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教材分析与建议_第1页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教材分析与建议_第2页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教材分析与建议_第3页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教材分析与建议_第4页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教材分析与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教材分析与建议路桥中学陈伟丽一课程标准关于立体几何初步的表述及教学要求1、表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几何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的数学学科。人们通常采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方法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三维空间是人类生存的现实空间,认识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是高中阶段数学必修系列课程的基本要求。在立体几何初步部分,学生将先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认识空间图形;再以长方体为载体,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能用数学语言

2、表述有关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并对某些结论进行论证。学生还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2、教学要求:空间几何体(1)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如纸板)制作模型,会用斜二侧画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3)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出的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4)完成实习作业,如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

3、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5)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借助长方体模型,在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以立体几何

4、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以下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直线,则两个平面垂直。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以下性质定理,并加以证明。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两个平面平行,则任意一个平面与这两个平面相交所得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

5、两条直线平行。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3)能运用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标准与原大纲比较,在要求上的主要变化有对于“空间几何体”:教学大纲要求:了解概念,掌握性质;课程标准则要求:认识柱、锥、台、球及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课程标准把重点放在了空间想像能力上,对概念、性质则降低了要求。对于“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课程标准把重点放在了定性研究(平行和垂直)上,定量研究(角和距离)在必修中不作要求(移到选修中),对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不证明,移到空间向量中再证。分段设计,分层递进。对知识发生的过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多处使用了“观察”、“

6、认识”、“画出”、“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要求的行为动词。对空间几何体的要求是直观感知;对线、面关系则要求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对判定定理的要求是操作确认、合情推理;对性质定理则要求思辨论证、逻辑推理。(4)不要求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问题。二新老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方面的对比新课标过渡教材A过渡教材B老教材空间几何体空间几何体的结构2棱柱4空间向量运算6多面体29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2棱锥4空间向量坐标运算3旋转体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2阅读及研究性3棱柱棱锥5多面体和旋转体的体积实习作业和小结2球4阅读及研究性3球3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点、直线、平面之

7、间的位置关系3平面3平面性质3平面28空间直线5空间平行直线与异面直线2空间两条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3线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3线面平行面面平行2空间直线和平面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3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4线面垂直4空间两个平面实习作业和小结1面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3线面的角二面角3面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3距离2小结与复习3小结与复习3合计18393957选修文科:推理与证明 10理科: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2 推理与证明 8系列3 : 数学史选讲 (3)球面上的几何(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 (1)几何证明选讲三、新课程教材和大纲教材处理的变化(1)从整体

8、到局部、具体到抽象大纲教材 点、线、面 柱、锥、台、球;课标教材 柱、锥、台、球 点、线、面。(2)强调几何直观,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并重,适当渗透公理化思想。(3)螺旋上升,分层递进,逐步到位。(4)教学内容呈现上的变化。在内容呈现上,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获得几何图形的性质,并通过简单的推理发现、论证一些几何性质。教材在内容的设计上不是以论证几何为主线展开几何内容,而是先使学生在特殊情境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对空间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有关空间图形位置关系的一些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对性质定理加以逻辑证明。不是不要证明

9、,而是完善过程,既要发展演绎推理能力,也要发展合情推理能力。(5)教学内容增减:删除(或在选修课内体现的):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计算。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计算。3、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4、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计算。5、多面体及欧拉公式。6、原教材中有4个公理,4个推论,14个定理(都需证明)(不包含以例题出现的定理)。新教材中有4个公理,9个定理(4个需证明)。增加:1、 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专设“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这一节,重点在于培养空间想像能力。2、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等内容。 四、浙江省数学学科关于立体几何初步的教学指导建议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8课时)1.11.1空间几何体

10、的结构(课时)基本要求发展要求说明1、理解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2、了解棱柱、棱锥、棱台的底面、侧棱、侧面、顶点的意义。3、了解圆柱、圆锥、圆台的底面、母线、侧面、轴的意义。4、了解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1、了解和正方体、球有关的简单组合体。2、能根据条件判断几何体的类型。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只须通过实例概括,不必证明。2、空间几何体的性质不必深入挖掘。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难点:如何让学生概括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教学建议:新课标在几何数学中强调几何学习的直观性,强调实物、模型对几何学习的作用。因此对柱、锥、台、球的学习需要从实物

11、图形的感知出发,抽象出其本质特征,来建立多面体、旋转体的概念,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结构和分类。课外可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更直接的感受空间几何图形的特征。如建议学生用纸板或游戏棒或细铁丝(作骨架)做出下列几何体的模型:正方体;长方体;三棱锥;四棱锥;三棱台。学生通过动手做,亲身体验柱、锥、台的结构特征,必会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想像能力。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课时)基本要求发展要求说明1、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意义。2、理解三视图画法的规则,能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3、掌握斜二测画法,能作简单几何体的直观图。4、能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理解三视图和直观图的联系,并能进行转化。1、对

