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1页
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2页
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3页
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4页
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中国各大高校的信息化提供了条件,因此,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辅助高校各部门的教学行政管理,已经成为高校实现数字化校园的一个重要途径。该文结合中国高校信息化的现状,选用Browser/Server作为开发模型,结合A和Oracle 9i,设计并实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信息系统,并对管理信息系统与高校教学行政管理的结合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对提高管理效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管理信息系统 Oracle A Browser/Server Com+对象池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chievem

2、ent Management SystemAbstract Computer and Internet facilitate the progress of campus computing.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campus computing projects in China, the thesis tries to make a solution for integrat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with Campus management, which is

3、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campus computing. Based on this solution, the author designs and develops Society Science Management System, with A as development platform and Oracle9i as database, adopting Browser/Server structure. This system is an attempt to integrat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wi

4、th campus administration. It would improve administration efficiency. Key words campus computing; MIS; Oracle; A; Browser/Server; Com+ Object Pool目 录第1章 引言51.1 研究背景51.2 本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51.3 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61.4 主要研究容61.5 本文的组织6第2章项目背景72.1 中国高校信息化72.2 项目背景8第3章系统的总体设计103.1 开发模型103.2 B/S模式下的开发技术ASP.NET123.3 人文社

5、会科学研究管理信息系统分析133.4 系统开发中的技术线路 COM+组件的应用15第4章数据库设计与技术应用174.1 数据库简介174.2 数据库技术应用184.3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19第5章系统的具体实现285.1系统简要分析285.2 系统实现285.3 设计心得32结 论33致 语33参 考 文 献34附 录: 主要程序段35第1章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数字校园,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

6、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原有的在缺乏统一规划的情况下建设的各种应用系统,信息无法共享,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为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实际的不便,校园整体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1.2 本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课题来源于大学信息化建设项目,本项目组成立于2004年5月,作者所在的开发小组由七位开发人员组成,其中,两人负责数据转换和移植工具的开发,一人负责开发通用数据库操作组件,四人负责大学科研管理系统具体功能实现。作者在整个系统开发中,主要负责了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

7、现。科研管理系统开发团队协作图如图1.1所示:图1.1 科研管理系统开发团队协作图科研成果管理系统包括论文信息管理、著作信息管理、获奖信息管理三个模块,它的意义可归纳为下面几点:1. 实现了信息的查询。可以方便地查询教师信息、论文信息、著作信息、成果信息以及相应的获奖奖励信息,例如某个教师登陆系统后,可查看自己获得奖项的所有成果列表,列表可简单显示该成果何时由何单位颁发了相应奖项。2. 实现了信息的维护。教师可以方便地修改数据库中的个人信息。3. 实现了信息的最大化共享及交流。使用一套系统的各部门一改过去信息孤岛的状况,能及时对信息进行更新和处理,避免了信息的不一致性。同时,共享数据不用重复存

8、放,节省了数据库空间。4. 实现了管理的最优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并且减少了人力,物力支出。1.3 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IBS环境下的应用系统将传统的C/S体系结构扩展到由Web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的三层B/S结构,B/S结构极大的简化了客户机的工作,客户机上只需安装配置少量的客户端软件,服务器将承担更多的工作,对数据库的访问和应用程序将在服务器上完成。所以,本系统采用了B/S作为开发模型。1.4 主要研究容1 如何在Browser/Server作为开发模型的基础上,结合A和Oracle 9i等开发技术,实现科研成果管理系统。2 如何保障学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大力推进校

9、园信息化进程。1.5 本文的组织第1章 简单概述了本论文的实际意义和研究进展。第2章 介绍了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项目背景。第3章 阐述了社科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第4章 数据库的简单介绍和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具体数据库设计。第5章 项目系统的具体实现,包括各个模块的使用流程和具体功能。第2章 项目背景2.1 中国高校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迎来了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等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推动世界经济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

10、化。而过去二十年中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信息化浪潮。如今,信息产业己经成为世界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强劲动力之一。这一切都标志着人类正从工业社会逐步迈向信息化社会。随着中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不断发展,国许多重点大学纷纷将校园信息化建设列入了本校的重点工作来抓紧实施。信息化建设水平已成为一所大学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高校只有全面实现信息化,才能有效地支持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能否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跟上时代的要求,是高校办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开发出一套既符合实际情况,又具备高起点的信息系统,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有着

