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3.12 长亭送别1. 理解西厢记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2. 体味离别时的感情,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3. 赏析本文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教学重点: 1把握主题、人物感情;2体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教学难点:1、重点曲词的理解;2、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把握。教学方法:诵读法、曲词赏析法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由红楼梦中“双玉读曲”导入(课件展示红楼梦中双玉读西厢记的片段)宝玉和黛玉看得是本什么书呢?就是元杂剧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西厢记的精彩片断长亭送别。二、关于西厢记的地位及评价王实甫的西
2、厢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双璧元杂剧的“压卷”之作, 也是元杂剧中最优美宏伟的大型喜剧, 代表元杂剧的最高成就,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作品。金圣叹所列天下才子必读书之一,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之一。文学家、诗人郭沫若曾经说过:文艺母亲的女孩儿里,“要以西厢最完美,最绝世了。西厢是超过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王实甫就活在他的西厢里。红楼梦中借林 。黛玉之口称赞它“词句警人,余香满口”西厢记在他俩心中引起的强烈共鸣, 也正是封建时代青年男女的共鸣。难怪封建卫道士要视之为“移人性情”的洪水猛兽,明、清两代统治者都曾明令禁毁。他们说西厢记是“淫书之尤者”,“看了西厢记,到老不成器”,
3、千方百计诋毁之。更有甚者,他们还瞎编什么西厢记作者“嚼舌而死”,死后被打入地狱不得超生,连那些推崇者如李卓吾、金圣叹,也因评点西厢而不得善终云云。三、西厢记剧情梗概和艺术成就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剧本描写书生张生在寺庙中 遇见崔相国之女崔莺莺,两人产生爱情, 通过婢女红娘的帮助,历经坎坷,终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而结合的故事。第一本 :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第二本 :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第三本 :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第四本 :张君瑞梦莺莺杂剧第五本 : 张君瑞庆团圆杂剧剧情梗概 :唐贞元中,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也借宿于此
4、。一日,张生游佛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为了能与莺莺亲近,他寓居于普救寺的西厢房。时蒲州有孙飞虎起兵作乱,乱军包围了普救寺,欲夺莺莺为押寨夫人。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许下诺言,谁能破贼解围,就将莺莺嫁给他为妻。 张珙挺身而出,写信请好友白马将军杜确来营救。杜将军杀退孙飞虎。不料老夫人嫌张生是一白衣秀士,门不当户不对,便出尔反尔,违约赖婚, 只许张生与莺莺两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不能与莺莺成亲, 害了相思, 经莺莺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两人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私定终身。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了,便把红娘叫来拷问。 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于崔家名声不利,不若答应
5、两人的婚事。老夫人无奈,只得答谢了张生与莺莺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 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四、关于作者王实甫是元代著名杂剧西厢记的作者,但是关于他生平情况的历史记载却很少。王实甫是大都(今北京)人。他生活的时期是元杂剧的鼎盛时期。王实甫早年曾经为官,宦途坎坷, 他常在演出杂剧及歌舞的游艺场所出入,是个不为封建礼法所拘、与倡优(当时的演员)有密切交往的文人。晚年弃官归隐,过着吟风弄月,纵游园林的生活。王实甫的杂剧如今仅存西厢记 、破窑记和丽园等十三种。其中最著名的西厢记共五本,是王实甫的代表作,在元代和明代就为人推重,被称为杂剧之冠。五、西厢
6、记的来源和演变及主题来源和演变: 唐代诗人元稹写了传奇小说莺莺传,说的便是张生与崔莺莺的恋爱故事。 这是西厢记情节的源始。传中有莺莺的诗明月三五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也就是西厢记命名的由来。当莺莺传故事流传了四百年左右的时候,即金代,说唱家董解元写成了西厢记诸宫调(后人习惯称之为 董西厢),使崔、张恋爱故事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王实甫杂剧西厢记( 为便于区别,也有人称作王西厢 ) 的基础。从三千言的传奇文莺莺传变化到五万言的诸宫调董西厢,故事的内容、格局、人物、情景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题:西厢记和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思想上更趋深刻,具有更鲜明的
7、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已经不再停留在“才子佳人”的模式上,也没有把“夫贵妻荣”作为婚姻的理想。他们否定了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爱情已被置于功名利禄之上。西厢记结尾处,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正面地表达了 “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表达了反对封建礼教、 封建婚姻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主张,鼓舞了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而抗争。六、介绍元杂剧的基本常识 1、中国古代戏曲中国古代戏曲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坐,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她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
8、清传奇,以及近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2、中国古代戏曲语言古代戏曲的语言包括曲词、宾白(说白)和科介。三者结合,共同推动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形象。曲词: 剧中人物的唱词, 是在诗、 词和民间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新诗体,有严格的韵律,以符合演唱的要求。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起着抒发感情、渲染环境 和联结主要情节等作用。宾白: 剧中人物的说白,因“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一般是散文,也有少数韵语,分对白、独白。对白与话剧的对话相似,独白兼有叙述的性质。科介: 剧本中关于人物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提示。3、元曲中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立的一座丰碑,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兴盛于
