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式摄影法_第1页
卡罗式摄影法_第2页
卡罗式摄影法_第3页
卡罗式摄影法_第4页
卡罗式摄影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2.1 卡罗式摄影法 1.2.2 火棉胶摄影法湿版时代 1.2.3 干版与软片 1.2.4 感光材料的进一步改进 1.2.5 摄影器材的发展 1. 卡罗式摄影法 2. 卡罗式摄影法的优点 1. “蛋清玻璃”摄影法 2. 火棉胶(湿版)摄影法 3. 火棉胶(湿版)摄影法的优点 4. 火棉胶(湿版)摄影法的缺点 1. 干版的发明 2. 干版涂布机的发明 3. “柯达”照相机和胶卷的发明 4. 摄影技术的普及 1. 火棉胶、蛋清到早期明胶乳剂的特点 2. 正色片的发明 3. 片基的改进 4. 胶片感光灵敏度的改进 5. 影像颗粒度的改进 6. 一步摄影系统的出现 7. 一层乳剂彩色片的发明 8

2、. 三层乳剂彩色片的发明 1. 镜头的改进 2. 光圈系数系统的制定 3. “莱卡”照相机的问世 4. “尼康”等品牌照相机的问世 5. 不同类型照相机的相继问世 6. 测光表的问世 7. 电子闪光灯的问世1. 卡罗式摄影法 1834年,英国的一位业余科学家塔尔博特(Tatbot)在涂有氯化银的纸上盖上花边或树叶,并放在阳光下曝晒,结果也得到一张黑色衬底的白色图像。不过,塔尔博特用浓盐水解决了定影问题。同时,他的最大贡献是只要把所得到的黑底白图像的负像片与另一张未感光的感光纸的药面相贴,然后曝光、显影、定影,就可以得到无数张与原物影调一致的正像片。这种负片正片法一直延用至今。他把这种方法取名为

3、“卡罗式摄影法”。2. 卡罗式摄影法的优点 卡罗法的优点在于每张负像片可以印无数正像片,价格较低,印出来的像片不是左右相反的,且便于邮寄和保存;未印正像片以前,负像片还可以进行修饰,如去掉脸上的皱纹、斑点等。最大的缺点是由于负像片是纸质的,纸基的纤维影响了印片的清晰,影纹较粗,而且不均匀,易退色;感光性能较低,需要长时间曝光制作;与达盖尔法差不多,工序也很繁杂,致使不具备一定化学知识的人都不敢把摄影作为业余爱好。到了1850年,人们仍在为摄影方法的局限性而苦恼,许多人在进行着更进一步的探索。1. “蛋清玻璃”摄影法 人们想得到的是既像达盖尔法拍摄的照片那样具有清晰的影像、细致的影纹,又像卡罗法

4、那样能便宜、迅速地印出许多的照片,于是,有人提出了用透明片基代替纸基制作负像片的设想。那时,制作透明片只有玻璃可用。然而,感光药品怎样才能附着在玻璃上呢?人们开始寻找一种透明的粘合济,它既可以将感光化学材料附着于玻璃板上,又能经得住显影、定影的冲洗。人们首先想到了用蛋清作粘合剂。1847年,尼埃普斯的侄子圣维克多( SaintVictor)首先取得了“蛋清玻璃”摄影法的专利权。然而,混合于蛋清之中的感光药品极有限,曝光约需5至15分种,不适于拍摄照片。但是,它对于制作“蛋清相纸”并用于洗相片和制幻灯片还是很适宜的。2. 火棉胶(湿版)摄影法 1851年,一项划时代的重要发明出现在英国。这一年3

