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苍松教育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第1 1节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2苍松教育一、渗透作用一、渗透作用半透膜:半透膜:半透膜半透膜是一类可以让小是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的总称3苍松教育渗透作用装置渗透作用装置4苍松教育分析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1.1.第一组装置的第一组装置的 漏斗管内液面为什么会升高?漏斗管内液面为什么会升高?2.2.第二组装置,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液面第二组装置,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液面还会升高吗?还会升高吗? 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
2、入长颈漏斗的水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管内液面升高。 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5苍松教育分析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4.4.水分子只能从烧杯中扩散到漏斗中吗?水分子只能从烧杯中扩散到漏斗中吗?(友情提醒)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友情提醒)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不是的,水分子既可以从烧杯中扩散到漏斗中,不是的,水分子既可以从烧杯中扩散到
3、漏斗中,也能从漏斗中扩散到烧杯中,只不过,在单位时间内,也能从漏斗中扩散到烧杯中,只不过,在单位时间内,从烧杯中扩散到漏斗中的水分子数量比较多。从烧杯中扩散到漏斗中的水分子数量比较多。 3.3.第三组装置,清水换成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第三组装置,清水换成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果会怎样? 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也不会升高。分子数量,液面也不会升高。6苍松教育得出结论水渗入漏斗内使液面上升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
4、差7苍松教育渗透作用渗透作用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称为渗透作用条条 件件具有半透膜(主要)具有半透膜(主要)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不同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不同8苍松教育课题一课题一 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水分子的跨膜运输问题:细胞是否会发生渗透作用呢?问题:细胞是否会发生渗透作用呢? (一)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红细胞置于清水中红细胞置于清水中 分析右图,一段时间后红细分析右图,一段时间后红细胞会发生什么变化?胞会发生什么变化? 放到清水中,细胞不断吸
5、水放到清水中,细胞不断吸水膨胀直至胀破。膨胀直至胀破。 疑问?红细胞是否也是发生渗透作用呢?疑问?红细胞是否也是发生渗透作用呢?9苍松教育【探究探究】红细胞是否具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红细胞是否具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问题一问题一 红细胞的红细胞的 相当于半透膜,为相当于半透膜,为什么?什么? 因为,细胞膜同样具有有些物质可以通过,而有些因为,细胞膜同样具有有些物质可以通过,而有些物质不能通过的特点。物质不能通过的特点。 问题二问题二 什么情况下,红细胞会发生吸水或失水?什么情况下,红细胞会发生吸水或失水?课题一课题一 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细胞膜细胞膜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基质浓度时,
6、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基质浓度时,红细胞失水;红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基质浓度时,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基质浓度时,红细胞吸水。红细胞吸水。10苍松教育课题一课题一 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水分子的跨膜运输1.1.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2.2.外界溶液与细胞质基质存在浓度差外界溶液与细胞质基质存在浓度差【总结总结】红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红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11苍松教育1 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吗?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吗?不可以,因为血红蛋白是大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不可以,因为血红蛋白是大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2 2当外界溶液浓度过低时
7、,红细胞会发生什么变化?原因当外界溶液浓度过低时,红细胞会发生什么变化?原因 会发生吸水并且胀破会发生吸水并且胀破 ,因为外界溶液浓度过低,红,因为外界溶液浓度过低,红细胞不断吸水,而细胞膜的伸缩性是一定的,超过了这个细胞不断吸水,而细胞膜的伸缩性是一定的,超过了这个限度,细胞就会破裂。限度,细胞就会破裂。 3 3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外的浓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一般差值越大,吸水或失水越多。度差,一般差值越大,吸水或失水越多。 课题一课题一 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水分子的跨膜运输【
