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成长的影响_第1页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成长的影响_第2页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成长的影响_第3页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成长的影响_第4页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成长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毕业设计论文播送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设计)课题名称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分校名称马电视网络大学年级名称13秋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名称学前教育学生谷雪霞指导教师温伟2021 年月日目录摘要1关键词11、家长教育方式的涵义和特点12、当代中国家长教育方式的现状和影响22.1 型教育方式22.2 专制型教育方式22.3 溺爱型教育方式22.4 无视型教育方式23、家长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影响33.1 父母的言行33.2 家庭气氛33.3家庭教育方式的统一33.4父母的家教技能34、建立正确的家长教育方式34.1建立和谐良好的家庭气氛44.2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2、44.3掌握和孩子有效沟通的技能44.4改进教育方式妥善解决孩子成长过程的具体问题4参考文献5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摘要: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教师,他们的教育方式往往对孩子有着巨大的影响。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对幼儿身心开展产生深刻长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达在幼儿人格的形成、幼儿行为方式的开展、情绪的开展以及幼儿的社会化等多个方面,应倡导正确的父母教育,使之形成安康完善的人格特征。本文通过对现代不同类型的家长教育方式的分析,以及探讨最应提倡的家长教育方式,来寻找最适应幼儿成长的家庭气氛和家长应该掌握的家教技能。关键词:家长教育方式人格身心家教技能家庭教育是父母及年长者在家庭自觉地

3、、有意识地对子女进展教育。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教育方式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整个学前教育的有机组成局部,家长教育方式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根据艾里克森人格开展阶段理论的观点,人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可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期和成熟期等八个阶段,而在这八个开展阶段中,家长教育作为一个最重要的社会化单元,在婴儿期到学龄期这四个阶段的人格开展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人格的根底与最初的社会化模式都是在这最初的四个开展阶段里,通过家长教育形成的。1.家长教育方式的涵义和特点方式是人们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

4、形式。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展的教育。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就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表达。中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家庭教育,很早就有“孟母择邻、“岳母刺字等故事。家庭教育是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局部,其起迄年龄各国主不尽一样。委瑞拉把胎儿期到 6 岁的儿童列为家庭教育的对象,并且把这段时期的儿童教育列为智力开发部规划的第一项工作。就大多数国家来说,则把初生到 16 岁的孩子作为家庭教育主要对象。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对象为初生到3岁的幼儿。朱瑞玲认为:“所谓教育方式,即是父母给予子女行为的奖罚;而子女透过

5、对这种行为奖罚力量的判断,形成外控信念,进而影响其行为。我们认为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家长教育方式具有很明显的启蒙性、长期性、全面性等特点。1启蒙性。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智力开展和品格形成至关重要,比方说小孩爱发脾气,如果开场引导好,他就变得比较平和,就会变成他稳定的人格个性,如果启发引导得不好,他就变得脾气暴躁,逐渐形成了爱发脾气的性格。2长期性。家长教育方式伴随着孩子从出生、上小学、初中、高中、上大学、参加工作,一直在起作用。一个孩子在走向成人,

6、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虽然和家庭的距离在拉大,但是家长教育的影响一直存在,并且从*种意义上来说,家长教育方式所起到的作用要比学校教育还要深远。3全面性。家长教育涉及到的容极其广泛。学校要管的,家长要管,学校不管的,家长也要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平安能力、爱好、审美等都离不开家庭对他的教育,所以家长教育的覆盖面很宽。正是因为家长教育方式具有这些特点,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重大,所以家长教育方式就显得更为重要。2.当代中国家长教育方式的现状在心理学中,把家长教育方式归纳为两个维度:承受拒绝维度和控制容许维度,根据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结合中国目前家长教育方式的现状,可以形成四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型、专制型

7、、溺爱型、无视型。2.1型教育方式在型教育方式的家庭中,学前儿童家长既有权威性,同时又有亲和力,家长对孩子给予中等程度的关爱和中等程度的允许或限制。家长是孩子的朋友,对孩子保持温和的态度,亲子间采取开放方式进展沟通。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对孩子的行为和思想加以引导,能合理接纳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在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家长能懂得孩子最需要培养的能力和品德是什么。在对孩子进展教育和管理的时候,知道奖惩结合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实,这种类型的家庭教育是最值得推崇的。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能真正做到的家庭是很少的,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的家长意识到了要采用的家庭教育方

