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叙事散文第九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总分60分,时间45分钟)1.下列划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莅(li)校沉着(zhuo)蓟(su)北激亢(kmg)A.显宦(hum)B.步履(l仃)C.潇(xiB)洒D.精,卜(he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蓟ji。)(3分)屏(bing)息以待涕(ti)泗交流大汗淋(lm)漓手舞足蹈(ddo)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o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景仰戊戌启迪风神潇洒B.谦逊七点么几箜篌公竞渡河C.弥漫苍茫引证起承转合D.机缘酣畅沾襟博闻强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竞”应为“竟”。考
2、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 .选出填入下文空白处最妥当的一项()(3分)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A.倒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B.倒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也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
3、导的作用C.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实在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D.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上下文谈的主要话题是“讲话”,所涉及的应该是“学术文章”。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重返报界显雄风1895年创刊的万国公报,是中国近代的第一份报纸,由康有为出资创办,梁启超、麦孟华负责编辑。百日维新失败后,梁启超逃往日本,开始了他新的办报历程。清议报于1898年12月23日,由
4、梁启超创办于日本横滨。梁启超以介绍民主自由、传播西方先进文化,而成为中国报界的先锋。清议报将“倡民权”、“衍哲理”、“明朝局”作为新的办报特色,以吸收西方文化精华、传播中华固有之文明、启迪人民心智为己任。梁启超规定该报以维持中国之清议、激发国民之正气、增长中国人的学识、发明东亚学术为宗旨,“陈宇内之大势,唤东方之顽梦”,此时的清议报成了刺向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尖刀利刃。1901年12月21日,清议报第100号发行,梁启超等在报馆举行了百号纪念仪式,这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简直是一种怪闻。当时的中国以保守闻于天下,向来无所谓祝典,使得“前无古人”的功绩流离于历史之外,有赞叹而无继述,有率循而无扩充,
5、有考据而无纪念。三年来,清议报经历了无数的风雨,1899年的火灾,1900年的低迷,还有清政府时时刻刻的压制。可以说,清议报在坎坷中一路蹒跚走到今天,浸满了梁启超和报社同仁的汗水和心血。在百号发行的日子里,梁启超将这一切记录在中国救亡史的一页里,开创了报界的又一先河。这时的中国国内刚刚经历了战火,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逃亡,千年古城被清洗一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8月,与列强签订和约,中国完全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社会。社会上要求变法自强的呼声越来越高,清廷为了敷衍外界,数下维新上谕,屡次接见外宾,维新的空气表面上日益蓬勃起来。这时,文化思想界也掀起了改革风潮,以适应运动
6、发展的需要。梁启超也在这一时期创办广智书局,约请中国留学生翻译大量西方文献资料出版,供中国学者研究使用。清议报被迫停刊。但由于学术界掀起了维新热潮,梁启超为了指导运动的发展,又竭尽全力创办新民丛报,使其成为学术界的一面新旗帜。1902年2月8日,新民丛报在日本横滨创刊,每月1日、15日发行,社址在横滨山下町152番,所需款项均借自广智书局。当时中国的绝大多数报社无非是上书改革言论,翻译西文书籍,并且记事繁琐,编辑混杂无绪,管理混乱,犹如一乳牙幼儿四处涂鸦。鉴于此梁启超将新民丛报作为引导报界新气象的武器。形式上,新民丛报采用西式装订法,一改中国古老的线装书式,封面为套色的中国地图。以崭新的面貌问
7、世。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导,以政论为辅从,在介绍新知识、新思想的同时,注重向国人描绘新中国、新世界的蓝图,激发广大民众潜在的爱国主义情感。可以说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新民丛报都是新的。梁启超在上面发表的名篇新民说成为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宣言书,长久地影响当时的中国社会。梁启超为了宣传西学,大量购买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使其成为中国思想启蒙的指导。他认为,“有新学术,然后有新道德,新政治,新技艺,新器物,有此数者,然后有新中国,新世界”。大量西方著作的引进使得孟德斯鸠、卢梭、伯伦知理、边沁等西方学术巨人踏进了中国,成为中国思想、学术界的启蒙火种。梁启超以法国伏尔泰、俄国托尔斯泰、日本的福泽谕吉为榜样
8、,如饥似渴地阅读移植西方学术理论,以服务于自己的祖国。新民丛报的发展突飞猛进,很快轰动于海内外。梁启超顿时忙碌起来,为了更好地投入到报社工作,梁启超每日奋笔疾书,时常每天写字五千余,甚至连自己三十岁生日也在前往东海道的汽车上度过。梁启超文思泉涌,感情激荡,新民说、新史学等作品陆续面世,掀起了一阵又一阵惊心动魄的文界“飓风”。新民丛报出版后立即引起抢购热潮,发行万余份,还完全不能满足需求,社会上翻印成风,“清廷虽严禁不能遏”。新民丛报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而作为它的实际领导人的梁启超也成为了公认的“执中国舆论界之牛耳者”,这对于一个常年客居海外的人来说,不可不为一个奇迹。(选自袁咏红梁启超图传)4
