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信贷集中度风险计量与监管研究()_第1页
中国银行业信贷集中度风险计量与监管研究()_第2页
中国银行业信贷集中度风险计量与监管研究()_第3页
中国银行业信贷集中度风险计量与监管研究()_第4页
中国银行业信贷集中度风险计量与监管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摘摘 要要中国经济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深化供给侧改革和防控金融风险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两大突出主题。在经济增速放慢、融资环境紧缩下,银行业信贷集中度风险正在加速暴露。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社会直接融资对银行信贷挤出效应明显,影子银行冲击资本监管体制。银行业完善风险测度和监管机制以及准确判断流动性风险的扩散渠道和传染效应,成为中国银行业实务界与监管层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关于信贷集中度风险及其风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探讨了中国银行业信贷集中度风险计量与监管课题。主要运用 H

2、HI 指数和勒纳指数测量中国银行业信贷的集中度风险;基于 PCA-Logit 模型对行业贷款集中度风险进行计量;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京津沪渝房地产风险传染与银行信贷行为关系;根据进化博弈论基本原理,阐述了银企有限理性博弈下政府监管边界;从市场失灵和信息不对称的视角,推导银行监管的顺周期性机理;运用 Kohonen 网络聚类实证商业银行间的风险传导效应;通过多维视角分析的结论,提出完善银行业信贷集中度风险监管制度框架和管控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 中国银行业信贷集中度风险总体处于次低水平,但是动态计量上呈现风险加大的趋势。本文测量结果显示,中国银行业信贷集中度风险总体处于较低水

3、平,但各类性质银行的集中度风险存在差异,城市银行风险水平最高,股份制银行最低。从HHI指数和勒纳指数对比来看,勒纳指数2014年之后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信贷集中度风险在动态趋势上呈现风险加大的可能。(2) 行业贷款集中度风险两极分化,垄断性行业风险程度最低。基于PCA-Logit模型对行业贷款集中度风险的计量结果,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食品加工业等传统竞争性行业违约风险相对较高;电力生产业、电力供应业、电信业、石油石化工业等垄断性行业的风险指数较低。(3) 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对房地产风险传染有一定助推作用,影子银行加剧风险传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

4、文I染效应。利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探究京津沪渝房地产风险的空间效应,银行信贷在可置信标准10%水平时对房地产风险增加有显著的助推作用。对于信托、理财产品等影子银行产品的控制,是对房地产风险传染控制的重要途径。(4) 银行业监管框架完善,要突出三个要求,即要寻求博弈双方的利益均衡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要设计逆周期的监管措施;要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以及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综合运用 HHI 指数和勒纳指数测量了中国银行业信贷集中度风险,使风险计量相对科学。中国银行业的信用贷款集中度风险处于较低水平且有进一步下降趋势,各类性质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集中度风险存差异,城市银行最

5、高,股份制银行最低;二是基于 PCA-Logit 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计量行业贷款集中度风险和实证流动性风险传染效应。结果显示竞争性行业较垄断行业违约风险相对较高,商业银行信贷对房地产风险传染有一定助推作用;三是基于多维视角来完善监管体制框架,提出了国家银行业监管体制与标准的完善、银行资本监管的制度改革、管控风险传导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建议。关键词:关键词:银行信贷 集中度风险 监管体制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IIAbstractChinas economy is now stepping into the “new normal” phase, w

6、hich reveals a change of economy growth rat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dynamic transformation. Deepening reform of the supply and control of financial risk are the two prominent themes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slow economy growth rate and tight financing environment

7、, the banking credit concentration risk is rapidly been exposed to the public.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capital market reform, the direct financing of society employs a distinctive effect on the bank credit, and the shadow banking is impacting on the capital supervision system. For the banking indust

8、ries, to improve the risk measurement and regulatory mechanisms as well as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diffusion channels and contagion effect of liquidity risk, are the main issues that they have to fac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orldwide research results of credit concentration risk, this pape

9、r discusses the risk measur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spects. The HHI index and the Lerner index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concentration risk of Chinas banking credit. Based on the PCA-Logit model, the risk of industry loan concentration is ev

10、aluated.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 Estate Risk Transmission and Bank Behavior in Beijing, Tianjin, Shanghai and Chongqing has been conducted by applying Spatial Panel Model.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government regulatory b

