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板块力学选择题锁定9大命题区间第8讲巧用“能量观点”解决力_第1页
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板块力学选择题锁定9大命题区间第8讲巧用“能量观点”解决力_第2页
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板块力学选择题锁定9大命题区间第8讲巧用“能量观点”解决力_第3页
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板块力学选择题锁定9大命题区间第8讲巧用“能量观点”解决力_第4页
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板块力学选择题锁定9大命题区间第8讲巧用“能量观点”解决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检测(八)巧用“能量观点”解决力学选择题)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方向的夹角为()B.nC.T解析:选 B 平抛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初始状态时动能为势能的3 倍,而落地时势能全部转化成动能,可以知道平抛运动过程初动能与落地瞬间动能之比为3 : 4,那么落地时,水平速度与落地速度的比值为3 : 2,那么落地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 C、D 错,B 对。3.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若将小球A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小球A换为质量为 2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且不计空气阻力)(A.2gh1.如图所示,质量、初速度大小都相同的A BC三个小球,在同一水平面上,A球竖直上抛,B球以倾斜角0斜向上抛,空气阻力不计,C球沿倾角为0的光滑斜面上滑,它们上升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A、hB、hc,则()B、vuCB.hA=hBhcD.hA=hohB解析:选 DA球和C球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均为零,而B球上升到最高点时仍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即仍有动能。1v。2对A C球由机械能守恒得mgh= mo2, 得h=于。对B球由机械能守12恒得mgh+ mvt=fmv2,且 vr丰0,所以hA=hchB,故 D 正确。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为重力势能的3 倍。不

3、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2. (2018 届高三河北五校联考专题检测(八)巧用“能量观点”解决力学选择题解析:选 B 质量为m的小球A,下降到最大高度h时,速度为零,重力势能转化为弹黄弹12性势能,即 巳=mgh质量为 2m的小球下降h时,根据功能关系有 2mgh- E)= (2n)v,解3得v=gh,选项 B 正确。4图甲是滑道压力测试的示意图,光滑圆弧轨道与光滑斜面相切,圆弧轨道底部P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其示数F表示该处所受压力的大小,某滑块从斜面上不同高度h处由静止下滑,表示压力F和高度h关系的F-h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光滑圆弧轨道的半径R的大小是C. 0.8 mD. 2

4、.5 m212解析:选 A 由动能定理得:mgh=qmv,在最低点,由向心力公式得:Fmg=-R,所以FG= mg=2 N ;光滑圆弧轨道的半径 R= 5 m,故 A 正确,B C、D 错误。5.(2018 届高三武汉调研)如图所示,半径为R圆心为O的光滑圆环 固定在竖直平面内,OC水平,D是圆环最低点。质量为 2m的小球A与质量为m的小球B套在圆环上,两球之间用轻杆相连。两球初始位置如6.多选(2017江苏高考)如图所示,三个小球A B、C的质量均A. 5 m=mg,習 ,根据图像可知:重力图所示,由静止释放,当小球A运动至D点时,小球B的动能为(A.子mgRB.mgRC.4 + ,22mg

5、RD.专mgR解析:选 D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当A运动到最低点D时,A下降的高度为hA=R+Rsin 45 ,B上升的高度为hB=FSin 45,则有12122mgh mgh= 2 mA+ mv?,又VA=VB,小球B的动能为EB=|mB2=4 + 丫 26mgR选项 D 正确。T1)4为m A与B C间通过铰链用轻杆连接,杆长为L。B、C置于水平地面上,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弹簧处于原长。现A由静止释放下降到最低点,两轻杆间夹角a由 60变为 120。A B、C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下降过程中()3A. A的动能达到最大前,B受到地面的