8、式,但是并不知道还如何做,往往在遇到孩子问题行为的时候,会显得手足无措。2.2专制型教育方式专制型教育方式又叫绝对权威型教育方式,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给予很少关爱且给予最大限制,这种教育方式实际上就是现代社会流行的“虎妈、“狼爸式教育。虎妈式教育是近年来一个新出现的名词,主要为美国一个耶鲁大学华裔教授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这种教育方法的核心容是严格和严酷的执行教育方法中规定的每个细节。虎妈式教育的核心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美国延续,在中国传统儒家的观念里,学生如果不听话,面临的将是戒尺的惩罚,而在西方教育观念普遍认为,让孩子有自己更多的自主开展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因此,如果父母过于专制和严苛,

9、孩子的创造力和自主性会受到抑制。专制型教育方式正是如此,父母往往按照一套硬性的规,命令、要求、控制孩子的行为,强调权威,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和尊崇。在进展家庭教育时,父母往往订立明确的规则标准,要求子女遵照执行,过分严厉地对待孩子,全然不考虑孩子的意志,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严,态度极其粗暴,要求孩子服从家长权威。这种专制型的教育方式下培养出的孩子,如果孩子的叛逆性非常强,就可能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即孩子强烈的叛逆和不遵从,如果孩子从小一直在叛逆的状态下,长大后会引发一定的心理障碍以及扭曲。2.3溺爱型教育方式在这种类型的家庭里面,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家长对孩子的接纳程度很高,

10、学前儿童家长在进展家庭教育时,对孩子过分宠爱,百依百顺,以幼儿为“中心,无原则地满足幼儿的一切要求,处处袒护、事事包办。将感情、物质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对孩子给予更多的迁就,很少进展限制,对孩子的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程度的容忍和承受,具有过度保护的倾向。现在的家庭构造简单,独生子女就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着、疼着他们,爸爸妈妈也都是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这让孩子往往只考虑到自己,一个人将好吃的、好玩的独占了,不会想到要孝敬长辈。只要稍不满意,他们就横地打滚哭闹。在家里称王称霸惯了,和伙伴交往的时候,也都以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把最好的留给自己,把自己喜欢的先抢到手,拿到后就贴上自己专

11、属的标签,不愿再拿出来分享。从各国心理学研究结果来看,孩子6 岁以前,如果父母给予孩子过分的溺爱,孩子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无比的强大。他会停留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为所欲为,遇到困难的时候会退缩,会有非常高地自尊,当他以后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会因为不能成为中心而感到挫败,会不知道怎么样去处理人际关系,所以,家长的这种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时机,反而害了孩子。2.4无视型教育方式无视型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由于工作和其他原因,对孩子给予很少的关爱并较少进展限制,具有放纵的意味,无视了对孩子的教育。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不仅仅指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灵的关注。很多父母由于生活压力或是工作压力,

12、把精力主要放在工作上,对孩子缺乏关心,采取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任其开展的态度,如很多农村的留守儿童,他们出生后父母就远离家乡在外打工,为的是养家糊口,但是却无视了与孩子的交流,鲜有干预子女的言行,无视孩子的情况和需要,对孩子的优点、缺点也都不给予关注。除了留守儿童,如今城市里面的一些家庭,父母由于要大拼事业而无视孩子教育的也比比皆是,甚至是现在社会的很多富二代、官二代,这些人的不良行为引发了社会的热议和关注,可以说,他们在物质上是非常丰裕的,但是由于父母没有更多关注他们心理的安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从而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3、现代家长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影响家庭作为个体最重要的社会化的载体之一,

13、从幼儿刚出生一直到成人,都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开展。一个啼哭着、流口水的婴儿如何变成了学生、朋友和爱人,成为了医生、教师和军人在这些社会化的过程中,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研究说明,幼儿期是指3至6、7岁的儿童,这个时期是人生开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承受社会化的最正确时期,而这个时期儿童最主要生活环境和活动的场所是家庭,因此,家庭因素对幼儿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家庭因素中父母以及其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4.1专制专制易造成幼儿社会性差、攻击性强有的家长对幼儿管得太严厉,对孩子胆小过分斥责,并强迫他们做自己害怕的事情;有的家长喜欢用大发雷霆的方式来震住孩子,这样让他们

