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的第一本书_第1页
3、我的第一本书_第2页
3、我的第一本书_第3页
3、我的第一本书_第4页
3、我的第一本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我的第一本书牛汉主备人: 授课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2、整体感知文意,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过程与方法:1、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 2、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教学重点】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教学难点】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品味苦难对人生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

2、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从小到大,我们已经读了不少的书。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不少同学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那是因为我们的第一本书没有什么故事。但诗人牛汉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却永志难忘。今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作者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回忆。二、作者简介:牛汉,原名史承汉,山西人,因为上了两年小学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对,总把“承”字写错,有一次牛汉考试时,写“承”字少写了一笔,因此没有得到第一名,所以父亲为他改名为史成汉,现当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和作家。“七月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受牵连,被囚禁三年,“文革”期间关入“牛棚”劳动,代

3、表作华南虎半棵树等。三、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kù)似 掺(chn) 脊(j)背 枉(wng)读2解释下列词语。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温厚:温和宽厚。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酷似:极像。四、感知课文;1、我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请学生复述课文。明确:我的第一本书是我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我因帮助同学,把书从中间切开,一人一半。父亲发现后,把另一半抄好,并和原来的那一半合在一起,装订成册的一本书。2、文章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写了哪几件事?明确:共写了三件事

4、,即引出我的第一本书,和我的第一本书相关的几件事,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3、作者重点详写的是哪一件事?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重点详写的是和我的第一本书相关的几件事,即父亲对我学习的关心,帮助乔元贞。反映了父子之情和同学、朋友之情。4、“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明确:不仅仅指那半本书,还指我人生上的第一课,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这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5、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明确:一种感激之情。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

5、,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6、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明确: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7、“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8、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述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

6、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明确: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妆“我”拿回那半本书让父亲装订完整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才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生,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志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还能有多大“出息”?知识决定命

7、运。但是,谁能给“他”以知识呢?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了。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9、你认为父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课文作具体分析。明确:父亲是一个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的人。如我把简直是一团纸的半本书递给父亲时,父亲并没有揍我,而是问我:“那一半呢?”当我把真象告诉他时,父亲并没有说什么,还帮我和元贞把所缺的部分补抄上,并且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还用牛皮纸包了皮。五、品味语言,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

8、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我的第一本书,作为我的启蒙老师对我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六、拓展延伸1、请谈谈你“知识决定命运”的理解和看法。2、你积累了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说出来让大家听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

9、间书苏轼 3、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体会,互相交流。七、小结: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八、板书设计:我的第一本书牛汉 “从荒寒的大自然间 父子之情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 我的第一本书 同学、朋友之情的快乐和梦幻” 人与狗的情趣教学反思:满分作文欣赏:做人不能忘本有这样一幅漫画:餐桌前,许多猫围着吃鱼,只有一只猫去捉旁边的老鼠,吃鱼的猫鄙夷地说它:“有鱼吃还捉老鼠?”这幅漫画形象地刻画出了一种人的本质:忘本。猫的职责是什么?吃鱼吗?显然不是,抓老鼠才是它的天职,可是当它能够享受大鱼大肉

10、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天职忘得一干二净。这和那些一飞黄腾达就忘了自己出身的人,一过上好日子就忘记自己曾经穷过的人,一交上能帮助自己的新朋友就忘记曾帮助过自己的旧朋友的人,多么相像啊。对这样的人来说,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而做人的原则是完全可以放弃的。如今,多少城里人看不起农村人,只因为农村人文化知识低,生活习惯不够文明,就把农村人糟蹋得不像样子,侮辱和损害他们,这样的人不就是忘本吗?往上倒数三代,谁不是农村出来的呢?古往今来,忘本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一位影视明星,因为忘掉了国籍而穿起了军旗装,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口诛笔伐;一些贪官污吏,因为忘掉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而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更别提战争年代,那

11、些忘记了自己祖宗姓谁的汉奸们,最终受到罪有应得的悲惨下场。与此相反,那些从来都清醒地认识自己、不忘根本的人,向来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美誉。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被美国一所大学聘请为终身教授,有自己的房子车子,过着优裕富足的生活,但是他有一颗牵挂祖国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袒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无论一个人多么的有本事,多么的有能力,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根。正是在这样精神的带动下,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建设,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而回到祖国,因为叶落归根。就像华罗庚教授所说的那样:数学没有国界,但是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恪守本分的人,也会有应有的收获和幸福。被称为“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