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诗作《别薛华》赏析_第1页
王勃诗作《别薛华》赏析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关王勃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文学分享王勃诗作别薛华赏析本文是关于 王勃的文学文章 ,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 和分享。别薛华是唐代诗人王勃写给同乡好友薛华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通过送别朋友, 抒写了诗人不满现实, 感叹人生凄凉悲苦的情 绪。诗的首联语意双关,借送人上路指出世路艰难,前途悲凉。颔联 和颈联使用工稳的对仗句式, 不仅揭示了友人将会在自然之路和人生 之路中可能遭受的厄运,也表达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切身感受。 最 后一联绾合题意, 抒写双方将承受的离别后的相思之苦。 别薛华作者:唐王勃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

2、梦中人。【注释】1全诗校 : : “英华作秋日别薛升华。”2遑遑(hu(huanghunghuang):ng):心神不安。打听渡口。此处指行路。论语微孙 :“使子路问津焉。”3“悲凉”二句 : : 化用鲍照行药至城东桥诗”争先万里途, 各事百年身”句。【赏析】有关王勃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文学分享公元 666666 年(唐乾封元年 ),王勃 1717 岁,进入沛王府任修撰,奉 命撰写平台秘略 。写完后,沛王赏给他帛 5050 匹,十分赏识他。 王勃少年得志,可惜好景不长。据旧唐书王勃传记载,公元 669669 年(总章二年 ) ,“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 之,怒曰:据此,

3、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被逐出 沛王府时王勃年仅 2020 岁。他在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中说:“天 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顿 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悴于圣明之代。”对自己的 被驱逐,他心中怀着一腔悲愤。当年五月他离开长安南下入蜀,后来 客居剑南两年多,遍游汉州、剑州、绵州、益州、彭州、梓州等地。 在此过程中, 他对现实生活有了新的深切的感受, 写下了一些影响深 远的诗文。别薛华就是其中一首。这首送别诗的色彩、风格,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大相径庭, 其中原因, 就像公刘所说的: “诗是一种感性经验和主观情感占很大 成份的东西。诗人此时的生活环

4、境变了, 思想感情也发生很大变化了, 写出的诗也就迥然不同。 王子安集中有一篇秋夜于绵州群官席 别薛升华序,有可能是这首别薛华诗的序。从序言推断,诗人 与薛华在绵州相逢,很快又分手。在一个清秋的夜晚,他送走薛华, 作下了这首痛彻肺腑的诗篇。诗的首联“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是以事写情,又以情生 景。此联中一个“穷”字、一个“独”字,真乃传神之笔:穷路凄孤 送挚友,把悲苦的心情, 渲染得十分真切。 但是,它又不仅仅是作者,也是远行人一一薛华心情的真实写照,语意双关。两句诗,描绘出人生的一幅凄惶场面,一对患难知音跋涉在漫长、曲折、有关王勃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文学分享险阻的山道上。他们相送了一程

5、又一程,难舍难分,但最后还 是分别了,各自匆忙惶恐地去“问津”。“穷路”,借用的是阮籍穷 途而哭的典故,含有“守死善道者,滞涸穷路”的意思。这就促人联 想,发人深思。阮籍之所以穷途而哭,是想假作醉酒躲避迫害,时常 独自驾车信道而行,走到绝路就痛哭而返, 以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汉李固之所以“滞涸穷路”, 正因为他“守死善道”,屡次上疏直陈 外戚、宦官擅权的害处,后来被梁骥诬告,招致杀身之祸。在此,诗 人以阮籍、李固自况,含蓄地指出:凡正直耿介之士,往往很难被当 权者所容。这也说明了诗人与其挚友“多穷路”的原因。下句中的“遑遑”,不只是形容凄惶貌,或自嘲“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荣”,还 兼取宋玉九辩中“

6、众鸟皆有所登栖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的意 义,借以表示自己象凤凰一样清高,而不愿象凡鸟一样随处栖登。颔 联“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是分别承接首联中“穷路”、“问 津”,进一步具体描写道路的险远,设想未来,抒发情怀的。所采有 的手法是虚实相生,语义双关。诗人既为朋友颠沛流离于千里道上而 感伤,又自伤其远在千里之外的异乡。眼前道路崎岖漫长,展望未来 满目悲凉,前程暗淡。这是诗人走上仕途三年来,对社会现实的真切 的感受,从心底发出的深沉慨叹,说明了诗人当时内心失望情绪低落。生活是艰难的,但仍要坚持下去而且要努力使之变好, 年轻的诗 人虽然沮丧但没有完全绝望。因此诗的颈联写道:“心事同漂泊,生 涯

7、共苦辛。”意思是他们心中所期望的事业、建立功勋的志向与抱负, 只能与船只一同在风浪中漂泊不定。正因为风华正茂的诗人,有追求, 有希望,因此才对挫折、有关王勃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文学分享失败倍感痛苦。王勃春思赋序中写道:“咸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旅居巴蜀,浮游岁序,殷忧明时,坎 土禀圣代。 此仆所以抚穷贱而惜光阴, 怀功名而悲岁月也。 ”可 见他的“悲”是因为“怀功名”而难以实现。这联诗所表现的正是理 想与现实矛盾,希望、失望交织的复杂心境。有志之士,不被赏识与 重用,又不甘心自暴自弃,执意追求。就是他们“生涯共苦辛”的主 客观原因。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曾说过:“薛华与李白并称,而 无一字可传,岂非有幸不幸也。”薛华也是才志高远之人,也陷入同 样的境遇,可见,怀才不遇并非偶然,也更说明志向的难以实现。尾联“不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上句承诗题中的“别”字, 下句直抒惜别之情。从字面看,这联诗可以理解为王勃对朋友的安慰, 表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会永远相忆。 另一方面,“俱是梦中人”包 含有“命运之舟”难测的意思,彼此都像在梦里由不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