9、 .广智书局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办起来的?请简要概括。(4分)【答案】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社会上要求变法自强,朝廷不得不下谕旨提倡维新;文化思想界掀起改革风潮。(1点1分,2点3分,3点4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o5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以“一乳牙幼儿四处涂鸦”为喻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第一问:指出了当时中国绝大多数报社的现状;与梁启超办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梁启超办报的特色。(3分)第二问:通过比喻手
10、法形象地表现出当时中国绝大多数报社在办报上的幼稚和质量上的低劣。(2分)【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要结合上下文分析概括。此题还要考虑第二句话的表达效果和作用©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6为什么梁启超能够在当时的中国舆论界居领导地位?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案】先后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和广智书局,在介绍民主自由、传播西方文化、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冲破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推进维新改革,引进了西方先进文化,使西方一些有影响的学术思想踏进中国,成为中国思想、学术界的启蒙
11、火种。其自身有较为先进的思想观念,写了新民说、新史学等大量启迪民众的好文章。梁启超办报、写文章,对当时整个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解析】试题分析: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追问。能力层级为探究F。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提起梁实秋,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与抗战无关论”之类的名称,想到他与鲁迅,与左翼文人之间的争论和恩怨。如果我们抛开这些,而以一个客观的立场来衡量他,就会发现一个与我们的成见不一样的梁实秋。鲁
12、迅、梁实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他们一个深刻,一个通达;一个锐敏,一个温煦;一个忧郁沉痛,一个旷达潇洒;一个终生与现实苦斗而身心疲惫,一个与现实保持距离而洁身自爱。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梁实秋晚年曾云:“曳杖街头人不识,绿窗前营自家生计,富与贵,浮云耳。”诚如此言,梁实秋一生淡漠名利,胸襟洒脱,对人生,他总是保持着一种充满智慧的微笑,而且,一直笑到最后。梁锡华在一叶知秋中评论他说:“他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而余光中对他的印象是:“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风格。”梁实秋是
13、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他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他出生、成长于北京,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对古老中国在情感上具有一种亲切感。因而尽管他在清华学校受的是美式教育,后又赴美留学,但他骨子里却还是中国化的。然而,恰是这个最具“中国性”的作家后半生却是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1987年11月,梁实秋病逝于台北,遵照他“觅地埋葬,选台北近郊坟山高地为宜,地势要高”的遗嘱,被安葬在台湾淡水北新庄北海公园墓地。梁夫人透露说:“为的是让他能够隔海遥望魂牵梦绕的故乡。”此时,让人不禁想起那千古名句:“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既惜且悲,唏嘘不已。193
14、7年7月28日,北京城陷入日军的铁蹄之下,作为一个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内心无比沉痛,他涕泣着对大女儿梁文茜说:“孩子,明天你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烧饼了。”北京沦陷后,梁实秋面临着走或留的两难选择。走,意味着要抛妻别子,远离年迈的父母,任由他们在日军的铁蹄下浮沉;留,则意味着要忍受亡国奴的耻辱,甘当日军铁蹄下的顺民。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只身逃离北京。他先到天津,后转道济南奔赴南京。在济南车站,梁实秋遇到他从前的一位学生。两人之间的对话耐人寻味:“老师到哪里去?”“到南京去。”“去做什么?”“赴国难,投效政府,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师母呢?”“我顾不得她,留在北平家里。”辗转抵达南京后,情况并
15、不像他所预期的那样乐观:“到南京我很失望”,“南京在敌机轰炸之下,人心浮动”,“各方面的情形很乱”。南京政府对于梁实秋等知识分子如何安置迟迟没有着落,他油然生出“报国有心、投效无门之感”。周旋两天后,梁实秋接到的命令是“急速离开南京,在长沙待命”。在开往长沙的船上,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的情景,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三天后,邸达岳阳,洞庭湖烟波浩淼,岳阳楼巍然高耸。于此地,梁实秋想起了飘泊一生、有家难归的杜甫,感慨万端,心头涌起杜甫的诗句:“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乱世羁旅,千古同嗟,想必梁实秋此时对杜甫这首诗的理解更有一份身世之慨吧。1938年夏
