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精品整合练习:化学实验仪器与基本实验操作(旧人教版)_第1页
201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精品整合练习:化学实验仪器与基本实验操作(旧人教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化学实验仪器与基本实验操作1. (广东省深圳市 2008 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实验室制备毒害气体一般在密闭容器或通风橱中进行B. 白磷(P4)和 Na 都应保存在水中C.苯酚溅到皮肤上会有灼痛感,马上用NaOH 溶液清洗D. 将乙醇、乙酸缓慢加入到浓硫酸中搅拌均匀,再加热制取乙酸乙酯2. (山东莱阳一中 2008 - 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段检测)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使用、制备有毒气体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应有完全吸收处理装置B. 酒精及其它易燃物小面积失火,应该迅速使用湿抹布扑盖;钠、钾等失火应用泡沫灭火器 扑灭C. 汞洒落后

2、,应立即撤上硫粉,并打开墙下面的排气扇D. 学生实验时应戴防护眼镜,万一眼睛中溅进酸或碱溶液,应立即用水冲洗(切忌不要用手 揉眼睛),然后请医生处理3. (08 天津大港一中高三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B. 给试管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C. 碱液流到桌子上,先用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D.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水冲洗,后涂上3%5%的 NaHCO 溶液4. (2008 泰州第一次联考)用,并绘制酸碱滴定曲线必须选用的仪器是()A. pH 计B.胶头滴管C.滴定管D.量筒5. (浙江

3、嘉兴市 2009 届高中学科基础测试)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原理、方法、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A.干燥 C12B.检验K?CO 中的 K+C.石油的蒸馏D.吸收NH6.(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9 届高三期中考试)配制0.10mol?L-的含有 2.0g 溶质氢氧化钠的溶液,可能用到下列仪器托盘天平500mL 烧杯100mL 烧杯50mL 容量瓶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棒漏斗酒精灯移液管。其中必不可少的仪器是 ()A.B . C . D .7.(福州三中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半期考)下列各项中在容量瓶上必须表明的是-2 -( )-3 -容量刻度线温度 压强物质的量浓度用于配制

4、酸溶液或碱溶液A.B .C .D .8 (福建师大附中 2008 2009 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检测)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 目的的是( )9.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 09 年度高三开学水平检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其中可用于制取乙炔的是()10.(辽宁实验中学 2008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在实验室中,下列叙述的保存方法正确的 是( )白磷保存在冷水中Na 保存在 CC1 中HF 溶液保存在塑料瓶中AgNQ 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内浓硝酸保存在棕色广口瓶内A.B.C.D.11.(福建省南安华侨中学 2009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中正

5、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取 10.50g 的干燥的 NaC1 固体B. 中和热和测定所需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量筒C. 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D.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若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应立即用滴管吸去多 余的部分12.(肇庆市中小学教学目标管理2007 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检测)某同学用NQCG 配制0.10molL1Na2CQ(aq)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 有( )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1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管口约丄处,手持试管夹长柄进行加热3c

6、. 把用氯酸钾制氧气后的残渣倒入垃圾桶A. B.13.(山东济宁市 20082009 学年度C . D .包含洗化学是一门以实说明(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有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浓硫酸是一种,二验时要采取正确的泊勺试剂瓶的自-4 -d. 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需加碎瓷片或沸石e. 配制硫酸溶液时,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 边慢慢加入浓硫酸f 用右图所示装置吸收氨气14.(江苏省江安中学 2009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往往采用“凯 氏定氮法”,其原理是: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

7、与硫 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操作步骤:(1)样品处理: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固体样品奶粉,移入干燥的凯氏烧瓶中,经过一系列的处 理,待冷却后移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2) NH 的蒸馏和吸收:把制得的溶液(取一定量) ,通过定氮装置,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使 氨变成硫酸氨,再经过再经过碱化蒸馏后,氨即成为游离状态,游离氨经硼酸吸收。(3)氨的滴定: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所生成的硼酸铵,从消耗的盐酸标准液计算出总氮量,再折算为粗蛋白含量。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样品的处理过程中使用到了容量瓶,怎样检查容量瓶是