8、思考思考】12苍松教育 红细胞不吸水也不失水,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因红细胞不吸水也不失水,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因为外界溶液浓度为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内浓度,所以单位时间渗入的水细胞内浓度,所以单位时间渗入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水分子的运动达到动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水分子的运动达到动态平衡,因此表现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态平衡,因此表现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 4.4.如果将红细胞放置于生理盐水中呢,细胞有什么如果将红细胞放置于生理盐水中呢,细胞有什么变化?原因?变化?原因? 课题一课题一 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水分子的跨膜运输13苍松教育问 题1.1.植物细胞会出现失水的情况吗
9、?植物细胞会出现失水的情况吗?2.2.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3.3.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与半透膜?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与半透膜?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14苍松教育2.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探究探究】植物细胞植物细胞 相当于半透膜相当于半透膜原生质层原生质层15苍松教育探究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达与交流表达与交流(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设计设计方案方案(
10、按预定方案进行实验)(按预定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总结,写实验报告并适当交流)(总结,写实验报告并适当交流)预期预期结果结果将植物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将植物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再将细胞浸润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再将细胞浸润在清水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在清水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在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变在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变小,细胞皱缩;在清水中植物细胞的中小,细胞皱缩;在清水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变大,细胞膨胀。央液泡会变大,细胞膨胀。16苍松教育植物细植物细胞的质胞的质壁分离壁分离及复
11、原及复原17苍松教育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中央液中央液泡大小泡大小原生质层原生质层的位置的位置细胞细胞大小大小蔗糖蔗糖溶液溶液清水清水变变 小小逐渐恢复逐渐恢复原来大小原来大小原生质层恢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复原来位置原生质层脱原生质层脱离细胞壁离细胞壁基本基本不变不变基本基本不变不变18苍松教育得出结论得出结论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成熟的植物细胞靠渗透作用吸水。细胞液成熟的植物细胞靠渗透作用吸水。细胞液与细胞外界溶液发生了渗透作用。与细胞外界溶液发生了渗透作用。19苍松教育2.2.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20苍松教育初始浓度初始浓度
12、0 Mg2 Ca2+ Si4+ 离子离子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水稻番茄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实例一实例一1.1.水稻培养液中的钙、镁两种离子浓度为什么会增高?是不是水水稻培养液中的钙、镁两种离子浓度为什么会增高?是不是水 稻不吸收反而向外排出呢?稻不吸收反而向外排出呢?2.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吗?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吗?21苍松教育 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决于细胞生命活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动的需要。 细胞对物
13、质的吸收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性具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性具有普遍性。有普遍性。22苍松教育1.1.以下可以发生渗透作用的是(以下可以发生渗透作用的是( ) A.A.煮熟的马铃薯条放入水中煮熟的马铃薯条放入水中 B.B.把干种子放在清水中把干种子放在清水中 C.C.烈日下菠菜叶子下垂烈日下菠菜叶子下垂 D.D.放在盐水中的萝卜变软放在盐水中的萝卜变软D23苍松教育2.a2.a、b b、c 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 a细胞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b b细胞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c c细胞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水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水分在三者之间关系的
14、是(分在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CacbacbacbacbABCD24苍松教育3.3.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烧苗苗”。其原因是(。其原因是( ) A.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B.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D.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B25苍松教育4.4.利用高浓度盐水(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NaCl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是( ) A.A.盐水中的盐水中的ClCl有杀
15、菌防腐的作用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B.B.盐水中的盐水中的NaNa不利于细菌的生活不利于细菌的生活 C.C.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 D.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D26苍松教育1.1.剥取洋葱鳞茎的鳞片叶,外表皮紫色较浓的更好。用解剖刀剥取洋葱鳞茎的鳞片叶,外表皮紫色较浓的更好。用解剖刀 或刀片在叶片外表皮划一或刀片在叶片外表皮划一0.5 cm0.5 cm见方的见方的“井井”字。字。2.2.用尖嘴镊从用尖嘴镊从“井井”字中央的一角小心地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字中央的一角小心地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撕下,平铺在
