选材对应立意发现夕阳之美一天下午放学后,来到操场,无意中看到夕阳和余晖下的晚霞,顿时为大自然的壮丽折服。并感悟到夕阳把最后一点光辉留给人间的奉献精神。自然的神奇 无私奉献精神发现校园之美通过三个片段分别写校园的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