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联动”视角下城市社区治理的问题及对策—以官渡区后所社区为例公共管理专业_第1页
“三社联动”视角下城市社区治理的问题及对策—以官渡区后所社区为例公共管理专业_第2页
“三社联动”视角下城市社区治理的问题及对策—以官渡区后所社区为例公共管理专业_第3页
“三社联动”视角下城市社区治理的问题及对策—以官渡区后所社区为例公共管理专业_第4页
“三社联动”视角下城市社区治理的问题及对策—以官渡区后所社区为例公共管理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社联动”视角下城市社区治理的问题及对策以官渡区后所社区为例目录绪论1(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二)研究的目的1(三)研究的内容1(四)研究的方法11.文献研究法12.实地研究法13.案例分析法1(五)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21.“三社联动”的概念及内涵22.城市社区“三社联动”治理的机理2一、官渡区后所社区“三社联动”治理的现状分析3(一)官渡区后所社区的情况简介3(二)官渡区后所社区“三社联动”治理的范围、成效3二、官渡区后所社区“三社联动”治理存在的问题3(一)社区服务理念滞后3(二)社区建设投资资金不足4(三)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4(四)社区工作者待遇无法兑现4三、官渡区后所社区“

2、三社联动”治理的改善对策5(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加强对“三社联动”的领导5(二)拓宽社区融资渠道,加大经费投入5(三)增强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5(四)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以及社工队伍建设6结语6参考文献7致谢8 三社联动”视角下城市社区治理的问题及对策以官渡区后所社区为例摘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日益成为城乡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托,社区治理成为新的社会管理方式。社区体系在不断扩大,注入新的治理理念可以不断完善使得社区治理更加成熟起来它实现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新模式。本文以官渡区后所社区为例对该问题进行探究,发现存在一系列问题。官渡街道后所社区使用“三社联动”机制治理以来,在改善社区治理

3、方式的同时,出现了社区服务意识滞后、社区建设的资金不足、居民参与社区的不主动、社区建设投资资金的不足、社区工作者的待遇无法兑现等问题。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研究和结合案例分析法对官渡街道后所社区在“三社联动”机制治理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政府加快职能的转变,切实加强对“三社联动”的领导;拓宽社区的融资渠道,加大经费投入;增强居民的意识;加强社会建设以及社工队伍建设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关键词:三社联动;社区治理;社会组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在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制度的改革的环境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也在完善,随着其不断发展,各种与社会治理体系相关的机构等均在发生着改

4、变,比如社会治理主体由传统的政府主导形式逐步转变到多元化的主导体系下,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调整。在多元化的治理体系之下,多元主体参与到社区的建设活动之中,有社会组织、社工、政府以及居民等。社区治理的主体在不断增加,各个治理主体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促进了“三社联动”制度的出现与成长。近年来,“三社联动”受到了政府与公众的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官渡区后所社区为例探索“三社联动”模式的内涵及其推进策略,本文的研究从实践上来说可以促进官渡区后所社区的治理体系的改革,从理论上来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对于推进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二)研究的目的本文主要目的基于在

5、“三社联动”的机制下对官渡街道后所社区进行分析,反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好的把握城市社区治理的本质,提炼总结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有益经验,继而提升政府的威信力,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满足居民的需求。(三)研究的内容本文以官渡街道后所社区为研究对象,就该地“三社联动”的治理政策、具体做法、现状以及治理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在“三社联动”机制的治理下官渡街道后所社区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服务理念相对落后,社区建设投资的资金偏少以及居民对社区建设没有较高的积极性,另外,对于工作者的待遇不能兑现,使得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也不高等问题较突出。因此提出以下对策加快

6、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加强对“三社联动”的领导,拓宽社区融资渠道,加大经费投入,增强居民的社区积极参与意识,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以及社工队伍建设等;政府带领社区的居民共同克服困难,打造一个和谐、服务体系完善、居住舒适的家园。(四)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了解现有社区理论研究的结果,为本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2.实地研究法主要通过实地访谈,了解官渡区社区三社联动的治理情况,探究其社区治理应用的方法以及成效,并研究其困境。本文对社区组织结构、主体构成、社区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为本文的调查与分析提供了有效的素材。 3.案例分析法对官渡区后所政府社区治理中

