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五中20182019高三第一学段模块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福建省泉州五中20182019高三第一学段模块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福建省泉州五中20182019高三第一学段模块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福建省泉州五中20182019高三第一学段模块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福建省泉州五中20182019高三第一学段模块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泉州五中2019-2019学年高三第一学段模块考试语 文 试 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值:150分注意:请将试题的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情志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概念 ,是诗歌的内在本质要素。史传文学的“志表达在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中 ,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 ,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情表现为史官在书写历史时“发愤著史 ,融入自己的心灵感悟 ,饱含深情。用诗学范畴的“情志来研究史传文学 ,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先秦时期 ,史官掌管祭祀、占卜、记事、典册等一系列国家大事。这些人知识

2、渊博、地位崇高 ,不仅担负记录历史的责任 ,还要向君王谏言、献策 ,有时还会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是分不开的 ,他们同其他臣子一样肩负励精图治的使命。这也就是史官要在史传中表现“志的原因。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 ,因为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 ,还是历史的参与者。孔子慨叹:“后世知丘者以春秋 ,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史记·孔子世家?如果是秉笔直书 ,只是客观记录历史 ,孔子何以想到后世“罪他?深层原因还是他在?春秋?中融入了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这种价值观念并不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 ,而是认识历史的一种参照系统。史传在对事件和人物做点评时 ,往往

3、会追加一个点评的主体。这样就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区分开来 ,不会混为一体 ,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对事件的看法借“君子“仲尼等之口表达 ,实质上是借他人之口抒心中所想。这样的叙事技巧 ,既保持了历史的客观真实性 ,凸显了史学家的公正 ,也在字里行间暗含了作为一个当局者的态度史官并不是看客 ,而是切身为国家兴衰存亡忧心忡忡的正义保卫者。钱钟书言“史蕴诗心 ,史传亦是史官的心灵史。这一点在司马迁身上表达得尤为明显。尽管一直秉持据事直书的信念 ,但在司马迁看来 ,史传不仅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 ,也是对现实的态度 ,是表达价值观的一种途径。他以诗性表达 ,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展示了历史强大

4、的生命力。例如?史记·刺客列传?中饱含深情地刻画了刺客这样一类人物 ,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 ,一个个有血有肉、肝胆相照 ,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记录的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痕迹的捕捉 ,史官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要与历史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 ,他的使命就是饱含着深情把已经逝去的人物写出生命 ,把已经发生的事件写得生动 ,最终呈现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 ,让跳动的生命气息绵延不绝。史传作者的“情不同于抒情诗人的“情。诗人多聚焦于一时一刻的客观世界和主观意志;史官有更加广阔的胸襟 ,不仅关注当代 ,也关注过去的人和事 ,在动态的社会和人生中表情达意。诗歌

5、的情是静中显情;史传的情是动中传情。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史传那么是外表上有意避之 ,实那么处处传情。摘编自魏玮?史传文学的“情志?1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史书中都蕴含着“情志: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 ,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写史书时融入史官的心灵感悟。B 史传往往借某个主体对事件和人物进行点评 ,这样就区分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 ,而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C 司马迁认为 ,史传不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 ,而是对现实的态度 ,是表达价值观的一种途径 ,他践行了自己的理念。D 史传作者的“情与抒情诗人的“情不同 ,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 ,史传那么是有意

6、避开情感。2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文章把属于古诗学概念的“情志引入史学研究中 ,目的是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B 文章主体局部从记史言志和作史缘情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后一角度与诗学进行了比照。C 文章引用?史记?中孔子的言论 ,论证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 ,是历史的参与者的观点。D 文章列举?史记?中的刺客这一类性格鲜明的人物 ,论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治史观念。3根据原文内容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 ,他们有一种使命感 ,因此在史传中表现“志。B ?春秋?中融入了孔子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 ,主观内容较多 ,只能作为

7、历史的参考。C 史官在史书中表达自己作为当局者的态度 ,这是史官心忧国家 ,对国家兴亡的一种责任。D 饱含深情地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写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 ,这是史官的伟大之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 ,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46题。暮 鼓铁凝日落之后 ,天黑以前 ,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 ,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 ,天黑以前 ,是黄昏。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 ,换上走路的鞋 ,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 ,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 ,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

