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高效调节和体液高效调节关系上课讲义_第1页
神经高效调节和体液高效调节关系上课讲义_第2页
神经高效调节和体液高效调节关系上课讲义_第3页
神经高效调节和体液高效调节关系上课讲义_第4页
神经高效调节和体液高效调节关系上课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神经高效调节和体液高效调节关系上课讲义1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2 . 反射活动的结构是反射活动的结构是-;由;由-、-、-、-和和-五个部分组成。五个部分组成。3 . 激素调节是通过激素调节是通过-的传送,作用于的传送,作用于-、-的调节方式。的调节方式。反射反射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效应器体液体液靶器官靶器官靶细胞靶细胞复习复习: 由于骨骼肌细胞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由于骨骼肌细胞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就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就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

2、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活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活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你在赛跑时,为什么呼吸加快?当你在赛跑时,为什么呼吸加快? 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_),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CO2、H等等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_人和高等动物以人和高等动物以_为主,体液调节受为主,体液调节受_的控制的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神

3、经调节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激素调节激素调节文字一:文字一: 某人不小心某人不小心右手右手碰到仙人掌上,碰到仙人掌上,右手立刻右手立刻 缩回。缩回。随后很快随后很快又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是神经调节的结果。又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是神经调节的结果。文字二:文字二: 吃完饭后半小时,血糖升高,吃完饭后半小时,血糖升高,过一段时间后过一段时间后,随着胰,随着胰岛素的作用,血糖浓度回落到正常水平。另外,又岛素的作用,血糖浓度回落到正常水平。另外,又如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而且几乎如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而且几乎可以作用于体内可以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

4、所有细胞。分析讨论:从上面两段文字,你可以判断出神经调节和体液分析讨论:从上面两段文字,你可以判断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什么样的区别吗?调节有什么样的区别吗? 请完成下面表格请完成下面表格 一一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比较项目神经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举举 例例作用途径作用途径反应速度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范围作用时间作用时间反射弧反射弧迅速迅速体液运输体液运输较缓慢较缓慢较广泛较广泛比较长比较长准确、比较局限准确、比较局限短暂短暂缩手反射缩手反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一:体温调节的平衡实例一:体温

5、调节的平衡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人的体温及其意义人的体温及其意义1.1.定义定义: : 2.2.临床测定临床测定: :口腔口腔: :腋窝腋窝: :直肠直肠: :36.736.737.7 (37.2)37.7 (37.2)36.036.037.4 (36.8)37.4 (36.8)36.936.937.9 (37.5)37.9 (37.5)人身体核(内部或深部)的温度人身体核(内部或深部)的温度,在在37.5左右左右 体温恒定是是人和动物新陈代谢体温恒定是是人和动物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体温过高和过正常进

6、行的基本条件;体温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导致死亡。严重时导致死亡。思考:思考: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 人体体温恒定是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体温高低取决于什么? 体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产热量和散热量。人体的温度产热产热散热散热皮肤毛细血管散热皮肤毛细血管散热皮肤汗液蒸发皮肤汗液蒸发呼气呼气排尿排尿排便排便主要主要动态平衡动态平衡体温恒定的原因和产热和散热的途径主要在活动时主要在活动时骨骼肌产热骨骼肌产热肝脏产热肝脏产热主要在安静时主要在安静时 有机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氧化分解寒冷寒冷正常

7、体温正常体温炎热炎热血管血管_,皮,皮肤血流量肤血流量_,皮肤温度,皮肤温度_,汗腺,汗腺分泌分泌,散热,散热量量_血管血管_,皮肤,皮肤血流量血流量_,皮肤温皮肤温_,汗腺分泌汗腺分泌_,散热量散热量_收缩收缩减少减少下降下降减少减少舒张舒张增加增加上升上升增加增加减少减少肌肉和肝脏等产肌肉和肝脏等产热热_增加增加增加增加肌肉和肝脏等产肌肉和肝脏等产热热_减少减少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 思考思考: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和控制的呢?如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如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神经神经 体液体液体温恒

8、定的原理体温恒定的原理体温的平衡体温的平衡: : 产热产热 = = 散热散热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分解释放能量(肝脏、肝脏、骨骼肌最多)骨骼肌最多)主要通过主要通过_,其,其次还有次还有_。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温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汗液的蒸发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呼气、排尿、排便呼气、排尿、排便(分布在皮肤、内脏、黏膜等)(分布在皮肤、内脏、黏膜等)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传出传出 神经神经散热量减少散热量减少皮肤血管皮肤血管收缩,血收缩,血流减少,流减少,汗腺几乎汗

9、腺几乎停止活动停止活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刺激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垂体垂体甲状腺甲状腺甲状腺激甲状腺激素增加素增加产热量增加产热量增加体温恒定体温恒定立毛肌立毛肌收缩,收缩,骨骼肌骨骼肌战栗战栗肾上肾上腺素腺素分泌分泌增加增加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刺激刺激皮肤温觉感受器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汗腺分泌增加立毛肌舒立毛肌舒张,骨骼张,骨骼肌舒张肌舒张散热量增加散热量增加体温恒定体温恒定产热量减少产热量减少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散热增

