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八单元写作训练卷 A卷 教师版_第1页
(新高考)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八单元写作训练卷 A卷 教师版_第2页
(新高考)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八单元写作训练卷 A卷 教师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新高考)2022届高三二轮单元训练卷第八单元 写作(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举世瞩目的

2、东京奥运会进行期间,国人正以一种更新的态度看待奥运;更有甚者,奥运期间,热搜上“奥运会狠狠修正了大家的审美”这个词条也深入人心。对于体育之美的认识不再只是金牌:因为中国运动员在世界舞台展现出的风貌,大众审美也在走向多元化谈到奥运选手,我们不再只是“苦、累、拼”三个字的单一维度,也有“笑、美、爱”的丰富色彩。我们珍视领奖台上的荣誉,但同样珍视每一个运动员为金牌的不懈付出;我们对于体育健儿的关注不只限于赛场,而是开始尝试全方位了解这些体育偶像关注他们健康、阳光、自信的形象和坚毅、拼搏的内在。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审题:材料介绍了东京奥运会期间,国人看待奥运的“新”态度,从对运动员的形象审美,到对体育运动的观念,再到对于运动员内涵的注重,充分体现出中国人随着国力强盛,不再执着于“虚名”,而能以更开放、更包容、更纯粹的眼光来看待体育竞技。从现状来说,中国人的新态度无疑是良好的,可以从赞扬、鼓励这种态度的角度出发写作;从深层次来讲,这当然涉及到从前国人心态到现今国人心态的转变,刘翔退赛曾招致骂名,而今中国人开始反思并更关注运动员自身的权益,更深层次的则是探究这种心态转变的原因,从外部条件来说,这是因为中国如今

4、强大了,“自信”自然而然树立起来,不再需要凭借一块块金牌来强撑;从内部条件来说,国人精神文明大为提高,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心胸。立意:1目光纯粹,让体育只是体育。2审美多元,自信的眼中容得下不一样的美。3国家强大,人民自然宽容自信。4比起奖牌,精神更重要。5短暂的失利终会过去,传承的精神永将铭记。例文:为奖牌而欢呼,更要为精神而感动7月26日,东京奥运会第三个比赛日,乒乓球混合双打决赛结束,中国代表团以四银三铜收官。女子100米蝶泳,张雨霏憾负005秒;男子双人十米跳台,陈艾森/曹缘惜败123分;女子55公斤级举重决赛,中国选手廖秋云输掉1公斤;乒乓球混双决赛,刘诗雯/许昕与日本的水谷隼和伊

5、藤美诚战至第七场,无奈输球。原本较有优势、被颇为看好的比赛项目和选手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爆冷、憾失、不敌、无缘这是媒体对于比赛的描述;冲金失败、夺冠失手、梦之队全倒、0金收官是一些自由评论者对于26日赛果的观点。媒体或许对赛况已尽到客观描述的责任,但标题带有消极意味的动词更抓人眼球。网友也并非不关注比赛过程,乒乓球混双决赛后,网上关于日本选手猜测、贬斥诸多,但关于规则是否违反、赛程是否公平,相信在场运动员和裁判比观众更专业。值得一提,赛后名为“无论结果,你们都是中国骄傲”“每一块奖牌都来之不易”的话题冲上热搜,得到众多网民认可。这表明中国媒体和网友愈加正确和积极的金牌观。从历史的角度看金牌。1

6、13年前,我国还未取得举办奥运的资格,但我们企盼金牌;89年前,刘长春只身代表中国参加奥运空手而归,我们渴望金牌;37年前,许海峰一枪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辉光乍现;13年前,我们举办奥运,金牌数达到世界第一,举国欢腾,却逐渐陷入对金牌的“魔怔”;16年里约,中国金牌数大幅下滑,舆论哗然;如今,中国队金牌失落,拒绝反感者有之,亦不乏鼓励安慰之声。金牌的确重要。它是中国运动员优秀的表征,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望、是民族自豪和自信的来源,亦是一定程度上国家强大的体现。但金牌也不重要。如今我国国力增强,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我们不必再为奥运会上得几块金牌而揪心。我们应更享受奥运