16、载玻片中央。撕下,平铺在载玻片中央。3.3.用小滴管在表皮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用小滴管在表皮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30%30%的蔗糖溶液,盖上盖的蔗糖溶液,盖上盖 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液体。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液体。4.4.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原生质缓慢收缩,逐渐出现与细胞壁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原生质缓慢收缩,逐渐出现与细胞壁 分离的现象,直到原生质收缩成球状小团,与细胞壁完全分开。分离的现象,直到原生质收缩成球状小团,与细胞壁完全分开。5.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清水,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清水,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收, 使清水置换蔗糖溶液。使清水置换蔗糖溶液。6
17、.6.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质壁分离现象缓慢复原。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质壁分离现象缓慢复原。进行实验进行实验27苍松教育1.1.实验结果与你与预期相吻合吗?它是否支持你所作出实验结果与你与预期相吻合吗?它是否支持你所作出的假设?如果有的结果与预期有所不同,你认为应当作的假设?如果有的结果与预期有所不同,你认为应当作怎样的解释?怎样的解释?2.2.如果没有细胞壁,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如果没有细胞壁,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3.3.如果滴加的是如果滴加的是0.50.5克克mlml的蔗糖溶液,实验结果会有什的蔗糖溶液,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么不同?交交 流流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只发生渗透作用的吸水或
18、失水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只发生渗透作用的吸水或失水 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导致植物细胞严重失水而死亡,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导致植物细胞严重失水而死亡,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28苍松教育讨讨 论论1.1.正常生活着的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过细正常生活着的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过细 胞膜外吗?胞膜外吗?2.2.根据现象判断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与什么膜?根据现象判断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与什么膜?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一般不能透过细胞膜。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一般不能透过细胞膜。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问题探讨问题探讨”中的半透膜。中的半透膜。3.3.当
19、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吸水而涨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吸水而涨破吗?破吗?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红细胞内部的浓度时,红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红细胞内部的浓度时,红细胞一般会因持续吸水而涨破。细胞一般会因持续吸水而涨破。29苍松教育4.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与什么?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与什么? 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浓度的差值。一般情况下,差值较大时吸水或失外浓度的差值。一般情况下,差值较大时吸水或失水较多。水较多。讨讨 论论30苍松教育31苍松教育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脂质(磷脂最丰富) 大约占50%蛋白质
20、大约占40%糖类 大约占2%10%32苍松教育动动脑动动脑筋筋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脂质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脂质材料一材料一18591859年,年,E.OertonE.Oerton选用选用500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18971897年,年,CrijinsCrijins和和HedinHedin用红细胞做实验,同样也用红细胞做实验,同样也证明分
21、子的通透性与其在脂质中的溶解度有关证明分子的通透性与其在脂质中的溶解度有关, ,且溶解且溶解度越大越容易通过。度越大越容易通过。你从以上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说明理由。你从以上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说明理由。33苍松教育磷脂分子磷脂分子材料二材料二34苍松教育电镜下观察细胞膜有“暗-亮-暗”结构图像你从以上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你从以上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动动动动脑筋脑筋 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的只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对
