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炸到黑洞_第1页
大爆炸到黑洞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花开”学习课堂讲稿之二十四略述“从大爆炸到黑洞”瞿佑石自从“盘古开天地”,说的是:到处混沌一片,无上下左右、没有东西南北、有个叫“盘古”的巨人用大斧一劈,顿时轻而清、重而浊、便形成了天地。轻清上、重浊下该传说看上去很荒谬,却是一个最早的“宇宙模型”。在大禹治水之前就有了,让今天的科学家惊叹不已:4千年前的人,居然知道“天地诞生于混沌”;还知道天地之间的距离会不断扩展。 到了公元前4世纪,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对宇宙及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他的思想被公元后2世纪的托勒密,做成了一个“宇宙模型”,称为“托勒密世界体系”。从亚里斯多德算起,近20个世纪无人撼动。托勒密“宇宙模型” 到了16世纪

2、,波兰的哥白尼,以天体运动论提出了新的“宇宙模型”,称为“哥白尼世界体系”。哥白尼“宇宙模型” 以上的模型都没有说明原因,即为什么会那样?1687年牛顿以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全面阐述了时间、空间、万有引力,解释了哥白尼体系的成因。万有引力定律无法回避一个重大问题,也许牛顿没有把握写进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只是在给另一个物理学家的信里,写道:“如果只有有限个恒星并分布在有限的空间里,所有的恒星会全部吸引到一个点上;但如果有无限多的恒星,大体均匀地分布在无限的空间中,因为不存在一个中心点,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牛顿的万有引力所维系的行星(牛顿的意思是:宇宙是无限的,恒星数是无限的,宇宙基本平衡,是

3、“静态”的。)这个思想在后面的二百多年内,非常牢固、无人怀疑! 恩格斯甚至直接写道:“宇宙是无限的,时间是永恒的。”(他不是物理学家,胡说而已)到了1915年,爱因斯坦完成了广义相对论(原版),但自己觉得很不对头!怎么会呢?宇宙会坍塌?于是便来了个“画蛇添足”!在方程里加入了一个“宇宙常数”,去迎合牛顿的思想,使得宇宙维持平衡的、静态的!(宇宙常数赋予时空以固有的、天然的膨胀性,去平衡牛顿引力的吸引作用,使得宇宙维持静态、平衡态。)插入一个概念: 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证实:声源离我们而去时,音调逐渐低沉即音频渐低。他还断言,光也是如此,即可见光光源远离时,光频渐低则光色

4、渐红,这叫“红移”现象。反之,光源驶近时,光谱“蓝移”。回头再说: 广义相对论发表10年后,美国有个超级猛男,叫哈勃(篮球、游泳、拳击均为全美顶尖高手),比爱因斯坦小10岁。他用“加州理工”在威尔逊山上的望远镜,对河外星系进行了长时间观察。他和所有人一样,本来以为:无数的恒星和星系,它们的运动应该是杂乱的,就像“布朗运动”那样,那些恒星或星系的光谱应该有红移也有蓝移令人吃惊的是,所有星系及恒星,全部都在红移!(即远离我们而去!)。更为令人惊讶的是:各星系红移的大小也不是随机的,而是红移量与到我们的距离成正比! 横轴为所观测的星系到我们的距离、纵轴为星系飞离我们的速度。即:星系越远,飞离我们的速

5、度越快!所有星系都在离我们而去。 这表明宇宙不能像人们原来所想象的那样处于静态,而是在膨胀!这一发现,就像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发现一样,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其实,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曾经把手指按到了这层窗户纸,但都没有捅破。越远的星系跑得越快如果把时间反推回去,那么各星系的距离则小些再往回推(推到100-200亿年前),宇宙中的各星系之间的距离会为零。那便是宇宙的起点,即大爆炸点。(那点的质量、密度、时空曲率都是无穷大;那点的半径是零、时间是零)宇宙大爆炸这个“大爆炸模型”是三维的,利用“光锥”的思路,加入“时间维”便是:大爆炸后 “大爆炸”一词,是比利时神父勒梅特在麻省理工学习后,于1932