5、月号的英国克密斯特杂志发表了阿彻尔(Archer)的“火棉胶摄影法”。火棉胶是将火棉(硝酸纤维素)溶于75%的乙醚和25%的酒精的混和溶液中的一种高粘性液体,干燥后变坚硬,无色透明。阿彻尔是伦敦的一名雕塑家,他的方法是将含有碘化银的火棉胶涂在玻璃上,然后使玻璃倾斜,让火棉胶均匀地扩散在玻璃上,再浸入硝酸银溶液中以增强光敏性。拍照时,必须在玻璃片湿的时候进行,火棉胶越干,感光度越底,这就要求火棉胶负片必须很快做好,并立即使用。因此,这种方法又被称为“湿版”摄影法。3. 火棉胶(湿版)摄影法的优点 湿版法的优点是光敏度高,感光快。拍风景约需10秒至1分种,拍人像只要2至20秒。再用蛋清相纸,便可以

6、印出无限量永久性的照片,且影像、纹理清晰,层次丰富,景物优美真实,价格低廉。同时,由于阿彻尔没有将湿版法申请专利,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从1851年到1870年的20年中,湿版法几乎成为英美及欧洲大陆的主要摄影方法,这就意味着摄影获得了新生。从此,大部分人可以自己操作,并多次复印得到影像清晰的照片。不久,就没有人再去拍摄达盖尔或卡罗法的照片了。4. 火棉胶(湿版)摄影法的缺点 湿版法是摄影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是,它也有不足,即制作不方便,时间要求较严格。凡拍摄者无论是在摄影室里或是在野外,都必须在附近备有暗房或不透光的帐篷及水源,而且要在20分种内完成配药涂布在火棉胶、光敏增感曝

7、光的冲洗的全过程。那时没有放大机,要想得到大幅照片,只有用又大又笨的摄影机。对技术不大熟练的人来说,即使知道操作的方法,但对那些会污染手指和衣物的银化合物、又粘又稠的火棉胶、具有强烈刺激气味的乙醚和上述严格的工艺条件,总是难以接受的。湿版法经过20年的兴盛之后,人们又在向往着更简易的摄影方法。1. 干版的发明 人们期望一种涂布能“干”用的材料,在商店里可以买到,并可以随时装入照相机拍照。 1871年9月,英国的一位医生马多克斯(Maddox)在英国摄影杂志上介绍了自已的研究成果:以糊状的明胶为材料的溴化银乳剂,趁热涂在玻璃上,干燥时,不会像火棉胶那样发生结晶现象。其他人在试验马多克斯的方法时,

8、又发现在配制乳剂过程中,延长加热时间,可使乳剂光敏度大大提高。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干版拍照影像质量好,性能稳定,感光度强,在室外曝光时只需要1/25秒,且不一定要用三角架,外拍时便于携带,也不必再带上“暗室”、帐篷和药品等一大堆笨重的物品了。2. 干版涂布机的发明 然而,人们还是不满足,越来越多的摄影者希望能够有连续拍摄而不必来回更换干版的新摄影材料,同时,强感光度干版的出现也促使了新型手持照相机的问世。美国一家银行的一位24岁记帐员、业余摄影爱好者伊斯曼(Eastman)发明了一个干版涂布机,并于1880年开设了“伊斯曼干版公司”。3. “柯达”照相机和胶卷的发明 摄影要普及必须具备轻便、价

9、廉、操作简易的照相机和感光片。经过几年的奋斗,他于1888年6月成功地制造了第一架“柯达”(Kodak)照相机,次年生产了成卷的软质胶片。“柯达”照相机的体积小,便于携带,能拿在手中拍摄。照相机内装有一卷6米长的软片,能拍摄100张直经2英寸半的底片,曝光速度为1/25秒,固定焦距,光圈为F9,2.5米以外的景物都能拍摄清晰。上好弦后,摄影者只要取景按快门就行了。软片胶卷是事先装在照相机里的。当摄影者拍完100张底片后,即可将照相机寄回柯达公司,由柯达公司将胶卷取出冲印成照片,再将照相机装上新软片,连同照片寄还本人,而且价格好比较合适。 1891年,伊斯曼公司又制造出摄影者自己能装卸的胶卷。4