11、orders under the bounded rationality of banks and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ket failure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is paper also derives the pro - cyclical mechanism of bank supervision. The Kohonen Network Clustering is thu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Risk Conduction Effect among Comme

12、rcial Banks. Through the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banking risk system and control policy.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in spite of the overall bank credit concentrati

13、on risk being in a low level, its trend is increasing according to the dynamic measurement.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credit risk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is generally at a low level, but the concentration risk differs across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IIIvarious types of banks: the risk l

14、evel of urban banks is the highest and is the lowest for the shareholding banks. According to the HHI index and the Lerner index, the Lerner Index has been showing a significant upward trend ever since 2014, indicating that the concentration risk is increasing in the dynamic trend. Second, the conce

15、ntration risk of industry loan shows a feature of polarization, in which the monopoly industry has the lowest degree of concentration risk. The risk of industry loan concentration evaluated based on the PCA-Logit model shows, a higher default risk occurs in industries such as leather, fur, down and

16、the related products industry,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as well as other traditional industries; while industries like power generation, power supply, telecommunications, oil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show are relatively low default risk index. Third, commercial banks play a propellant effect on th

17、e increase of real estate risk; shadow banking system aggravates the risk contagion effect. The Spatial Effect of Real Estate Risks in Beijing, Tianjin, Shanghai and Chongqing has been explored by using the Common Panel Model and Spatial Panel Model. The result show, when the bank credit confidence

18、standard is about 0.1, the bank credit has a significant propellant effect on real estate risk. An important way to control the risk contagion effect of the real estate is to control the shadow banking products such as trust and financing products. Fourth, the banking regulatory system framework sho

19、uld highlight“three requirements”, government regulation has to seek the mutual interest of both sides of the game balance and maximization of social welfare; counter-cyclical financial regulatory measures should be designed and guarantee no systematic risk and a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con

20、omy.The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 are: firstly, the HHI index and the Lerner index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risk of credit concentration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which ensures a relatively scientific risk measurement; second, based on the PCA-Logit model and the spatial panel model, the risk of the i

21、ndustry loan concentration is evaluated and the risk infection effect is proved to be exist; and third, the regulatory system framework is improved with a mufti-dimensional view.Key words: bank credit concentration risk regulatory mechanism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IV目目 录录摘 要 .IABSTRACT.III

22、1 绪 论.1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1.2 文献综述.81.3 研究思路与内容.181.4 研究方法.211.5 创新点.222 概念与理论基础.252.1 集中度风险概念及其内涵.252.2 银行业集中度风险计量与监管的理论基础.282.3 集中度风险计量方法分析.332.4 银行集中度风险监管理论.372.5 本章小结.453 中国银行业集中度风险指数测量.473.1 银行业集中度风险测量的基本观点.473.2 中国银行业集中度风险的测量.493.3 信用贷款总额集中度风险 HHI 指数测量与分析.523.4 行业信用贷款集中度风险 HHI 指数测量与分析.633.5 银行业信用集中度

23、风险勒纳指数测量.733.6 银行业信用集中度风险熵值法测量.803.7 本章小结.844 中国银行业行业信贷集中度风险计量.85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V4.1 中国银行业行业信贷集中度风险.854.2 基于 PCA-Logit 模型的行业风险测度.864.3 PCA-Logit 法计量集中度风险的实证.954.4 本章小结.1065 中国银行业集中度风险传染性研究以房地产业为例.1085.1 模型选取.1095.2 模型构建.1105.3 实证结果分析.1165.4 本章小结.1216 中国银行业集中度风险的监管.1226.1 银行信贷的利益均

24、衡:基于进化博弈论的分析框架.1236.2 银行集中度风险的外生性:顺周期下的风险传染网络.1326.3 中国银行业风险监管的体系构建.1456.4 本章小结.1557 总结.1577.1 研究结论.1577.2 政策建议.1597.3 研究展望.165致 谢.167参考文献.168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179附录 2 论文的原始数据目录.180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01 绪绪 论论1.1 选题背景与意义选题背景与意义1.1.1 选题背景选题背景中国经济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在经济增速放慢,社会融资环境紧缩环境下