11、积极的意义。根据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的容:校园网、信息化教学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这其中,校园网是基础,它是开展其他一切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没有它便谈不上校园的信息化。因此,构建一个设施完善的校园网至关重要。在校园网的基础上,我们便可以开发和构建各种信息化系统。出于学校的教学目的和自身管理的需要,我们将这些信息系统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学系统,另一类则是管理系统。前者主要是整合已有教学资源,以网络为基础实现教学的远程化和个性化。而后者则是为了充分、高效地利用己有的管理信息资源,为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工作提供支持。2.2 项目背景目前,世界各国制定的与信息化教学相关且易于实

12、施的标准已有很多,但与学校信息化管理相关的标准却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教学模式方面,各学校乃至各个国家基本上都非常类似,与此同时,管理模式却大相径庭。因此,要制定一个较为统一且切实可行的信息化管理标准尚需时日。我国教育部于1999年开始由发展规划司和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牵头组织制定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并已于2002年9月起陆续发布了学校管理信息化标准等系列信息化标准,并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作试验性推广。然而该标准仅仅是规了数据的信息化,并未对应用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因此如何建设一个既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又能高效运转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得靠学校自己来研究和摸索。早在前几年,社会科学处已引进了国

13、家社会科学系统并投入正常运作,使用诸如人员机构管理,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等功能模块进行其日常行政科研工作管理,节省了以往传统手工操作的时间和复杂度,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政策制度,国家的系统没有很好地结合我们学校的情况,比如:人文及社会科学老师的评级是参考发表刊物数量(关键看刊物级别“核心”等级别刊物,有更重的参考价值),学校为此类事务设置了一些规则,每年都要进行统计评级等,但现在这类工作都处于纯手工操作层次,不但处理工作极其繁重,而且精确性较难保证,极需要相应的管理系统来帮助处理,国家的系统显然不会照顾到我们学校这类特殊的细节的需求。经过对国家系统的研究,我们发现国家的

14、系统对外(省、部等上级机关)交互是通过xml文件实现的,从技术上来说,我们也能实现相同的功能,并且能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开发出符合我校实际应用需要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在网络技术渗入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今天,大学作为站在时代先锋的重点高等院校,其管理方式也随之一直发生着变革,可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架构和管理,校各部处、院系自行开发的各种系统林立,重复建设情况严重,而信息基本不能共享,由此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为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实际的不便,校园整体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目前,参考教育部社科管理系统,并结合我校的一些具体情况,对本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组成和功能构想如图2.1所示:图2.

15、1 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系统组成和功能构想图在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系统中,由学校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成果管理、学术会议、教育部项目、统计报表、参考资料、系统维护十个大模块组成。各个模块又有分支小模块,实现具体的功能。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是基于过去使用的旧系统,并且结合在使用中发现需增加的功能而逐步完善确定的,能充分满足学校管理工作的需要。在本课题中,由于时间和需求收集的关系,该课题只实现了图2.1 中红线部分的成果管理模块。成果管理在社会科学处日常管理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其包括论文信息管理、著作信息管理、获奖信息管理,成果管理系统能大量地、可靠地存贮和处理教师的论文著作等信息。同时,

16、系统还可添加动态报表的功能模块(由怡和庞力同学开发实现)。第3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3.1 开发模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网络计算模式不断更新,从单机时代的主机/终端模式、文件服务器时代的共享数据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时代的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再到今天网络计算时代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计算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计算模式的不断进步使管理软件的架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对系统可选择的开发模型进行分析与比较,该系统选择了三层结构的Web Browser(浏览器)/Server(服务器)模型进行开发。在企业Intranet中,运行在客户端的应用软件

17、将移植到服务器端。客户端将不再需要应用程序,它们完全集中在服务器端,这将永久地简化实际应用。这意味着用户完全可以通过浏览器来执行应用程序,同时,对诸如并行处理技术的支持也会接踵而至,而它的数据库容量会变得越来越庞大。这些数据将统一集中在少数的大型服务器上,而非大量的小型服务器上。如果将程序集中到服务器端,则情形将大为不同,可以使用低成本的网络,通过浏览器传递网上众多的数据。它不再需要应用程序来完成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通信,应用将以广域网而不是局域网为基础。而基于互联网应用系统都采用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结构,在客户端中除Web浏览器外,要安装的软件便是一些插件和控件。