6、年提出的。勒梅特 提出“原始原子”爆炸起源保守的物理学家们并不相信这个模型,他们中的代表如英国的霍伊尔,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既然是爆炸出来的,那爆炸总得留下点什么信息下来吧?谁能找到那个证据?”普林斯顿大学的迪克和皮伯尔斯俩教授觉得:早期宇宙是那样地炽热、且密度极高,会发出高能射线和白热光芒。这种光芒我们现在仍然能看到,因为早期宇宙太遥远了,那种光芒现在应当刚好到达地球。不过,由于宇宙膨胀,这种射线应该有非常大的红移。射线的频率从伽玛射线会红移到微波及无线电波的范围。他俩相信能够探测到这种电磁波,于是领导了一个科学小组开始探测。工作一开始,便遇到了“当头一棒”:贝尔实验室的彭齐亚斯和威尔逊

7、已经“意外”地探测到了!(这是1965年的事,彭、威二人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奖。迪克的学生古斯后来提出“后宇宙暴涨理论”,是现在最领先的。这是后话) 彭、威二人接收到的微波,不论白天黑夜、一年四季都一样,后来在南极上空的气球探测和卫星环绕地球探测,也都一样!这叫“微波背景辐射”,来自137亿年前的大爆炸。这是COBE卫星绘制的全天空“微波背景辐射”图,颜色表示不同的温度,但从蓝到红的范围只有1度的万分之一。这就回答了霍伊尔的质疑!其实,大爆炸理论并不仅仅是靠这点东西来支撑,它还有着强大的理论依据:那就是“广义相对论”的弗里德曼解。爱因斯坦弗里德曼广义相对论方程描述了宇宙随时间的演化,如果对方

8、程逐一求解,复杂得几乎不可能。苏联的应用数学家弗里德曼,丢掉了方程的“尾巴”,并提出了2个假设,便得到了方程的一个解:即“弗里德曼模型”-也就是“大爆炸模型”。他的2个假设是:A、无论向任何方向观察宇宙都一样。B、在任何点观察时A都成立。这第一个假设就叫人无法接受:我们从一个方向看,是银河,向另一个方向看,是地球!怎么会一样呢?回答是:这个尺度太小了。银河系的直径大概10万光年,这也太小,若以1亿光年为尺度,宇宙就是均匀的,且“各向同性”的。哈勃的观察实际上证实了A;“微波背景辐射”实际上证实了B。说明弗里德曼的2个假设没有问题,那么广义相对论的“弗里德曼解”也没有问题,则“大爆炸理论”是成立

9、的。归纳一下,所有模型的毛病是:1,盘古模型,没有说明是什么时间,也不知道盘古是谁。2,托勒密模型,说地球是宇宙中心,也无法解释四季的缘由,各行星运动太复杂。3,哥白尼模型,说太阳是宇宙中心,不能解释为何遥远的恒星怎么老是不动。4,牛顿模型,不能说明为何所有的星系,不会吸引到一起。5,大爆炸模型,不能解释为何在“均匀”的宇宙里,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星系、星系团。 宇宙的奥秘,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人类永远也无法回答所有的问题。若有人宣称他们掌握了“宇宙真理”,这对于我们学习天文学的人来说,真是倍感恶心。大爆炸后好了,宇宙就那么“炸”出来了。你信吗?反正我是信了。大爆炸从时间t=0开始,温度为无穷大、

10、能量为无穷大(纯能量)、以远远大于光速的速度膨胀开来、在1个“普朗克时间”里(10的-43次方秒,这是时间的最基本单位),宇宙就从1个原子大小膨胀到1个网球那么大,再一个普朗克时间,宇宙就从网球变成地球那么大了!此时的宇宙还是纯能量的,随着尺寸的暴涨,温度逐步下降,纯能量的宇宙开始由能量转化成物质。相继产生了夸克、反夸克、中微子、介子、过了无数个普朗克时间,终于来到了1秒!温度从10的32次方下降到了10的10次方(100亿度),开始形成质子、中子、电子、到第100秒形成了氢的原子核。1-100秒,形成氢核1-100秒,温度从100亿度下降到10亿度。大爆炸后的几个钟头到100万年里,没什么可

11、说的,仅仅是继续膨胀。直到温度下降到几千度,电子和核不再有足够的能量到处乱窜,便开始在正负电荷的吸引(弱核力)下,形成原子。因为氢原子最简单,所以产生了大量的氢和少量的氦。因为牛顿引力的作用,这些氢氦便吸引成一块块的,这就是星云!星云(这星云可能就是盘古先生用斧子劈的“混沌”,天地也确实是从这里头产生的。)星云里的氢和少量的氦,在牛顿引力的作用下,不断吸引、聚集,便形成了第一代恒星。这第一代恒星里的氢氦燃烧完后,便会产生“超新星”爆炸,在巨大的爆炸压力和超高温下,产生重元素。我们身上的氧、碳、钙、铁及现代原子弹的材料,都是那时产生的。我们把1个原子想象成一个电影院那么大,原子的质量几乎全在原子