25、,企业现金流减少,经营成本上升,业绩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社会投资增速下降,货币流转速度放缓,商业银行长期以来的同质化经营、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持续下降,经济繁荣期形成的存量信贷资产风险开始暴露。面对利率市场化的压力,信贷市场整体流动性差,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日渐提高。商业银行迫于经营绩效和股东收益的压力,为了保持原有的收益率和相对稳定的客户关系,无奈将风险偏好容忍度降低,将部分贷款继续发放给具有高风险的既有客户,致使某些企业或行业的集中度风险过高。且银行信贷抵押品价值波动,达不到预期风险缓释效应,同时伴随风险的传导性,存量业务极易引发风险发酵与蔓延。 图图 1.1 大大、

26、中中、小小微微型型企企业业贷贷款款余余额额同同比比增增速速态态势势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2016) 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6.34.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1中国银行业的本外币中长期贷款集中投向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特别是 2009 年底上述行业贷款分别为 2.1 万亿元、5910 亿元、4812 亿元和 4310 亿元,占到全部产业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达到了50.5%、14.0%、11.4%和 10.2%;同期的小微企业贷款只有 2.76 万亿元,累计贷款余额为

27、23.46 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的 36.55%。经济新常态下受经济增长多重制约因素的影响,与产能过剩或结构调整的区域信贷行业集中度风险正在加速暴露。2015 年全国 41 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9 个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2 个行业下降,其中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 58.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回落 6.2%,利润总额增速回落 5.6%。人民银行 5000 户工业企业调查结果表明利息保障倍数为 3.4 位,同比下降 0.7 倍。需要注意的是,2015 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区域分化特征。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 23.1%、12.5%和 5%;房地产不良贷款

28、余额 1042.73 亿元,不良率为 0.5%,部分地区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开始上升。在宏观经济下行周期中,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快速传导与其联系紧密的中小银行身上。一些区域集中度风险较高的地方中小银行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阿喀琉斯之踵”。表现在大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上远高于中、小微型企业(见图 1.1)。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开放,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差收窄,导致单纯依赖利差收入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是金融危机后的重要创新工具。根据人民银行统计,社会融资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社会直接融资比例在逐步提高,直接融资对银行信贷挤出效应明显,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

29、不断降低。银行信贷活动的减少,而以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以及公司债券等非银行信贷活动快速发展。银行信贷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由2002 年的 95.5%降至 2014 年 61.76%(图 1.2)。2016 年信贷增量对社会融资总量比例为 66.69%(表 1.1)。社会融资结构多元发展,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非银行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也迅速加大。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2 图图 1.2 社社会会融融资资规规模模统统计计 单单位位:十十亿亿元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整理 表 1.1 社会融资规模累计统计 单位:十亿元时期社会

30、融资规模增量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0151529.361126.93-64.27159.14.34-105.7282.576.0420161780.231243.7-56.39218.585.92-195.3299.9124.15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整理在我国物价总体水平处于低位,银行的流动性总量相对充裕,市场利率上行压力较小的环境下,政府部门从稳定存款付息率和整体筹资成本,推动社会融资成本降低。央行调整金融市场从数量型政策工具移至利率政策工具, M2、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总量作为中间政策目标的重要性逐渐下

31、降。从中国银行业资产负债结构来看,负债总规模为 184.14 万亿,资产总额 199.35 万亿,总体运行健康。但是国有五大银行的资产占比呈现继续下降态势(见图 1.3)。中国银行业的整体资产质量下行压力继续加大。用 2015 年末与 2013 年末统计数据相比较,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增加 0.78 万亿元,不良贷款率由 1.49%升至 1.94%。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由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35921 亿元上升到 1.27 万亿元;不良贷款率由 1%升至 1.67%。银行业净利润增速连续两年下降,资产利润率下降 0.13%,资本利润率下降

32、2.8%,净息差下降了0.24%。利息净收入占营业净收入的比例下降 4.88%。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五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 1.50%、2.39%、1.43%、1.58%和 1.51%。2015 年前三家银行净利润分别增长0.52%、0.70%和 1.03%,后两家下降了 1.25%和 0.28%。 图图 1.3 银银行行业业金金融融机机构构资资产产负负债债情情况况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6) 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6.31. 受监管政策的影响,中国银行业关注类贷款余额由 2013 年为 2.91

33、万亿元增加到2015 年的 4.45 万亿元,关注类贷款率由 3.69%提高到 4.69%(见图 1.3)。从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可以看到,原有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不能完全反映货币信贷创造过程,货币的负债方并不能全面反映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及其影响。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也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尤其是影子银行(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的期限错配、信用转换、流动性转换、高杠杆率等特定的内生性风险严重地威胁着中国金融市场稳定。截至 2015 年底,影子银行总量约为人民币 53 万亿元,相当于 GDP 的 79%(表 1.

