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急性失血病人的成分输血外伤或手术可引起急性失血;急性失血未必都要输血;有输血指征不一定要输全血;只有合理输血,才能节约用血。节约用血的措施有三条:一是杜绝不合理用血;二是开展成分输血;三是提倡自体输血。一、 病理生理失血量和休克分度 临床症状取决于失血量和速度。 失血量15%血容量,心率,无休克症状。 20%早期休克 30%明显休克 40%重度休克 大量出血:数小时内失血量40%血容量。 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扩容。 病程早期Hb和HCT不能反映失血量。失血后的代偿机制和液体转移 1.血流重新分布:转向心和脑 2.组织间液迅速向血管内转移 失血1000ml,120ml/h 失血2000ml,500
2、1000ml/h 3.组织间液向细胞内转移 * 急性失血时血容量,组织间液。 * 不用晶体液补充这种“额外”减少,导致严重后果。二、扩容治疗1.首批晶体液扩容 早期有效扩容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和组织间液都很重要; 经验证明首批扩容液应“先晶后胶”; 晶体液用量至少为失血量的34倍; 首批2000ml林格氏乳酸钠液已作为常规复苏措施(见表1)表1 首批2000ml林格乳酸钠液20min内输入后的反应 迅速反应 短暂反应 无反应生命体征 恢复正常 短暂改善 无改善估计失血量 20% 20%40% 40%追加晶体液 不一定 必 需 必 需输 血 不一定 需 要 急 需备 血 配血
3、备用 配好即输 紧急发血手术干预 有可能 很可能 极有可能 全血和血浆虽能扩容,但扩容时未必需要。 2.胶体液扩容 未充分补充晶体液之前,不宜补充胶体液: 有些胶体液的COP血浆,把组织间隙的水分吸入到血管内发挥扩容,加重组织间隙脱水; 人造胶体分子量大小不等,大分子扩容,小分子利尿,医生误认为血容量已补足。 失血量30%血容量,加用胶体液。 “晶”与“胶”的比例:2:1或3:1,可达4:1。三、贫血时的代偿机制心肺功能正常,机体对贫血耐受力很强。 代偿机制有三方面:氧吸取率 正常人静息时有70%的氧未被摄取; 未被吸取的氧可通过摄取率被机体利用; 严重贫血时氧运送量降低一半,由于摄取率,氧耗
4、量维持恒定。心输出量 心脏贮备力好的贫血病人,心输出量可增加5倍; 急性贫血时,最初心输出量的增加靠心率;血容量补足后,心肌收缩力,每搏输出量; 血液稀释血粘度外周血管阻力心输出量。氧离曲线右移 Hb90100g/L开始右移 Hb65g/L明显右移,有利于组织摄氧。 * 有心肺疾患的病人对贫血的耐受力差; * 严重创伤或感染代谢率氧耗量, 耐受力。四、输血指征围手术期输血指征* 传统的10/30指征于1941年提出曾被广泛认同。 即 Hb100g/L或HCT0.30 近年研究表明: 如无心肺疾患,Hb在100g/L左右不必输血; 许多Hb100g/L病人可以耐受手术; 择期手术前Hb分别为60
5、100g/L与100g/L两组对比,术后死亡率分别为5%和3.2%,无显著性差异。 为此,1988年美国NIH建议把输血指征降到80g/L。 目前认为,输血指征应根据病情综合考虑。 * 有心肺疾患或低氧血症的病人,输血指征定在100g/L; * 无心肺疾患的年轻病人,Hb在80100g/L可以耐受手术。急性失血病人的输血指征 * 大量失血后,补液扩容只能恢复心输出量和组织血流灌注。 * 如有明显贫血,必须输注红细胞,才能纠正组织缺氧。 * 失血量20%血容量,只要输液,不必输血; * 失血量20%血容量,HCT0.30需要输血; 部分病人需要大量输血。 大量输血:24h内输血量自身血容量。 *
6、 严重创伤或合并感染,代谢率和氧耗量,HCT提高到0.35可降低死亡率。 认识上的误区是: 术前无明显贫血的手术失血600ml不输血有顾虑;明知术中失血不多也要输点血以保“平安”。 必须明确的问题是: 如无心肺疾患,病人对贫血耐受力强; 对于能耐受的贫血,用输血治疗不合理; 骨髓功能正常时,补充均衡营养,Hb短期内恢复; 输血有风险,决定是否输血应权衡利弊。五、输红细胞还是输全血全血和红细胞的优缺点(见表2) 表2 全血和红细胞输注优缺点比较 全 血 红 细 胞提高携氧能力兼扩容 以较小的容量提高携氧能力必须同型输血 同型或相容含全部抗凝保存液 抗凝剂随血浆除去血浆中含较多K+、 “保存损害产