12、核上,而原子核只相当于电影院中央的1个苍蝇大小!无数个电影院外墙紧贴在一起,就组成了物体。相邻2个苍蝇间的万有引力,就是被电影院外墙给撑住了,这叫“泡利不相容”。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印度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1925年泡利提出“2个粒子不能以相同的速度占据相同的位置”,即2个粒子是排斥的。就像电影院外墙不让2个苍蝇相靠近!1928年18岁的钱德拉塞卡在印度-英国的船上,觉得:假如恒星的质量足够大,万有引力所产生的压力也足够大,就会压碎电影院外墙,让2个苍蝇贴在一起!即:外压力超过“泡利不相容”的排斥力,打破了俩原子的电子层,让2核贴在一起,电子全部沦为自由电子。钱德拉塞卡就是根据泡利的2个粒子之间的

13、“不相容”速率差异不得超过光速,反推回来,算出质量为1.5倍太阳的恒星,就能压破“泡利不相容原则”!(我们做作业时,算的是1.4)这就是著名的“钱德拉塞卡极限”!(他18岁是去英国读研究生的,导师是爱丁顿。爱教授当时是世界宇宙学的最大权威。遗憾的是老爱根本不理小钱的那一套,并且安排小钱别的课题、直到1983年,钱德拉塞卡快不行了,才拿到若贝尔奖。因为若贝尔奖不能授给死去的人。)上次潘露先生关于太阳系的起源及演化的讲座,已经讲了太阳的形成和归宿。这里就跳过。当太阳的氢、氦全部耗尽时,就走完了作为“主序星”的生命历程。按钱德拉塞卡的思想,以目前的精确计算:当某恒星的质量小于等于1.4倍太阳质量时,

14、恒星在耗光氢氦后,会将少量的外层物质抛射到太空,而自身则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向核心坍塌。此时原子间的“泡利不相容原则”所能提供的支撑,已经不能抵抗万有引力的压迫!原子被压破,核与核被压到了一起,全部电子被挤出成为自由电子,形成了“简并电子气”。如同太阳的氢聚变爆发力与自身引力相平衡,这里的简并电子气压力也与自身引力相平衡。此时的情况是,原子核与原子核靠在一起,所以密度很大,1厘米立方就有200吨重!虽然没有了氢的燃烧,但温度还很高(5千-5万度),会发出暗淡的白光,并在很长时间里慢慢冷却。又由于密度大所以尺寸很小,即:矮星,白矮星。(50亿年后的太阳,氢氦烧完后,就会成为一个与地球一般大小的白矮星

15、。)太空中的恒星实在太多了,其质量比太阳大几倍、几百万倍的都有、白矮星的结构是:原子核与原子核挤在一起。若某恒星的质量大于1.4倍太阳时,其引力又把原子核压破了!类似钱德拉塞卡的想法,1939年奥本海默就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路与计算、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正当奥本海默的研究有点眉目的时候,却被罗斯福叫去做原子弹去了。后来一些科学家在他的研究基础上,取得了突破,算出了“奥本海默-佛柯父极限”,即:3.2倍太阳质量!也就是说:当某恒星的质量大于1.4倍太阳且小于3.2倍太阳时,自身引力会压破原子核,电子几乎全被压进质子中去了,使得带正电的质子变成中子,加上原来的中子,全部都是中子了!(质子+电子=中子+中

16、微子) 中子星 若某恒星的质量刚过1.4倍太阳,成为中子星后,半径只有15公里。哈哈,太阳体积能装下130万个地球、然而地球能装下2.5亿颗中子星。其密度:1厘米立方就有10亿吨重。现在问题又来了:当某恒星的质量大于3.2倍太阳呢?它的氢氦烧完后,会怎样?回顾一下:1、一般物体由原子组成,原子与原子之间靠“泡利不相容”原则维系相对位置,故密度很小;2、白矮星是由于“压力”突破泡利原则,原子核与原子核靠在一起,故密度很大;3、中子星是因压力更大,核被压破,全部由中子挤在一起而组成,故密度更大、4、如果恒星的质量大于太阳质量很多,甚至是十几、几十倍,物质将不可阻挡地向着中心点进军,直至成为一个体积