34、2)。影子银行体系规模意味着信贷无序紧缩时,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4依赖此类融资的借款人将有遭遇信贷危机的风险。由于银行业利率水平过低,导致银行业动员资金的能力降低,使得大量资金流出银行体制以外,大量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市场和产品游离监管之外,形成资金的体外循环,高收益理财产品与地下借贷间的界限已十分模糊。常规银行体系和影子银行体系之间的相互关联,影子体系规模亦会放大对于银行业的溢出风险。近期多家中介机构倒闭,暴露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边缘地带的金融风险。2014 年 3 月江苏盐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违约案和2015 年河北融投担保集团破产案,都在说

35、明影子银行体系的坏债风险和道德风险引发的社会稳定问题。 图图 1.4银银行行业业关关注注类类贷贷款款及及不不良良贷贷款款变变化化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6) 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6.39. c中国商业银行 2015 年末的资本充足率为 13.45%,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占比81.1%。但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逾期贷款增长 56.52%;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余额比值高达 94.63%,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比 2014 年末下降 50.86%。2015 年银行业各月存款环比增速均低于 10%,而稳定性较差的银行业同业负债比重达到了14.4

36、8%。部分中小银行的同业业务集中度比重高、且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严重,加大了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5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6表 1.2 中国影子银行的组成成分和规模信贷中介产品2015 年底规模(万亿元)占银行总资产比例(%)2014 年底规模(万亿元)占银行总资产比例(%)2013 年底规模(万亿元)占银行总资产比例(%)2012 年底规模(万亿元)占银行总资产比例(%)2011 年底规模(万亿元)占银行总资产比例(%)委托贷款5.23.94.

37、44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5.936.8理财产品对接资产21.611.1432.92.6银行表外12.46.42.82.1-证券公司1.20.9-财务公司贷款民间借贷*2.63.43其他3.81.21.310.80.8合计53.427.540.824.333.122.323.9资料来源

38、:2016 年中国影子银行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EB/OL.中国产业信息网,http:/ 42.41%,监管不当可能使表内外风险出现交叉传染。民间融资活动特别是以 P2P 网络借贷、财富管理公司等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变相从事信用中介业务问题突出,存在着向正规金融体系传导风险的可能性。在经济下行背景下,部分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恶化,企业逃废债、内外勾结骗取银行资金等金融案件呈上升势头,银行授信总额 10 亿元以上的企业发生债务风险事件明显增加。高负债率、高杠杆的企业引发企业债务风险,并可能沿债务链、产业链蔓延,导致交叉违约和风险传染。既有统计方法不能反映危机苗头,也未能准确判断危机的扩散程度

39、和传染渠道。如果宏观审慎管理范围过窄,它们都可能成为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银行业整体风险的测度缺失和监管信息共享机制缺失,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7这为银行业监管集中度风险提出严峻的现实课题,也使得研究集中度风险的计量和监管问题成为重要。从当前银行业信贷集中风险类型分析,既有行业单一债务人或关联的债务人集中度风险,还有行业企业主体之间的相关性造成贷款集中风险。因此,研究银行业集中度风险的两个判断:一是判断各类性质银行集中度风险和行业间信贷集中度风险;二是判断有关联关系的行业信贷集中度风险水平,并估计其流动性风险的传染效应。1.1.2 选题意义选题意