12、于画三视图和直观图的几何体,只要求前一节介绍的柱、锥、台、球及它们的一些简单组合,不必研究较复杂的几何体。重点:让学生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教学建议:1、先让学生明确画好空间图形的必要性。2、向学生介绍空间图形在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下的表现形式,(三视图是正投影的主要应用,斜二侧画法是斜投影的应用);进而理解画三视图和直观图的基本要求,掌握画三视图和直观图的基本技能,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三视图的教学中要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完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探究”栏目中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三视图的画法,体会三视图的作用,同

13、时要让学生感到三视图缺乏空间图形的立体感,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直观图的画法埋下伏笔。为突破本节的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先举例分析根据三视图找对应物体,再由简单图形入手分析识别方法,所选的例题不必太难,注意例题的梯度性。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关键是掌握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它是画空间几何体直观图的基础。而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画法可以归结为确定点的位置的画法。在平面上确定点的位置我们可以借助直角坐标系来完成,因此画水平放置的直角坐标系是学生首先要掌握的方法。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画直观图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可设计用斜二侧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及几何体的三视图的问题,让学生动手

14、去画。让学生用所学的投影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画水平放置的正六边形的直观图;画一个五棱柱,其中底面五边形为正五边形,俯视图也 是正五边形;已知某个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用斜二侧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课时)基本要求发展要求说明1、了解表面与展开图的关系;2、了解柱、锥、台、球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计算一些简单组合体的表面积;3、了解柱、锥、台、球的体积公式,并能计算一些简单组合体的体积。1、了解柱体、锥体、台体的关系;2、了解三棱柱和三棱锥图形的变化关系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不要求学生掌握。重点:让学生了解柱体、锥体、台体、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难点:球的表面积与体

15、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建议:1、应从学生熟悉的正方体、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入手探究展开图和表面积的关系。2、对于课本通过“思考”提出的“如何根据圆柱、圆锥的几何结构特征,求它的表面积”的问题,可以进行探究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进一步把它推广到圆台,并最终把他们都统一到圆台的表面积公式下。3、通过对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的运用,加深学生对公式的认识,突出公式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作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0课时)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3课时)基本要求发展要求说明1、了解平面的概念,掌握平面的画法、及表示方法。2、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即公理1、2、3。3、会进行

16、“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之间的转化。4、掌握空间点与直线、点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分类。 5、理解异面直线的定义,并能正确画出两条异面直线。6、掌握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分类。7、理解公理4和等角定理。1、会说明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2、初步体验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思想方法。确定平面的3个推论、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距离及有关概念不作必修要求重点: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1、2、3);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难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的转化;对异面直线的认识。教学建议:可以先给出一些实物图片,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空间图形的兴趣,然后引入

17、最简单的几何体长方体模型,有关点、线、面用彩色来突出,让学生仔细的观察;设计一些实例,再给出实物图片,让学生觉得四个公理确实是显而易见的;设计一幅实物图片和直观图形进行对比,使学生从平面到空间理解等角定理,显得更直观、更可信。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课时)基本要求发展要求说明1、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3、能运用上述定理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注意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几何直观能力平行关系的判定定理的证明不作要求。重点: 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

18、认,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难点:性质定理的证明,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这三种平行关系的联系与应用。 教学建议:可以先给出一些实物图片,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觉得直线和平面平行,平面和平面平行在生活中处处可见;长方体模型中有关点、线、面最好用彩色来突出,这样显得更直观,让学生仔细的观察“教室”这一长方体模型和其他长方体模型的线面的位置关系,容易得出直线和直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平面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例题和习题的设计要有意识的考虑长方体、正方体模型以及一些不太规则的图形。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

19、及其性质(课时)基本要求发展要求说明1、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2、理解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3、掌握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4、理解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概念。5、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6、能运用判定定理、性质定理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注意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几何直观能力。1、垂直关系的判定定理的证明不作要求;2、线面距离、面面距离的概念以及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不必补充;3、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仅限于用定义求作。重点: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20、定理和性质定理。难点:性质定理的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三种关系的联系与应用。教学建议:1、先做一个小实验,再结合长方体模型和教室里的有关实物,正确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小实验:如右图,拿一块教学用的直角三角板,放在墙角,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与墙角重合,直角边AC所在直线与墙角所在直线重合,将三角板绕AC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直角边CB与地面紧贴,这就表示,AC与地直垂直。2、在讲授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同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一样,先引导学生观察一个长方体模型(或图形),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过程,由此“抽象概括”出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平面和

