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习题集(含答案)_第1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习题集(含答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习题【说明】:本课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编号为 09009)共有计算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 填空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计算题1.求如下图所示周期性方波的复指数形式的幅值谱和相位谱4.已知信号x(t)=5sin10t+5cos(100t-n4)+4sin(200t+d6),通过传递函数为H(s)的测试系统,试确定输出信号的频率成分并绘出输出信号的幅值谱。0.005s+15.一阶温度传感器,其时间常数T3.5 (s),试求:将其快速放入某液体中测得温度误差在2%范围内所需的近似时间。6.有一金属电阻应变

2、片,其灵敏度S=2.5,R =120Q,设工作时其应变为1200卩:,问R是多少?若将此应变片与2V直流电源组成回路,试求无应变时和有应变时回路的电 流各是多少?。7.用时间常数为0.5的一阶装置进行测量,若被测参数按正弦规律变化,若要求装置指示值的幅值误差小于2%问被测参数变化的最高频率是多少?如果被测参数的周期是2s和5s,问幅值误差是多少?8.已知低通滤波器的频率特性为H(f)二1 (1j2二fj,式中= 0.05s,当输入信号x(t)=0.5cos10t+0.2cos(10a-45)时,求其输出y(t),并比较y(t)与x(t)的幅值与相位有何区别。9.进行某次动态压力测量时,所采用的

3、压电式力传感器的灵敏度为90.9nC/Mpa,将它与增益为0.005v/nc的电荷放大器相连,而电荷放大器的输出接到一台笔式记录仪上,记录 仪的灵敏度为20mm/v。试计算这个测量系统的总灵敏度。又当压力变化为3.5Mpa时,记2录笔在记录纸上的偏移量是多少?10.应变片称重传感器,其弹性体为圆柱体,直径D=10cm,材料弹性模量E=205X109N/m2,用它称50吨重物体,若用电阻丝式应变片,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S=2,R=120Q,问电阻变化多少?11.余弦信号被矩形脉冲调幅,其数学表达式为试求其频谱12.已知某信号的截频f fc=125Hz,现要对其作数字频谱分析,频率分辨间隔=1Hz。

4、问:1)采样间隔和采样频率应满足什么条件?2)数据块点数N应满足什么条件?3)原模拟信号的记录长度T=?13.求同周期的方波和正弦波的互相关函数A計214.已知理想低通滤波器H(f)=00试求当:.函数通过此滤波器以后的时域波形。15.应变片称重传感器,其弹性体为圆柱体,直径109N/m2,用它称50吨重物体,若用电阻丝式应变片,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Q,问电阻变化多少?、简答题16.什么是信号的频谱?周期信号的频谱有什么特点?17.试述线性系统最主要的特性及其应用。18.测量系统主要有哪几种干扰?如何减少这些干扰?19.试举例说明测试系统的组成环节的主要功能。20.什么是信号?信号处理的目的是什

5、么?21.什么叫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它和系统的传递函数有何关系?22.试述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23.试述信号的幅值谱与系统的幅频特性之间的区别24.说说设计测试系统的原则25.什么是信号的预处理?主要有什么内容?26.在信号采集前一般要求对模拟信号作哪些预处理?为什么? ??27.简述脉冲响应函数与频率响应函数、传递函数之间的联系。28.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缺点?29.简述压电式传感器需要配置前置放大器的原因;常用的前置放大器有哪两种其它D=10cm,材料弹性模量E=205XS=2,R=120330.抗混滤波器的作用是什么?它选用何种滤波器?31.试说明二阶

6、装置的阻尼比Z多采用Z=( 0.60.70.60.7 )的原因。432.选用传感器应注意哪些问题?33.某一系统的输人信号为x(t),若输出y(t)与输入x(t)相同,输入的自相关函数Rx(T)和输入一输出的互相关函数Rxy(T)之间的关系为Rx(T)=Rxy(T+T),试说明该系统起什么作用?34.极距变化型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请叙述其输入输出表达式、灵敏度表达式和应用场合。35.有人在使用电阻应变仪时,发现灵敏度不够,于是试图在工作电桥上增加电阻应变片 数以提高灵敏度。试问,在下列情况下,是否可提高灵敏度?说明为什么?1)半桥双臂各串联一片;2)半桥双臂各并联一片。36.说说信

7、号数字分析流程,简述各部分的功能。37.什么是信号的加窗?加窗后对信号有什么影响?38.简述相关分析的工程应用。39.说说采样中的混叠是如何产生的,怎样才能避免?40.有一个200HZ的方波信号,采样频率为500HZ,请问是否产生混迭?为什么?(略)答案1.解在x(t)的一个周期中可表示为该信号基本周期为T T,基频0=2 7/T T,对信号进行傅里叶复指数展开。由于x x(t t)关于t t=0对称,我们可以方便地选取-T T/2t tT T/2作为计算区间。计算各傅里叶序列系数 6 当n n=0时,常值分量C C0:当n-0时,最后可得注意上式中的括号中的项即sin (n n0T Ti)的