40、义当前全球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和再平衡阶段,我国经济也是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使得经济的内生动力问题、结构性问题相当突出。受“二八法则”的影响,商业银行追逐高收益和低成本资源,逐渐形成了信用贷款集中度风险突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小微企业杠杆率继续高企,这导致了银行业内优良信贷资源紧缺,而银行出于降低征信管理成本的考虑,直接参考同业其他对手的信息,更加剧了商业银行业务同质化的现象。由此跨行业、跨市场的风险传染隐患值得关注。历史经验不断地证明着,信贷集中度风险(Credit Concentration Risk)是导致银行业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41、(BCBS,2006)。拉美债务危机爆发后,向拉美国家集中贷款的美国八大银行,形成较大的集中度风险敞口;当 20 世纪 80 年代能源行业进入衰退周期,美国德克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银行贷款过度集中能源行业而出现倒闭。2008 年金融危机同样也是行业集中度风险过高且监管机构对集中度风险关注不够,造成美国银行 40%的贷款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房地产及相关领域。当房地产业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资产价值贬值导致信用风险爆发,最终演化为全球性金融系统性风险。集中度风险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引发风险传染和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中国银行业在逐利效应之下,外加同业竞争压力层层传导,诱发基层银行的信贷羊群行为。这种同质化

42、的业务竞争,一旦信贷集中度高的行业或是企业出现信贷还款困难,将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质量和流动性。虽然我国银行业在单个客户或者关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8联客户的大额信贷集中度风险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授信、监测、审批在内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但是对银行业的集中风险计量与管控,尤其在银行业集中度风险测度、行业信贷集中度风险测量方面都需要采取措施来管理和缓释风险;都需要完善资本充足、拨备覆盖和流动性制度监管。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不仅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收益和未来发展,而且关系到银行业监管制度完善的基础。尤其随着互联网金融业的深入发展以及国际国内宏观

43、环境的变化,使得金融的安全变得异常脆弱。巴塞尔协议 III规定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资源配置和集中度风险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抑制资产泡沫,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因此,管控银行业的风险,就需要研究集中度风险的识别方法、度量工具以及传染机制以及如何宏观审慎管理。本文试图在深入理解和研究集中度风险本质和成因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中国银行业集中度风险的度量模型和监管框架,对于提高中国银行业集中度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下文将从集中度内涵和集中度风险、风险危害

44、以及集中度风险监管等方面进行梳理,为后续研究建立理论基础和方法依据。1.2.1 集中度的内涵及集中度风险成因研究集中度的内涵及集中度风险成因研究文献中涉及的银行业集中度主要是指贷款投放于一个行业或有关联的行业(Kay Giesecke,Stefan Weber,2004)或者贷款资源配置集中方式(徐进前,2002)。国外学者从银行外在属性和差异来研究信贷向某一行业集中或者特定的客户风险偏好集中。Robert DeYoung, Lawrence G. Goldberg and Lawrence J. White (1999)发现银行贷款偏好显示,银行建立的年限与中小企业呈负相关,间接解释了大型银

45、行贷款集中投向大企业的现象。Shin, G. Hwan.和 Kolari, James W (2004)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日本国有银行的信贷存在等级划分,且将较多的贷款集中于认为较高市场等级客户公司。学者们认为信息不对称是银行业集中度风险的潜在原因。Stiglitz 和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9Weiss(1981)以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为基础建立 SW 模型,将利率视为信贷配给过程中惟一的内生变量,证明了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产生均衡信贷配给的原因。Stephen D.Williamson(1986)、Williamson, St

46、ephen(1987)、Petersen Mitchell 等(1995)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信贷配给理论进行解释,都认为即使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并且贷款人对借款人监控成本需要,银行业的集中度越强,信贷配给形成的可能性越大。Evelyn Ynhayden(2007) 从个人银行贷款组合视角,讨论银行业务多元组合来规避集中度风险。Arne Kildegaard., Pete Williams(2002)和 Petersen Mitchell,Rajan, Raghuram(1995)分别从产业集中、竞争关系方面研究集中度风险可能转换化为系统风险,竞争关系使银行过度关注成

47、本而使集中度过高。Vira Acharya,Ifekhar Hasan et al (2006)认为贷款资产的分散必然会增加银行贷款给新的行业、新的领域、新的客户而带来的信息成本,从而增加银行贷款的管理成本。通过建立单一银行与两个企业的博弈,如果两个企业处于不同领域,二者的逆向选择问题和代理成本对银行的收益影响也不同,银行会形成信用集中风险。Daniels 和Ramirez(2008)利用发达市场上债务人公司债券融资所获的数据对贷款集中度理论进行实证,发现商业银行大多根据信息透明度来决定贷款具体策略的。Tobias F.Rotheli (2000)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解释了信贷集中度风险的形成原

