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1初中八年级物理教育教案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八年级是物理学科开始学习的起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从心理上重视。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了2021初中八年级物理教育教案范本,欢迎参阅。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育教案一 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l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的公式 。 难点:1.
2、速度概念的建立; 2.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什么是机械运动? 2、什么是参照物? (设计意图:回顾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以参照物作为标准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增加前后内容的联系,引出详细学习运动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 模块一:引入新课,建构速度的概念。 引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过程中,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出游时,人们希望最快到达目的地;刘翔比赛时,第一个冲到终点;草原上,猎豹追捕鹿。 此时,运动的快慢决定的不只是是否快捷或者荣耀,而关系到生死的角逐。 演示实验: 将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剪去不同大小的扇形后粘贴成两
3、个锥角不等的纸锥。比较这两张纸锥从相同高度下落的快慢,然后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如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设计意图:初中学生思维活跃,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来让学生了解运动的快慢很重要从而提出问题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引出新课)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前面三个事例,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比较物体快慢的方法; 2.交流总结; 3.展示各组讨论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并总结: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用时短的就快) 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大小。(路程大的就快)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结合生活实际总结
4、规律,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创设情境,建构速度概念 教师提出新问题: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1.创设情境 学校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12s,而24届奥运会一万米比赛冠军的成绩是28 min,怎样比 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教师启发:时间和路程都不一样,我们可不可以把他们其中一个量设置成一样呢? 学生思考讨论:可以计算两位冠军每1s内运动的路程,每一个相等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的就快。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情况下进行比较。 2.速度 我们平时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称作速度,用符号v表示。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就是 ,路程用s表
5、示,时间用t表示,所以 。物理量都有单位,那么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什么呢? 学生数学中学过路程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时间的国际制单位是秒,所以会很容易想到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教师补充在交通运输中我们还常用到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1m/s=3.6km/h。并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并强调常用的几个。 速度应用(多媒体展示) 例题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物理计算,规范计算步骤:要把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来。如果相同的物理量单位不同,要统一单位。把已知量代入公式时,数字后面要写上正确的单位。 例题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 km/h,两地
6、之间的铁路线长1453 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强调公式变形,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3: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 s,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 学生自主解答。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速度概念;例题展示规范学生解决物理题的步骤并学会速度公式的变式,同时注意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模块二:匀速直线运动 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多媒体展示两个网球运动时频闪照片,提出问题:哪个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 哪个小球运动的速度(即运动快慢)基本保持不变?哪个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提示可以
7、用两种比较快慢的方法) 第一个网球任何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也就是运动快慢不变,并且一直沿着直线运动,并且运动方向不变,我们成这样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设计意图:用频闪摄影形象直观的向学生展示物体的运动情况,加深学生记忆;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讨论思考,引出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运动路线是直线,运动快慢不变即速度不变)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平均速度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改变即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运动基本上都是变速运动。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时快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8、? 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如果只做粗率研究,也可以用 来计算,这样算出来的就是用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平均速度。此时s是某段的总路程,t是某段的总时间,v表示的就是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例题:火车从北京行驶1小时到天津,通过的路程是140 km,求火车的平均速度.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给予总结提升,构建本节知识网络。 一、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3、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千米/时(km/h). 1 m/s=3.6 km/h 二、在变速运动
9、中,v= 求出的是平均速度。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育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说明:教学目标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的概念。在本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等基本知
10、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这节课以以上知识为载体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以自制演示温度计为器材,通过学生观察、分析、创造,自己得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阅读教材,相互讨论,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如何逐步培养起后进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 (说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自学、观察、分析、创造的能力,及在学习中相互协作、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自学讨论,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图片 学生观察
11、后说说感受,引入课题温度 二、新授 第一节温度 2、学生实验一 学生用手触摸热水杯和冷水杯,并说出自己的感觉。引导学生总结出温度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冷的物体温度低、热的物体温度高) 再让少数同学触摸两杯水。 老师:凭感觉判断温度准确吗?要想准确的知道物体的温度应该怎么办? (一):温度计原理及构造 老师:你们知道的有哪些温度计?它的构造是什么? (说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 (说明:老师板书学生提出的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对积极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某些学生可能提出与本节内容不太相符的问题,老师不要置之不理,要给予合理的解释
12、,不要挫伤学生爱思考、爱发言的积极性 1、老师演示自制温度计。 老师:当把这个装置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同学们猜想一下,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把装置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学生观察。 老师:现在把此装置从热水中取出,放进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猜想后回答。 老师把装置从热水中取出,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学生观察现象。 老师:这种现象叫做什么?学生:热胀冷缩。 老师: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能否制作一个测温装置?这个装置叫做什么? 学生:温度计 老师:现在谁能说出液体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老师手举自制温度计。 老师:能否用此装置测量液体的温度?你认为它有哪些缺陷?