9、元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有小令和套曲。与剧曲的区别在于只有唱的部分,没有宾白科介。4、元杂剧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结合起来,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元杂剧的戏剧结构基本形式是一本四折,每一折戏相当于现在的一幕,或者一场戏,但在一折中,场景却可有所变换。个别杂剧有突破一本四折的形式的,如赵氏孤儿。一般说来,一本为剧, 但也有一些作品超出一本,如西厢记即为五本。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宫调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声调,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徴、羽、变宫、变徴为七声。曲子分许多宫调,正宫即宫调之一。演出时一本四折都是由正末(男主角)
10、或正旦(女主角)独唱,其他的角色只是说白。七、听朗读( 14 分钟) 集中正音:玉骢斜晖迍迍金钏靥儿揾余荫拾芥长吁萋迷相携谂知相偎蹙玉醅泠泠罗帷绣衾青鸾栖迟禾黍赓亲眷胸臆重点字词:早是离人伤感:本来;总是离人泪:一定是;恨不倩:央求,请;却告了相思回避:刚好破题儿 :(口语)开始;则索:只好;兀的不:岂不;也么哥:句末衬词,无意义死临侵地 :痴呆模样阁泪汪汪:含;推整素罗衣:假装;怕不待:难道不;辆起车儿:动词,套;经忏无心 礼:顶礼,诵习;白夺:轻而易举;赓:续作;以剖存心:表白;且尽生前酒一杯: 先;阁不住:禁不住学生思考:1、根据刚才对课文的诵读,你认为这一折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哀怨凄婉
11、,沉郁感伤)2、这一折的情节内容可分为几幅场景?请你理清这一节的情节线索?3、找出文中对偶的句子第二课时进入节选部分长亭送别一、让学生回忆关于离别的诗词?乐莫乐兮心相知,悲莫悲兮伤别离。楚辞?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_李煜相见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课件展示柳永雨霖铃及李叔同送别)长亭送别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她是一首真挚的抒
12、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动人心弦的离情歌。理清剧情结构第一部分(“夫人、长老上”“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赶赴长亭 。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专听雷第一声”): 长亭饯别 。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 四边静 霎时间杯盘狼藉”“小生又生此念”):临别叮嘱 。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第四部分(“ 一煞 青山隔送行”结尾) : 夫妻分别 。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四,分析第一部分1, 端正好 一曲是化用谁的诗词?你能背诵原作吗?(
13、课件展示,学生齐读)2, 端正好 一曲描写了那些意象?本曲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抒情方式?直接还是委婉?" 晓来谁染霜醉 " 这一句中,你认为哪一个字用得最好?有什么艺术效果?总结:长亭送别 曲词以词采典雅见长, 情景交融, 其中以 端正好 最为突出。 我们看看 端中情与景是怎样交融的。一、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端正好一曲,前四句,一句一景:蓝天白云,黄花满地, 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二、 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前四句,以具有深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 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
14、莺莺心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三、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3, 滚绣球 中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出此时女主人公的心情? 恨( 1)恨归去得疾( 2)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忳忳的行,车儿快快的随)( 3)此恨谁知(松了金钏,减了玉肌)4, 叨叨令 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和叠词 、儿化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排比、反复、夸张;排比和反复的运用造成了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叠音和儿化具有民间口语的风格, 使语言生动活泼 ;修辞手法和叠词的运用使语言生动形象, 声情并
15、茂 , 营造出一种浓重的抒情氛围.五,分析第二部分1,夫人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从夫人的说话来看,她是怎样一个人?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的贵族2, 脱布衫 中也有环境描写,这里有何作用?(借景抒情) 提示: 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3,“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哪一诗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提示: 夸张手法, 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同。4,“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5、“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一句化用的是谁的诗句?(范仲淹苏幕遮
16、)6、“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 提示: 语出苏轼满庭芳词。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恨态度。六、作业:1、熟读并背诵端正好 滚绣球叨叨令2、熟读后面两部分,感受抒情特色第三课时一、 分析第三部分1、夫妻赠诗表现了二人怎样的心情?提示: 崔莺莺告诫张生切勿忘记她; 张生则发誓永无别恋。 这充分展示了二人深厚的情谊。2、 五煞 表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二、分析第四部分1、 一煞 写“别愁”,使用了“青山”、“古道”、“夕阳”、“烟霭”四种意象。试回忆唐诗宋词中用这些意象写“愁”的名句。青山: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17、?(林逋长相思·吴山青) 古道: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思 ) 夕阳: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烟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2, 一煞 中再写环境,其作用是否与开头 端正好 所写相同?提示: 稍有不同, 端正好 先一句一景, 以具有深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崔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然后用两句自问自答, 采用拟人、 夸张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这里是表现崔莺莺目送张生远去时那种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以人物所见之物,写内心深藏之情。“夕阳
