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届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试题_第1页
河南省2019届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试题_第2页
河南省2019届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试题_第3页
河南省2019届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试题_第4页
河南省2019届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河南省2019届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 文字母代号涂在对应的答题卡上。1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善文中饕词"-1 芸芸众生五棒投地 世界、龌酬潮谟,返本J 归源,刹那间A.统一国家的建立B .民族大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2 .“此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新亚洲霸主产生。触发当 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因此具有 世界意义。”该材料评述的战

2、争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 .历史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下列历史事件其相互联系,最恰当的是()明治谯新甲午战争公隼上书4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了重大调 整,这一调整是()A .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 .纠正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C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5 .从1936年起,中国共产党提倡与各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中共倡导下,“全国抗日解放联盟” “全国救亡社”等民间组织应运而生。 一些颇有说服了的口号如 “中 国人不打中国人”

3、“立即对日开战,停止剿共”等广为流传。该材料表明()A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B .中共主张得到各个阶层的支持C.国共开始酝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6 .国民党军队主力分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敌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解放区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务,自然地主要由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 B . 土地革命 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7 .中国诗词大赛上有一道毛泽东主席写的反映解放战争的诗词,其上半句是“钟山风雨起苍黄”,下半句参赛者应该答()A .红军赤水出奇兵B .百万雄师过大江C

4、.三军过后尽开颜D .弥天大勇诚堪格8 .推动下图历史性会见的因素不包括 ()周恩来会见尼克松A .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B .美国对越南战争方针的调整C .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D .中美关系正常化9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春联也是时代内容的反映,以下对联与下图相对应, 最恰当的是()A .共产党恩泽天下,新中国情满未来B . 一洗国人耻, 百年沧桑尽C .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D .十载寒风漫岁月百春凋谢,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峥噪10 . 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问题之一,历史上党结合不同时期的情况适时进行了 不同的土地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下列对各时期土地政策分析不正确的是

5、()A. 土地改革实现了数千年来农民盼望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B.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一五计划奠定了物质基础C.人民公社化与农业生产合作社最大区别在于生产组织形式D. 土地流转是新时期,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11 .下列图片共同的影响,最恰当的是 ()中国研制的C919时速600公里实验高铁二维码A.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B .人与入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C.购物更加便捷D .交通更加便利12 .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地只能用“一团乱麻”来形容,俄国农奴起义不断,美 国面临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分裂行动,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被西方工业化生产冲散的七零八落,印度用战争回答英国的殖民侵略,。导致这“一团

6、乱麻”共同历史因素是()A.殖民扩张 B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C.工业革命 D . 一战爆发13 .下列对三次科技革命的论述错误的是()A .英国人为前两次科技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B .美国人在后两次科技革命中领先世界。C .三次科技革命后,都产生了新的世界经济中心D .三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新能源的产生14 .列宁与邓小平、罗斯福并称为上世纪三位伟大的改革家,他们的改革给我们的共同启迪是()改革要结合本国国情,大胆创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国家要消除私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A . B . C . D .15 .下图(主要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反

7、应的历史阶段准确的是()A.工业革命后 B .独立战争后B.二战后D . 20世纪70年代后16. 20世纪五十年代,新兴国家不得不在夹缝中,为自己的存在寻求新的出路,这些新兴 国家寻找的新出路是()A .加入北约组织B .加入美国或苏联中的一极C .推动不结盟运动D .成立上合组织17. 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说:“目前,只有美国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倾听西欧伙伴的声音。”美国前后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朝鲜战争爆发B .美苏冷战爆发C.欧洲经济的崛起D .中美关系的改善18. 20186年中国加入 WT计

8、五年保护期满,但欧盟、日本、美国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承认,中方强烈不满。并表示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这说明()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需要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3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各区域集团存在尖锐的矛盾和斗争。A . B. C . D .19. 近日有报道称:“依托大数据、智慧物流等现代互联网技术,中国阿里巴巴网络公司正在为全球中小企业打造一条网上丝绸之路,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畅通,更好的惠及当地民众”该新闻最能体现 ()A .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B .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C .

9、科学技术引起国际格局的变化D .中国科技开始引领世界20. 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曾上演过一部名叫呼吸的戏剧,该剧从头至尾没有一句台词。此剧的艺术风格应是承袭了【】A.老人与海B .格尔尼卡 C .记忆的永恒 D .等待戈多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 . (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86年“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具体展现,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积累总结出来的, 它起源于黄河流域,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了 “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 断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

10、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摘自互联网周刊材料二“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活动有“打春牛、荡秋千、冬至吃饺子等”。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得句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请回答(1)结合“二十四节气”形成过程,分析它体现了中华文明哪些特点?(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分析“二十四节气”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2 (2分)(3)列举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华史,列举河南省的一个“非物质文化”例子。(1分)22. (8分)材料一 “吾国经庚申圆明园之变,而十八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巨变

11、的补课,是第二次巨变的起点。彭明五四运动在三次巨变中的地位和影响请回答(1) (1分)结合材料一,分析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 (6分)结合史实,列表分析材料一中提到的两次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提示: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3) (1分)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分析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23. (7分)中国是人类文明古国,是世界上文明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为世界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曾经是世界强国,未来也会成为超级国家。(1) (3分)建国以来的三大民主制度,为今天成为超级大国奠定了坚实的民主政治基础,结合史实,论证该观点。(2) (1分)20世纪70年代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一场深远意义的革命

12、,唱响了成为超级大国的号角。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革命对中国的影响?(3) (2分)紧跟时代脉络,制定恰当外交方针,为超级大国梦保驾护航,新时期,我国外交方针是什么?举一例,论证该政策带来的作用?(4) (1分)国际风云变幻,世界政治、经济并非一帆风顺.贸易保护主义、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环境问题、地区冲突等等,深深影响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结合自身实际,你认为应当如何 为中国和平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24. (5分)请依据下图图片反映的历史场景,井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 12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明治时期,日本街头的电灯战后初期美国援助日本的物资2

13、5. (5分)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个阶段,欧洲一统天下时代、欧美共治时代和欧、美、日三足鼎立时期。请回答(1) (2分)结合史实,分析欧洲一统天下时代的因素有哪些(举两个例子论证即可)(2) (1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并能和欧共治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3) (1分)欧、美、日三足鼎立,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 (1分)我国正在深化改革开放,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给我国的启示是什么?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0分)12345678910DCCCACBDBC11121314151617181920BCDBBCCDBD21(1)历史悠久;农耕文明(2)影响

14、了中国人的思维; 促进了中国农业和文化的发展。(3)河南豫剧、拜祖大典等。22 ( 1)近代中国启蒙开始于甲午战争.(2)二次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甲午战争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阻碍民族工业发展思想地主阶级开始向西方学习学习从器物转向制度。大大(3)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历程。23 (1)政治协商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2)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3)全方位的多边外交。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4)略24 (6分)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给分要点:题目;(1分)史实正确,线索清晰;(1分)语句通顺,表述完整。(1分)若小 短文不足80字,酌情扣分。提示日本的崛起历程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二战后,美国采取非军事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