8、 ,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有一天 ,他的刚会说话的小孙女大声叫了她“奶奶!她勉强笑着容许着 ,心中却是一惊:难道她真的成了奶奶?“奶奶这个词让她觉得 ,如果不是她的孙女残忍 ,那只能是时光残忍 ,时间如刀。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 ,发现马路对面 ,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 ,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 ,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路灯及时地亮起来 ,在她斜前方的老头停住脚 ,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 ,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 ,腾出手点着一支烟 ,

9、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 ,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 ,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 ,确切地说 ,是向那树丛吼着痰 ,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消沉、粗砺的吼 ,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 ,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 ,望了一阵 ,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 ,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迫地高喊起来:“妈!妈!快点儿!菜汤都凉了!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 ,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

10、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 ,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 ,从他手里接过铁锨 ,又叫了一声“妈 ,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 ,不急不火的 ,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 ,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 ,接近了老头不 ,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那么 ,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 ,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 ,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 ,而是个老太太 ,是妈。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 ,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 ,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 ,车上有一笸箩馒头

11、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 ,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 ,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 ,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 ,找个暗处 ,先把汤盆放在地上 ,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她佯装在近处溜达 ,观察着沉着、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 ,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 ,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 ,拍打拍打双手 ,在裤子两侧蹭蹭 ,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 ,递给儿子一只 ,另一只留给自己 ,好比是饭后的奖赏。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 ,和妈稍做争执 ,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 ,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萝

12、卜的手挡了挡儿子 ,便抢先咬下一大口 ,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 ,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 ,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 ,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 ,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 ,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会所传来一阵鼓声 ,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 ,村里的喜事 ,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 ,屏风似地竖在一侧 ,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 ,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 ,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

13、生 ,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 ,和旷野的鼓声相比 ,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 ,有点憋闷 ,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 ,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 ,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 ,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 ,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 ,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有删改4以下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她是城市里富有的暮年女性形象 ,与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老年女农民工形成比照 ,“她因“观察打工母子而得到了心灵的启示。B 小说描写细

14、腻传神 ,“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 ,便抢先咬下一大口 ,很响地嚼起来 ,表现了母亲爽朗的性格和舐犊情深。C 小说寓曲折离奇的情节于朴素平实、简约凝练的文字中 ,字里行间散发着生活的味道 ,传递出珍贵的精神 ,富有艺术魅力。D 本文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使平凡的人物形象可感 ,琐碎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 ,枯燥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 ,有意味。5小说中年轻人喊“妈的情节布局巧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结尾三段写到暮色中的鼓声 ,请结合作品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有哪些?(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79题。材料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与教育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北京市海

15、淀区统计学会联合开展了青年创业者调查。调查显示 ,受访的创业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140岁80.8% ) ,他们从最终的全日制学校毕业时多为2125岁60%。在这一群体中 ,仅有9选择了在校期间创业或者一毕业就创业 ,且这些在校创业者多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值得关注的是 ,接近一半46.8%的创业者在毕业49年后才进行首次创业。超过半数55%的创业者把创业动机归于发现了适宜的商机 ,比方有好的创业工程或有好的政策机遇 ,另有22左右的创业者创业是想自己当老板或想出来闯荡一番。受访者普遍认为 ,创业时机的选择很重要 ,创业前还应有一些相关工作经验 ,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应先就业后创业;对创业者来说

16、,在名校学到的东西也很重要 ,特别是高学历或理工科的创业者 ,非常认可专业知识对创业的推动作用;在创业后如果不继续学习 ,创业者比普通上班族更容易被市场淘汰。 摘编自?光明日报?附图:材料二: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中国个体私营经济与就业关系研究报告?显示 ,近年来 ,随着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进一步鼓励以及工商注册等领域简政放权力度的加大 ,全国高校毕业生创办私营企业数量迅速增加 ,而缺乏启动资金是高校毕业生创业面临的首要难题。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食××局副局长刘蓉华针对一些学生落入信贷陷阱的现象 ,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增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并普及信贷知识 ,保护大学生远离非法网络借贷

17、平台。她建议将大学生使用网络金融借货纳入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 ,从校园开始培养并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摘编自中国工商报网?完善信用体系助力创业创新?材料三:中国青年报: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您认为政策效果会如何?杨德林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以休学创业来说 ,学生在创办、经营企业一段时间后能够再回到学校 ,我认为这是一大进步 ,因为它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 ,是对学生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一种保护。我曾与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合作进行过一项研究 ,在对多种因素进行控制后发现 ,能给人们提供更多项选择择的制度 ,会使处于其中的人们更愿意去创业 ,创业效果也会更好。允