22、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猜想:猜想: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还含有其它物质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还含有其它物质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还含有蛋白质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还含有蛋白质材料三材料三材料四材料四35苍松教育蛋白质分子蛋白质分子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糖类糖类细胞膜结构示意图细胞膜结构示意图36苍松教育亲水头部亲水头部疏水尾部疏水尾部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的分子,“头头”部是亲水的,部是亲水的,“尾尾”部是疏水部是疏水的。的。37苍松教育(二)思考与讨论(二)思考与讨论1 13.提示:因为磷脂分子的提示:因为磷脂分子的“头部头部”亲水,所
23、以亲水,所以在水在水空气界面上磷脂分子是空气界面上磷脂分子是“头部头部”向下向下与水面接触,尾部则朝向空气一面。科学家与水面接触,尾部则朝向空气一面。科学家因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因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才得出膜中的脂质必然排列为连续的倍,才得出膜中的脂质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两层这一结论。38苍松教育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其中磷脂分子 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朝向内侧)尾部朝向内侧)2.2.蛋白质分子有
24、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39苍松教育3.3.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其分子的运动有多种形式)(其分子的运动有多种形式)4.4.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也体现了膜的流动性)(也体现了膜的流动性)5.5.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
25、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被与细胞识别、胞间信息交流等有密切联系)(糖被与细胞识别、胞间信息交流等有密切联系)40苍松教育想象空间想象空间 发挥空间发挥空间想象力,想象想象力,想象一个近似球型一个近似球型的细胞,其细的细胞,其细胞膜的磷脂双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的三维分子层的三维立体结构!立体结构!41苍松教育胆 碱磷 酸甘 油脂肪酸42苍松教育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溶于脂质的物质溶于脂质的物质细胞膜细胞膜43苍松教育44苍松教育45苍松教育白细胞吞噬病毒的过程白细胞吞噬病毒的过程46苍松教育附:附: 磷脂(膜脂)的运动有多种形式:磷脂(膜脂)的运动有多种形式
26、:1.1.侧向扩散;侧向扩散; 2.2.旋转运动;旋转运动; 3.3.摆动运动;摆动运动;4.4.伸缩运动;伸缩运动; 5.5.翻转运动;翻转运动; 6.6.旋转异构旋转异构47苍松教育48苍松教育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方式。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方式。自由扩散: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协助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出细胞。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蛋白的扩散。一、被动运输49苍松教育1.1.自由扩散:自由扩散:特征:1.1.顺浓度梯度运输顺浓度梯度运输2.2.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载体3.3.不需要消
27、耗能量不需要消耗能量50苍松教育自由扩散自由扩散51苍松教育2.2.协助扩散:协助扩散:特征:特征:1.1.顺浓度梯度运输顺浓度梯度运输2.2.需要载体参与需要载体参与3.3.不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消耗能量52苍松教育(二)思考与讨论(二)思考与讨论1.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不需要消耗能量。因为二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不需要消耗能量。因为二者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的。者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的。2.2.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共同之处是都不需要细胞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共同之处是都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不同之处是:前者不需要蛋白质的协消耗能量。不同之处是:前者不需要蛋白质的协助,后者必须有蛋白质的协
28、助才能实现。助,后者必须有蛋白质的协助才能实现。3.3.因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因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所以统称为被动进行的,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所以统称为被动运输。运输。53苍松教育二、主动运输: 物质从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需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54苍松教育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特征:特征:1.1.逆浓度梯度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2.2.需要载体需要
29、载体3.3.需要消耗能量需要消耗能量55苍松教育主动运输主动运输56苍松教育主动运输的意义:主动运输的意义: 保证了保证了活细胞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主动选择吸收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胞有害的物质。注意:注意: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能够体现对矿质离子选择性能够体现对矿质离子选择性57苍松教育对比对比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项项 目目自由扩散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运输方向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是否需要载体蛋白体蛋白是否消耗细是否消耗细胞内的能