18、这是一种最小化的客户端安装及瘦客户机模式,是目前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发展方向。IBS环境下的应用系统将传统的C/S体系结构扩展到由Web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的三层B/S结构,B/S结构极大的简化了客户机的工作,客户机上只需安装配置少量的客户端软件,服务器将承担更多的工作,对数据库的访问和应用程序将在服务器上完成。三层体系结构被分割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表示层(Presentation)、功能层(Business Logic)、数据层(Data Source)。三层架构如图3.1所示:图3.1 B/S的三层体系结构1. 表示层:Web浏览器在表示层中包含系统的显示逻辑,位于客

19、户端,主要负责人机交互,包括一些与数据和应用关系的图形和界面运算。其任务是由Web浏览器向网络上的某一Web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Web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后用http协议把所需的主页传送给客户端,客户机接受传来的主页文件,并把它显示在Web浏览上。2. 功能层:具有应用程序扩展的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在功能层中包含系统的事务处理逻辑。Web服务器主要负责对客户端应用程序的集中管理。Web服务器的任务是接受用户的请求,首先需要执行相应的扩展应用程序与数据库进行连接,通过数据池等方式向数据库服务器提出处理申请,而后台数据库服务器将数据处理的结果提交给Web服务器,再由Web服务器传送回客户端

20、。应用服务器主要负责应用逻辑的集中管理,即事务处理,应用服务器由可以根据其处理的具体业务不同而分为多个。3. 数据层: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组织、数据库的分布式管理、数据库的备份和同步等。在数据库中包含系统的数据处理逻辑,位于数据库服务器端,它的任务是接受Web服务器对数据库操作的请求,实现对数据库查询、修改、更新等功能,把这行结果提交给Web服务器。在三层的B/S体系结构中,数据及应用可通过不同平台、不同网络存取,与平台无关,伸缩性大,而且,数据计算与处理集中在中间的功能层,而这一层的服务器性能易于提升,因而这种三层的B/S模式在企业级Intranet的构筑和改建中应用

21、普遍而且满足了用户的需要。随着网络应用不断发展,瘦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成为Intranet中的主流方式。3.2 B/S模式下的开发技术ASP.NET作为.NET架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ASP称为ASP. NET。ASP. NET是建立在微软新一代.NET平台架构上,利用通用语言运行时(Common Language Runtime)在服务器后端为用户提供建立强大的企业级Web应用服务的编程框架。23 ASP.NET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如图3.2所示。图3.2 ASP. NET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ASP. NET可完全利用.NET架构的强大,安全,高效的平台特性。ASP. NET是运行在服务器后端编译后

22、的普通语言运行时代码4。ASP. NET包括Web Form和Web Service两种编程模型.前者为用户提供建立功能强大,外观丰富的基于表单(Form)的可编程Web页面。后者通过对HTTP, XML,SOAP, WSDL等Internet标准的支持提供在异构网络环境下获取远程服务,连接远程设备,交互远程应用的编程界面。相比于传统的ASP, ASP. NET有许多重要的新特性45。1. WEB窗体这是ASP. NET新的编程模型。Web窗体结合了ASP的优势与C#易于开发的特征。将控件拖放到一个页面上,然后就可以编写代码来提供互动性和调用业务对象等。2. 服务器控件这是Web窗体编程模型的

23、主要组件,ASP. NET服务器控件映射HTML中的一些相应元素,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器端编程能力。服务器控件在服务端运行。3. Web服务这是ASP. NET的关键部分,它允许程序开发者通过编程使服务通过Internet或局域网共享给其他程序开发者。Web服务是基于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标准,因此可以相对简单地跨越不同平台进行操作。4. 缓存ASP. NET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新缓存引擎,程序开发者通过减少从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处理加载的次数来改善应用程序的性能。5. 改进的配置ASP. NET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存储Web应用程序的配置信息。它存储在便于人机阅读的配置文件中,而不是用I