21、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在此基础上,再回到长方体模型教室里的有关实物来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将更直观、更深刻。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只要求学生理解和应用,不要求进行证明。3、讲清与二面角有关的概念即可,教师不能讲得太多。4、在讲授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时,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模型,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几何的直观能力和几何的论证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回到长方体模型和教室里的有关实物来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将更直观、更深刻。 5、本章教学

22、中应重视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相互“翻译”转换。6、在讲完这一节后,应该引导学生把直线和直线垂直、直线和平面垂直、平面和平面垂直这三种垂直关系进行比较。五、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明确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的教学目标: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发展几何直观能力。从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画三视图和直观图、度量计算三个角度展开,引导学生认识空间几何体。2、加强几何直观、合情推理教学,适当进行思辨论证,从几何直观、合情推理、逻辑推理等多角度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3、注意从不同角度认识几何体几何体的分类 比较法的应用;描述几何体结

23、构特征的方法组成几何体的元素及其位置关系,运用已经认识的结构特征描述简单几何体的结构;4、充分使用长方体模型,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5、注意概念定理的发生发展过程;6、重视问题表达数学化的教学与练习:借用数学记号,不用或少用汉字;7、注意内容与呈现的变化。(加强过程,合情推理;从整体到局部,采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度量计算研究几何;内容删多增少,不要过度加深、扩全。)编者按:大地涵藏万物,孕育生命,被誉为人类的母亲。但是,近年来,伴随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地不断遭到各种污染的伤害。仅仅因土壤污染防治不足、环境监管乏力,导致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就频频发生,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

24、生百余起重大污染事故。目前我国大地污染现状严峻,成因十分复杂,形成令人扼腕的“大地之殇”。经济参考报以此为主题,探寻大地污染背后所触及的我国农业、工业、城市化进程中关于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深层矛盾与两难抉择,并以“大地之殇”系列报道的形式在“深度”版推出,敬请关注。大地之殇一·黑土地之悲占全国粮食总产五分之一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一个并不为多数人了解的严峻事实是,支撑粮食产量的黑土层却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减少了50%,并在继续变薄,几百年才形成一厘米的黑土层正以每年近一厘米的速度消失。照此速度,部分黑土层或将在几十年后消失殆尽,东北这一中国最大粮仓的产能也将遭受无法挽回

25、的损失。记者 孙彬 管建涛 连振祥 吉哲鹏 娄辰 李松南京 哈尔滨 兰州 昆明 济南 重庆报道毒土:GDP至上的恶果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出现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上游向下游转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的趋势,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演变成污染事故的频繁爆发。日益加剧的污染趋势可能还要持续30年“目前,我国土壤污染呈日趋加剧的态势,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多年来,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维理教授一直关注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我国土壤污染呈现一种十分复杂的特点,呈现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污染混合的局面。”“现在我国土壤污染比各国都要严重

26、,日益加剧的污染趋势可能还要持续30年。”中国土壤学专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潘根兴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这些污染包括随经济发展日益普遍的重金属污染、以点状为主的化工污染、塑料电子废弃物污染及农业污染等。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环保部南京环科所研究员单艳红说,华南部分城市约有一半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长三角有的城市连片的农田受多种重金属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成为“毒土”。农药化肥污染同样严重。张维理说,我国农药使用量达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黑龙江农业监测站杜桂德站长说:“目前,农药和化肥的实际利

27、用率不到30%,其余70%以上都污染环境了。”云南农业大学测算,每年大量使用的农药仅有0.1%左右可以作用于目标病虫,99.9%的农药则进入生态系统,造成大量土壤重金属、激素的有机污染。“不仅污染加重,而且还在转移扩散。”潘根兴说,当前,我国土壤污染还出现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上游向下游转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的趋势,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演变成污染事故的频繁爆发。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污染事故,包括砷、镉、铅等重金属污染事故达30多起。其中浏阳镉污染事件不仅污染了厂区周边的农田和林地,还造成2人死亡,500余人镉超标。频繁

28、爆发的污染事故损失惨重,不仅增加了环境保护治理成本,也使社会稳定成本大增,而土壤污染修复所需的费用更是天价。常州农药厂土壤修复需2亿元,无锡胡埭电镀厂重金属铬污染修复费用890万元,苏州化工厂需数亿至数十亿元。每年因土壤污染致粮食减产100亿公斤污染的加剧导致土壤中的有益菌大量减少,土壤质量下降,自净能力减弱,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出现环境报复风险。潘根兴教授说“许多土壤污染地区已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没有外来的治理干预,千百年后土壤也无法自净,有的地块永远都无法自净,甚至出现环境报复。”一是生态关系失衡,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长江三角洲等地调查的