8、欧拉公式展开,因此,傅里叶序列系数6 可表示为2.解:求得x xi(t t),X X2(t t)的频谱分别为sin二f亍sin 3二f和X2(f)=p根据傅里叶变换的线性性质和时移性质可得:填空题计算题2T1 .,Cn =si nc(n %Ti) =0,二,-二。频谱图如下:Xi(f)其幅值谱为:相位谱为:53.解:64.解:5.解:将温度传感器快速放入某液体中测量温度,属于其实质是阶跃输入根据阶跃输入状态下, 一阶系统的响应特征,当t约为4T时,其输出值为输入值的98.2%。6.解:由P59,公式(3-2)可知,U23无应变i(t)8.3 10A=8.3mA2R 2x120幅值误差小于2%

9、,应H(f) 0.98求出f:0.08 Hz对被测信号:周期是2s, = 0.5Hz,H(fJ =0.537,幅值误差为46.3%周期是5s,f2= 0.2Hz,H(f2) =0.847,幅值误差为15.3%8.解:将输入信号的各次谐波统一写成Xsin(3it+$xi)的形式x(t)=5sin10t+5sin(100t+n/4)+4sin(200t+n/6)信号x(t)由三个简谐信号叠加而成,其频率、幅值、相位分别为频率幅值X相位$xi31= 10A=5$x1=032=100A =5$x2=n/433=200A?=4$x3=n/6设输出信号为y(t),根据频率保持特性,y(t)的频率成分应与x

10、(t)的频率成分相同,各 频率成分的幅值和相位可由输入信号的幅值和相位与测试系统频率响应特性H(3)确定,根据题设条件,可得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系统的幅频特性输出信号y(t)的频率、幅值、初相位分别为频率幅值Y= A (3i) Xi相位$yi=$(3i)+$xi31= 10Y=4.99$y1=0.0532=100Y2=4.47$y2=0.3233=200Y3=2.83$y3=0.26绘出y(t)的幅值谱如右图。有应变i(t)U2R22400.36= 5.8 10”A=5.8mA7.解:一阶装置,有H(s)=1Ts 1今T =0.5,有H( f)=11 (T 2 f )2279.解:系统的总灵敏度

11、为:890.9X0。005X20=9。09测量系统的总灵敏度为9。09mm/MPA记录笔的偏移量为:9.09X3.5=31。815mm10.解:因为:A50 100010(N) DI二()2E11.解:设xs(t)二cos2:f0tw(t)1其中w(t) = *12.解:1)信号的带宽为125Hz,采样频率应该大于等于它的两倍,所以2)频率分辨间隔=1Hz,所以N.:=1 s。如果取厶=4ms,贝U若N值取基2数,则N= 256。模拟信号记录长度T - N理论上至少应在1.024秒以上13.解:因方波和正弦波同周期,故可用一个周期内的计算值表示整个时间历程的计算值,又根据互相关函数定义,将方波

12、前移T秒后计算:14.解:根据线性系统的传输特性,将:函数通过理想滤波器时,其脉冲响应函数h(t)应 是频率响应函数H (f)的逆傅里叶变换,由此有:、简答题16.答:信号的幅值或相角与信号频率的关系,称为信号的频谱。 散性、谐波性、谐波的幅值随谐波次数的增高而减小。17.答:线性系统最主要的特性是线性特性和频率保持特性。在分析线性系统多输入同时作用下的总输出时,人们常常将多输入分解成许多单独的 输入分量。利用E所以: 二旦AEfs- 250Hz,15.解:因为:=E, F所以: =AE50 1000 10(N)DIr: ( )2E2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离_ 4mso9频率保持特性判断信源。18

13、.答:电磁干扰、信道干扰、电源干扰。良好的屏蔽,采用交流稳压器、隔离稳压器。 选用低噪声器件。19.答:测试系统由传感器、中间变换装置和显示记录装置三部分组成。测试过程中 传感器将反映被测对象特性的物理量,如压力、加速度、温度等,检出并转换为电量, 然后传输给中间变换装置;中间变换装置对接收到的电信号用硬件电路进行分析处理 或经 A/DA/D 变换后用软件进行计算,再将处理结果以电信号或数字信号的方式传输给显 示记录装置;最后由显示记录装置将测量结果显示出来,提供给观察者或其他自动控 制装置。20.答:信号是反映被测系统的状态或特性的某些有用信息,通常表现为随时间变化 的物理量。信号处理的目的