10、. 摄影技术的普及 伊斯曼的贡献在于大大简化了摄影方法,使摄影技术真正得到普及,并进入真正的实用摄影时代。与此同时,摄影器材也日益朝着方便、快捷、经济的方向发展。摄影的影响范围也日益扩大,很快就被广泛地运用于艺术创作、新闻传播、科研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1.火棉胶、蛋清到早期明胶乳剂的特点 从火棉胶、蛋清到早期的明胶乳剂,它们只能感受蓝紫光,感色性能接近于今天的色盲片。当用来拍摄自然景物时,底片对景物中明亮的黄绿色和红色的感受能力与人眼所感受到的颜色不同,在照片上呈现为深灰色和黑色。这种底片感光度底,但颗粒较细,反差大,可以在红色安全灯下操作,所以今天仍用来翻拍文件和制作幻灯片。复制黑白电影的

11、考贝片也是色盲片。2. 正色片的发明 为了克服色盲片不能正确反映自然景物影调的缺点,德国化学家经过努力探索,终于在1882年制成了能对蓝色和绿色都有感能力的“正色片”,也就是“分色片”。1906年又制成了第一批对整个可见光区都能感受的“全色片”。全色片对自然景物的各种不同颜色,都能以黑、白、灰相应的影调真实地表现出来,因此也就成为现代黑白摄影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感光材料了。3. 片基的改进 自伊斯曼用硝化纤维片基制造胶卷以后,玻璃干版仍继续被使用,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逐渐被淘汰。由于硝化纤维易燃、易断裂,1930年人们改用了被称为“安全片基”的醋酸纤维片基。到了20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比较坚

12、韧、不易膨胀的涤纶片基。感光乳剂除以银盐体系为主外,还有以重氮盐等为光敏剂的非银盐体系。4. 胶片感光灵敏度的改进 最显著改进的是胶片感光的灵敏度,其感光速度越来越快,也就是在同等条件下,高感光度的胶片可以用较短的曝光时间拍照。在使用火棉胶摄影法时,由于是自己动手制作,拍照后自行冲印,因此不需要太准确的感光度底片的密度可以在显影时调节。而在干版和胶片出现后,大都由商店代冲,因此必须了解胶片的感光度,准确地进行曝光。1942年,美国标准协会制定了“ASA”感光速度系统;德国工业标准组织也曾于1934年制定了“DIN”感光速度系统。后来,“国际标准化组织”将ASA和DIN合并为“国际标准感光速度”

13、,简写为“ISO”,如“ISO100/21”中的100是ASA100,21是DIN21。我国的国标GB等级划分,采用的是德国DIN制。5. 影像颗粒度的改进 在改进胶片感光速度的同时,科学家们也在尽力保持较细的影像影粒,这主要是通过涂布技术、乳剂配方和研制新的微粒显影液来解决的。其他如灰雾密度、宽容度、解像力、反差等性能的改进也都使胶片的质量比以往更高、更可靠,使用更加方便。6. 一步摄影系统的出现 1947年,美国的兰德博士(Lsnd)发明的一步摄影法使摄影更为简便。人们可以在拍摄后立即可以看到照片。在一步摄影系统中,还有彩色片、X光片、红外线片等以及与之配套的摄影机。7. 一层乳剂彩色片的

14、发明 感光材料的技术进步,还表现在彩色技术的成功。最先在市场上出现的彩色片,是1907年法国卢米埃尔(Lumiere)兄弟创造的,被称为“天然彩色片”。这种彩色片是在黑白全色乳剂上面涂有一层由红、绿、蓝三色混合而成的细微颗粒,这些透明彩色颗粒起着一种滤镜的作用,在明亮的地方看时,能使透明正片的影像显现正确的颜色。但是,这类彩色片由于必须通过彩色颗粒滤光,所需曝光时间很长,且不能印制成彩色照片,故未能普及。8. 三层乳剂彩色片的发明 1912年德国的化学家又提出了在胶片上涂布三层乳剂的设想。经过反复探索,1936年还是由柯达公司首次推出了涂有三层乳剂的彩色片。这种彩色片的色彩质量和光敏度都很好,

