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字词盘点课文全解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构造字词盘点课文全解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构造字词盘点课文全解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构造字词盘点课文全解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构造字词盘点课文全解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构造字词快解穿井:挖井,凿井。溉汲:打水浇田。汲,从井里取水。及:待,等到。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进述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字词盘点课文全解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构造字词盘点课文全解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构造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宋国国君。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对:应答,答复。使:使用,使唤。求闻:听信传闻。字词盘点课文全

2、解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构造字词盘点课文全解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构造字词快解杞国:周朝诸侯国。初在今河南杞县,后迁至今山东安丘东北。崩坠:崩塌陷落。身亡所寄:自己无处安身。亡:通“无,没有。寄:依靠,依附。因:于是,就。往:去。晓:告知,开导。积气:聚积的气体。亡:通“无,没有。字词盘点课文全解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构造字词盘点课文全解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构造字词盘点课文全解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构造字词盘点课文全解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构造?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一百六十篇。又名?吕览?。吕不韦(?前235),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

3、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现存八篇?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著名的代表人物。字词盘点课文全解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构造?穿井得一人?通过宋国人传闻“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启示人们: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传言往往失实,只有调查研究,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杞人忧天?这那么寓言,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忧。字词盘点课文全解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构造字词盘点课文全解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构造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1.读了?穿井得一人?,你得到哪些启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传言往往失实,只有调查研究,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2.?穿井得一人?有什么写作特色?本文短小精悍,幽默幽默,寓意深刻。故事中因对话中有一个多义词(“人,可指人也可指劳动力)而被人误解,结果越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