14、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很自卑。长期处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心,独立性较差,不敢去面对外部世界,对外部世界充满戒心。受到这种方式教育的孩子一局部表现为不敢参加集体活动,不愿和他人交往,孤单独卑。另一局部表现为对外部世界充满恐惧和戒心,对人冷酷无情,对抗性强。 4.2的教育方式易造成幼儿的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一种出于自愿的有利于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如助人谦让分享抚慰仗义等。这些行为存在一个共同点: 就是“替他人着想,使别人获得了利益和方便。型的家庭中家长尊重子女,信赖子女,和子女地位平等,这种家庭中的孩子能感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由于型家庭的父母不溺爱子女,尊重子

15、女的同时也让他们承担一定的责任,让子女从小就在“替家庭中的他人着想的行为中实践利他行为、体验利他行为、培养利他行为。 4.3溺爱型教育方式使孩子行为具有攻击性事实上,攻击并不能够保证幼儿将来“不会被欺负因为攻击性行为不但会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而且还会使行为发出者本人得到较多的来自环境的否认态度,不利于其安康成长。大量研究说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其同伴关系一般较差。大多数同龄小朋友会对其持拒绝态度,而且由于攻击者常常惹是生非,影响正常的幼儿园或者学校的学习秩序,因此他们也不能够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欢迎。可想而知,幼儿在这种消极、否认的环境中成长,他的性格开展必然会受到极大限制。4.4无视冷漠型对

16、幼儿行为的影响家长对孩子忽冷忽热,也会造成幼儿性格的不稳定。高拒绝性的父母通常无视了儿童的心理需求或身体不适,不管孩子的要否合理,只是一味拒绝,从而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引发其种种不良行为,如报复、攻击行为和摔打东西以发泄怒气的粗暴行为等。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极易产生对他人和社会的敌对、愤怒等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往往成为引发少年儿童的问题行为甚至犯罪行为的导火索。父母的拒绝、冷漠使父母对儿童缺乏积极的强化作用,因此在控制儿童的消极情绪、问题行为方面,父母的管教常常难以奏效。相反,她们常常无视孩子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把一些中性的行为看作是反社会行为,单纯依赖压制性策略( 如打骂、惩罚等

17、) 来对待觉察到的不恰当行为。这些过多的消极对待使儿童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表现出敌意性归因偏差,进而导致攻击行为的产生。4、建立正确的家长教育方式父母的教育对幼儿的人格形成和开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父母一定肩负起应有的责任,纠正自己的心理缺陷,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教育,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父母要多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掌握一些正确教育孩子的知识与方法,并且能够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合理地运用于实践,形成良好的教育。结合我国目前家长教育方式的现状,我们所提倡的积极安康的家长教育方式应该做到以下几点:4.1建立和谐良好的家庭气氛家应该是孩子温馨而平安的港湾,家庭环境的气氛,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幼儿情感

18、、个性、行为等方面。父母给予孩子很好的爱的示,则,孩子也会慢慢拥有爱的能力,用感恩的心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感受世界,在他们长大之后会更愿意和别人开展亲密的关系,如亲情、友情、爱情。如果父母离异,无论从其过程还是从结果来看,都使孩子的平安感降低,从而对孩子心理和个性开展产生许多消极影响。专家们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儿童容易有心理压抑和行动退缩等严重表现,这些表现与完整家庭子女有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缺损型家庭的男孩攻击性较强,女孩则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苦恼。这就提示成人,在开场一段婚姻、或准备要小孩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的婚姻和孩子负责任,生育不仅仅指生,同时还指育,父母有责任为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

19、,让孩子安康快乐的长大。4.2 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不少家长把自己家长的职责等同于保姆,只是负责幼儿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幼儿教育主要是幼儿园的任务。其实,家长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学习有关幼儿教育的专门知识,加强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家庭与幼儿园强大的教育合力,使幼儿受到全方位、多渠道的熏与培养。4.3掌握跟孩子有效沟通的技能情感沟通是家庭心理环境重要的组成局部,因此对儿童心理安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父母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时常会感到“牛头不对马嘴,原本是关心孩子,可是他却不领情;想说点知心话,却发现孩子心不在焉其实,孩子在与家长沟通时是有选择性的,如果无法开启他的心扉,自然也就无确地与他进展交流,好话未必能起到好作用。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首先应做到尊重孩子,其次要体会孩子的感受,甚至可以把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