7、物”随血浆除去NH3、乳酸 含较多白细胞、血小板碎屑 白细胞、血小板碎屑较少不能用于分离其它血液成分 一血多用输红细胞的适应证 * 血容量补足后,输血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 * 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输红细胞为好; * 红细胞用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病人,不良反应少; * 添加剂红细胞(红细胞悬液)列为首选。输全血的适应证 * 全血能同时补充血容量和提高血液携氧能力; * 全血可用于失血量大且有进行性失血的休克病人。 * 急性失血失掉的是全血,补充的全血并不“全”。 * 全血中粒细胞和血小板已丧失功能;* 全血中因子 和 不稳定,离体后活性逐渐衰减; * 全血中细胞碎片多,“保存损害产物”多; *
8、 全血输入越多,病人的代谢负担越重; * 全血比红细胞更容易产生同种免疫; * 全血比红细胞不良反应多。红细胞输注用于大量输血 * “晶”或并用“胶”扩容加红细胞输注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主要输血方案。 * 有人顾虑这样治疗会引起外周组织水肿或低蛋白血症。六、“不可避免”的外周组织水肿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治疗和恢复要经历三个阶段:出血期 特点:血容量,组织间液,细胞内水。 治疗:晶体液扩容,失血量大还要输红细胞。:止血后的继续扩容期 特点:组织间液(水肿),细胞内液, 血容量。 治疗:继续用晶体液扩容。 水肿在止血后1836h达高峰。:利尿期 特点:尿量逐渐,水肿多在34天内消退。 治疗:限制钠盐和液
9、体。水肿发生机制 * 大量晶体液扩容血浆蛋白被稀释COP; * 组织水肿的严重程度明显大于COP程 度,说明COP不是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 * 水肿与严重感染、低血压组织间隙基质结构改变大量白蛋白滞留有关; * 补充外源性白蛋白,包括输全血和血浆不能减轻组织水肿; * 水肿的原因也并非晶体液过量; * 限制晶体液、强制性利尿不能阻止水肿; * 补足晶体液后组织间隙静水压间 隙中的白蛋白随淋巴液向血管内返流; 加上肝脏合成白蛋白和白蛋白降解速度;组织水肿和低蛋白血症将在数天内消失。影响肺水肿发生的因素 * 晶体液扩容加红细胞输注不会增加肺水肿的发病率; * 提倡输全血或血浆来提高COP无必要。
10、* 这反映了扩容治疗到底应该选“晶”还是“胶”; * “晶胶之争”由来已久; 有人认为晶体液扩容肺水肿发病率较高; 另一些人认为用胶体液扩容更易发生肺水肿; 实际是不同病种得出不同结论。 * 多数人认为肺水肿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肺毛细血管内静水压 COP 肺毛细血管基底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 主张用晶体液扩容者认为: 用晶体液虽然使血浆蛋白稀释COP;但因肺间质COP也相应、静水压和淋巴回流; 这些“水肿自限因素”可抵销COP对肺水肿发生的影响。 创伤、休克伴感染病人,胶体液扩容容易发生肺水肿;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浆蛋白渗漏到肺间质肺间质水肿; 再用胶体液扩容ARDS。综合统计资料表明:
11、晶体液扩容的总体死亡率比胶体液扩容低 5.7%; 创伤病人晶体液扩容的死亡率比胶体液扩容低12.3%。 非创伤病人(选择性手术不伴休克)胶体液扩容的死亡率比晶体液扩容低7.8%。强调下列几点: 考虑扩容对肺的影响时,扩容液的总量、肺毛细血管内压和有无合并感染,比选择扩容液种类更为重要; 关键是扩容时要加强循环动力学监测; 创伤合并感染者应选用晶体液为主的扩容液; 非外伤病人适合以胶体液为主的扩容液; 不轻意用血浆扩容或治疗低蛋白血症; 大量输血可输全血,但不是非用不可; 如果要输全血,保存期太长的血不宜应用。七、大量输血时病理性出血的常见原因:低体温(最常见,最易被忽视) 低体温(35)血小板