30、量胞内的能量代表例子代表例子顺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逆浓度梯度逆浓度梯度不需要不需要需要需要需要需要不消耗不消耗不消耗不消耗需要消耗需要消耗氧气、水、氧气、水、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等通过细胞膜通过细胞膜葡萄糖通葡萄糖通过红细胞过红细胞葡萄糖、氨基酸通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离子通过细胞膜等离子通过细胞膜等58苍松教育三、胞吞和胞吐三、胞吞和胞吐 一些大分子或物质团块的运输,是通过胞吞一些大分子或物质团块的运输,是通过胞吞和胞吐作用来实现的。和胞吐作用来实现的。胞吞:胞吞: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入
31、细胞内的过程。(如果进入的是固态物质,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如果进入的是固态物质,称为吞噬;如果进入的是液态物质,称为胞饮。)称为吞噬;如果进入的是液态物质,称为胞饮。)胞吐:胞吐:物质以囊泡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内排物质以囊泡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的过程。到细胞外的过程。59苍松教育运输速率运输速率浓度差浓度差运输速率运输速率耗氧量耗氧量运输速率运输速率浓度差浓度差 上面几幅坐标图中所表示的分别上面几幅坐标图中所表示的分别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为什么?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为什么?思考!思考!运输速率运输速率浓度差浓度差时间时间细胞内浓度细胞内浓度(细胞外浓度)(细胞外浓度)60
32、苍松教育(四)技能训练(四)技能训练1.K1.K+ +和和Mg Mg 2+2+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2.Na 2.Na + +和和Cl Cl - -是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的。是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的。3.3.提示:因为以上四种离子细胞膜内外的浓度差较提示:因为以上四种离子细胞膜内外的浓度差较大,细胞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维持这种状况。大,细胞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维持这种状况。61苍松教育第一节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酶的作用和本质一酶的作用和本质62苍松教育斯帕兰扎尼实验斯帕兰扎尼实验过程:过程:现象:现象:推测:推测:证明:证明:本实
33、验能证明:本实验能证明:问题探讨问题探讨肉块放入小金属笼内,让鹰吞下肉块放入小金属笼内,让鹰吞下肉块消失了肉块消失了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些物质在体外是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些物质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分解否也能将肉块分解胃具有化学消化的作用胃具有化学消化的作用63苍松教育一、酶的作用和本质一、酶的作用和本质1.1.细胞代谢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 化学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是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活动的基础。2.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合成合成代谢(代谢(
34、同化同化作用)作用)分解分解代谢(代谢(异化异化作用)作用)64苍松教育2 H2O2 2 H2O + O21.1.常温下反应常温下反应2.2.加热加热3.Fe3.Fe3+3+做催化剂做催化剂4.4.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猪肝研磨液猪肝研磨液加入试管直接观察加入试管直接观察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加热滴加滴加FeClFeCl3 3溶液溶液65苍松教育2 2 2 2 浓度浓度2ml2ml2ml2ml2ml2ml2ml2ml3%3%3%3%3%3%3%3%9090FeClFeCl3 3自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无关变量y=ky=kx xy=kx+zy=kx+z变量变量66苍松教育22 浓度2ml2ml2
35、ml2ml3%3%3%3%90FeCl3自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对照组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对照实验对照实验67苍松教育 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各条件使反应加快的本质:各条件使反应加快的本质:加热:加热: FeFe3+3+:酶:酶:提高分子的能量提高分子的能量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68苍松教育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需要的能量称为称为 加热加
36、热69苍松教育主要特点主要特点参与反应,不提供能量参与反应,不提供能量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本身的量与化学性质不变本身的量与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75无催化剂催化无催化剂催化29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54用胶态铂催化用胶态铂催化活化能活化能/ kJ.mol-1条件条件. 无机无机催化剂催化剂70苍松教育酶的作用:酶的作用: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用更显著,因而,因而催化效率更高催化效率更高。 71苍松教育72苍松教育3.3.酶的本质酶的本质A.A.酶本质的探索:酶本质的探索:(1 1)1
37、8571857年,法国年,法国 巴斯德巴斯德 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发酵是由于酵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母细胞的存在结论:结论: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精的73苍松教育(2)(2)德国德国 李比希李比希结论:结论:发酵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发酵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3 3)德国)德国 毕希纳毕希纳过程:过程:结论: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结论: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 酿酶酿酶74苍松教育(4 4)美