48、因。他们调查整理了瑞士三大银行 1987-1996 年间的相关信贷数据,运用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信贷供给结果发现,不同银行的贷款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投向的相似性,即银行的信贷行为存在“羊群效应”。国内学者认为宏观经济和政策以及经济的发展阶段决定着金融的生态,在中国制度变迁下的经济制度转轨因素显得格外突出和特别。以国有经济为主导,财政和地方政府融资在集中度风险扮演集中度风险的制度原因。徐进前(2002)认为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体系资金投向集中的资源配置。主要原因:一是我国经济格局变化中集权的大趋势和经济政策基本走向;二是产生于转轨体制下金融体系不适应性政策的诱导性。杨庆和(2001)认为由

49、于宏观经济周期和自身风险管理的双向共振作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将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10目”和优质客户,出现了所谓“信贷集中”。通过对银行信贷资金“双向集中”动因分析,表明信贷集中是银行改善经济效益的理性选择,而且国有商业银行的寡头特征也一定程度上使信贷集中显示为长周期化。康伟和丁峰(2003)发现商业银行集中度风险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普遍现象,但在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由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制度本身的内在缺陷,使得银行制度性风险日益呈现信贷集中化的态势。银行作为财政资金不足的补充来源,中国政府信贷政策变化会影响信贷

50、集中程度(易健行和张德常,2007)。张桂霞和陈红艳(2010)发现国家的相关政策导向和地方政府的干预,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信贷集中。巴曙松、陈剑(2010)研究发现对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剧了银行信贷向中长期项目集中的问题。翟淑萍和顾群(2014)认为预算软约束弱化了金融发展对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和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由于对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不显著,也难以在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方面起到推动作用。从而导致管理层的信贷投向偏好国有企业,并带来过度投资和效率损失;殷孟波和贺国生(2003)认为展望理论计算出的展望值差异,是造成国有大银行贷款集中的根源,从众心理支配下的

51、羊群效应则是中小银行也争相贷款给大企业的症结所在。而造成展望值差异和羊群效应的最关键因素在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贷款人的非理性行为。在银行微观主体行为,第一,银行规模、体制与集中度风险存在联系。林毅夫、李永军(2001)发现规模大的银行在金融资源占有绝对优势,并拥有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刘冰和周文兵(2002)指出中小企业相对大企业来说,贷款管理成本高,在现有的利率管制政策下,有限的利率浮动无法抵补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高成本,从而造成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收益不相称,制约了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徐滇庆、巴曙松(2002)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对非国有经济成分存在天然的制度歧视,从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

52、,解决办法是发展民营银行。学者也赞同行业偏好是集中度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分别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另外地方政府的政绩导向也促使得银行贷款流向大企业。通过以电力、石油、铁路、通信为代表的垄断性行业以及国家中长期规划的支柱产业,由于其垄断性和成长性自然属性获得各家商业银行的青睐(王姣,2005;李文豪,2006)。梁涛 (2009)根据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11商业银行的机构管理的角度,得出信用集中度风险是银行机构重组改革的“副产品”。随着集约化经营改革战略的推进, 最终导致银行机构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的现象。第二,银行的管

53、理成本有效性与集中度风险相关。沈杰、张智光和何勤(2002),彭磊(2003)秉承传统的信用配给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企业信贷配给的理论根源。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其信息更加不透明,因而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就会对中小企业进行信贷配给。从信息成本的角度,揭示出其特定信息结构所对应的边际信誉成本低于大企业是其中小企业融资的根本困境所在。随后,梁涛(2009)从利用 S-W 模型分析了信贷过度和信贷配给同时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对策。薄纯林(2009)提出信用悖论会导致银行信贷投放的高度集中,即一方面,当对某一特定借款人的风险暴露提高时,银行会承担了更多的信用风险,风险溢价

54、就高,但另一方面,银行为了维持与借款者的良好关系,一般不会轻易提高贷款利率; 营销部门经理也会主动提高对大客户的风险暴露水平,以确保成为客户的首选银行。从文献梳理中可以看出,国外对于集中度风险的原因多是假设在一个平衡市场前提下,从银行微观主体趋利的市场竞争下形成的;而国内则多看作是转轨经济制度因素造成的。综上所述,银行业集中度风险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制度性因素,也有微观避险因素。1.2.2 关于银行业集中度风险危害综述关于银行业集中度风险危害综述国外学者针对银行业集中度风险的危害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银行贷款集中违背贷款组合多样化原理,将产生风险的连锁性反应。如 Kay G

