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 4 4“亚洲觉醒”的先驱 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学业分层测评人民版选修 4 4(建议用时:40 分钟)学业达标1. 1894 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了(A. 革新中国政治的主张B. 推翻清朝统治的主张C. 同列强保持友好的主张D. 推翻列强在华势力的主张【解析】 1894 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了革新政治的主张。【答案】 A2. 1896 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获释后孙中山在英国呆了九个月, 他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势。这九个月的

2、经历最有可能刺激孙中山萌生()A.民权主义思想B.民族革命思想C.社会革命思想D.发展实业计划【解析】 在英国期间,孙中山亲眼看到了西方工业革命的发达和民主共和的文明,同时也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现象和不可克服的弊端。他的社会经济观点民生主义,就是这时开始形成的。【答案】 C3. 1905 年夏,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这表明孙中山()A. 认识到清朝的覆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B. 已感到建立统一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C. 已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公认领袖D. 看到了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解析】 由题干材料可知,孙中山强调的是各

3、地分散的斗争迫切需要统一的组织和领 导,由此可知选 B 项。【答案】 B24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革命组织机关刊物的书影,该组织是()3A. 兴中会C.强学会【解析】 图片信息显示的是民报,而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故选 Db【答案】 D5.南京临时参议院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个民意机构,它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 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B. 使民主共和政体在中国变成现实C. 宣告了封建制度在中国的彻底瓦解D. 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中华民国成立后,因此,排除A、B 两项。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仍

4、十分艰巨, 由此可排 除 C 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F XT*!之近代化的进程,故选 D 项。【答案】 D6. 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VkAA 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C. 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D. 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解析】 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都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A 项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与史实不符,B 项中“持续

5、发展”是错误的,C 项“推翻了腐朽没落封建制度”是错误的,故排除A、B C 三项。B.光复会D.同盟会4【答案】 D能力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 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 (1912 年) 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道、电气、水道等事物,皆归国有。孙中山全集第 2 卷 材料三 1919 年孙博士已经系统地制定了他的发展中国经济计划的包罗万象的大纲。这个大纲要求: 铁路十万英里和碎石路一百万英里; 修峻现有运河和开挖新的运河; 一个规 模巨大的

6、治河工程;开辟商港具备公用设施的现代化城市的发展。 美 韦慕庭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 材料四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二、建设之首 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 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 民国十三年四月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民生主义”的主张。(2)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孙中山民生思想的新主张。材料三中他认为建设的重点是什 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3)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在民生主义方面与材料一 相比,有何新发展?并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4) 结合上述材料,你对孙中山的历史活动有何认识。【解析】 本题考查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相关知识。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结合所学知 识,此题不难作答。【答案】 (1) 平均地权 (或核定地价 ) 。(2) 新主张:大力发展实业; 国家控制有关国计民生的资源和产业。 重点:交通运输。 原 因: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或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3) 新发展: 将民生问题放在国家建设的首位; 以发展经济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 ( 或 以发展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