38、国)美国 萨姆纳萨姆纳 19261926年,从刀豆种子中提出年,从刀豆种子中提出脲酶结晶,脲酶是脲酶结晶,脲酶是一种蛋白酶一种蛋白酶 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年代, ,相继提出了相继提出了多种酶的蛋白结晶多种酶的蛋白结晶结论:结论: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75苍松教育(5 5)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年代 切赫、奥特曼切赫、奥特曼发现发现少数少数RNA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结论:结论: 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RNA76苍松教育B.B.酶的定义酶
39、的定义:酶:酶:是是活细胞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催化作用的的有机物有机物。绝大多数的酶是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蛋白质,少数的酶是,少数的酶是RNARNA怎样验证酶的存在?怎样验证酶的存在? 与双缩脲反应与双缩脲反应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主要的合成部位?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主要的合成部位? 判断:酶是蛋白质判断:酶是蛋白质所有的细胞都能产生酶所有的细胞都能产生酶77苍松教育 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各条件使反应加快的本质:各条件使反应加快的本质:加热:加热: FeFe3+3+:酶:酶:
40、提高分子的能量提高分子的能量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78苍松教育 为了验证加酶洗衣粉是否比普通洗衣粉有更为了验证加酶洗衣粉是否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力,有一个生物实验小组把同样的脏布强的去污力,有一个生物实验小组把同样的脏布条放在不同的烧杯内浸泡条放在不同的烧杯内浸泡烧杯烧杯条件条件水量水量水温水温浸泡时浸泡时间间1 1加酶洗加酶洗衣粉衣粉500mL4020min2 2普通洗普通洗衣粉衣粉500mL6020min79苍松教育80苍松教育第一节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酶的特性一酶的特性81苍松
41、教育1.1.高效性高效性 (意义)(意义)2.2.专一性专一性一中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一中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3.多样性多样性4.4.作用条件比较温和作用条件比较温和二、酶的特性二、酶的特性82苍松教育83苍松教育酶活性酶活性: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最适最适的温度和的温度和PHPH条件下,条件下, 酶的活性最高酶的活性最高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的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的最适最适的温度和最适的温度和最适PHPH84苍松教育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空间结构遭到破坏破坏,使酶,使酶永久失活永久失活。(不可逆不可逆)低温,
42、不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只是低温,不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只是降低酶的活性降低酶的活性。(可恢复可恢复) 85苍松教育总结酶总结酶1.1.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 所有的所有的活细胞活细胞 细胞内、细胞外、体外细胞内、细胞外、体外2.2.作用:作用: 催化作用催化作用 降低活化能降低活化能86苍松教育3.3.本质:有机物(绝大多数、少数)本质:有机物(绝大多数、少数) 具备蛋白质的性质具备蛋白质的性质(合成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与双缩脲反应为紫色、(合成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与双缩脲反应为紫色、可水解为氨基酸)可水解为氨基酸)4.4.同无机催化剂一样,同无机催化剂一样, 只改变反应速率只改变反
43、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方向和终产,不能改变反应方向和终产物的浓度,在物的浓度,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不发生改变化学反应前后本身不发生改变。87苍松教育高效性高效性专一性专一性多样性多样性作用条件比较温和作用条件比较温和5.5.酶的特性酶的特性88苍松教育89苍松教育(1 1)细胞中主要是由什么细胞器来产生能量的?)细胞中主要是由什么细胞器来产生能量的?(2 2)细胞中有哪些生理过程在不断地消耗着能量?)细胞中有哪些生理过程在不断地消耗着能量?(3 3)细胞内存在有糖类、脂肪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细胞内存在有糖类、脂肪等有机物,这些有机 物含有大量且稳定的能量,但某项生命活动可能物含有大量且稳定的能量,
44、但某项生命活动可能 不用大量的能量就足以进行,而且糖类、脂肪中不用大量的能量就足以进行,而且糖类、脂肪中 储存的能量又过于稳定,不易被生物体利用,细储存的能量又过于稳定,不易被生物体利用,细 胞又是怎样解决这一矛盾的呢?胞又是怎样解决这一矛盾的呢?90苍松教育1.1.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2.2.萤火虫体内有特殊的发光物质吗?萤火虫体内有特殊的发光物质吗?3.3.萤火虫发光的过程有能量的转换吗?萤火虫发光的过程有能量的转换吗?讨论:讨论:91苍松教育 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取三等份分别装入三支试管,各加入少量水使之混合,置于暗
45、处,可见试管内有淡黄色荧光出现,约过15分钟荧光消失萤火虫发光器萤火虫发光器 92苍松教育AB医用葡萄医用葡萄糖溶液糖溶液2mlATP注射注射液液2ml蒸馏水蒸馏水2mlCBA萤火虫发光器萤火虫发光器的经典实验的经典实验 C93苍松教育问题思考:问题思考:1.1.选择萤火虫的发光器为实验材料的优点。选择萤火虫的发光器为实验材料的优点。(参考答案:主要是它发光的现象容易观察等)(参考答案:主要是它发光的现象容易观察等)2.2.将发光器捣碎的目的:将发光器捣碎的目的:(参考答案:增大发光细胞与溶液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参考答案:增大发光细胞与溶液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度。)应速度。) 3.3.本