18、许休学创业等许多新政策就属于这类性质的制度 ,肯定能够鼓励一局部人去创业。当然 ,在具体落实上 ,会有一个磨合和调整的阶段。 材料四:陈博群是安徽师范大学2019级空乘专业的大四学生 ,他发现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鼓励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 ,这令他振奋。他在校期间经历了数次创业。在这个最好的创业时代 ,陈博群仍面临着很多挑战。大二那年 ,他创办了效劳合肥市大学城师生的送餐网络平台“点小二 ,但不久就以失败告终。陈博群此前的不少创业伙伴在毕业后选择就业。他们发现 ,自己找工作比同龄人要得心应手 ,实习期也表现得更好。这些尚未走出校园的学生已经通过创业获得成长。从报税到企业运营 ,从和人打交道

19、到开掘市场需求 ,他们都已在创业期间实践过了。 7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材料一中的受访者普遍认为 ,就创业而言 ,创业时机的选择、相关的工作经验与专业知识缺一不可。B 材料二说明缺乏启动资金是高校毕业生创业面临的首要难题 ,因此有关部门应完善信用体系 ,助力大学生创业。C 材料三的访谈节选中 ,受访者对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新政策休学创业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并对其效果持乐观态度。D 材料四以安徽师大学生陈博群和伙伴的经历为例 ,旨在说明在校期间的创业仍面临很多挑战 ,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8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材料一附图的统计数据显示创业者

20、的创业动机中 ,发现商机占55% ,为了梦想占22% ,这说明大多数创业者是主动创业。B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问题 ,材料一重点关注大学生的创业状况 ,材料二和三那么重点关注政府部门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C ?光明日报?和中国工商报网分别了引用北大及专业机构的调查数据和国家工商总局的研究报告 ,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D 四那么材料都呈现了大学生创业的现实状况 ,直面大学生的创业困境 ,同时不回避政策存在的问题 ,表达了较强的客观性。9大学生要顺利进行创业 ,需要哪些条件要素?请结合材料简述各方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此题共4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何承矩

21、字正那么 ,幼为棣州衙内指挥使 ,从继筠讨刘崇 ,擒其将胡澄以献 ,论功授闲厩副使。太平兴国五年 ,知河南府。时调丁男百十辈转送上供纲 ,承矩以为横役 ,奏罢其事。徙知潭州 ,疏为政之害民者数十事上之 ,悉被容纳。凡六年 ,囹圄屡空 ,诏嘉奖之。米信知沧州 ,以其不习吏事 ,命承矩知节度副使 ,实专郡治。时契丹挠边 ,承矩上疏曰:“假设于顺安寨西开易河蒲口 ,导水东注于海 ,资其陂泽 ,筑堤贮水为屯田 ,可以遏敌骑之奔轶。其无水田处 ,亦望选兵戍之 ,简其精锐 ,去其冗缪。太宗嘉纳之。属霖雨为灾 ,典者多议其非便。承矩引援汉、唐屯田故事 ,以折众论。乃以承矩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 ,俾董其役。由

22、是自顺安以东濒海 ,广袤数百里 ,悉为稻田 ,民赖其利。淳化四年 ,擢知雄州。契丹精骑数千夜袭城下 ,伐鼓纵火 ,以逼楼堞。承矩整兵出拒 ,迟明 ,列阵酣战久之 ,斩馘甚众 ,契丹遁去。秩满 ,召还 ,拜引进使。州民百余谒阙贡马 ,乞借留承矩 ,赐金紫 ,诏许再任。真宗嗣位 ,以事有缓急 ,难于匀济 ,命承矩为四路都转运使 ,要切之务 ,俾同规画。丁内艰 ,时以边兵稍息 ,农政未修 ,起复授置缘边安抚使 ,且诏边民诱其复业。承矩曰:“契丹闻之 ,必谓诱其部属也。乃易诏文为水旱流民之意。王钦假设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景德元年 ,入朝

23、 ,进领英州团练使。时议防秋北鄙 ,承矩犹屡表请行 ,上以其老闵之 ,不许。三年卒 ,年六十一。特赠相州观察使 ,赙钱五十万 ,绢五百匹 ,中使护葬。选自?宋史·列传三十四? ,有删节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王钦假设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B 王钦假设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C 王钦假设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D 王钦假

