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件: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件: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件: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件: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_第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件: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第五章第五章课堂互动探究课堂互动探究探究活动阅读“株洲城市略图”,探究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1949年以前株洲城区沿什么分布?现在城区主要沿什么分布?(2)试分析株洲为什么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3)根据以上结论,分析株洲城市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1949年以前株洲城区主要沿河流(湘江)分布,现有城区主要沿铁路分布(2)规模较小沿京广线部分地区分布株洲成为铁路交通的枢纽,规模迅速扩大(3)交通方式的变化和交通线路的变化是造成株洲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

2、的原因聚聚落落空间形态空间形态发展变化发展变化沿交通干沿交通干线扩展线扩展基本不变基本不变加快加快缓慢缓慢交交通通线线衰衰落落交交通通线线发发展展交交通通条条件件归纳提升1交通线的变化引起聚落形态变化和演变2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是影响聚落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交通线的延伸方向往往影响聚落的形态,具体分析如下:对点演练1读三城市示意图,回答(1)(2)题。(1)根据三城市地域形态,可以看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A均沿铁路延伸B地域形态均呈狭长条状C促使其发展的因素与形成的因素相同D城市形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2)株洲和嘉兴的城区分布表明 ()A交通线的变化引起城市分布的变化B城区的分布

3、变化带动交通线的发展C沿河分布没有沿铁路分布好D城区由沿铁路分布发展到沿河流分布【答案】(1)D(2)A【解析】第(1)题,城市形态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不断变化的。三城市均沿交通线分布。第(2)题,四个城市均由沿河分布发展到沿河、铁路延伸。探究活动读“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图(左)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右),探究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山区和平原地区商业网点有何异同?【答案】(1)地势起伏大小线路多方式多大人口稠密、交通相对方便的地区(2)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分布说明了交通运输线路不仅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还会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归纳提升

4、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一个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例如,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不同,具体原因如下图所示: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也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在城市几何中心处交通通达度最高,消费人群最容易到达。3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影响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

5、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4.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有的集镇因位于河道航运的终点而商业繁盛。当险滩被清除,航道向前延伸时,集镇的这种集散转运地位随之消失,商业逐渐衰落。对点演练2(2013鸡西高一检测)读“我国某城镇区域简图”,回答(1)(2)题。(1)图中东西向门市布局的主要原则是 ()A市场最优原则B交通最优原则C便民最优原则D环境最优原则(2)图中箭头表示城区下班时主要人流方向,若在南北向道路上设置一个经营蔬菜的商业网点,乙地比甲地更具优势的原因是 ()A邮局和医院需求量大B更靠近国道C地处下班人流方向的右侧D地势较开阔【答案】(1)B(2)C

6、【解析】东西向门市布局在主城区南侧,靠近国道,符合交通最优原则。乙地位于下班人流方向的右侧,方便居民购物。典型例题剖析典型例题剖析【例1】读下面“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和_。(2)你认为旧城区区域和区域哪个形成时间较早,请说明你的理由。(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4)新城区发展向什么方向延伸?(5)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解析】本题以某城市地域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城市地域形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原因,准确提取图中河流、铁路线分布及旧城区、新城区的位置等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从图中看出,旧城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

7、岸,而新城区主要沿铁路线布局,因此说明该地区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旧城区区域和区域相比较,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应该最早形成;由新城区沿铁路线分布可知,新城区是随着铁路的修建而兴起的。【答案】(1)河流煤铁资源 (2)区域。因为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3)交通(铁路的兴建)。(4)南北方向沿铁路伸展。(5)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例2】下图是“江汉平原某地村庄杂货铺分布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第(1)(2)题。(1)图中杂货铺的布局符合商业网点布局的()A交通最优原则B市场最优原则C经济最优原则D便民最优原

8、则(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商业网点的规模大,密度小B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比山区大,与交通条件无关C从商业网点布局的位置分析,杂货铺A的经营规模比杂货铺B的可能大一些D交通线的变化对集市兴衰没有影响【解析】第(1)题,图中杂货铺位于交通线路交会处,符合交通最优原则。第(2)题,该地位于平原,交通便利,商业网点规模大,密度大。杂货铺A位于通往集市的两条主要交通线路交会处,流动人口多,交通条件更优,规模可能比B大一些。交通线的变化直接引起集市的兴衰。【答案】(1)A(2)C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网络构建学习效果检测学习效果检测一、单项选择题下图是“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读