8、否漏水?(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可能使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大()A. 凯氏烧瓶中溶液转移移到容量瓶中时,未洗涤凯氏烧瓶B.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D. 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3) 若称取样品的质量为 1.5g,共配制 100 毫升的溶液,取其中的20mL 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使 N 转变为硼酸铵然后用 0.1mol/L 盐酸滴定,共用去盐酸的体积为23.0mL,则该样品中N 的含量为 _ 。已知:滴定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NH4)2BQ + 2HCI+ 5H2O = 2NH4CI + 4H3BQ。(4)一些不法奶农利用“凯氏定氮法”只检测氮元素的含量而得出蛋白质

9、的含量这个检测法的缺点,以 便牛奶检测时蛋白质的含量达标,而往牛奶中添加三 聚氰胺(C3N6H6)。则三聚氰胺中氮的含量为_15.(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09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实验室用密度为 1.18g/mL,质量分数为 36.5%浓盐酸配制 250mL0.1mol/L 的盐酸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5 -(1)配制 250mL0.1mol/L 的盐酸溶液。应量取盐酸体积 _ mL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 _ mL。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 _(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A.用 30mL 水洗涤烧杯 23 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 用量

10、筒量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mL 的容量瓶中D. 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E. 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 2 cm 处(3)操作 A 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 _ 。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 _(4) 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偏高、偏低或无影响)?a.没有进行 A 操作_; b.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_ ; c.定容时俯视_。(5) 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加蒸

11、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 B)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_。16.(山东诸城一中 2009 届高三年级阶段性评估)某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 利用装置 I 制取某些气体,制取气体的反应所具有的特点是 _。(2) 利用装置I、 II 制取气体(Kz关闭,K!打开)。甲同学认为:禾U用装置H可以收集H2、NH 等气体,但不能收集 Q 和 NQ 理由是 _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 II 作简易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可收集 NO Q,改进的方法是_。丙学认为:利用装置 II 作简易改进(改变

12、仪器装置),可收集 NQ 气体,改进的方法(3)利用装置 I、川 验证物质的性质(&打开,Ki关闭)。如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性:KMnQCl2Br2, 则在 A 中加浓盐酸,B 中加_ , C 中加_,观察到 C 中的现象是_17.( 2008 佛山)某氯化铁样品含有少量 FeCb 杂质。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6 -请根据上面流程,回答以下问题:(1)_操作 I 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 _ 、_ ,(填仪器名称)操作 II 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填编号)A. 50mL 烧杯 B . 50mL 量筒C. 100mL 量筒 D . 25mL 滴

13、定管(2)_ 请写出加入溴水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加入氨水要过量的原因是 _ 。(3)_ 检验沉淀是否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_。(4)将沉淀物加热,冷却至室温,用天平称量其质量为big,再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 b2g, 若 bi b2= 0.3g,则接下来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_(5)_ 若蒸发皿质量是 Wg,蒸发皿与加热后固体总质量是 W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是_(列出原始算式,不需化简);若称量准确,最终测量的结果偏大,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参考答案1.【解析】A 项为了防止中毒,实验室制备毒害气体一般在密闭容器或通风橱中进行;B 项Na 不能保

14、存在水中;C 项 NaOH 溶液具有强腐蚀性;D 项将浓硫酸缓慢加入到乙醇中搅拌均匀 后再加乙酸,然后加热制取乙酸乙酯【答案】A2.【解析】B 项中钠可与泡沫灭火器产生的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应迅速用砂覆盖,故B 项错误。【答案】B3.【解析】A 项防止水倒吸以炸裂试管;B 项防止试管局部受热而炸裂试管;C 项正确;D 项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应先用抹布擦试,后用水冲洗,再用NaHC(稀溶液冲洗。【答案】D4.【解析】 本题易漏选 A 而多选 C,主要是学生审题不清, 为弄清实验要求, 将“中和滴定 实验”与“绘制中和滴定曲线的实验”混淆。纠错本题是通过中和滴定实验来完成酸碱滴定-7 -曲线的绘制