24、IS存放在难以访问的数据库里。6. 改进的状态管理相比于ASP状态管理的局限性,ASP. NET支持跨Web服务的分发会话状态,将状态信息保留在数据库中,不必使用cookie即可提供状态管理。7. ASP. NET极提高了安全性,包括改进的和全新的身份验证方法、代码访问安全性和基于角色的授权方式。具体在编程模型方面,相比于ASP, ASP. NET更有如下优点6:1. 程序逻辑(服务器端代码)和表示层(HTML标签)的清晰分离一一再也没有大杂烩式的代码了2. 丰富的服务器控件,可以自动以客户适合方式显示HTML并管理客户状态3. 增强会话状态管理4. 基于事件的服务器端编程模型,更简单、更直观

25、5. 程序逻辑可以用任何Microsoft. NET语言(C#,受管制C+等):程序的服务器端代码是编译的,性能更好6. 使用Visual Studio.NET作为开发工具,大大简化T Web Forms的开发过程。综合以上分析以及考虑到企业的较强的技术能力,本系统采用ASP.NET技术进行系统的开发。这不但是一种主流的开发技术,可以快速开发强大、可靠的应用程序,而且可保护投资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因框架结构改变或平台的变迁而浪费,保证在其上开发的应用能不断地扩充、升级,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3.3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信息系统分析3.3.1系统平台在本系统中,使用现今流行的三层架构思想进行设计。构

26、想设计图如图3.3所示:图3.3 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3.3.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本系统模块设计包括如下三个功能小模块:论文信息模块、著作信息模块和获奖信息模块。系统模块的功能模块设计如图3.4所示:图3.4 系统功能模块图 其中,在这三个信息模块里,我们需要实现论文,著作,获奖新增信息的录入、已有信息的检索及删除、修改,从当前页面返回前一主页面这几个功能。3.4 系统开发中的技术线路 COM+组件的应用基于COM组件和.NET组件的应用程序提供支持的服务统称为COM+组件服务。其中最重要的COM+服务包括:组件的服务管理、即时激活、对象池、事务处理服务、对象并发访问的同步控制服务、安全

27、服务、排队组件、事件服务等。在论文著作模块实现中主要用到了COM+组件的对象池。在管理工具里可查看并对COM+的一些如安全和性能方面的配置进行操作。如图3.5所示:图3.5 系统中COM+组件的配置对象池服务允许在池中为频繁调用昂贵资源(例如数据库连接)维护实例,以便让众多的客户端使用。对象池可以显著地改变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响应能力。(1) COM+为对象创建并维护一个对象池COM+维护一个同己创建并且准备为客户端提供服务的对象组成的池7,每种对象类型都要创建该池:不同的对象类型使用各自分开的池。使用对象池时,对于池中的每个对象,都只需创建该一次,然后就可以把它重用于许多客户端。同一个对象

28、实例将被反复重用,直到包含它的应用程序关闭为止。对象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都是只调用一次。任何COM+应用程序,无论是服务器应用程序还是库应用程序,都可以有对象池。对于服务器应用程序来说,池的围就是计算机。如果在其他计算机上安装了该应用程序的代理,那么池的围将是本地网络。相反,如果应用程序是库应用程序,那么将为每个加载该库应用程序的客户端进程创建对象池。结果是,两个不同进程的客户端将使用两个不同的池。如果希望仅使用一个对象池,可以把应用程序序配置成服务器应用程序。(2)池中对象的生命周期如果客户端请求创建组件实例,并且该组件使用对象池,那么COM+将首先查看池中是否存在可用对象,而不是创建对象。

29、如果有可用对象,那么COM+将把该可用对象返回客户端。如果池中没有可用对象,并且池还没有达到自己的最大配置容量,那么COM+将创建新的对象并返回创建它的客户端(如图3.6所示)。一般来讲,配置池容量时要尽量权衡可用资源。为了让客户端更快地访问和使用对象,通常需要牺牲维护一定容量的池所需要的存。客户端调用从池中得到对象执行该方法是否调用完毕 返回池中 否 是图3.6 池中对象的生命周期第4章 数据库设计与技术应用4.1 数据库简介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是整个系统的关键。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集合,这些数据没有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为多种用户服务,数据的