55、iesecke 与 Stefan Weber ( 2004)认为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过度的集中在某一行业会引发银行甚至整个金融系统以及其他行业产生不可收拾的风险。并建立了信用蔓延的模型,验证信贷集中特别是将贷款集中投向相关行业或关联企业的情况下,如果一个行业违约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于贷款资产集中于关联企业的情况也将如此,二者都会引发集体资产组合的巨大违约风险。Pierpaolo(2010)认为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重视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的过度集中情况。贷款的过度集中即银行对信用没有均衡分配给银行带来了风险。BCBS(2005)指出过去 25 年来的银行危机验证集中度风险是其根本原因之华华 中中 科

56、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12一。当某一行业和其他相关的行业也一起陷入低迷,银行由此遭受严重的损失。Elena Kalotychou Elena.,Staikouras, Sotiris K (2006)研究揭示了拉丁美洲和东南亚主权债务危机区域特征,提出并经验证实了用于评估主权风险的 Logit 方法的改进,分析了债务危机的一些共同特征包括国内偿付能力、流动性因素,以及在较小程度贸易平衡变量和外部冲击。从实证角度研究结果证明信贷集中度风险是导致拉美过去 20 年债务危机的决定性因素。Arindam Bandyopadhyay(2010)通过对印度上市的大中型银行

57、信贷组合进行分析,发现银行业可以由于行业、地区、收入阶层、人口的过度集中,造成巨大的损失风险。第二种观点是银行集中度风险具有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可能。L.DouglasSmith 与EdwardC.Lawronce(1995)根据美国二级市场对金融机构定价的数据构建了损失预测模型。发现贷款时限敞口的集中趋向会给银行带来流动性风险。Harto 和 Zingales L(2009)认为系统性风险是指一家机构的倒闭引起系统内其他机构的倒闭,从而引发的对实体经济影响的风险。Altman(1996)、Andrew ,Winton (2000)在公司债券和商业贷款组合分析书中和 Wharton 金融机构中心论

58、文中提示银行要专业化和多元化贷款,避免单一行业放贷所产生的集中度风险。Beck 和 Jonghe(2013)搜集了全球 2005 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利用两种实证方法,证明贷款行业集中对银行的收益不存在显著的影响,但会降低银行的稳定性、增加系统性风险。 国内学者同样证明银行集中度风险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仲彬(2001)认为通过商业银行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由于商业银行将信贷资源的绝大部分投向以国有大中企业,那么必将使得央行货币政策的调节效应大打折扣。常敏(2002)认为由于各家银行贷款对象相对集中,使得企业忽略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剧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特别是上市公司关联关系复杂,使得资金流动具有

59、极大隐蔽性,一旦关联集团资金链条断裂,将牵连所有企业,风险成倍放大,造成系统性风险。王志华(2003)认为信贷集中会造成银行信贷客户固定,信贷结构出现了贷款质量结构失衡和贷款投向结构失衡的“双失衡”。随之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 过度的信贷对象趋同和行业集中、银行羊群效应势必导致银行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上升。孙琴月(2008)指出银行贷款集中于少数行业, 容易导致行业经济泡沫。资金的充足一定程度上将助长相关行业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博博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13或企业的非理性扩张, 导致经济泡沫的形成。颜廷峰等(2007)和粟勤(2007)指出银行基于要素与成本差异,在企业授信

60、过程中产生外部性,从而产生顺周期效应。而银行信贷对象过于狭窄且业务严重趋同,就会造成潜在系统性风险相应增加。从文献梳理来看,集中度风险的敞口过大,可能会使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增加,如超过银行的承受能力,将引起银行系统性风险。同时,集中度风险也会使贷款资金的供需出现错配,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宏观调控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1.2.3 银行集中度风险的计量研究综述银行集中度风险的计量研究综述银行业集中度风险度量的研究起步较晚,并没有一个成熟公认的做法,而是处在一个不断研究,不断改善的阶段。国外学者将集中度风险分为名称集中度风险和组合(行业)集中度风险。对于名称集中度风险(Name Concentration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