24、设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太平兴国是皇帝的年号 ,年号是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那么一个 ,多那么十几个。B “秩的本意是根据官员的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 ,引申为俸禄。“秩满是指官员在年终评定时获得了最高等级。C “金紫 ,指“金印紫绶 ,即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 ,借指高官显爵。唐宋后指金鱼袋及紫衣 ,是唐宋的佩饰和官服。D “转运使 ,是封建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官职。宋初为集中财权 ,置诸路转运使掌一路财赋 ,“都转运使

25、一般由官高位重者担任。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何承矩作战勇敢。年轻时他担任棣州衙内指挥使 ,跟随着何继筠讨伐刘崇 ,捉住了他们的将领胡澄来进献 ,论功被提拔了官职。B 何承矩善于谋划。为了增加水田 ,他建议掘开河道 ,同时可以遏制契丹骑兵;他率军打退契丹数千骑兵;并为恢复边塞农业做过奉献。C 何承矩爱惜百姓。做河南府知府 ,上奏停止征调壮丁转送上交朝廷的货物的差役;做潭州知州 ,上奏施政中危害百姓的事达数十件。D 何承矩熟习政务。太宗曾屡次采纳他的建议 ,并下诏褒奖;真宗让他谋划重要事务 ,即使朝廷大臣弹劾他私自改动诏书 ,也不予追究。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

26、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属霖雨为灾 ,典者多议其非便。承矩引援汉、唐屯田故事 ,以折众论。2时议防秋北鄙 ,承矩犹屡表请行 ,上以其老闵之 ,不许。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14-15题。岩居僧赵师秀开扉在石层 ,尽日少人登。一鸟过寒木 ,数花摇翠藤。茗煎冰下水 ,香炷佛前灯。吾亦逃名者 ,何因似此僧?14以下对全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首联点题 ,僧人所居并非殿阁参差的宝刹 ,也非游人熙攘的胜境 ,而是罕有人迹的深山。B 颔联绘僧人所居山间景象 ,颈联具体写其生活 ,虽无惊人之笔 ,但精练自然 ,无斧凿痕。C 尾联发出感慨 ,间接抒发了自己对离尘出世生活

27、的向往之情。D 前六句将僧之居处、环境、生活都写到了;尾联向往之意溢于言表 ,是主题思想的点睛。15颔联“过“摇两字生动形象 ,请结合诗歌分析其精妙之处。(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以下句子的空缺局部。6分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 ,如果像南北朝时的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 ,虽有“ 之雄心 ,也只怕会是“ 的结局。2?出师表?中 ,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治国的贤能之士 ,而在文章结尾处 ,也奉劝刘禅应该自行谋划的句子是:“_ ,_。3李白在?蜀道难?中 ,通过对行人艰难行走时的细节描写 ,从侧面展现蜀道险峻的句子是“ , 。第I

28、I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9分中秋节期间 ,在“传统节日与当代价值的国际学术对话中 ,一位年轻的外交官 ,对传统节日给出了一个令人的定义。她认为节日不仅是传承文化 ,更是人类追求艺术的极致表达。什么是节日?“节本意取自竹节 ,但我们给了它更多的思想内涵生活在时间的流里 ,。而八月十五这一天 ,本就是每年十二个圆月中的一个 ,这“节便成了我们中国人内心深处与幸福紧密相连的时间密码。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终极表达。 ,没有什么能比艺术做得更出色。因为 ,只要是真正的美 ,一定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 ,而这分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面对时代变化 ,只有发挥这份

29、创造力 ,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根底下 ,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前提上 ,利用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 ,诠释传统节日艺术的多重表达 ,才可能创造出为人民、有强烈感染力的新的节俗文化产品。开贞起元 , ,此其时也!17以下在文中处补写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不同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给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刻度 ,以此赋予节日不同的深刻意义B 不同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给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刻度 ,以此对时间长短进行深度切割C 节就是为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的刻度 ,而不同民族可根据不同的文化对时间进行切割D 节 就是为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的刻度 ,而不同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赋予这刻度以意义18依次填

30、入文中横线上处的成语 ,全都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耳目一新 移风易俗 喜闻乐见 推陈出新B 焕然一新 入乡随俗 乐此不疲 革故鼎新C 耳目一新 移风易俗 喜闻乐见 革故鼎新D 焕然一新 入乡随俗 乐此不疲 推陈出新19文中画横线的局部有语病 ,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根底下 ,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前提上 ,利用包括含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 ,赋予传统节日艺术的多重表达B 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前提下 ,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根底上 ,利用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 ,赋予传统节日艺术的多重表达C 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前提下 ,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根底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