18、古道无人语,禾黍风听马嘶”两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如何? 对比、映衬、对偶无声与有声映衬,更加烘托出当时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的悲哀3、虽然张生一再表白自己不会再在异乡拈花惹草,但莺莺却总担心他“停妻再取妻”,故而一再试探、叮咛,莺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明确: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妇女地位低下,始乱终弃的事是屡见不鲜的。实际上,作为西厢记故事雏形的会真记(唐元稹作)和莺莺歌(唐李绅作) ,都将张生描写为始乱终弃的薄情文人。 莺莺的离愁别恨,固然反映她对爱情的执著,同时也是她对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只是单纯的儿女情长。三、艺术手法总结1、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人物心理: 离愁别恨
19、: 经历艰难,始能结合,昨夜允婚,今日别离。埋怨不满: 拆散鸳鸯,催逼上路,此情难诉,此恨谁知。忧心忡忡: 荒村雨露,野店风霜,无人扶持,最难调护。惴惴不安 : 异乡花草,再行栖迟,停妻再娶,忘情负义。刻画方法 : : 直抒胸臆: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借景抒情: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风听马嘶。妙用修辞: 典故、比喻、对偶、夸张2、对戏曲语言的深入品味: (1)、 长亭送别 中,莺莺的反封建意识具体表现在那些曲词中?对拆散鸳鸯的不满 滚绣球 :“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叨叨令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 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珍重爱情鄙视功名
20、利禄 幺篇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朝天子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拆鸳鸯在两下里。” ( 科白):“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二煞 :“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2)、王实甫的戏曲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a. 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 对比等结合, 因情随物而设。 如“暖溶溶的玉醅, 白泠泠似水”是夸张、比
21、喻和对比, 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 b,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作者善于把凝练典雅的古代诗词与通俗流畅的民间口语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清丽华美、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作品融入了不少古代诗词的语句, 其特有的语义、情味和表达效果与剧中语境相契合, 增添了语言的文采和表现力。 如 耍孩儿 中“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近词中“未饮心如醉”之句,一字之易,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作品大量运用民间口语, 而且善于将它加工成富于文采的文学语言。例如<滚绣球 >一曲,可以说是口语的韵律化,通俗自然,生动活泼而富于文采。四、拓展讨论西厢记第五本写张生高中状元,衣锦荣归,
22、莺莺“金冠霞帔”、“五花官诰”,有情人终成眷属。明代以降流行的金圣叹批点本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砍去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崔、张分手,亦即剧本的结局,遂令西厢记由喜剧变为悲剧。对金批西厢的结局, 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 )第一种看法: 剧中主人公生活的时代, 封建礼教坚如磐石, 大团圆结局本来就缺少生活依据, 而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崔、张爱情走向毁灭是合乎逻辑的结果。 状元及第,奉命完婚更是入了俗套,令人感到先前崔母的刁难竟是如此“合理”。 金批西厢 让崔张爱情在凄凄切切中收场,揭露了封建礼教对美好爱情的摧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批西厢的流行,是历史的选择。第二种看法: 爱情的极点便是幻灭的
23、终点,这不符合作者“让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也不符合观众希望“花好月圆”的审美心理。崔、张从一见钟情到两情相悦,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起码,在王实甫看来,大团圆是这对痴男怨女的最好结局。第五本中的封建因素是时代局限造成,不宜苛求古人。金批西厢尾截王实甫西厢记是没有道理的。五、练习:(任选其一)示例: 暮时节的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一辆油壁香车从普救寺驶出,穿过疏林, 驶向十里长亭。 车上坐着相府千金催莺莺和侍女红娘。傍晚清冷的阳光斜照在莺莺挂满泪痕的脸上,哀怨中透着几分娇媚。轻车左前侧,张生骑在马上, 不紧不慢行着。 风掀开车厢幕帘一角,红娘顺眼望去,恰见张生向车厢投过深情一瞥,面容凄惨,双目噙泪。一间破败的亭子孤零零坐落在山脚路旁。车马声惊动亭上栖鸦“噗噗”飞起。莺莺被红娘搀下车来, 目睹此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土地抵押合同
- 工程建设合同协议书
- 保洁服务合同和内容
- 在建工程抵押反担保合同
- 担保人合同担保合同
- 企业软件销售合同
- 场地门面出租合同
- 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领域的应用合同
- 测绘工程部技术员聘用合同
- 湖北恩施学院《学前儿童发展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放射诊疗设备清单
- 供应链中的社会责任
- HDPE缠绕-B型结构壁管施工方案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养老院管理-考核考评
- 人美版四年级书法下册《第6课 竖心旁》教学设计
-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件-我与蔬菜交朋友-全国通(41张)
- 血型与输血检验-临床输血(临床检验课件)
- 按摩师培训协议书
- 落地式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
- 开心麻花《白蛇前传》剧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