6、支持力小于mg53B. A的动能最大时,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等于 2mgC.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A 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D.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迈3mgL解析:选 AB 在A的动能达到最大前,A向下加速运动,此时A处于失重状态,则整个系统3对地面的压力小于 3mg即地面对B的支持力小于 qmgA 项正确;当A的动能最大时,A的加速度为零,这时系统既不失重,也不超重,系统对地面的压力等于3mg即B受到地面的3支持力等于 2mgB 项正确;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A减速运动到最低点,此时A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C 项错误;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等于A的重力7.(2015天津高

7、考)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 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A. 圆环的机械能守恒B.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3mgLC. 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D. 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解析:选 B 圆环沿杆下滑的过程中,圆环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之和守恒,选项 A D 错误;弹簧长度为 2L时,圆环下落的高度h= 3L,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

8、 E)=mgh=Q3mgL选项 B 正确;圆环释放后,圆环向下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当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合力不为零,选项C 错误。8.多选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30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分别为 1 kg 和 2 kg 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和 B,两球之间用一根 长L= 0.2 m的轻杆相连,小球B距水平面的高度h= 0.1 m。斜面底 端与水平面之间有一光滑短圆弧相连,两球从静止开始下滑到光滑水平面上,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势能的减少量,即为mg Leos 30Leos 60D项错误。6A.下滑的整个过程中 A 球机械能守恒B.

9、 下滑的整个过程中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7D.系统下滑的整个过程中B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为 3 J解析:选 BDA B下滑的整个过程中,杆的弹力对A球做负功,A球机械能减少,选项 A错误;A、B两球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选项B 正确;12对A B两球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Lsin 30 ) +mgh=-(RA+m)v,解得2 1 2v= 3 6 m/s,选项 C 错误;B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为 EP=qmv?mgh=3 J,选项 D 正确。9.如图所示,长为 2L的轻杆上端及其正中央固定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杆的下端有光滑铰链与水平面相连接,杆原来竖直静

10、止,现让其自由倒下,则A球着地时的速度为()1 2A.5.15gLB.5,;15gLD.2;30gL解析:选 D 选A、B球及轻杆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且VB=VA,得121 IA2 1-mg-2 L+mg- L=mv+ 尹厂,解得VA=討 30gL。10.多选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半径OAK平、0B竖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自A的正上方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 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AF= 2R,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F到B的运动过程中()A.重力做功mgRB.机械能减少mgR1C.合外力做功mgRD .克服摩擦力做功 qm

11、gR2mv解析:选 AD 小球到达B点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只受重力作用,根据mg=R得,小球在B点的速度v=QgR。 小球从F到B的过程中, 重力做功W=mgR减少的机械能 E减=mgR-1m/=mgR合外力做功 弘= *mgR故选项 A 正确,B、C 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得,mgW= *mv 0,所以W/=mg*mv=*mgR故选项 D 正确。11.多选滑沙是人们喜爱的游乐活动,如图是滑沙场地的一段斜面,其倾角为 30,设参加活动的人和滑车总质量为m人和C.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 PLII/Z8滑车从距底端高为h处的顶端A沿滑道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9加速度为 0

12、.4g,人和滑车可视为质点,则从顶端向下滑到底端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和滑车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人和滑车获得的动能为 0.8mghC.整个下滑过程中人和滑车减少的机械能为 0.2mghD.人和滑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0.6mgh解析:选 BC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30 -f=ma得f= 0.1mg人和滑车受重力、支 持力、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做负功,机械能不守恒,A 错误;由动能定理得W合=h0.4mg-门。=E,Ek= 0.8mgh,B 正确;由功能关系知,摩擦力做功W=sin 30hf- Sn30T 一2 mgh机械能减少2 mgh人和滑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13、02 mgh C正确、D 错误。12. (2017江苏高考)如图所示,一小物块被夹子夹紧,夹子通过轻绳 悬挂在小环上,小环套在水平光滑细杆上。物块质量为M到小环的距离为L,其两侧面与夹子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小环和物块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小环碰到杆上的钉子P后立刻停止,物块向上摆动。整个过程中,物块在夹子中没有滑动。小环和夹子的质量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确的是()A.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时,绳中的张力等于 2FB.小环碰到钉子P时,绳中的张力大于2F2v2C.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一g处于平衡状态,绳子中的张力T=Mg2F,故 A 错误。小环碰到钉子时,物块做圆周运动,小关系不确定,B 错误。若

