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初中常用文言虚词:而,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之共13个。【之】(1) 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 代指知识和学问 曲肱而枕之。(论语十二章) 代指手臂 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 代指学过的知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 代善者;代不善者 下车引之。(世说新语两则) 代指元方。 国人道之。 (穿井得一人) 代词,这件事。(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夫君子之行 (诫子书) 宋之丁氏 (穿井得一人)2 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骨
2、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十二章)2. 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 曲肱而枕之。(论语十二章)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两则)3. 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学问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狼亦黠矣,而顷刻
3、两毙。(狼)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二章)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不义而富且贵。(论语十二章)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十二章)5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 【以】(一)介词1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如: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依靠”等。 如: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屠惧,投以骨。(狼) 以刀劈狼首。(狼) 幸甚至哉,
4、歌以咏志。(观沧海)(二)连词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盖以诱敌。(狼)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于】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译作“在”。如: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对”“对于”。如: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为】1、“为”作为动词是表动作行为,做。 如: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2、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者】 结构助词,译作“的人”“的方面”“的东西”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论语
5、十二章) 的人 有闻而传之者。 (穿井得一人) 的人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杞人忧天) 的东西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 的方面【其】(一)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代指“三人”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十则) 前代指颜回,后代指他,他的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代指狼 2、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其一犬坐于前。(狼) 【何】 1、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2、疑问代词,“什么”。如: 白雪纷纷何所似(世说新语两则
6、)【焉】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乃】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 乃悟前狼假寐。(狼)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两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 屠乃奔倚其下。(狼) 【乎】(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如: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且】 用作连词表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不义而
7、富且贵。(论语十二章)【也】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的,如: 贤哉,回也!(论语十二章)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十二章)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论语十二章)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引起下文或舒缓语气。如: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十二章) 【则】1连词,表示因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那么”“于是”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论语十二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2、副词,表示肯定,相当于 “是”“就是”。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世说新语两则)一词多义知: 人不知而不愠 (动词,了解) 温故而知新 (动词,得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动词 知道)成:非志无以成学 (使动用法,使有所成就)遂成枯落 ( 动词,变为,变成)行:夫君子之行 (操守,品德)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行走)止:止有剩骨 (仅,只)一狼得骨止 (停止)前: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前面的) 狼不敢前 (动词,上前)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想,打算) 意暇甚 (神情)敌: 恐前后受其敌 (动词,攻击) 盖以诱敌 (名词,敌人)古今异义1、少: 古义:一会儿。 今义:数量小。2、几何: 古义:多少。 今义:数学的一种,几何学。 3、儿女: 古义:子侄辈的人,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 今义:指子女4、因: 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网络对组织内部沟通的影响研究
- 员工账号合同范本
- 政府终止合同范本
- 企业合资合同范本
- 廉政合同范本2017
- 电商物流业的人才培养与教育策略
- 社交平台在网络公益活动执行中的作用与价值
- 2025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9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知识产权在知识付费时代的价值体现
- 现代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师角色塑造与能力提升
- 2025四川宜宾市高县县属国企业第一次招聘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母婴照护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全国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含评分细则)
- 航空服务形体训练课程标准
- 项目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GDAQ20102
- 一文看懂全部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方式
- 苏科版四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 应答器报文定义《运基信号[2005]224号》
- 电网公司客户资产接收管理细则
- SH3503-2007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