12、功能和凝血因子活性出血。持续性低血压和低灌注 低血压和低灌注持续30min1h组织缺氧和酸中毒凝血系统激活DIC。肝病 凝血因子合成、AT、蛋白C、蛋白S合成 肝病 纤溶亢进(抑制物合成) 脾功能亢进,血小板 大量输库血或红细胞出血更加严重。稀释性血小板 大量失血并输入大量库血稀释性血小板。 输血量达1、2、3个自身血容量时, 自身血剩余量分别为37%、15%和5%。 输血量1.5个自身血容量时血小板, 血小板血浆,把组织间隙的水分吸入到血管内发挥扩容,加重组织间隙脱水; 人造胶体分子量大小不等,大分子扩容,小分子利尿,医生误认为血容量已补足。 失血量30%血容量,加用胶体液。 “晶”与“胶”
13、的比例:2:1或3:1,可达4:1。 目前认为,输血指征应根据病情综合考虑。 * 有心肺疾患或低氧血症的病人,输血指征定在100g/L; * 无心肺疾患的年轻病人,Hb在80100g/L可以耐受手术。 认识上的误区是: 术前无明显贫血的手术失血600ml不输血有顾虑;明知术中失血不多也要输点血以保“平安”。 必须明确的问题是: 如无心肺疾患,病人对贫血耐受力强; 对于能耐受的贫血,用输血治疗不合理; 骨髓功能正常时,补充均衡营养,Hb短期内恢复; 输血有风险,决定是否输血应权衡利弊。输全血的适应证 * 全血能同时补充血容量和提高血液携氧能力; * 全血可用于失血量大且有进行性失血的休克病人。 * 急性失血失掉的是全血,补充的全血并不“全”。 * 全血中粒细胞和血小板已丧失功能;* 全血中因子 和 不稳定,离体后活性逐渐衰减; * 全血中细胞碎片多,“保存损害产物”多; * 全血输入越多,病人的代谢负担越重; * 全血比红细胞更容易产生同种免疫; * 全血比红细胞不良反应多。强调下列几点: 考虑扩容对肺的影响时,扩容液的总量、肺毛细血管内压和有无合并感染,比选择扩容液种类更为重要; 关键是扩容时要加强循环动力学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4 How Are You》(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陕旅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第二批系统内招聘拟录用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2024中铁开投中铁云投紧缺人才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新课标核心素养一站式教与学(部编版)
- 2024下半年合肥滨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广东省汕头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Unit 1 Science and Scientists Reading and Thinking 语言点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22《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救援头盔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人教版(新)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2025年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招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徽省安庆市公安警务辅助人员招聘19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7.1力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 光伏电站安全培训课件
- 小学生勤俭节约课件
- 化工行业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升级策略方案
- 慢性胰腺炎病教学查房
- 中考英语复习阅读理解-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
- 电解质溶液的图像分析(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隋唐时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