46、实验的原理是:本实验的原理是:(参考答案:蒸馏水不是能源物质,葡萄糖不是直接的能(参考答案:蒸馏水不是能源物质,葡萄糖不是直接的能源物质,他们都不会使熄灭的离体发光器重新发光,而源物质,他们都不会使熄灭的离体发光器重新发光,而ATPATP能使离体的发光器重新发光)能使离体的发光器重新发光)94苍松教育 具有改善肌体代谢的作用,同时又是具有改善肌体代谢的作用,同时又是体内能量的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主要来源。目前普遍用于心力衰竭、心肌梗塞、脑动。目前普遍用于心力衰竭、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等等,并发现其具有抗癌作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等等,并发现其具有抗癌作用,可望成为有前景的抑癌剂。
47、可望成为有前景的抑癌剂。功能功能: :95苍松教育二、ATP的结构简式 HNH C NN C CHC C H O O OH N N O H C O P O P O P OH C H H C OH OH OH H C C H OH OHPPP96苍松教育P P P APPP 腺嘌呤腺嘌呤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核糖核糖腺苷腺苷(A)(A)ATP分子结构 简 式三个磷酸基团三个磷酸基团三磷酸腺苷 97苍松教育ATP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APPP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 :30.54KJ/mol30.54KJ/molATP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
48、物98苍松教育+A-PPA-PP PPATPADP Pi( (磷酸磷酸) ) 能量+酶酶99苍松教育1 1.一个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一个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2424小时将有小时将有40kg40kg的的ATP ATP 发生转化,而细胞内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TPATP、ADPADP的总量仅有的总量仅有2mg2mg10mg10mg。2.2.用用3232P P标记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中,短时间内快速分标记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中,短时间内快速分 离出离出ATPATP,ATPATP的总量变化不大,但是大部分的总量变化不大,但是大部分ATPATP末端末端 磷酸基团却已经带有放射性标记。磷酸基团却已经带有放射性标
49、记。100苍松教育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能量的储存能量的 释放 ATP 酶酶 ADP + Pi + 能量能量ADP+Pi+能量 酶酶 ATP101苍松教育2.ATP2.ATP的含量处在动态平衡之中,保证了稳定的含量处在动态平衡之中,保证了稳定 供能。供能。1.1.伴随能量的储存和释放伴随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ATP 酶酶 ADP +Pi+能量(能量(能量“通货通货”)102苍松教育呼呼吸吸作作用用呼呼吸吸作作用用光光合合作作用用ADP+Pi能量能量ATP酶酶ADPADP转化成转化成ATPATP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103苍松教育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光能光能ATP有机物有机物呼吸作
50、用呼吸作用ATPATPATP是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是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104苍松教育比比 较较: 有机物有机物ATP ATP 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 来源来源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 物质物质脂肪是生物体的脂肪是生物体的 物质物质光能光能 是生命活动的是生命活动的最终最终能量来源能量来源直接直接 能源能源储能储能105苍松教育讨讨 论:论:(1 1)众多能源物质中,)众多能源物质中,ATPATP这种绝对含量这种绝对含量 极少的物质为什么成为直接能源?极少的物质为什么成为直接能源?(2 2)为什么)为什么ATPATP是细胞内能量释放、储存、是细胞内
51、能量释放、储存、 转移和利用的中心物质,成为生物的转移和利用的中心物质,成为生物的 直接能源呢?直接能源呢? 106苍松教育(3 3)ATPATP对生命的维持是极其重要的,试想:当对生命的维持是极其重要的,试想:当 产生产生ATPATP的过程停止时,会发生什么?的过程停止时,会发生什么? (4 4)ATPATP在生物体中的绝对含量是极小的,但生在生物体中的绝对含量是极小的,但生 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消耗着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消耗着 ATPATP,但在正常情况下,生物体内的,但在正常情况下,生物体内的ATPATP量可量可 满足机体的要求,奥妙何在呢?满足机体的要求,奥妙何在呢
52、?讨讨 论:论:107苍松教育ATP主动运输主动运输发光发电发光发电肌肉收缩肌肉收缩大脑思考大脑思考物质合成物质合成ADPPi能量能量酶酶光合光合呼吸呼吸Pi能量能量酶酶呼呼 吸吸108苍松教育ATPATP是生物体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生物体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109苍松教育物质可循环利用物质可循环利用能量是不可循环利用能量是不可循环利用反应反应不可逆不可逆ATP 酶酶 ADP + Pi + 能量ADP+Pi+能量 酶酶 ATP动动脑动动脑筋筋上面两个反应式可逆的吗?上面两个反应式可逆的吗?110苍松教育2.2.在细胞内,在细胞内,1mol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出葡萄糖
53、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出2870kJ2870kJ的能量。计算:的能量。计算:1 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所释放的能量是1 1分子分子ATPATP水解所释放能量的多少倍?水解所释放能量的多少倍?1.ATP1.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 A.A - P - PA.A - P - P P B.A - PP B.A - P P P P P C.A C.AP PP - P D.AP - P D.AP P P P P PB( 9494 )111苍松教育3.ATP3.ATP分子中大量的化学能储存在分子中大量的化学能储存在 _内。内。2 2分子分子AD
54、PADP中含有的腺苷、磷酸基团、高能磷酸中含有的腺苷、磷酸基团、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依次是键的数目依次是_、_、_个。个。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242112苍松教育 作业:作业:设计出新实验方案并设计出设计出新实验方案并设计出实验步骤对结果进行预测。注意设实验步骤对结果进行预测。注意设计实验的思路是怎样的?怎样选材?计实验的思路是怎样的?怎样选材?怎样设计对照?怎样设计对照? 萤火虫发光器萤火虫发光器的经典实验的经典实验 113苍松教育114苍松教育实验成果展示:实验成果展示:取干种子(玉米或小麦)克平均分成取干种子(玉米或小麦)克平均分成两份装入两个相同容器中:两份装入两个相同容器中:容器中:干种