30、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更改或检索均按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法进行.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最低冗余度、较高的程序与数据独立性、易于扩充及易于编制应用程序等特点。数据库系统具有如下主要特性8:1 复杂的数据模型:在数据库中,要求不仅能描述同种记录之间的联系,更主要的是能描述不同记录、不同实体之间的联系,并采用明细记录来消除等长记录所带来的空间浪费。2 数据的独立性:物理独立性:存储结构与逻辑结构之间由系统提供映像;存储结构或物理结构改变了,逻辑结构可以不变,从而不必修改程序。逻辑独立性:局部逻辑结构(各个部门使用的数据)是总体逻辑结构(一个组织总的数据的逻辑结构)的子集,它们之间通过

31、映像来解决结构的统一。一旦总体逻辑结构改变,局部逻辑结构不变,所以根据局部逻辑结构编写的程序也不用修改。3 最小的冗余度:冗余度是指数据重复存储的程度。冗余占据大量的存储空间,增加数据维护的困难,造成数据不一致.在数据库中,数据总是唯一被存储的。4 最多的共享性:数据不是面向应用而是面向系统的。5 统一管理和控制。6 适当反应时间。7 数据的安全性和相容性、性及完整性。数据的完整性包括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8 并发控制:避免并发程序之间的互相干扰。9 可修改性与可扩充性。10 简明性及经济性。4.2 数据库技术应用 4.2.1 Oracle 9i数据库Oracle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数据库

32、供应商,其关系数据库已经成为世界标准。Oracle Server 保留了对主机系统、C/S体系结构的支持,还提供了对N层体系结构的支持。 图4.1 N层体系结构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直接访问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上的Web应用,然后由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访问Oracle Server,实现各种信息交互。Oracle数据库通过对用户授予角色和权限的管理,来限制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和访问。通过各种OS文件提供了一系列针对意外灾难的解决方案,保证了信息存储的安全可靠,避免意外丢失,提供恢复功能。同时Oracle 还具有以下特点9:1.

33、 海量数据存储。2. 提供了新的分布式数据库能力。可通过网络较方便地读写远端数据库里的数据。3. 提供了基于角色(ROLE)分工的安全管理。在数据库管理功能、完整性检查、安全性、一致性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4. 有许多优秀的前台开发工具如Power builder. VB等,可以快速开发生成基于客户端PC平台的应用程序,并具有良好的移植性。4.3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4.3.1 数据库设计概要数据库设计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很重要的部分,设计质量的好坏,数据结构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管理系统的成败。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在MIS总体信息方案的指导下,各个库应当为它所支持的管理目

34、标服务,在设计数据库系统时,应当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0:(1)数据库必须层次分明,布局合理。(2)数据库必须高度结构化,保证数据的结构化,规化和标准化,这是建立数据库和进行信息交换的基础。数据结构的设计应该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尤其要重视编码的应用。(3)在设计数据库的时候,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减小冗余度,减小存储空间的占用,降低数据一致性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适当的冗余,以提高运行速度和降低开发难度。(4)必须维护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在MIS中,多个用户共享数据库,由于并发操作,可能影响数据的一致性。因此必须用“锁”等办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5)设定相应的安全机制,由于数据库

35、的信息对特定的用户有特定的要求,安全机制必不可少。4.3.2 数据库设计过程数据库设计分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三个阶段11。一、概念结构设计在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通常是通过在需求分析期间得到的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数据规化的理论,用一个概念数据模型将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需求明确的表达出来。概念数据库(Conceptual Database)是最终用户对数据存储的看法,反映了用户的综合性信息需求.概念数据库一般用数据库名称及其容(简单数据或符合数据)的列表来表达。逻辑数据库首先要做到概念级,即概念数据库的列表,以便反映用户信息需求的总体观点,规概念数据库

36、需要较广泛深入的业务与知识或经验,因此,需要业务行家参与,以便分析、识别、定义出各数据库的标识与名称、主关键字和数据容。概念数据库设计可以使用E-R (Entity-Relationship)图、数据流程图等设计方法进行,实现时还可以采用某些工具进行。概念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概念数据模型是一个面向问题的数据模型,它描述了从管理人员角度看到的数据库的概貌,反映了用户的现实环境,与实际的数据库的具体实现技术无关。下面结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数据分析说明E-R图的建立。在本模块中涉及到的实体主要有期刊论文、刊物、著作、成果、获奖信息、奖励信息。这些实体分别具有下列属性:用ER图表