7、具备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深入的认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五)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1.“三社联动”的概念及内涵“三社联动”是指政府以购买服务作为引导,将社区作为载体,将社会组织当做平台,将社会工作人员做为主导,满足居民需求,引进专业人才。社会组织的资源和社会力量。专业化和有针对性的服务,解决社区内的冲突,为社区提供社会治理、社会服务提供和新的社会动员机制的新模式。蒋坤胜是民政部基层政府与社区发展部主任,在“2017年度十大创新成果(社区治理)大会”上作了发言;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应该用“三社联动”来深化,从而实现制度改革与社区治理创新。详细来说,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而

8、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基础。社区治理则是社区内各组织进行的自我管理和行政管理活动,其主要的作用是维护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满足社区的特殊需要,另外,也包括居民物质文化活动。社区治理有助于增强社区自身的执政能力,满足社区需要,优化社区环境,实现社区发展,也能够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的水平,优化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体系。社会组织不是无意识形成的,而是在某一意识指导下结合起来实现特定目的的社会群体。它主要从事社会公共事务和公益性活动,故而具有非营利性、非政治性以及社会性的特点。社区社会组织在社会组织占据重要地位,其在促进社区自治方面、培养社

9、区意识方面、协调社会资源方面、聚焦社区力量以及促进社区发展等方面均有着重要作用。故而可以说三者的结合极其必要且有重要意义。2.城市社区“三社联动”治理的机理“三社联动”机制是基层社区治理的主要方式,该种方式可以将各个参与者的优势充分发挥,最终确保各方的共同发展。另外,在“三社联动”活动中,各个地区均在摸索中来实现“联”与“动”,不断推进三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改善了社区治理模式,赋予社区更大的发展活力。(1)从“联”的逻辑来看“三社联动”主要体现在社区服务、社会组织以及专业社会工作者三者的融合上,将三者巧妙融入社区治理过程中,加强三方的合作,让三者在合作中解决社区可能遇到的问

10、题,最终使社区成员的需求得以满足。从“联”的角度来看,其一是社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社区组织各种活动,与社会组织“相联”。同时还可以开展与社区居民自身相关的各种活动,如绿化、安全防范等与其相关的活动,让社区居民自己对自己进行管理。其次是社区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联系,该种联系最主要的是将社会工作纳入到社区平常的活动和服务工作当中,可以在社区内设立社会工作者岗位,引导社工人才主动加入到社区管理活动之中,统一治理过程。最后,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联系。因为社会组织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士的支持。社会工作者主动加入到社会组织的日常管理服务活动之中,必定会促进社会组织的职业化,使社会组织在改善社区管理和

11、服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促进社区以及社会的发展。(2)从“动”的动力来看 “三社联动”不是一个静态的三个方面的组合,它是一个动态的且极其平衡的整体。“三社联动”的三个主体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其在相互影响之下,能够促进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从“动”的逻辑角度来看,“三社联动”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其“动”的特点:其一是基层政府转变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其二是社区自身以自我管理为基础以及服务需求。具体来说,当前我国基层政府的职能在不断法神改变,在习近平新时期,已经有的新的转变,在过去,我国政府主要为“全能型”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逐渐转变为“服务型”模式,在服务型政府的引导之下,在公共事务的各种

12、活动中,社区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因为社区自主权加大,所以社区居民必然有更高的积极性来参与到活动之中,同时政府还可以予以其一定的引导,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使居民在自我管理过程中承担起社区活动中的一些功能,以“新的决策”参与进去,最终促进社区的发展。一、官渡区后所社区“三社联动”治理的现状分析(一)官渡区后所社区的情况简介后所社区隶属昆明市官渡区官渡街道办事处,距街道办事处所在地3公里,进村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辖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业人口2836人,劳动力229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004人。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134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2人,男性党员109人,女性党员25人。团总

13、支1个,团支部5个。2010年,官渡区后所社区采用“三社联动”这种创新型社区治理机制的方式来进行治理。(二)官渡区后所社区“三社联动”治理的范围、成效在范围上,政府承担居民对一些诉讼服务的要求;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团队需要承担的是居民的休闲活动需求以及一些日常需要;社区需要承担的是进行全面规划,如依据居民的需要来进行服务项目的划分,再如建立咨询与合作平台,使三者在同一平台上开展交流与合作,深化其协调合作能力。在有效性方面,建立“三社联动”的过程减少了政府的管理项目,减轻了政府的负担,进一步界定了三者之间的界限。后所社区在社区住房的全面管理中,将多个类似功能的服务平台整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庞大的新