55、子容器中:干种子容器中:干种子水容器中:干种子水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有发热现象有发热现象115苍松教育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的概念:实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实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116苍松教育117苍松教育对比对比118苍松教育一、有氧细胞呼吸的过程示意图一、有氧细胞呼吸的过程示意图119苍松教育120苍松教育有氧呼吸有氧呼吸 场场 所所 反应物反应物 产产 物物 释能释能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细胞质细胞质基质基质主要是主要是葡萄糖葡萄糖丙酮酸丙酮酸HH少量少量丙酮酸丙酮酸
56、COCO2 2、HH少量少量HH、O O2 2H H2 2O O大量大量线粒体线粒体线粒体线粒体对比对比121苍松教育线粒体线粒体 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另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转移到ATPATP中中有氧呼吸概念:有氧呼吸概念: C C6 6H H1212O O6 6+6O+6O2 2 6CO 6CO2 2+ 6H+ 6H2 2O +O +能量能量酶酶有氧呼吸小结有氧呼吸小结(1709kJ/mol,(1709kJ/mol,约约60%)60%)(1161kJ/mol,(1161kJ/mol,约约40%)40%)3838个个ATPATP122苍松教育葡萄糖葡萄糖无无O O2 2过
57、程:过程:酒精酒精+CO+CO2 2+ +少量能量少量能量酶酶(大部分高等植物、大部分高等植物、酵母菌酵母菌)乳酸乳酸+ +少量能量少量能量酶酶(马铃薯块茎、玉米胚、脊椎动物马铃薯块茎、玉米胚、脊椎动物肌细胞、肌细胞、乳酸菌乳酸菌)123苍松教育C C6 6H H1212O O6 6酶酶2 C2 C3 3H H6 6O O3 3( (乳酸乳酸) ) + + 少量能量少量能量C C6 6H H1212O O6 62 C2 C2 2H H5 5OH(OH(酒精酒精) )+ 2CO+ 2CO2 2 + + 少量能量少量能量酶酶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何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何无氧
58、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发酵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酒精发酵、乳酸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124苍松教育125苍松教育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需分子氧、酶需分子氧、酶不需分子氧、需酶不需分子氧、需酶COCO2 2、H H2 2O O酒精和酒精和COCO2 2或乳酸或乳酸释放大量能量,合释放大量能量,合成成38ATP38ATP释放少量能量,合成释放少量能量,合成2ATP2ATP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分解有
59、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ATP126苍松教育知识总结知识总结呼吸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的概念呼吸作呼吸作用类型用类型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呼呼吸吸作作用用葡萄糖的初步分解葡萄糖的初步分解丙酮酸彻底分解丙酮酸彻底分解HH的氧化的氧化丙酮酸不丙酮酸不彻底分解彻底分解乳酸发酵乳酸发酵酒精发酵酒精发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葡萄糖的初步分解VSVS127苍松教育128苍松教育129苍松教育3.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在有氧呼吸过程中, ,氧气的作用是氧气的作用是4.4.生物的细胞呼吸可分为生物的细胞呼吸可分为 和和 两两种类型,一般情况下供给肌肉活动的能量是通过种类型,一般情况下供给肌肉活动的能量是通过
60、呼吸提供,其能源物质主要是呼吸提供,其能源物质主要是 。 与氢结与氢结合生成水,释放能量。合生成水,释放能量。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有氧有氧葡萄糖葡萄糖1.1.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在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在2.2.人在剧烈运动时人在剧烈运动时, ,骨骼肌处于暂时缺氧状态,可骨骼肌处于暂时缺氧状态,可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 ,此时葡萄糖被分解为此时葡萄糖被分解为线粒体线粒体乳酸乳酸130苍松教育5.5.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 .糖类的氧化分解糖类的氧化分解 . .脂类的氧化分解脂类的氧化分解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家居照明设计与舒适度提升策略
- 2025年度特色餐饮店服务员雇佣及职业培训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消防联动与应急广播系统合同
- 生活化教育对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报告结题
- 二零二五年度财务人员聘用及财务绩效评估合同
- 科技环境下实训室电力安全的创新管理
- 2025年度水稻种植回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私人住房租赁合同物业服务内容协议
- 智能家居设备在老人护理中的应用与前景
- 校园内咖啡店经营模式分析
- 全国助残日关注残疾人主题班会课件
- TCL任职资格体系资料HR
- 《中国古代寓言》导读(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五年级上册计算题大全1000题带答案
-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规程
- 液压动力元件-柱塞泵课件讲解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脱式计算100题及答案
- 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方案及方法
- 2024年1月山西省高三年级适应性调研测试(一模)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 110kv各类型变压器的计算单
- 5A+Chapter+1+Changes+at+home+课件(新思维小学英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