13、(说明:此问题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把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老师拿出演示温度计 老师:这支温度计经过改造,已经很完美。现在大家看看这只温度计,你们满意吗? 老师:谁能描述一下这支温度计的构造? (二)、摄氏温度 1、摄氏温度的规定 学生阅读课本P69并讨论:摄氏度、100摄氏度、1摄氏度是如何规定的。 2、摄氏温度的读写:出示天气预报稿,请学生扮演播音员播报天气预报,谁愿意? 宁夏2022年1月26日天气预报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宁夏地区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晴转多云,北风34级,气温15到2、明天夜间到后天白天多云。近期气温较低,请观众朋友们注意防寒保暖。 (学生阅读,
14、及时鼓励,纠正其中的误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认识温度计计的构造,介绍温度计上的量程和分度值。 (三)、温度计的使用 老师: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该做到哪些事项? 学生阅读课本P49“温度计的使用”,并作反馈。 老师:使用温度计常出现哪些错误?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学生阅读P49使用温度计的几个要点,并测量水的温度,小组展示 (说明: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自学、讨论,展示,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印象深刻,同时提高了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简单小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四)、体温计 1、老师出示体温计,学生观察,认识体温计的构造,特别是缩口的作用,量程老师:同学们在哪里见过体温计,医
15、生在使用之前是怎么做的?学生:在医院见过,医生使用之前要甩几下 老师:生病正常,同学们要加强锻炼,尽量少去医院。 (说明:提醒学生加强锻炼,培养学生爱护自己身体的意识) 学生阅读P69“体温计”知识小结:学生自结。 (五)、小结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育教案三 一、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第四章第一小节内容。从知识结构来看,光的折射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以及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之后编排的,是光的传播规律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光传播规律的进一步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反射、折射是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研究这些基本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研究控制光路的平面镜、透镜等基本元件以及它们的成像
16、原理,就构成了光学的基本内容。这些知识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就本节内容光的折射来说,它不但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而且也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二、学情 1.学生已具备的前期认知基础: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路可逆及光的反射; 2. 初中生学习的特点是学习兴趣很广泛,但这种兴趣还仅限于一般的直接兴趣水平,满足于被新鲜的生活、实验现象所吸引,容易忽略对现象本质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知道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
17、射角等名词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的初步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能够应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初步掌握正确观察折射现象以及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使学生体验通过实验探究折射现象、归纳出规律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在自主实验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细心观察和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与合作精神。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初步规律。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光的初步折射规律;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现象。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教学中主要采
18、用实验探索、讨论等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讨论、动手实验等,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眼,通过多种感知觉参与学习,以启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要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实验、探究、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交流等方式。 六、教学程序 1、温故而知新 简要复习光的反射现象,设问: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除了在表面发生反射外,还可能发生什么现象呢?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先让
19、学生观察几种现象: 现象一:观察水中的游鱼 由看到鱼时光的传播路径提出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时又会怎样呢?. 现象二:水中断筷 从以上现象引入,不但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学习折射现象的意义,而且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有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出课题) 给学生留下悬念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_和探索_,为下面的自主探索实验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作好铺垫。 3.新课教学 (1)课本活动4.1:教师出示并介绍实验装置,然后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现象。让学生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试问:谁能将所观察到的光路图大致画出来?请一同学上黑板画光
20、路图,其余同学在下面画,然后互相交流、评价。 (2)课本活动4.2: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的情况。首先由学生进行猜想,然后师生共同探究,并让学生用观察到的现象检验猜想是否真确,画出光路图。同学之间可相互讨论、交流。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所画的光路图,先由学生评价再与教师事先画好的规范的光路图比较,同时介绍折射光线、折射角等相关概念。 (3)分析论证、归纳规律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结合光路图分析归纳讨论结果。师生共同探讨分析各组的结论,不断补充整合,归纳出: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老师可作适当启发:除了发现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外,还有没有别的发现?这
21、时候有的同学还可以归纳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等相关知识。 (4)。知识迁移、深化理解 设问:如果让光从水中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情况会怎样呢?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画出猜想的光路图。 问:怎样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请同学们实际做一做试试看。 学生接着继续探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情况,并通过充分讨论很容易得出结论:光从玻璃或其它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也会发生折射现象,()并且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得出光折射时的特点。并介绍光的可逆性。 为了加深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作出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光路图。 5.规律应用、首尾呼应师生
22、共同解释现象(渗透STS思想) 现象一:水中断筷的现象(学生分析+多媒体动画解释说明); 现象二:折射使水中物体看起来变浅的现象(安全教育); 现象三:视频演示说明雨后美丽的彩虹、海市蜃楼、大气的折射等现象的原因。(书本p86生活、物理、社会) 课堂练习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达标测评题并指导学生完成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7、小结: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小结, 8、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练习册相关习题。 3.预习第二节透镜 七、板书设计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在界面发生偏折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