14、平台。这样既节省了居住所需地的空间,又提高了平台服务水平。同时还可以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群体和社区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舞蹈队。文化娱乐活动。在政府方面,政府用法律来规整三社之间的运作,从全局角度来调控以促进各方发展,始终保持三者之间的平衡,同时也颁布了一系列相法律。调节他们的行为,使其能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工作,以便他们能在同一地位和谐发展。就社会而言,后所社区欢迎企业和个人对社区组织的支持,从多方面引进资金,用资金鼓励支持各种活动,从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另外,在人才等方面,也提供了较佳的政策,使社区更好的发展。四、官渡区后所社区“三社联动”治理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15、居民的需求也呈现多多样化的特征,在这一特征之下,社区治理必然也会呈“多元化”的态势。“三社联动”活动之下,从各种实践活动的角度出发,使社区未来阶段的发展有了发展方向。但是,由于“三社联动”机制正在探索初期,加上理论较少支持度较低以及参与不足,其工作格局尚不够广泛,加之社区治理有效性方面均存在不足,所以导致多种问题的出现。在实践之中,“三个联动”机制的不足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能够体现:(一)社区服务理念滞后 在社区治理活动之中还存在着多种问题。首先,从政府角度看,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方式还不够明确。它没有明确发挥“三个代理”机制的作用。缺乏对社区、越位和脱臼的管理。主要表现在政府在行政实践中没有发挥经

16、理的作用,没有履行应有的职责。政府只落实了一社区一社工的制度,但是对于社工的专业性没有很好的把控,对三社联动工作只是在文件上,目前还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其次就后所社区而言,在职人员绝大部分都是年纪稍大经验丰富、专业知识不足的工作人员,当官渡区后所社区的经济还比较滞后的时候,社区的工作人员都来自于社区的居住人员,他们没有顺应发展从根本上转变理念,而政府分发的社区工作者无法从中发挥作用带动社区服务理念的转变满足不了当前多元化并存的社区治理理念。最后,政策方面相对比较落后。虽然这些年在中国社会管理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社区结构和功能也与以往不同。我国的法律以及法规对社区治理模式来说,相对较

17、为落后,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根据法律法规,各地都只能摸索,较难在社区发展中有更大的进步。(二)社区建设投资资金不足官渡区后所社区在当前社区治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资源相对匮乏。官渡区民政局招聘的“三社联动”人员下放到后所社区,一方面政府只是单纯的招聘了这方面的人才,对人才到社区开展活动没有给予资金上的直接支持,这便让项目互动时候资金来源更少。另外,在具体的活动之中,社会组织在开展各种活动时候,因为资金来源少,所以无法及时补充工作经费。市级以上金融机构绝大多数没有专项资金的注入,只有少量项目指导子那个费。因为没有政府的帮助以及社会各企业支持的机制,导致社区办公室资金短缺。因此,当前社区各种活

18、动必然会存在一些“难解”的问题,比如在开展活动时候,没有资金,或者上级所下发的专项资金与自己的活动并不匹配等等,这样既没有达到最终的效果,也使社区的负担增加,从而导致后续其他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就社区而言,这三个机构之间的联系优势未曾充分发挥,社区未予以他们较高的自主权。政府的一些欠佳活动比如将社区视为政府的附属或隶属单位,直接干涉这些组织的自治权。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的发展。另外,从社区治理方面来看,各种治理活动必然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因为社区建设投资的资金相对较少,使治理活动未能达到其效果。从整体上来看,其实外部资源的注入与引进对社区发展的作用更大,远高于内部资源。社区也意识到了

19、这点,并且与外部资源进行接洽,不过从实践活动上来看,其接洽活动只是“表面上”的,并没有真正实现“全方位”合作,合作中仍然存在不足,最终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三)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居民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动力之所在,不过我国社区建设中存在着多种问题,其中一点便是居民参与程度较低,很多社区居民还没有摆脱单位体制的影响,根本就没有要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官渡街道后所社区常驻居民有一万余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外来的租户,但社区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比如开展讲座之类的活动,前期的宣传可能针对于较少部分的本地居民,这样就导致很多活动绝大部分的居民并不知情,活动效果也大大减弱。此外,社区建