37、示实体的属性如图4.2所示: 图4.2 系统模块的E-R图二、逻辑结构设计在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阶段时,根据己建立起来的概念数据模型以及所选定的具体关系数据库产品的特性,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把概念数据模型转换为这个数据库产品所能接受的数据模型,称之为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库(Logical Database)是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的观点。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逻辑数据库是一组规化的基本表(Base Table)。前面得到的E-R图表达的是概念数据模型,是管理工作的客观反映,与具体数据库的实现技术无关,但它却是下一步设计的基础,下一步要把这个概念模型按一定的方法转化成某个具体的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所能接受的

38、形式。由于不同的数据库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类型不同,由E-R图转化为不同数据库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目前数据库大多采用支持关系数据库模型的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模型在用户看来,一个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是一二维表格,由行和列组成。它涉及到关系、元组、属性、关键字等概念。A关系数据模型的完整性约束对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数据。这些操作必须满足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即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其中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关系数据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被称作关系的两个不变性,应该由关系系统自动支持。实体完整性规则: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的主属性

39、,则属性不能取空值。参照完整性原则:若属性(或属性组)A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A上的值必须为:取控制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关系数据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其概念单一,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并且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安全性。BE-R图到关系模式的转换通过数据库的逻辑设计,首先必须将概念结构设计中所得的E-R图转换成等价的关系模式。E-R图到关系模式的转换是比较直接的,实体和联系都可以表示成关系,E-R图中的属性也可以转换成关系的属性。图4.2所示的E-R图转换成如下表:表1SKC

40、_QKLW(期刊论文表)论文名称论文第一作者所属机构发表日期页码字数是否EI收录是否SCI收录是否SSCI收录完成形式其它合作者论文摘要表2SKC_KW(刊物表)刊物名称国刊号国际刊号是否核心期刊是否重要期刊是否CSSCI刊物表3 SKC_ZZ(著作表)著作名称著作第一作者所属机构著作类别书号总字数个人完成字数出版时间完成形式其它合作者出版单位容提要表4SKC_CG(成果表)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成果级别成果来源研究类别所属学科成果简介备注表5SKC_HJ(获奖信息表)获奖者所属单位获奖时间获奖排名获奖等级颁奖单位表6SKC_JL(奖励信息)奖励级别奖励名称奖励金额三、数据物理模型实现最后一个阶段是

41、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阶段。这一阶段根据所选定的软硬件运行环境,权衡各种利弊因素,确定一种最高效的物理存储结构,使之既能节约存储空间,又能提高存取数据的速度。有了这样一个物理数据模型,开发人员就可以在软件实现阶段,用所选定的数据库产品所提供的功能进行设计开发,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各种操作。物理数据库同时还包含了数据库产品的选择、数据库操作用户设置和数据表(结构)设计等步骤。物理数据库设计有如下要求:标准化:将提供数据的主要文件标准化,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信息系统部各子系统数据交换变得容易,也为其它软件共享信息提供了标准接口。数据操纵简便:便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程序进行采集、

42、加工、分析、汇总、查询、索引等处理,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减少开发工作量。减少冗余:降低冗余度,减少存储空间,节省系统运行费用,提高系统运行效果。拆分容易:由于不同部门对所需信息的围和容有所不同,因此数据文件的设计应便于拆卸,以满足不同的部门存储和处理数据的要求。适应性好: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层存在差别(普通教师和管理员身份),条件各不相同,授予的权限也不相同。数据文件的设计应考虑到这些情况,便于适应不同的用户层次。4.3.3 系统开发中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在大学信息化建设项目中,我们将根据各个部门学院的工作职能,实现各个部门学院共享基本数据,保留私有数据的数据存取方式。共享数据存放

43、于中央数据库,各个部门学院拥有自己的数据库,项目中央数据库框架如图4.3所示。图4.3 中央数据库框架图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系统数据库是大学信息化管理中央数据库的子集,在对数据库的设计中,仍遵循和中央数据库建设同样的原则,即:数据整合、数据共享、数据规和数据信息屏蔽。在数据的标准化设计方面,亦严格地遵守国家教育部编制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开发过程中,我们将对原有的中央数据库部分作更进一步的补充和扩充。已有的中央数据库主要包括标准代码库、映射库和数据库。标准代码库包括:1 共享代码库,即:整个信息化管理系统都可能用到的标准化代码;2 私有代码库,即:只有某些部门需要使用的标准化代码;3 其他代码库,