16、,梁实秋以参议员身份来到重庆,几经周折,定居于重庆北碚。他与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合建了一所瓦房,取名“雅舍”,不过是一所标准的四川乡下的低级茅舍,“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制灰,地板踩上去颤悠悠的吱吱作响”。居重庆期间,梁实秋受邀出任教科书编委会主任一职。“抗战期间我有机会参加了这一项工作,私心窃慰,因为这是特为抗战时期需要而作的”。尽管任编委会一职全天工作,他却拒绝接受薪金,原因是他认为自己作参政员已领了一份津贴。当时他并不宽裕,以至于家人来到重庆后,生活立即陷入困顿之中,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拒绝接受薪俸,并坦言:“人笑我迂,我行我素。”梁实秋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能在平
17、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既博且雅,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能让人体会人生,参悟智慧。梁实秋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在温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简洁,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他由家国之痛所引发的身世之感:“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跳跃的笔锋,转折的语意,清晰地传送出梁实秋内心的飘泊感和忧患感。7下面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A.提起梁实秋的名字,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之类的名称,可见人们对梁实秋的成见颇深。B.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梁实秋是饱含着深深
18、敬意与赞美之情的,相较于鲁迅,作者更喜爱梁实秋。C.梁实秋因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是迄今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D.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这其中既有国破之痛,也有自己不被重用的失落之感。E.全文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语言畅美,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为读者客观地呈现了梁实秋先生可敬的精神风貌。【答案】DE(D项2分,E项3分,A项1分)。【解析】试题分析:这类题一般是对文宣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曲亍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
19、准确性,A项”可见人住探实秋的成见颇深”说法错j不是全都,只是“很多2B项错在“相较于鲁迅作者更喜爱梁实秋二属主观臆断、无中生有,C嗔错在”是迄今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4据原文“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可知,属无视限定、扩大范围*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8 .简析第二自然段中引用传主以及梁锡华、余光中言论的作用。(6分)【答案】引用传主的言论,表现其淡漠名利、胸襟洒脱的思想意识。引用梁锡华、余光中的言论,从侧面(或间接)表现传主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具体丰满。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具可读性。表达了对梁实秋的赞赏之情。(每点2分,答3
20、点给满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章手法的题目,主要手法是“引用”引用主要的作用是真实可信,属于侧面描写,在传记中主要起到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答题时先明确所引的话语的主要内容和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再答作用。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Q9 .作者为什么说梁实秋是那一代最具“中国性”的文人?结合全文,分析其“中国性”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6分)【答案】参考答案:因为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所以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观点2分)具体表现在:后半生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死后要葬于高地,遥望故乡。北京沦
21、陷,无比沉痛,不做亡国奴,抛家弃子,勇赴国难。投效政府,为国做事,生活困顿,仍然坚持拒绝接受编委会薪俸。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虽然精研1 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阐发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试题分析二这是一道文意的概括题目要立足全文,找到文中的主要事件,答题时要尽量运用文中词语分条作答。主要语句一,他的生活习惯、亩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后半生却是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孩子,明天你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烧饼了“考虑再三,他最终;夬定只身逃离北京''"尽管任编委会一职全天工作,他却拒绝接