20、设一般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模式,居民主动性不强。从公众方面来看,尤其是像官渡街道后所社区这样外来租户居多的社区,居民严重缺乏自我参与意识,居民只把社区当成住所,没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然而针对这一类现象,政府却没有什么作为。如何有效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加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已成为当前社区治理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四)社区工作者待遇无法兑现社区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社会工作者的待遇无法兑现,这些都影响了“三社联动”活动的发展。在当前社会中,社区居委会所承担的职能较多,其中主要的一点便是社区管理职能。不过受限于能力,经常在活动中显得力不从心。官渡街道后所社区现在职工作人员有

21、34名,但大多数都是身兼数职,比如支部的书记还要兼着食品安全、小组的出纳还要兼着卫生管理,导致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社区的事务繁多且杂乱,比如社区需要维护的网络平台就有十余个,每个月都有考核,但其中有些平台的内容是重复的,这个就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人力;社区要交涉的上级部门也很多,经常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检查,参加各式各样的会议、培训、宣讲会等;每个月要负责的报表也很多,比如办理居住证明、民政的高龄人员名单等等,由此可见社区的工作真的是杂而乱。社会组织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在这时候,社区组织本身的独立自主性也会随之增加。不过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社区组织的发展水平与发展中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也

22、没有成熟的运行机制,这样就导致多种问题的出现。进一步分析,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其一是收到了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制约,因为传统观念中,社会组织的发展本身就比较薄弱;二是因为没有完善的社会组织类型,因为社会组织不够完善,所以无法开展多样新的活动;三是因为社会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正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活动都在摸索之中,所以其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在运行当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社区工作者的待遇没有办法兑现。五、官渡区后所社区“三社联动”治理的改善对策在“三社联动”实践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不过如何改善这些问题,更好地实施下一步方是应该思考的重点。为此,在分析了这些不足的原因后

23、,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加强对“三社联动”的领导“三社联动”不仅要创新社区治理模式,而且要实现政府行政职能和社会自治职能的良好补充。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实现多维协调,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三社联动”的实施。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其一是建立和完善“三社联动”的领导机制,加强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社区民主自治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最终实现政企分开。政府与社会的共同治理。应提升各级政府和“三社联动”的相关部门,提高认识,明确发挥作用,增强责任感。另外,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使各类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从而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其二姿势将“三社联

24、动”的机制完善化,这样方能使各方在“三社联动”之下充分应用各种资源,最终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其三,则是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该机制的法律法规在法律形式上决定了社区组织的功能关系,使社区治理能够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二)拓宽社区融资渠道,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拓宽政府融资渠道,使活动有较多的资金,从而提升“三社联动”质量。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来提高经费。其一,是进行“众筹”,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励社会组织来提供资金,同时还可以进行引导,使一些社会组织来进行“无偿”性的或者是“低薪”方式,来推动捐赠活动的进展。另外,还可以鼓励社会进行捐赠,不过

25、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社会组织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工作者转变传统的思想,运用开放的心态对待这些活动,从而与社会各界的各种投资者共同合作,最终形成一种“捐赠”的机制,以获得更多的经费。总的来说,形成多渠道的社会服务。社区投入机制:政府资助、服务收入生成和社会赞助。另一方面,政府必须把社区治理纳入发展计划,包括预算中的居委会各种建设资金、人事资金和办公费用,设立专项资金,保障资金供给,实现正常发展。(三)增强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培育社区意识指的是使社区居民真正把自己当做社区的主人,由“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切实提高参与意识。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出发,来使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增加。其一,需要加大宣

26、传的力度,利用一切可能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比如可以定期开展讲座,或者通过社区的大屏幕等进行宣传,使居民意识到参与到社区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对自己的有益之处,这样方能使居民更加愿意主动参与到社区的治理活动中来,方能在后续活动中积极的参与社区各种事务管理中,最终促进社区的发展。其二,社区领导人员需要深入到群众之中,和群众保持良好的关系,就自己所观察到的问题咨询社区民众的意见,了解民众的需求,同时积极鼓励民众参与到各种你活动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民众的主动性增加,使社区民众感觉到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其三,则需要及时的了解居民参与的有效性,因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多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的,所以政府需要了

