钬激光和电切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效果观察_第1页
钬激光和电切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效果观察_第2页
钬激光和电切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效果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描述:目的:对钬激光和电切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表浅性膀胱癌患者90例,随机分 为钬激光组和电切组。钬激光组采取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手术治.【摘要】目的:对钬激光和电切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表浅性膀胱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钬激光组和电切组。钬激光组采取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手术治疗,电切组采取经尿道电切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与电切组比较,钬激光组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发射及术后血钠降低患者例数均更少,且患者的膀胱冲洗时间更短(P0.05),具有可比性。1.

2、2方法钬激光组采取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手术治疗,电切组采取经尿道电切手术,对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与电切组比较,钬激光组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发射及术后血钠降低患者例数均更少,且患者的膀胱冲洗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情况组别闭孔神经反射例(%)膀胱穿孔例(%)术后血钠降低例(%)膀胱冲洗时间(d)钬激光组(n=45)0001.10.5电切组(n=45)14

3、(31.11)5(11.11)4(8.89)1.80.83讨论膀胱肿瘤作护理统计源为泌尿系统中较为常见的肿瘤之一,主要为尿路上皮性肿瘤,其一定程度上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应给予一定的重视。而对表浅性膀胱癌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采取电切治疗,其具有可反复操作、无皮肤切口、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是其手术过程中出血多,且使用限制较多,在进行疾病治疗时有一定的缺陷。而钬激光作为高能脉冲式激光,在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有较好的汽化及切割功能,从而能够更好地减少对患者的损伤,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意义。在对表浅性膀胱癌患者进行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手术治疗时,对患

4、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后采取经尿道置入膀胱镜,通过使用生理盐水间断将患者的膀胱充盈,后将输出能量控制在1.02.0J,输出频率控制在1020Hz,功率控制在1040W。对于有蒂且相对较小的肿瘤,应在钬激光绿色光的引导下进行直接汽化,烧灼其基底部或肿瘤根部,应用Toomy将肿瘤组织吸出后进行浅肌层、黏膜下层及深肌层进行处理;而对于体积相对较大或广基肿瘤,应将阻碍肿瘤基部暴露的瘤体进行处理,将其切除完成后,使用激光对准其肿瘤基部及周围黏膜进行切割汽化处理,直至膀胱壁出现较为清晰的肌纤维后进行相关检查。而对表浅性膀胱癌患者采取经尿道电切手术,即采取24Fr间断的冲洗电切镜,将膀胱内灌注150ml蒸馏水后将进出水通道进行关闭,且在静止水流中进行电切。而在进行电切时应由浅至深,并且有次序的进行碟形切割。在视野模糊后将膀胱排空再次灌入150ml蒸馏水,而其切割深度应至显露较为清晰的基层纤维组织后,再进行电凝灼烧其基地周围2cm以内的黏膜,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本研究结果显示,与电切组比较,钬激光组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发射及术后血钠降低患者例数均更少,且患者的膀胱冲洗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对表浅性膀胱癌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采取钬激光和电切治疗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