17、极小、密度极大的天体。而当它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定程度(小于史瓦西半径)时,巨大的引力就使得即使光也无法向外射出,从而切断了恒星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那就是“黑洞”!(太阳现在的半径是七十万公里,假如它变成一个黑洞, 半径会缩到只有三公里;地球假如变成黑洞,半径就要缩到几毫米。)“黑洞”这个说法,最早是剑桥的教授米歇尔于1783年提出的。他觉得:要是恒星的质量足够大,以至于从它表面发射的光被它强大的引力场拉回去,使得它不被看见。(黑洞)到了1968年美国物理学家惠勒,在论文里写道:当恒星演化到核能耗尽时,若它的质量超过3.2倍太阳,其内部中子结构的抗拒力将抵不住引力的坍缩,从而中子星在自身引力的挤压

18、下将被碾得粉碎,最终形成一个密度高得难以想像的-黑洞!黑洞在广义相对论刚刚发表的1916年,德国物理学家史瓦西就对“完全球对称”的情形,解出了引力场方程:Rg=2Gm/(c平方)=2.96m/m(日) Rg史瓦西半径(单位km)这个“史瓦西半径”,是黑洞的“视界半径”而不是黑洞本身的真正半径。黑洞的真正半径是无法测量的,因为任何信号都无法从那里出来。“视界”是光子能勉强逃逸出来的一个范围。黑洞作为一个天体肯定有它的半径,必定小于史瓦西半径,究竟小多少,永远也无法知道。黑洞的史瓦西半径2003年,钱德拉塞卡X射线天文台的一张“信号数据效果”图史瓦西解的假设是:1、黑洞为完全对称的球;2、黑洞不旋

19、转。(不假设难以求解)而实际情况是:黑洞如“黑色的果冻”(软塌塌的),在旋转下变得象个南瓜。任何非旋转恒星,不管其形状和内部结构多么复杂,在引力坍缩之后都将终结于一个完美的球形黑洞,其大小只依赖于它的质量。黑洞旋转后变形黑洞的质量一般都很大,故引力场很强,能将周边的物质吸入其中。如果地球靠近的话,会在接近黑洞的过程中,被黑洞的引力场撕碎成沫沫,以“雾状”被吸入“视线视界”。这个“撕裂、雾化”的过程,会发出强光。所以在黑洞的外围,是很亮的。根据广义相对论,在黑洞中必然存在密度和时空曲率无穷大的奇点,这与时间开端时的大爆炸相类似,只不过这里是1个坍缩物体的时间终点而已。(与大爆炸时间箭头方向相反)

20、可见星被吸入黑洞大体上黑洞的形成及演化有“太初核球坍缩”及“星系碰撞合并”2种情况:英国宇宙学家霍金,在读博士时就介入了黑洞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后来他得了一种怪病,身体的肌肉和骨骼开始慢慢萎缩。(他1942年出生,比牛顿小300岁整,并继任卢卡斯讲座教授)他60多岁时,“两头”还很好。脑子非常清晰而伟大;还与妻子离婚娶了年轻的女护士霍金认为黑洞会缓慢地释放能量,并于1974年证明了黑洞的温度大于零(绝对温度),比宇宙深空的温度高一些。一切比其周围较暖的物体都要释放出热,黑洞也不例外。一个典型的黑洞将在10的18次方年内,释放出它的全部能量。这就是“霍金辐射”。(后来被观测所证实)霍金辐

21、射现象的预言,是首次将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完美结合,是两大科学支柱联合作用的效果,从此把量子力学引入到了宇宙学。简单地说,假如下图的“桶状”面(光锥的一部分)为某黑洞的“视线视界”,视界附近“空”的空间充满虚粒子及它的反粒子。它们被一同创生,相互离开,然后再回到一起并且湮灭、老的观念认为,这些虚粒子、反虚粒子、光子、中微子等,全部被黑洞吃掉,无一逃逸、而量子力学的支柱“海森伯测不准原理”说的是:这些粒子的位置与速度都是不确定的!(速度是矢量),如果所有的各种粒子统统飞向黑洞中心,那不就违背了“海森伯原理”吗?所以图中必定有某些粒子对,回不到一起相互湮灭了,它俩各奔东西,就有逃逸到无穷远的粒子(能量)了。 (这是文字解释,霍金的证明是应用数学的推导)黑洞不能直接观测,但可以通过观测黑洞对它周围物质的作用所产生的想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