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简单声现象_第1页
第3课时 简单声现象_第2页
第3课时 简单声现象_第3页
第3课时 简单声现象_第4页
第3课时 简单声现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讲 简单声现象2.1.1声音的产生 动一动: 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摸喉头。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1.2声音的传播 弹簧圈与圈原来的间隔均匀,后来间隔疏密相间的,弹簧圈在原处来回振动,它本身并不向前传播出去。 声音和弹簧相类似,以疏密波疏密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音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声音向外传递什么? 声音传递能量和信息。声音传播的速度 详见书p14表格 15空气中 v=340m/s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速的大小与传播声音的介质种类和温度有

2、关。 例:小明看到闪电后8秒后听到雷声,打雷处和小明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耳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不同障碍物表面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能力不同。通常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波的能力强,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强。 听见回声的条件: 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秒以上。 百米赛跑时,假如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他记录下来的成绩准确吗?为什么? 计时员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小误差?你的依据是什么?(与下雨天打雷时情景类比) 例: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若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则所记录的成绩会比看到枪冒烟就开始计时“成绩”

3、( )A好些B差些C一样D不确定 例1:正常人的耳朵要想区分原声和回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在0.1秒以上,那么人距离反射物体至少_米。(声速340米/秒) 例2: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时,声呐发出声波信号4秒后收到反射回的信号,该处海底的深度为_米。(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米/秒) 例3:有一山峡宽1200米,两旁都是竖直陡壁,小礼在山峡中放一枪,前两次回声间隔5秒,则人离两壁的距离分别为(设空气中声速v=340米/秒) ( ) A. 1025米,175米 B. 600米,600米 C. 1000米,200米 D. 850米,350米 2.1.3声音的种类 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

4、,发声体做无规律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控制噪声的三个环节:(1)削弱噪声源(安装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隔声、吸声(植树、隔音墙);(3)在接受处减弱噪声(戴耳塞)。 2.1.4声音的三个特征 响度(音量) 音调 音色响度 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的程度称为响度。 振幅振幅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振幅小,声音的响度小。示波器 上的波形图对比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响度还跟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远,声音的

5、能量越分散,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就越小。声音的响度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一种主观感觉,通常响度强弱的表示方法(dB)。 分贝数越大,人耳感觉的响度越大。音调 物理学中把声音高低称为音调。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它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用符号“f”表示,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 音调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即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示波器上的波形图对比示波器上的波形图对比波形越疏,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波形越密,振动越快,音调越高音调高低与发声体的发声体结构有关。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200002020000赫兹赫兹超声波和次声波 1、普通人耳朵感受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与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会产生次声波。音色 定义:通常把声音的品质称为音色。 声音的频率组合情况不同,声音的音色就不同。两种乐器发同一音符,它们的波形疏密相同,频率组合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