14、物块做圆周运动到达的高度低于P点,根据动能定理有-Mgh=0D.速度v不能超过2FMg LN M解析:选 D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即Mgf2Fo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时,物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有:TM萨罟,T=M叶岁,所以绳子中的张力与2F大-MV,则最大高度2h=寿若物块做圆周运动到达的高度高于P点,则根据动能定理有-g。下列说法正10Mgh=1MV2- *MV,则最大高度2hin0=ma可知甲v卩乙,故 A 项正确;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等于小 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动能增加量相等,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也相等,故两图中传送带对小 物体做的功相等,故B 项正确;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15、 Rx相对,图甲中有Q甲=Ff1X1=13Hv2e,H- hFfi,Ffimgsin0=ma=m,乙图中有Q乙=Ff2X2=Ff2,F2mcsinsi n0Hsin02 -_-sin012120=ma=m-h,解得Q甲=mgl+ gmv,Q乙=mgH h) + qmv,Q甲Q乙,故 D 项错2sin0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动机消耗的电能E电等于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与物体增加的机械 能之和,因物体两次从A到B增加的机械能相同,Q甲Q乙,所以将小物体运至B处,图甲 中传送带消耗的电能更多,故 C 项错误。教师备选题1.如图所示,物块的质量为m它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彳左-右卩。起初,用手按住物

16、块,物块的速度为零,弹簧的伸长量为x。加倆瞅沪m然后放手,当弹簧的长度回到原长时,物块的速度为v。则此过程中弹力所做的功为()1212A. mvmgxB.卩mgx-mv12C.m2+imgxD .以上选项均不对解析:选 C 设W单为弹力对物体做的功,因为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imgx由动能定理得W12e12弹imgx=qmv0,得W =?mv+ 1mgx2.多选(2016全国卷n)如图,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n了N点。已知在M N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 OMN。在小球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

17、程中()A. 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 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C. 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D. 小球到达N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 N两点的重力势能差n解析:选 BCD 在M N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OMNy,则小球在M点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N点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小球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弹簧长度先缩短,当弹簧与竖直杆垂直时弹簧达到最短,这个过程中弹力对小球做负 功,然后弹簧再伸长,弹力对小球开始做正功,当弹簧达到自然伸长状态时,弹力为零, 再随着弹簧的伸长弹力对小球做负功,故整个过程中,弹力对小球先做负功,再做正功,14后再做

18、负功,选项 A 错误。在弹簧与杆垂直时及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小球加速度等15于重力加速度,选项B 正确。弹簧与杆垂直时,弹力方向与小球的速度方向垂直,则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选项C 正确。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在M N两点弹簧弹性势能相等,在N点动能等于从M点到N点重力势能的减小值,选项 D 正确。3.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点A、B间的距离为I,传送带开始时.处于静止状态。把一个小物体放到右端的A点,某人用恒定的水平拉力F使小物体以速度vi匀速滑到左端的B点,拉力F所做的功为W、功率为R,这一过 程物体和传送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Q。随后让传送带以V2的速度匀速运动,此人仍然用相同

19、的恒定的水平力F拉物体,使它以相对传送带为vi的速度匀速从A点滑行到B点,这一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为W、功率为P2,物体和传送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为Q。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 W=W, PiF2,Q= QB. W=W, PiQC. WW, Pi=F2,QQD. WW, Pi=R, Q= Q解析:选 B 因为两次的拉力和拉力方向的位移不变,由功的概念可知,两次拉力做功相等,所以W= W,当传送带不动时,物体运动的时间为ti=-7;当传送带以V2的速度匀速运Vi动时,物体运动的时间为t2=,所以第二次用的时间短,功率大,即PQ。4.(2017全国卷n)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 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 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2v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