44、即:已经存在,但尚未使用的标准化代码。经过数据标准化之后,数据库中数据均以标准化的代码格式储存。为了方便使用,映射库包含了表名映射库、字段名映射库和字段容映射库,用于处理各种对象名称和代码的映射过程。具体实现转化过程如图4.4所示:图4.4 信息化中心数据库拓扑结构图数据库部分包括各个子系统使用的标准化后的实体表、关系表、视图、索引等。在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标准化建设中,我们将对映射库社科处部分做相应的扩充。主要形成三表格:MAP_TABLE_SKC、MAP_COLUMN_SKC、MAP_FIELDS_SKC。为了方便使用者习惯上的方便,在MAP_COLUMN_SKC代码映射表中,还将

45、添加相应字段,便于将对同一种事物的不同种说法或者缩写统一起来。并且,考虑到向上提交数据时,与教育部数据库的接口一致性问题,我们利用PowerDesigner的逆向工程,提取出教育部数据库中使用的各个字段名称,并在映射表中进行映射,方便社科处提交数据时的效率和便利。实例说明:图4.5中为教职工的原始数据表,经过各种映射处理后得到如图4.6所示的数据表。图4.5 原始数据表图4.6 经过各种映射处理后得到的数据表第5章 系统的具体实现5.1系统简要分析该系统的使用对象为普通教师(作为一般用户)和领导,系统维护员(均作为系统管理员)。两者拥有不同的权限,而权限划分依据是:只有系统管理员才可以改动后台

46、数据库中的所有容,而一般用户只能对自己的数据进行基本操作。同时,教师提交完新增或修改的论文著作等信息后,系统管理员要对其进行审核,看所填写的容是否真实确切及符合规,并及时将审核结果反馈给用户,用户将会在登录系统后,在所提交容的列表里看到审核结果和审核者,假若没通过,则再度进行修改和提交。审核页面如图5.1所示:图5.1 审核页面截图5.2 系统实现5.2.1 系统登录界面及CA认证图 5.2 用户登录界面截图系统包括两种登录方式:普通用户登录和系统管理员登录。系统获取用户名和密码后会自动在相应存放用户名,密码和权限的教师信息表SKC_JSXX中对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允许用户登

47、陆并赋予相应的权限,否则则提示密码错误或该用户不存在。由于系统其它模块尚未完成,所以该模块测试版本使用简单的登录界面图5.2。当系统真正投入使用时,我们将使用CA认证作为用户登录。登录界面如图5.3所示:图5.3 系统CA认证界面截图CA的英文全称是Certificate Authority,即证书授权中心。数字证书是一个经证书授权中心数字签名的包含公开密钥拥有者信息以及公开密钥的文件。最简单的证书包含一个公开密钥、名称以及证书授权中心的数字签名。由于Internet网的迅猛发展使系统的使用者能够极其方便轻松地对所需的信息进行操作和管理,但同时也增加了对某些敏感或有价值的数据被滥用的风险.因为

48、我们必须确保登录用户的信息真实可靠的,不会对系统的安全性构成威胁,因而管理信息系统必须保证具有十分可靠的安全技术,也就是说,必须保证网络安全的四大要素,即信息传输的性、数据交换的完整性、发送信息的不可否认性、用户身份的确定性。在本系统中数字证书由省CA认证中心发行机构发布。数字证书各不相同,每种证书可提供不同级别的可信度。用户可以从证书发行机构获得自己的数字证书。5.2.2 论文信息录入模块 用户登录后选择论文信息录入模块,则出现该用户的所有论文信息列表,若是以管理员身份登录的,则可查看该处的所有教师论文信息列表。 图5.4 教师论文信息列表截图 说明:在该列表的左上方分别有新增,检索,返回三

