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统编人教版)】_第1页
《屈原列传》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统编人教版)】_第2页
《屈原列传》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统编人教版)】_第3页
《屈原列传》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统编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屈原列传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 .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认识屈原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 的精神。2 .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3.掌握本课涉及到的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语言知识。教学重点屈原的不幸遭遇和历史事实,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爱国精神(第三段)教学难点记叙、议论、抒情密切结合的特点。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研读第三、四部分,总结全文内容及写作特点。教学过程:一、重点研读与渔父的对话段(10段)。这段的议论,性质跟前两处沉然不同,因此研读的方法也应跟前两处有些差异。具体 步骤是指名学生朗读,正音正读后,教师先用导语引路,然后才流通文意、难句,分析行

2、 文思路,最后反复诵读。无论哪个步骤,都要引导学生体味议论的形象化特征。(1)导语引路教师提示:这段是化用楚辞中的渔父篇写成,跟原作只是字句稍有不同。原 作是一篇辞赋,是一种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它的作者历来有争论,有的认为是屈原 本人所作,有的认为是楚人思念屈原所作。但不管作者是谁,创作的目的都是设为问答来 形象化地揭示屈原的内心世界,虽是议论,却跟一般的议论不同。作品中的渔父是一个避 世隐者,不是一般的渔父。因此研读这一段要紧紧扣住两个问题:两次对话揭示了屈原 临死前怎样的内心世界?屈原的两次回答都是议论,这些议论是怎样形象化了的?(2)关于文意、难句的疏解“众人皆醉,何不许8其糟而啜其

3、醐? ”明确:“食”的意思。这句话是用譬喻的说法问屈原为什么不同流合污。上句 的“随流场波”,下句的“怀瑾握瑜”,都是譬喻说法。“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明确:“沐”,指洗头;“浴”,指洗澡。这里是用“洗头洗澡”的比喻说明不愿让 干净的身子再被灰尘玷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明确:“察察”、“汉汉”均定语后置,整句可译为“人们又谁肯让洁净的身子,受 到污浊的东西(玷污)呢。”这句仍是切“沐浴”而言。“又安能以皓昭之白,而蒙世之温蛾乎? ”明确:“皓皓之白”,喻高洁的品格。这句是说:“又怎么能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 受世俗的尘垢污染呢?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

4、自投汩罗以死。”明确:怀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绝笔。“怀沙”二字,旧时解作怀抱沙石,即下句的 “怀石”。但也有人解释为“怀念长沙”。长沙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时长沙包括的地 域很广,汨罗也在其内,屈原在汨罗投水,也就是要归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汨罗以 死”的“以",连词,表行为的结果,和用作连词时表目的不同。二、研读11节1 .难句的疏解“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明确:“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个多义词。“从容辞令”,课本注 为“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这是一说;另一说,认为“从 容”是指“委婉蕴藉”,也通,屈原的辞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2 .提

5、问:屈原去世后有什么影响?文学一一祖屈原之辞令(学得到)(屈原辞赋传千古)思想一一终莫敢直谏(难以学到)(与日月同辉)楚国的结局日以削,为秦所火(遗憾、惋惜)三、总结行文思路提问: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点拨: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 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四大段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 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 于叙。四、研读12节1 .司马迁对屈原的感情和评价是怎样的?2 .比较司马迁与屈原命运的异同。(见课件)五、对三处议论进行小结

6、提示:请大家回顾三处议论,回答下面的一组问题:(1)三处议论,彼此间的关系怎样?是否带有回环往复的特点?(2)三处议论,分别用了怎样的议论方法?(3)三处议论,在笔调上有何共同特点?点拨性小结:第一处带有总纲性质,后两处带有分论性质,后两处与第一处有回环往 复的关系,这种回环往复,前人又叫“回挽法”。议论的方法,第一处是述评法,第二处 是寓议于叙和抒感相结合;第三处也是寓议于叙,但用的是引譬说理的方法。三处议论, 运笔虽不相同,但都带有咏叹的笔调。回环往复的回挽法,加上议论方法的丰富多彩的充 满感情的咏叹笔调,就使全文具有离骚的文情笔意,离骚的文情笔意正具有如上 特色。六、总结屈原的性格特征归

7、纳:爱国、正直思想品德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1 .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且首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司马迁在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有两个方面与一般文章不同:(1)把屈原的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说明了屈原的遭遇与祖 国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2)把屈原的“眷顾楚国”同“系心怀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古代君主是国家的象 征),通过他的“存君兴国”的思想集中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2 .屈原的正直集中在他敢于同邪恶势力抗争而决不与之妥协的斗争精神上。屈原从一开始就处在战国七雄错综复杂的斗争之中,处在楚国统治集团内部尖锐纷繁的矛盾之中, 处在昏君谗臣的重重包围之中。他不仅“嫉

8、”恨奸臣,而且敢于“刺”责那听信谗言,不 辨忠奸的昏君,这一 “疾”、一 “怨”、一 “刺”、一 “嫉”,便是屈原刚正不阿的斗争 精神的突出表现。这种正直高洁的品德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象经线和纬线一样紧密地 交织在一起,织成了宏伟壮丽的浪漫主义诗篇离骚。在诗中,屈原多次表白了自己的 高洁德操。3 .课文的最后两部分通过屈原同渔父的比喻性对话,让屈原将自己以死保节的决心作 了最终的表白,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和宁折不弯的斗争精神,表现了他对理想和正义的执 着追求,对卑劣、腐朽的切齿痛恨。屈原的死,是对邪恶势力的强烈控诉,也是对浑浑疆 噩的人们的呼唤和激励。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屈原的这种反抗多少是消极的,同时他这种 孤芳自赏,傲世疾俗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他轻视群众,脱离人民的阶级局限和时代局 限,表现了他的“国无人莫我知”(离骚)的孤独感。七、写作特色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 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 “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价式,第二部分为结语 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