23、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光从水(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应用:海市蜃楼,彩虹。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育教案四 我是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第三中学的一名物理老师,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中的第3节摩擦力。 这是我说课的流程,共六部分,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和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2022年审定的人教版新教材,本节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入手感知物理知识,二是增加了一些更直观的
24、有关摩擦力的彩色插图,更多的从生活中理解摩擦力。这是本节的知识体系,包括认识摩擦力、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生活中的摩擦力三部分。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摩擦力是学习了弹力、重力后的又一种重要而常见的力,是力学的基础。(2)这不仅是二力平衡的应用,而且为后面的功和简单机械的学习,甚至高中学习做好铺垫,在力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3)不但使学生学习到摩擦力的有关知识,而且是学生对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升华,同时也逐渐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探究和重视知识应用的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虽具备了初步的归纳能力,但探究能力有差异,知识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在探索过程中乐学、会学,提高能力是关键。
25、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具体问题。 2、过程与方法: 感受体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定义结论、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加强团队合作、培养创新精神。 重点:(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解释生活中摩擦现象。 难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突破的措施:激趣诱导,以多种方式指导教学,把时间教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通过游戏引入、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形成新知;设疑启发,引导探究;辩论比赛,
26、巩固新知,对学生进行适时正确的引导。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利用对教材的预习,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最终形成物理知识、技能和方法。 五、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分六个环节,分别是游戏引入、感受体验、科学探究、知识应用、回顾反思、作业布置。 1、游戏引入: 初二学生活泼好动,对知识的渴求欲强,在新课开始我采用游戏引入,男生用一个涂油的碗,女生用一个干净的碗,在学生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比赛抓碗游戏,而力气小的女生却出乎意料的赢了。创设情境教学,引人入胜,引出新课,为这节课顺利的进行打下基础。 2、感受新知: 问题是知识的产生点,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体验,教师用拟人的口吻,类比拔河,提出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
27、实际,便于学生接受,使师生间的距离拉近。 生生合作,说出摩擦力的定义,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然后采用抢答的方式说出作用点和方向,不仅巩固新知,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摩擦力的方向是理解摩擦力的一个难点,学生对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混为一谈,而且生活中的一些经验使学生总认为摩擦力就是阻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走路,同时解决了上面两个问题。而采用举手指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我设计了摩擦力大搜索这一环节,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举例比赛,在这种交流中学生的表现欲被调动,使两个知识点顺利衔接,为突破难点做好铺垫。 3、科学探究: 根据学习金字塔的理论,只有让学生动手操作,甚至是教别人或马上应用才是效
28、的学习方法。在本环节学生说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从生活经验进行多方位的猜想,拓展学习思路,小组自行合作设计实验方案,特别是如何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通过生生交流学会,通过我设计的火眼金睛环节等多种方式,真正学会控制变量法这一科学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尝试成功的喜悦之后,信心更足了,而教师此时及时肯定他们的猜想,鼓励他们合理分工后动手去验证,引导他们进行数据分析,而对于学生的其他猜想,也广泛讨论实验,本实验根据学生的猜想变量太多,小组合作分两个阶段有秩序的进行实验,使课堂活而不乱,得出规范的结论,最后交流与评估。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即使是失败了,反思后再实践验
29、证,这也是一种收获。本环节,我采用小组实验比赛的方式,选出几个优胜小组来。 目的一是学会科学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增强学习信心;二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三是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让学生多角度、多方法解决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我设计了通过手和桌子探究摩擦力的方法,简单且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对影响摩擦力的这两个因素的进一步理解。 4、知识应用: 根据学生学习注意力不持久的现象,在此掀起课堂的_,我设计了辩论赛这一环节,主要有四个目的,一是在课堂中引用竞争机制,以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二是增强学生的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是顺利的进行知识点间的过渡。 再薄的一张纸也有它的两面性,通过上面的辩论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的摩擦力的两面性,所以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通过实例说出了具体的方法,从系鞋带到磁悬浮列车,加上老师展示的一些图片,使学生大开眼界。这样不仅教会学生辩证的看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科学的热情。通过聪明屋的这一环节,等到知识的升华。 5、回顾反思 达标测试环节,检验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小结部分,先让学生主动总结,学生交流,看谁的收获多,查漏补缺,让学生学会知识的梳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六、作业布置: 作业题设计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继电器电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卸货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口腔外科服务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塑料杯盖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为电话购物提供电信渠道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移动电话显示屏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皮肤保湿霜化妆品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失物招领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PP网贷平台运营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药用面粉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2023-2024学年广西南宁十四中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 2022年内蒙古事业单位联考C类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3年河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公共英语真题(试卷+答案)
- 【月考】数学六年级(上)全优好卷第二次月考卷b-北师大版(含答案)
- 第12课植物的养分(教学课件)六年级科学上册(冀人版)
- 劳务合同模板电子下载
- 《建设工程估价》课件
- 2021中国Castleman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 律师事务所投标书范文精简处理
- 办公大楼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抗生素的滥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