14、是:分离信噪,提高信噪比从信号中提取有用的特征 信号修正测试系统的某些误差,如传感器的线性误差、温度影响等。21.答:频率响应函数为输出的和输入的付氏变换之比。系统函数频率响应函数为输出的 和输入的拉氏变换之比。S=(T+j3,当6等于0时,拉氏变换就变成了付氏变换。所以频响函数是系统传递函数的一个特例。22.答:要实现不失真测试,测试装置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满足A(3)=Ao=常量 ( 3)=-t03如果A(3)不等于常数时所引起的失真为幅值失真, (3)与3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所引起的失真称为相位失真。23.答:(1)对象不同,前者对象是信号;后者的对象是系统;(2)前者反映信号的组成,后

15、者反映系统对输入信号不同频率成分的幅值的缩放能力(3)定义不同:处理方法各异:前者是对信号付氏变换的模,后者是输出的付氏变换与输入的付氏变换之比的模24.答:减少测试环节,阻抗匹配,满足不失真测试条件25.答:信号的预处理把信号变成适于数字处理的形式,以减轻数字处理的困难。26.答:信号的预处理是把信号变成适于信号数字处理的形式,以减轻数字处理的困难。预处理包括:(1 1)电压幅值调理,以便适宜于采样。(2 2)必要的滤波,以提高信噪比(3 3)隔离信号中的直流分量(4 4)如原信号经过调制,则应先行解调。27.答: 当输入信号的作用时间小于 0.10.1T(T为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或二阶系 统

16、的振荡周期)时,则可以近似地认为输入信号是单位脉冲信号3,其响应则称为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又称为权函数,根据3 3 函数的筛选性质:立即有Y()二H()X()=HC )对上式两边求付氏逆变换:以上推导可以看出在单位脉冲信号输入的时候,系统输出的频域函数Y(s)Y(s),就是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 H(H(3) ),而其时域响应函数 y(t)y(t),就是脉冲响应函数 h(t)h(t),它表示测 试系统在时域内的动态传递特性。28.答:电阻应变片是利用导体形变引起电阻变化, 后者利用半导体电阻率变化引起电阻 变化。半导体最突出的优点是灵敏度高。但温度稳定性差。电阻应变片灵敏度较低,但稳 定性较好。10

17、29.答:因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出电阻很大、电荷量很小,信号微弱;前置放大器有电荷放 大器与电压放大器两种。电荷放大器具有输入阻抗高,输出电压与压电式传感器电荷成正 比、与反馈电容成反比,且与电缆分布电容无关;电压放大器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的特 点,压电式传感器须与电缆配套使用。30.答:应选用低通滤波器以滤掉高频成分,目的是使信号变为限带信号,以避免在 模拟信号采样中产生混叠。31.答:1)灵敏度:传感器的量程范围是和灵敏度紧密相关的。传感器的灵敏度并非越高越 好,根据被测量要求来选取。2)线性范围:为了保证测量的精确度,传感器必须在线性区域内工作。3)响应特性: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必须在所测频率范

18、围内尽量保持不失真。但实际传 感器的响应总有一迟延,但迟延时间越短越好。4)可靠性:经过长期使用以后,其输出特性不发生变化的性能。5)精确度:表示传感器的输出与被测量的对应程度。传感器的精确度也并非越高越 好,因为还要考虑到经济性。6)工作方式。传感器在实际测试条件下的工作方式,也是选用传感器时应考虑的重 要因素。另外,还尽可能考虑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易于维修和更换等因素。32.答: 1 1)灵敏度:传感器的量程范围是和灵敏度紧密相关的。传感器的灵敏度并 非越高越好,根据被测量要求来选取。2 2)线性范围:为了保证测量的精确度,传感器必须在线性区域内工作。3 3)响应特性:传感

19、器的响应特性必须在所测频率范围内尽量保持不失真。但实际传感器的响应总有一迟延,但迟延时间越短越好。4 4)可靠性:经过长期使用以后,其输出特性不发生变化的性能。5 5)精确度:表示传感器的输出与被测量的对应程度。传感器的精确度也并非越高 越好,因为还要考虑到经济性。6 6)工作方式。传感器在实际测试条件下的工作方式,也是选用传感器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另外,还尽可能考虑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易于维修和更换等11因素。所以y(t) =x(t -T) =x(t)*、(t -T)该系统为一延时系统。34.答:由电容式传感器公式C =SoEA5输入输出表达式如下:灵敏度表达式:该传感器适合测量较小距离的测量35.答:电桥的电压灵敏度为SU,即电桥的输出电压U。=SR和电阻的相对AR/ RR变化成正比。由此可知:1) 半桥双臂各串联一片,虽然桥臂上的电阻变化增加1倍,但桥臂总电阻也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