15、只是印制色彩时仍很困难。后来,有人用“染印法”制成一套分色底片,再依次印在相纸上,这种方法虽然是可行的,但手续相当复杂,所以,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使用彩色片从事拍摄的人仍然极少。只是到了70年代以后,彩色摄影才真正得到普及。1. 镜头的改进 自1888年第一架“柯达”手持照相机问世后,又相继出现了折叠式袖珍照相机和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手持照相机拍照必须减少曝光时间以保持稳定。为此,科学家不断地研究具有更大聚光能力的镜头。早在达盖尔法公布不久,维也纳的培茨瓦尔(Prtzval)就为达盖尔设计了一只新镜头,口经是F3.6,比达盖尔原来的F11镜头亮了10倍。自1841年以后的60年间,摄影者使

16、用的照相机大都是培茨瓦尔的镜头。在改造培茨瓦尔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镜头光孔越大,像差就越明显,影像的清晰度也就越差。于是,镜头生产厂家对镜片形状、玻璃类型、空间距离等方面进行精密的选择和设计。在“柯达”照相机问世的第二年(即1889年),德国蔡司公司制造出了清晰度较高、更少变形的消像散镜头。2. 光圈系数系统的制定 镜头质量改进了,胶片感光度提高了,为了正确曝光,人们要求镜头的光孔级数系统也与胶片感光度一样,应该有统一标准。最初,各制造厂家在各自生产的镜头上刻上自己的制定的光孔级数。直到1900年才在一次巴黎会议上制定了国际公认的光圈系数系统,即目前通用的F2.8、F4、F5.6、F8等英

17、国制式。与此同时,对照相机快门速度也作出了统一的规定。3. “莱卡”照相机的问世 1914年,德国莱兹(Leitz)公司的一位设计师巴那克(Barnack)制作了一台用35毫米胶片拍摄24毫米36毫米照片的小型照相机。经过不断改进,于1924年在市场上出售,定名为“莱卡”照相机。由于当时胶片的解像力不够高, 底片在放大时颗粒较粗,莱卡照相机在问世初期并没有引起社会重视。直到30年代以后,由于胶片质量有所改进,它才得以普及,并带来了具有革命性摄影观念的更新。与此同时,德国于1928年生产出劳莱弗莱克斯反光照相机。此外,还有爱克赛克塔(Exakta)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康泰克斯(Contax

18、)、蔡司伊康(Zeiss Ikon)折叠式照相机等,几乎都是德国制造的。4. “尼康”等品牌照相机的问世 “二战”期间,德国的摄影器材无法出口,各国开始自己生产照相机、镜头和胶片。1945年,瑞典推出了一种高 档 的 1 2 0 单 镜 头 反 光 照 相 机 哈 萨 布 莱 行(Hasselblad)。以后,日本的尼康(Nikon)等生产厂家开始研究高质量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他们在聚焦屏上装上一块五棱镜,使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能够平视取景,同时使用焦点平面快门,可以更换镜头。60年代以后,35毫米照相机除焦距为50毫米左右,视角为46左右的标准镜头之外,又有了焦距为6毫米至8毫米,视角大至

19、220的鱼眼镜头、焦距为17毫米至24毫米,视角在84至104的超广角镜头、焦距为28毫米至39毫米,视角在58至75的广角镜头,以及焦距从70毫米至1200毫米以上的中长焦和各种变焦镜头等组成的镜头群。5. 不同类型照相机的相继问世 随着摄影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不同用途、不同类型的照相机相继问世。除常见的35毫米照相机、120照相机外,还有用与120胶卷宽度相同,长度比120胶卷长一倍的220照相机。有用35毫米胶卷但像幅尺寸是原来24毫米36毫米的一半(即像幅为18毫米24毫米)的半幅照相机。有用来拍摄画面为26毫米26毫米、一卷可拍24张的126照相机,还有比半幅照相机的像幅更小,尺寸只有13毫米17毫米的110照相机、像幅为8毫米11毫米的超小型9.5毫米照相机等。至于照相机的各种附加镜、滤镜,不同种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