29、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16%以上,致使稻田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系统稳定性不断降低。“吃土吐土,净化土壤,作为土壤的义工,蚯蚓的存在是土壤重要的环境指标,对土壤具有重大意义。”令潘根兴教授忧心的是,现在,土壤中的蚯蚓、土鳖及各种有益菌等大量消失,农作物害虫的天敌青蛙的数量大减,自然生态面临危机。云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周江鸿等人在湖北、安徽等地的农田里发现,杀虫剂的使用对稻田节肢动物物种有损害作用,使得稻田天敌和害虫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二是土壤质量下降,使农作物减产降质。重金属污染的增加,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导致农产品产量与品质下降。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高级

30、农艺师陈志群认为,由于农药、化肥和工业导致的土壤污染,我国粮食每年因此减产100亿公斤。环保部门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三是重金属病开始出现,人们身体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汞、镉、铅、铬、砷五种重金属被称为重金属的“五毒”,对人有致命的危害。苏州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杨积德说“这些污染严重影响儿童发育,使人致病、致癌,危及人体生命健康。”上世纪70年代,日本曾出现“痛痛病”,是镉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而引起的,影响面很广,受害者众多,所以被公认为是“公害病”。潘根兴教授在全国各地市场上进行的调查也显示,约有10%的大米存在重金属

31、镉超标。他说:“这些镉米对自产自食的农民来说无疑是致命的风险。”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痛痛病”初期症状已开始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土壤污染导致的疾病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最终危害中华民族的子孙未来。”“宁愿毒死也要GDP”?产业模式亟待反思土壤污染如隐形“杀手”,难以察觉却可能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重金属在蔬菜、粮食中的累积,将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置于危险境地,甚至产生环境报复。“土壤污染的加剧原因有天灾,但更多是人祸,不科学的发展是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潘根兴认为,土壤污染主要一来自矿山采冶、工业“三废”、污灌、固废堆放等,基本上都属于人为因素,表明近年来的产

32、业发展模式亟待反思。当前,令人忧心的是各地以追求G D P为核心的政绩观,不科学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大量违法排污、超量排污。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发展心切,抱着“宁愿毒死也要G D P”的心态,有意无意地忽视环境保护,导致“引进企业就是引进污染,发展经济就是破坏环境”的恶果。面对企业违法排污,一些地方政府成为企业的保护伞,通过变通政策打擦边球,甚至开绿灯,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护环境不被污染,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污染事件暴露了各地环保意识薄弱,政府监督缺失,是整个社会的耻辱。“不断发生的污染事件告诉人们,缺乏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呵护,对公共利益和公众生命漠不关心,暴露出企业环境意识薄弱和地

33、方政府责任缺失。”江苏省小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委党校教授冯治指出,必须反思高歌猛进的产业发展模式,真正落实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黑土层流失 危及中国最大粮仓黑土层变薄,是指黑土地的有效耕层变薄,直接导致支撑粮食产能的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肥力下降。然而,农业科技进步和高产作物增加作用下的粮食增产,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黑土层日渐变薄、耕地质量下降的严峻现实,导致农民和相关部门放松对耕地质量的保护。有关专家建议,应尽早完善耕地质量建设法规,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用最小代价守住我国最大“粮仓”的产粮之本。“一两黑土换二两油”的日子再不会有了“以前挖两锹深还是黑土,现在一

34、锹后就基本看不到了。”黑龙江省依兰县三道岗镇三道岗村农民程先粟从自己地里抓起一把黑土,“你瞅瞅,黑土都不太黑了,一两黑土换二两油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东北黑土区总面积约3523.3万公顷,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粮食年产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粳稻等商品粮供应地,粮食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等院所专家联合调研形成的“东北黑土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指出,东北黑土地初垦时黑土厚度一般在60至80厘米,开垦20年的黑土层则减至60至70厘米,开垦70至80年的黑土层只剩下20至30厘米。“建国初期,黑龙江省黑土层大都一米多厚,现在找半米深的都难了,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只剩下表皮薄薄一层,颜色也由黑变黄。”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站长胡瑞轩有些感慨,形成1厘米的熟化黑土层大约需要50年,半米就得上千年,而现在东北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0.3至1厘米的黑土层。有专家担心,“如果不及早治理,部分黑土层或将在几十年后消失殆尽。”“黑土层变薄,就是指黑土地的有效耕层变薄,直接导致支撑粮食产能的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肥力下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