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井田环境地质灾害的认识与防治_第1页
对井田环境地质灾害的认识与防治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井田环境地质灾害的认识与防治 煤炭开采,必然对环境地质造成一定灾害。而且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和深度的增加, 这些灾害表现的越来越严重。这不仅影响了煤炭资源的开发,而且给经济建设和人 民群众的生活安全造成很大危害。因此,全面认识地质灾害、并切实加强防治措施, 具有重要意义。1井田地质环境华丰井田位于沮来山和蒙山两大分水岭之间,地形特点属山间凹地,脊峰标高+750m,凹地标高+117m。凹地内南高北低,井田中央第三系砾岩构成低缓平坦的丘陵,其标高在+130m左右。华丰井田总体为ne倾伏的簸箕状向斜构造,中部地层走向290310o,至东翼渐 变为3060o,西翼则变为340360o,中部地层走向较为

2、稳定,两翼地层急剧 转弯,显示出簸箕状。区内出露地层有。泰山群,厚度不详;寒武灰岩,厚约700m;奥陶灰岩,厚约800m;石炭系含煤地层,局部出露,厚约240m;第三系砾岩,厚0775m;第 四系粘土层,厚07.5m。矿区主要生产矿井布置在向斜东翼,主采煤层为石炭二迭系4煤、6煤等。故城河从矿区东部穿过,流向大致垂直地层走向,河道宽3050m,河谷最低标高为110m,为一季节性河流,夏秋季有水,冬春干枯。最大流量为1.9x106m3/h,洪水宽达285m,最高洪水位发生在1900年,标高达119.9m。华丰井田属半干燥的大陆性气候区,年降雨量500800mm,1990年达1300mm。2环境地

3、质问题华丰煤矿原设计能力60万t,改扩建后产量提高到90万t,最高年产量130万t, 投产35年共采出原煤1921.4万t。目前华丰煤矿已结束两个生产水平,第3水平(-450m)为生产水平,第4水平(-750m)为延伸水平,并已开采4煤、6煤两 层煤。2.1地面沉降及斑裂华丰煤矿浅部由于4煤被剥蚀,主采煤层6煤厚仅1.1m,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陷问 题并不突出。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6m厚的4煤变为主要的开采煤层,同时 由于上覆砾岩厚度较大,岩层坚硬,与下覆岩层岩性差异大,而表土层薄,仅2.0m,地表除产生明显的移动外,还出现了严重的斑裂现象。经岩移观测发现,地表移动变形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

4、)地表活动时间长由于4煤以上煤系地层保存较少,煤系之上为厚层状、硬度 较大、完整性较好的巨厚第三系砾岩,当煤层采过后,因上覆岩层在岩性上有较大 的差异,造成不同步下沉,砾岩下沉滞后,致使地表活动时间较长,如2406e工 作面结束9个月后,所测地表下沉速度仍是1.5mm/d。(2)地表出现斑裂由于第四纪表土层沉积较薄(07.5m),当煤层采过后,地 表除下沉外,还出现严重的斑裂。地表斑裂方向大致与砾岩走向平行而与煤层走向 有一定差异,在一采区上方表现最为明显,约比煤层走向大1015。,其方位约为100105。,沿走向大致连续。斑裂多沿砾岩弱面裂开,裂缝的宽度03m不等,深不见底,且上宽下窄,也有

5、 将砾岩直接裂开的,其宽度一般0.20.3m。在一采区上方,距1405下平巷地面投影位置往北已出现8条裂缝,其裂缝之间的 间距为6080m。地表下沉及斑裂已严重损害农田,尤其是1406面采后的地表活动范围已波及南良父村南面的民房,尽管只有很轻微的下沉,但和地表表土层下 沉相迭加,使这部分房屋的下沉加剧,裂缝增多加宽。2.2地表水矿区北部有柴汶河流过。柴汶河古河床内充填沙砾石层和粘土宽达4000余米,河 床最低标高为109m。柴汶河属季节性河流,春冬两季河水流量显著减小,甚至干涸。柴汶河距矿区1200余m,故对矿井充水影响较小。故城河位于矿区东部,流向北西,横穿煤系地层和寒武-奥陶纪地层,古河床

6、内沉 积沙砾石层含水丰富,与煤系地层、寒武-奥陶系灰岩有密切的水力联系。2.3老窑华丰煤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发现并有利用的记载,以后各朝均有不同规模的利 用、开采,到明末清初小矿井星罗棋布,日本侵华时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调查和开采,其开采下限达-75m(局部到-150m水平)。几乎所有可采煤层(11,12,13,15,16煤)的浅部均被开采,其规模大小不等,但相互之间多已联通。据1955年调查,由于古井开采引起地面沉陷,在北故城和西故城一带形成500多平方米 的洼地,沉降引起的裂缝长达5000余米,宽度为0.22m,在裂缝两侧形成了710m宽的破碎带。破碎带穿过故城河,可能对矿井充水构成严重威

7、胁。在四号 井西部开采11煤时,地面上形成宽0.5m左右的裂缝,雨季裂缝涌水,矿井内涌 水量增大60m3/h左右。目前在矿区内有冬庄乡煤矿、灵山乡煤矿和华丰镇煤矿,另外还有38个小煤窑, 大部分为个体经营。由于上述各矿井的生产,在地面形成沉降裂缝和积水洼地,使 地表水大量进入地下。3灾害预测3.1农田沼泽化 目前,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人为采动将造成农田大面积下沉,形成负地形; 矿区周围的古井以及小煤矿的生产也在地面造成洼地和裂缝。负地形和洼地积水会 导致农田沼泽化,而斑裂和沉降裂缝的存在既能造成水力灌溉水无法正常浇灌农田, 又能使水利工程被毁坏。3.2矿井水害 矿区内浅部煤层已大量采空,彼

8、此连通一体;废弃小井有的已经塌陷,形成断水和 积水坑,导致地表水和大气降水流入地下,矿井涌水量增加。本区发育3个侵蚀 阶段,表明第四纪时期地壳曾3次抬升;目前在柴汶河及故城河的河床内,均有 基岩裸露,显示地壳正在抬升,地壳抬升将导致故城河侵蚀作用加强,对河底破坏 加剧。故城河下防水煤柱受到地方小煤井的开采破坏,有可能造成河水溃入井下。4灾害防治措施4.1农田沼泽化防治(1)开采部门首先要论证采区地表下沉与破坏程度,然后根据区内的地形条件, 决定采动区段的先后顺序,以减少今后对负地形改造的工程量。(2)对采动影响区建立地面沉降观测系统,定期观测地表下沉与破坏程度的动态 变化,就其灾害作出预测和预

9、报。华丰矿于1990年春建立了北区地表岩移观测站, 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岩移参数,对地表下沉规律有了初步认识。(3)对负地形及时开挖疏水渠道,排除积水。4.2矿井水害防治(1)废弃小井所造成的断裂和积水坑要进行处理,个体小煤井要进行封闭,并且 要经常检查,尤其每年雨季来临之前应严格检查,发现危险地段及时采取措施。(2)加强对矿区内乡镇煤井的管理,要求小井按规定开采,并经常检查和指导。 严禁破坏边界煤柱和防水煤柱。(3)对矿井内出水点进行调查研究,选择有代表性的出水点,进行注浆堵水,并 按装水闸门,控制排水量和水压,以达到合理排放。4.3注浆减沉华丰矿建立了北区注浆站,采用地面钻孔注浆减沉新技术,通过地面钻孔注入高压 灰浆充填离层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