15、,所以需要酸碱式滴定管,又因要绘制曲线,所以需精确知道pH 值,所以需要 pH计。【答案】AC- 8 -5.【解析】A 项中干燥 Cl2时,应长进短出,故 A 项错误;钾离子的检验时通过蓝色的钴玻璃,故 B 项正确;石油的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处,故C 项错误;NH3易与稀 HSQ 反应,故如图所示 NH 吸收容易发生倒吸现象,故D 项错误。【答案】 B6.【解析】依据配制 0.10mol?L-1的含有 2.0g 溶质氢氧化钠的溶液步骤为:计算( 500mL 溶液)7称取(托盘天平)7溶解(烧杯、玻璃棒)7冷却到室温T转移(500mL 容量瓶洗涤T振荡摇匀T定容(胶头滴管)

16、7振荡摇匀。故所选仪器为B 项。【答案】 B7.【解析】容量瓶的瓶体上标有容量、室温,瓶颈上标有刻度线。【答案】 A8.【解析】A 项应长进短出;B 项实验室制取 NH 是固体与固体的反应,且 NH 密度小,故该项 正确;C 项 CQ 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收集 CQ 时应长进短出;D 项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方蒸馏 烧瓶的支管处。【答案】 B9.【解析】依据乙炔实验室制备的原理,可知制取装置为:固体液体7气体,且固体电石易与水反应变成粉末状物质,不能用装置D,只能用装置 Co【答案】 C10. 【解析】白磷保存在冷水中,Na 保存在煤油中,HF 与玻璃反应,HF 溶液保存在塑料瓶中,AgNQ 见光

17、易分解,AgNQ 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内,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浓硝酸 保存在棕色细口瓶内,故正确,所以A 项正确。【答案】 A11. 【解析】A 项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 0.1g ; B 项中和热和测定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 还有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 C 项正确;D 项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若定容时不小心加水 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应重新配制【答案】 C12. 【解析】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时左物右码,故错误;读数时,眼睛应与刻度线向平,故错误;振荡摇匀应用左手按住瓶塞,右手托住瓶底,上下来回旋转振荡,故错误。【答案】 C13. 【解析】(1)依据图示可知,浓硫酸是一种腐蚀性液体;(2) a

18、中用水封住防止水银的挥发,而水银常温下与硫粉反应生成无毒硫化汞;b 中夹持试管及加热方式正确;c 残渣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是强氧化物质, 易发生危险; d 中加碎瓷片或沸石以防止液体暴沸而发生危险;e 中量筒不能稀释液体;f 中氨气不溶于 CCl4,这样可防止倒吸现象。【答案】( 1 )腐蚀性液体; ( 2) c、 eo14.【解析】(1)往容量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塞紧瓶塞,倒转过来,观察是否漏水,然后 再正放,旋转瓶塞 1800,又倒转过来,观察是否漏水,若都不漏水,则说明该容量瓶不漏水。(2)A 项未洗涤凯氏烧瓶,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溶液的浓度偏小;B 项定容时,俯视刻度-9 -线,溶液的体

19、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大;C 项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小;D 项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溶液的浓度偏小。(3)N1 nrifYjT23mL x 103L/mL x O.lmol/L:x 14g/mol的质量分数为 - -X100%F10.73%。( 4)三聚氰胺中氮的含量为X100%= 66.7%。26【答案】(1)往容量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塞紧瓶塞,倒转过来,观察是否漏水,然后再正 放,旋转瓶塞 1800,又倒转过来,观察是否漏水,若都不漏水,则说明该容量瓶不漏水。(2)B。( 3) 10.73%。(4) 66.7%。15. 【解析】(1)密度为

20、1.18g/mL,质量分数为 36.5%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一 =11.8mol/L,所取盐酸体积为:!= 0.0021L = 2.1mL;3C.5g/mol11.8mol/L配制 250mL0.1mol/L 的盐酸溶液,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 250mL;配制时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 它仪器为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依据配制的步骤可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 F、E、D;( 3)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防止溶质减少,避免配制成的溶液浓度偏小;溶 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因容量瓶只能盛放室温下的溶液;(4 )没有进行 A 操作,致使溶质的量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溶液的实际体积偏大, 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定容时俯视,溶液的实际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5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是非常精确的,若出现了题目所给的情况,则应重新配制【答案】(1) 2.1 ; 250;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 BCAFED ( 3)避免配制成的溶液浓度偏小;容量瓶只能盛放室温下的溶液;(4)偏低;偏低;偏高;(5)重新配制;重新配制16. 【解析】(1)依据装置I的特点,可知所制取的气体的特点为:反应不需要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