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孟子》课件讲述_第1页
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孟子》课件讲述_第2页
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孟子》课件讲述_第3页
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孟子》课件讲述_第4页
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孟子》课件讲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818课课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走进孟子 孟子孟子:名轲名轲,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孔孟孟”,有,有“亚圣亚圣”之称。之称。 孟子孟子一书,一书, 现存七篇,是现存七篇,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是“

2、兼爱兼爱”“”“非攻非攻”,主张和平,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反对战争。 听读课文,听读课文,注意读音、停顿和语势。注意读音、停顿和语势。朗读感知读准字音:“夫”“粟” “域”“畔”fspn朗读感知y 1.1.环环 而而 攻攻 之之 而而 不不 胜胜 。2.2.域域 民民 不不 以以 封封 疆疆 之之 界界 。3.3.城城 非非 不不 高高 也也 。4.4.故故 君君 子子 有有 不不 战战 ,战,战 必必 胜胜 矣矣 。/ / / / / /读准节奏朗读感知1.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天时不如地利也2.池池非不深也非不深也3.兵革兵革非不坚利也非不坚利也4.委委而而去去之之5.人和人和6.寡助寡助之之

3、至至 7.亲戚畔亲戚畔之之8.亲戚亲戚畔畔之之代词,这代词,这护城河护城河武器装备,兵:兵器武器装备,兵:兵器 革:甲衣革:甲衣委:放弃委:放弃 去:离开去:离开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人心所向,上下团结到到通通“叛叛”,背叛,背叛他,指寡助之君他,指寡助之君字词释疑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威天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下不以兵革之利。重点语句名词作动词,限制名词作动词,限制形容词作动词,巩固形容词作动词,巩固 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威慑威慑 译文:译文: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

4、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少少极,极点极,极点古义:族内的人和族外的人古义:族内的人和族外的人今义:和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今义:和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寡不敌众寡不敌众曲高和寡曲高和寡优柔寡断优柔寡断寡廉鲜耻寡廉鲜耻 至理名言至理名言至高无上至高无上如获至宝如获至宝 其他古今异义词:其他古今异义词:“兵兵” “去去” “池池”兵不血刃兵不血刃短兵相接短兵相接 城门失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殃及池鱼护城河护城河(今:池塘)(今:池塘)离开(今:与离开(

5、今:与“来来”相反)相反)兵器(今:兵器(今:士兵)士兵)去国怀乡去国怀乡去留两便去留两便文中其他文中其他“之之”的用的用法法之域民不以封疆域民不以封疆之之界界三里三里之之城城亲戚畔亲戚畔之之虎见虎见之,之,庞然大物也庞然大物也寡助寡助之之至至辍耕辍耕之之垄上垄上何陋何陋之之有有予独爱莲予独爱莲之之出淤泥而不染出淤泥而不染虽我虽我之之死死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代词:他,指代寡助之君代词:他,指代寡助之君动词:到、去动词:到、去宾语前置标志,无义宾语前置标志,无义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独立性,无义代词:它,指代驴子代词:它,指代驴子123456久久之之,目似瞑,目

6、似瞑语气助词,无义语气助词,无义一词 多义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论点:思读课文提示:论点是文章竭力阐述的观点,是被论证的,提示:论点是文章竭力阐述的观点,是被论证的,文章大部分内容都是为此服务的。文章大部分内容都是为此服务的。天时天时不如不如地利地利地利地利不如不如人和人和小城环而攻小城环而攻之不胜之不胜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城高兵利良城高兵利良足不守足不守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得得道道多助多助失失道道寡助寡助举例举例道理道理域民域民固国固国威天下威天下战争需战争需“人和人和”治国需治国需“人和人和”论点结论对比论证:对比论证:“得道得道”的的重要性重要性本

7、文是不是在论述战争? 为什么要以战争为喻? 背景提示答案参考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了他的治国理想。 孟子生活在“以征伐为贤”的战国时期,诸侯们对军事问题最为敏感,也更容易产生兴趣,且这样的问题他们往往也看得分明些,事实面前也更容易让他们放弃一味凭借武力解决天下问题的不仁义、不明智的政治幼稚和政治迷信。借战争来设喻,充分体现

8、了孟子善于根据不同对象相机应对的辩才,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就是我们普通人也容易懂得多。 借战争来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这也是孟子及其那一时代有修养的文人向好战的诸侯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的一贯做法。 文章最后一部分一直在强调文章最后一部分一直在强调“得道得道”的重要性,那什么是的重要性,那什么是“道道”呢?呢? 联系上下文可知,联系上下文可知,“道道”即即“人和人和”;“得道得道”,即得人心。如何才能得,即得人心。如何才能得“道道”,就要施行,就要施行“仁仁”政。政。天时天时不如不如地利地利地利地利不如不如人和人和小城环而攻小城环而攻之不胜之不胜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城高兵利良城

9、高兵利良足不守足不守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得得道道多助多助失失道道寡助寡助“仁政仁政”举例举例道理道理域民域民固国固国威天下威天下战争需战争需“人和人和”治国需治国需“人和人和”论点论点结论结论品读课文刚才我们在诵读文章时,你觉得哪些句子读起来特别有力,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 大量运用排比和对比的修辞,使文章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理条件优越。 最后一部分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比较,点明了文章主题。 孟子的文章向来以大量雄辩著称,读起来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多得益

10、于他善于运用排比和对比,所以咄咄逼人 。思辩:思辩: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实际,古为今用,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实际,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生活在现在的我们是如何理解看待孟子提生活在现在的我们是如何理解看待孟子提出的出的“得道得道”与与“人和人和”的主张的呢?的主张的呢?古为今用编制: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编制: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出版: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时间:时间:2011-11-202011-11-20策划:屠元成策划:屠元成 李冬梅李冬梅 郑少艾郑少艾制作:白向丽制作:白向丽审核:刘飞耀审核:刘飞耀责编:梁责编:梁 兵兵人有了知识,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