9、图完成第12题。1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的变化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没有什么影响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ABCD2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答案】1.D2.C【解析】第1题,交通线的发展,会使城市空间形态趋向于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线的衰落,将使城市沿交通线伸展的形态保持不变,甚至衰退。第2题,明清时期,大运河运输繁忙,

10、沿河城市商贸繁荣。后来,由于海上运输的发展、京沪铁路的建成及大运河的淤塞,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读“安徽省南部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第34题。3图中最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的是()A地B地 C地 D地4下列有关交通运输与聚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交通便利的地方,通常形成较大的居民点聚落密集区,有利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沿河设城的现象只出现在我国南方河网密集地区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块状分布AB C D【答案】3.A4.A【解析】第3题,图中地位于两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易发展成为城市。第4题,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物资运输和人们出行,利于聚落的发展。同时

11、,聚落的发展,增加了运输需求,也促进了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沿河设城在我国南方较为明显,但北方城市沿河分布也有利于取水。沿河分布的城市多呈条带状。(2014郑州一中高一检测)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完成56题。5、四地中,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适宜为流动形式和商业街的分别是()A和B和C和D和6拟在P地建立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A地形和交通B地形和市场C地租和市场D地租和交通【答案】5.A6.D【解析】第5题,图中地为山区,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多为流动形式的商业网点;地商业街布置在城市比较繁华的地带,图中只有地符合条件。第6题,P地位于城市的边缘,地租相

12、对较低,而且位于公路干线的交会处,交通比较便利,适合建立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最大的工业基地。2014年1月5日上海交通港口局公布最新统计数据,上海港在2013年货物吞吐量7.7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361.7万标准箱,继续保持世界第一。读上海市示意图,回答78题。7图中商业中心的区位,以市场最优为原则的是()AB CD8上海港的有利区位条件是()A多岩质海岸,不淤不冻,为天然良港B上海港有京沪铁路和浙赣铁路相连接C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腹地广阔D港区主要沿长江分布,水域宽阔,通航能力强【答案】7.A8.C【解析】第7题,图中位于上海

13、市于心,人口多,消费市场大,市场最优。第8题,上海港是沿着黄浦江展开的港口,属于河港兼海港,位于长江泥沙淤积而形成的三角洲上。在上海交会的铁路干线是京沪线和沪杭线。上海港之所以成为我国第一大港口,是因其以上海市为依托,腹地广阔。9读“某区域商业网点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发展水平,西南部小于东北部B人口密度,由西南向东北增加C环境人口容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D同规模商业网点的服务范围与人口密度无关【答案】C【解析】同规模商业网点服务范围越大,人口密度越小,环境人口容量也越小。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对商业网点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近年,以沃尔玛、好又多(诚 达)、国美、苏宁等为代表的大

14、型超市进驻厦门岛内,形成新的商业网点格局。读下图,回答1012题。10在区位选择方面,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的特点是()A城市交通干道的左侧B城市交通干道的右侧C城市交通干道的两端D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11图中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A商业的信息灵通 B交通的通达性好C周围的住家多D外地的游客多12这种区位选择的主要目的是()A最大范围吸引消费群体B为顾客提供最丰富的商品C有利于提高商品价格D为丰富厦门旅游增添观光景点【答案】10.D11.B12.A【解析】第10题,由图可以看出沃尔玛位于火车站附近,好又多位于嘉禾路、湖滨南路、厦禾路、莲前路干道的“十字”路口。第

15、11题,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交通的通达性好。第12题,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人流大,可以最大范围吸引消费群体。二、综合题13(2014厦门市高一质检)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乙两城市中,_城市更有条件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因为该城市_。(2)甲地的商业网点要_(多或少)于乙地的商业网点。(3)乙地的综合运输网是由_、_、_组成的综合运输网,而甲地的运输网由_组成。(4)若甲、乙两地是我国东部、西部地区的代表,那么,代表东部地区的是_。【答案】(1)乙水陆交通便利,便于商品的集散且附近居民点数量多(2)少(3)铁路公路河运公路(4)乙1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A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