49、个按钮,在列表的各条信息栏还对应有修改和删除两个按钮。教师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按钮执行操作。具体功能简单介绍如下:一、当教师要新增论文信息时,点击新增按钮,则跳转到5.5所示页面进行填写。填写完毕可执行以下三个操作。1. 保存操作系统对一些必填项,比如论文名称等进行了验证,当教师没有填写必填项而执行保存操作时,系统会提示“错误信息:论文名称不能为空!”而阻止错误论文信息的提交。同时,系统在提交前对教师所填的所有信息的数据类型进行表单验证,以确保读入与数据库相应字段匹配的数据类型。比如,在字数栏须填入为number型数值,而用户误加或输入其它字符,则系统会报错“错误信息:不是有效数值!”。当系统

50、验证一切填写容符合规时,方提交成功并读入数据库中。2. 清空操作 当教师由于过多填写错误等原因而要重新填写时,按下清空键,则所有填写容被清空,页面还原成如图5.5所示。3. 返回操作当教师要放弃填写信息而返回列表执行其它操作时,按下返回键,则跳转回图5.4 论文信息列表页面。 图5.5 论文信息截图 二、教师可分别对列表中各条记录进行删除和修改。这两个按钮使用了,当用户点击时,会自动跳转到相应的页面,并从数据库中读出或删除相应数据。其中删除的实现可见附录。 5.2.3 著作信息录入模块和获奖信息录入模块 这两个模块的基本操作与论文信息录入模块的相同,都可以显示已有的信息列表,并对已有信息进行修

51、改,删除,检索等操作。 两模块简单如图5.6,图5.7所示:图5.6 教师获奖信息列表截图图5.7教师著作信息列表截图5.3 设计心得通过本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基本达到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同时也使我在程序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专业知识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积累了一些心得:1. 系统调查分析工作要做的细,对以后的设计开展能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2. 在代码设计时一定要提高代码的可读性,该做注释的地方不能省略,这样可以使自己在设计时保持清晰的头脑。同时,可以简化的代码要尽量做到简化,避免冗余。3. 系统的界面设计要尽量做到有亲和力,要方便用户使用。4. 系统的容错能力要强,不论用户如何误操作,都不应该使系统瘫痪

52、。结 论信息管理系统有效的解决了学校各部门由于没有统一的架构和管理,系统重复建设情况严重,信息基本不能共享等管理问题,有利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早日实现校园数字化。在研究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推进信息化建设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提高各部门院系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及进一步加强对信息技术建设的软硬件环境的投入等。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信息化普及的必要前提。技术方面,我们发现下一代网络数据组织方式主流的XML技术能使不同来源的结构化数据很容易的结合在一起因而使搜索多样化的不兼容的数据源能够成为可能。这将是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方向。致 语本论文的研究是在教授的悉心指导下进行的。教授在各方面

53、所给予的关心与教导使该论文得以顺利完成。教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亦使我受益匪浅,并使我在专业知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谨向青山教授致以衷心的感!同时,在本论文的研究中还得到了 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感!参 考 文 献1新宁,吴鹏,朱晓峰,阂东.电子政务技术.国防工业,2003:14-b2.2文增,东斌,振国,强.ASP. NEI一动杰网页开发趋势.计算机工程,2002, 28 (3): 7-9.3庞慧娟,林晓明,代替ASP技术的新兴一代 ASP. NET技术.电脑与信息技术,2003 (1): 45-48.4(美)G. Andrew Dottie. ASP. NET程序设计.第一版.:清华

54、大学出版,2002.5(美)Matthew MacDonald. ASP.NET完全手册.第一版.:电子Z业,2003.6 Jeff Prosise. Microsoft.NET程序设计技术幕.:清华大学,2003.7 Richard C.Leinecker. COM+技术大全,高智勇译机械T业,2001.8 Patrick Oneil, Elizabeth Oneil.数据库原理、编程与性能.机械工业,2002.9 Thomas Kyte. Oracle 专家高级编程.清华大学,2002.10 Ryan K.Stephens,Ronald R.Plew.数据库设计.机械工业,2001. 11 Michael J.Hernandez,Ken Getz.数据库设计入门经典,2003.附 录: 主要程序段1 信息录入部分(以获奖信息录入为例) XMU.MIS.DB.IDBOperator op; /引用COM+组件的对象池 string stringSQL1;string stringSQL2;string stringSQL3;/生成sql语句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