22、受薪金,原因是他认为自己作参政员已领了一份津贴”“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既博且雅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有前1人体会人生,参悟智替二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0 .文章说“鲁迅、梁实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二者你更喜欢哪一位,请简述理由。(8分)【答案】答案示例一:我更喜欢鲁迅。(2分)理由如下:(1)鲁迅深刻、锐敏、忧郁沉痛、终生与现实苦斗,是勇猛的战士。如:他的阿Q正传揶揄了“精神胜利法”,药揭示了国民的愚昧。国难当头,他的文章引领了民族的方向。国难当头之际,鲁迅的作
23、品更能拯救民族,他不愧为“民族魂”。(结合文本阐述1分;联系实际2分,举一例即可)(2)梁实秋通达、温煦、旷达潇洒,与现实保持距离而洁身自爱,是中国式的文人。他的身上虽然有种种美德,但和鲁迅先生相比,他的做法对于抗战无更大的实质性帮助。(结合文本阐述1分,和梁实秋先生进行比较2分)答案示例二:我更喜欢梁实秋。(2分)理由如下:(1)梁实秋具有中国文人的种种美德,他通达、温煦、旷达潇洒,与现实保持距离而洁身自爱,不仅如此,他热爱自己的国家,热心为国家效力。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既博且雅,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能让人体会人生,参悟智慧,在温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简
24、洁。(结合文本阐发1分;联系实际2分,举一例即可)(2)鲁迅深刻、锐敏、忧郁沉痛、终生与现实苦斗,是令人尊敬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风格和梁实秋不同,但不因此而影响我对梁实秋的喜欢。(以上一条3分,有理有据即可)【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题目是“鲁迅和“梁卖秋”更喜淑哪一个,答题时一定要结合他们答自的登历,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最好答“梁实秋”因为文本就在眼前$不必舍近求远,答题时可以是两个方向,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这种方式要求文中关于这方面列举的事例比较充分j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定泛但每点都不深入.本题适用第二种方式,结合原文列举事例.答题时注
25、意自圆其说,有理有据。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1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5分)可以这么表达一个意思:“观察一个国家,看它的少年就可以知道它的未来。”而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这么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从内涵和修辞两个角度分析梁启超先生所用句子的特点。(不超过70字)【答案】梁先生把对少年的期望付诸文字,将原来的意思分解、扩展成几个侧面,使句子的内涵更加丰富具体;梁先生使用排比句式,
26、随着字数的递增,把少年和国家间的联系逐步推进,增加了句子的气势,富有韵律感。(内涵和修辞的分析各2分,语言通畅给1分)【解析】试题分析:解答语言表达综合题时需要做到以下三点:1.审准题,尤其要审准隐性要求2.揣摩题干提示语,明确语境要求或限制3.答题应一一落实题干要求(落实内容要求;落实表达技巧要求;符合“载体”要求;符合字数要求)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2 .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梁启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取向”,请用一句话概括游欧后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6分)游欧前梁启超的文化取向与新文化运动是一致的。游欧回来梁增加了反省现代性的支点,其与新文化运动原主持者间的关系是求同存异。所谓求同,就是认同新文化运动所彰显的几大原则:关注新青年,支持青年运动;民主与科学;精神解放,思想自由。所谓存异,即在于对“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与“新文化的精神”的理解与把握,不尽相同。他主张对西方学说不应盲从,坚持反对“科学万能”论,将西方反省现代性的视角有力地引入中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则反对全盘否定,主张借助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重新估价和整理国故,以发展新文化。【答案】以反省现代性的观点为支点,主张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卵磷脂复合营养胶囊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餐饮行业知识产权保护
- DB32T 5107-2025 油菜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 阳台窗户安全
- 淡水养殖基础知识
- 实施公共广播系统声音清晰度
-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物归类
- 金融风险管理工具使用指南
- 住宅小区绿化养护承包合同
-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摸底例题跟答案
- 2024年地理中考模拟考试地理(江苏泰州卷)(A4考试版)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解读
- 2024年上海嘉定区区属国有企业招聘真题
- 2025河北建投水务招聘2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常德辅警考试题库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肺癌化疗护理查房
- GB/T 18655-2025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 2025年高压电工作业考试国家总局题库及答案(共280题)
- 202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