27、解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民众进行激励,从而使民众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为了进一步对民众进行激励,可以将民众参与社区的记过进行反馈,这样便能够让民众真正感觉到“自主性”,体会到“自治”的益处,从而使民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四)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以及社工队伍建设社会组织所承担的责任较多,除却社区的简单治理还有政府职能转移的权利的下放等等在这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其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专业相对较强、素质要求高的工作内容,只是由社区委员会的权力经常膨胀,那么,社会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改革与社会组织的发展相结合,继续加大对社会组织的

28、培育和支持力度。一是通过建立健全安全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社区参与社区治理组织提供制度保障;二是以购买方式保障资金供给,服务内容丰富社区服务组织。同时,建立了严格的监督制度,以处理阳光下的社区事务。另外,鼓励社区工作者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获得相应的职称,发放奖励补贴,动员社区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识字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促进老、中、青一体化,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教师培训促进机制,加强对社区人员的考核和培训,建立定期人员培训制度,这是社会工作者保持学习态度和向上的动力的动力。其三则是将考核机制完善,传统的考核只是简单的社区考核,其实完全可以将专业考核与社区居民考核结

29、合起来,这样方能构建起全面的考核制度。在这一过程中,社区可以将考核权下移,支持鼓励社工的发展,最终使各种机制更加专业化。结 论当前政府对社区的重视度日渐提升,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已经稍显滞后,而“三社联动”的治理模式为社区治理转型提供了新的基础。本文对“三社联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以具体的实例为证,分析了“三社联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文章首先在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目的、内容、方法等,为整篇文章奠定框架;接着对以官渡村后所社区为例进行全面分析,指出官渡区后所社区“三社联动”治理的现状,包括官渡区后所社区“三社联动”治理的范围、成效,对其情况进行分析之后,

30、指出官渡区后所社区“三社联动”治理存在的问题,包括区服务理念滞后、社区建设投资资金不足、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以及社区工作者待遇无法兑现这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加强对“三社联动”的领导、拓宽社区融资渠道,加大经费投入、增强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以及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以及社工队伍建设。文章主要的研究成果为:其一,明确了“三社联动”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其二,探究了具体区域“三社联动”的情况;其三,指出“三社联动”开展的具体措施。经分析,笔者认为,以上四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官渡后所区街道应当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的作用,这样方能促进后所社区的进一步

31、发展。受限于个人水平,文章存在一定疏漏,比如探究不够全面化,只以官渡社区为例来分析,不具备一般性。这些也为笔者日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21参考文献:1顾东辉. “三社联动”的内涵解构与逻辑演绎J. 学海,2016(03):104-110.2李文静,时立荣. “社会自主联动”:“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的完善路径J. 探索,2016(03):135-141.3徐选国,徐永祥.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三社联动”:内涵、机制及其实践逻辑基于深圳市H社区的探索J. 社会科学,2016(07):87-96.4孙涛. 以“三社联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J. 理论月刊,2016(10):148-152.7李涛. “

32、赋权”社区 本土情景下“三社联动”建设路径思考J. 社会与公益,2015(10):42-49.8吴晓涵. 发达地区农村“三社联动”参与社区治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7.9王艳蕾. “三社联动”的运行机制与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7.10史尚可. “三社联动”机制下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7.11夏爽. “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7.12赵凯. “三社联动”视域下的基层治理实践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7.13刘梦林. 创新社区治理背景下“三社联动”的模式选择与对策研究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7.14刘聿婷. 社区治理中“三社联动”机制研究D.内

33、蒙古大学,2017.15刘钰. 太原市“三社联动”现状及对策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7.16赵猛猛. 地区发展模式应用于“三社联动”的实务研究D.郑州大学,2017.17袁方堃. 社区治理背景下的“三社联动”工作模式探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Social Interactions"Take Housuo Community in Guandu District as an e

34、xample罗黎玲School of Political and Public Management摘要: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e communit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urban and rural social management, and community governance has become a new social management method.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35、the community system and the infusion of new governance concepts can be continuously improved to make the community governance more mature. It has realized a new model in which multiple entities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This article uses the Houdu community in Guandu District as an examp

36、le to investigate the issue and finds that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Since the governance of Houdu Street in Guandu Sub-district has been implemented through the “Three-Community Linkage” mechanism, while improving the way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there has been a lag in community service awaren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