7、的过程,更接近奥运精神的本真。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获得成功,奥林匹克精神诞生。奥林匹克精神目的在于促进人类精神发展,以此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意图为教育人,锻炼性格,培养道德,使其达到古希腊人的理想“美丽、健康”。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对象不只是参加体育运动的选手,还包括人民大众。运动员取得成绩、呈现优秀、为国争光,观众则了解人类极限、领会体育魅力进而投入健身运动。我们盼望金牌,那是至高荣誉;我们关注奖牌,那是国家的总体成绩。但比起简单功利的结果,奥运更希望人们铭记精彩的过程、讨论每一个项目的技巧,更沉浸式地感受、理解体育的要义,更真切地领悟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奥运,从来不是部分人的事。曾经我

8、们狂热地追逐金牌,现在我们意识到金牌大国并不等于体育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应是惠及全体人民的事业,我们发展体育、参与奥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促进全民健身,使更多人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理由对国人也对世界说,我们看重荣誉,同样重视参与;我们为奖牌欢呼,也为精神感动。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李约瑟难题,由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他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9、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材料二:从钱老之问至于今天,十六年逝者如斯,中国科技长足发展,急起直追,成果振奋人心。“天问”巡天,“蛟龙”潜海,“嫦娥”月宫挖土归来,“北斗”苍穹笑看神州,“天眼”宇宙搜寻信号中国科技的明天是星辰大海。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开启中国科技诺奖先河。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是无数科技工作者胸怀报国梦想,“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的成果,都是对“钱学森之问”交出的答卷。作为一名高三学生代表,在校园科技节开

10、幕式上,围绕“钱学森之问”这一主题,畅谈你的感受或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写作指导】立意:材料一,提出问题,中国古代科技贡献巨大,今年来为何落后?材料二,近代中国科技的辉煌发展。综合材料可得,本材料需要考生围绕中国近代的科技发展确定立意点,写作内容应包括从过去到现在,中国科技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升。注意写作文体和适当的号召语。拟题:科技之兴,青年之责敢于造梦,勇于追梦;“钱学森之问”,吾辈来答;你我都是答卷人;飞上高枝才能做凤凰;执科技之笔,交出满意答卷;我们科技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钱老一问震今古,吾侪求索烁寰宇;愿乘报国长风,破万里浪。范文:“钱学森之问”,终由吾辈来答敬爱的各位

11、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高三学生代表某某,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钱学森之问”终由我辈回答。大家可曾听过“钱学森之问”?2005年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便是“钱学森之问”。这个问题直指中国教育发展的核心与目的,回答者是整个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大家又可曾听过“李约瑟难题”?他提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但为何科技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这个问题则深刻地指出了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弊端,以及社会环境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显然,后者更好回答,也有无数历史学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么前者呢?自然也有答案-“天问”“蛟龙”

12、“嫦娥”“北斗”它们都是;屠呦呦、潘建伟、曹原、南仁东等等,他们也都是。回首这十六年,中国科技得到了长足发展,并且奋起直追。无数科技工作者胸怀报国梦想,朝着高精尖目标不懈努力奋斗的成果,便是中国科技今天的答卷。但它们终究不是最后的回答。今天,是我校第一届校园科技节的开幕日,大家聚集一堂,畅想未来科技,共创科技未来。我认为,最终的答卷应由我们出生在“钱学森之问”的年代、成长于中国教育、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必将绽放于璀璨的、民族复兴未来的一代共同书写!“嫦娥”从月宫带回来的不只有月壤,还有点燃探索宇宙之梦想的火种;“天眼”不停探索的不只是天外信号,更是青年一代走向科技尖端的道路;中国科技的明天若是星辰大海,我们便是那一颗星、一滴水,汇集起来也有照彻夜空、包纳百川之势!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努力学习知识,更是要怀揣着一个建设祖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