10、加: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加,毛细血管舒张;产热减少:肌肉、肝脏产热减少:肌肉、肝脏等的产热减少。等的产热减少。正常体温正常体温(动态平衡)(动态平衡)体温低于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正常体温下丘脑下丘脑感受到变化感受到变化通过神经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发出信息发出信息散热减少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产热增加散热增加散热增加产热减少产热减少体温降低体温降低体温升高体温升高体温高于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正常体温散热减少:汗腺分泌减散热减少: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少,毛细血管收缩;产热增加:肌肉、肝脏产热增加:肌肉、肝脏等的产热增加。等的产热增加。体温恒定体温恒定肾上腺素、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增加状腺素

11、增加大脑大脑行为调节(增减衣物)行为调节(增减衣物)寒冷环境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刺激刺激下丘脑体温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立毛肌收缩皮肤立毛肌收缩骨骼肌不自主战栗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兴奋兴奋兴奋兴奋刺激刺激体温增加体温增加体温降低体温降低处于炎热环境处于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血管舒张皮肤立毛肌舒张皮肤立毛肌舒张血流量增加,汗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液分泌增多5 5.体温调节的图解体温调节的图解当人处在寒冷环境时当人处在寒冷环境时冷觉感觉器兴奋冷觉感觉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分析综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分析综合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

12、,血流减少,汗腺减少,汗腺减少,散热减少散热减少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增加,代肾上腺素增加,代谢加快,立毛肌谢加快,立毛肌收缩,骨胳肌战收缩,骨胳肌战栗,产热增加栗,产热增加汗液分泌增加,汗液分泌增加,散热增加散热增加保证了酶的活性,维持内环境稳定是新陈代谢保证了酶的活性,维持内环境稳定是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当人处在炎热环境时当人处在炎热环境时温觉感觉器兴奋温觉感觉器兴奋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血管舒张血流增加,血流增加,散热增加散热增加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兴奋传出神经兴奋传出神经兴奋传出神经兴奋体温恒定体温恒定体温恒定体温恒定

13、意意义义总结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1 .1 .体 温 调 节 的 有 关 激 素 有 甲 状 腺 激 素 和 肾 上 腺体 温 调 节 的 有 关 激 素 有 甲 状 腺 激 素 和 肾 上 腺 素,但主要是甲状腺激素。素,但主要是甲状腺激素。2 . “2 . “ 寒 战寒 战 ” 指 骨 骼 肌 不 自 主 收 缩 ,指 骨 骼 肌 不 自 主 收 缩 ,“起 鸡 皮 疙起 鸡 皮 疙 瘩瘩 ” 指 立 毛 肌 收 缩 , 二 者 都 是 增 加 产 热 的 途指 立 毛 肌 收 缩 , 二 者 都 是 增 加 产 热 的 途 径。径。3.3.体温感觉中枢位于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14、;体温调节中;体温调节中 枢位于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 ;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速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速 率的率的“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 ,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 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4 .4 .体 温 的 相 对 恒 定 是 机 体 产 热 和 散 热 动 态 平 衡体 温 的 相 对 恒 定 是 机 体 产 热 和 散 热 动 态 平 衡 的结果的结果, ,要对这种平衡加以分析。可以这样说要对这种平衡加以分析。可以这样说, , 产的热多产的热多, ,散的热多散的热多; ;产的热少产的热少, ,散的热少。外散的热少。外 环

15、 境 温 度 低 时环 境 温 度 低 时, ,机 体 产 热 多机 体 产 热 多, ,散 热 也 多散 热 也 多; ;当 外 环当 外 环 境 温 度 高 时境 温 度 高 时, ,机 体 产 热 减 少机 体 产 热 减 少, ,散 热 也 减 少 。 产 热散 热 也 减 少 。 产 热 多 于 散 热 则 体 温 升 高多 于 散 热 则 体 温 升 高 , ,产 热 少 于 散 热 则 体 温 降产 热 少 于 散 热 则 体 温 降 低。低。5 .5 . 高 烧 不 退 的 病 人 不 应 加 盖 棉 被 。 因 为 高 烧 不高 烧 不 退 的 病 人 不 应 加 盖 棉 被

16、 。 因 为 高 烧 不 退退, ,体温调节功能暂时丧失,加盖棉被不但不会体温调节功能暂时丧失,加盖棉被不但不会 排汗,反而影响了热量的散失。排汗,反而影响了热量的散失。4 4、问题: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无、问题: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无限的吗限的吗?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 ,产热量产热量 散热量散热量, ,引引起体温升高起体温升高. .( (中暑中暑) )问题探讨:问题探讨: 在过山车这个例子中,人体作出的反应,比如握拳、在过山车这个例子中,人体作出的反应,比如握拳、尖叫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这些反应哪些与神经调尖叫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这些反应哪些与神经调节有关?

17、哪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节有关?哪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握拳、尖叫与神经调节有关;握拳、尖叫与神经调节有关;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与激素调节有关。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与激素调节有关。肾上腺、垂体等接到神经系统的信号,然后立刻肾上腺、垂体等接到神经系统的信号,然后立刻分泌多种激素进行应急。分泌多种激素进行应急。摄入量摄入量/ml排出量排出量/ml来自饮水来自饮水 1300来自食物来自食物 900来自物质代谢来自物质代谢 300由肾排出由肾排出 1500由皮肤排除由皮肤排除 500由肺排出由肺排出 400由大肠排出由大肠排出 100共计共计 2500共

18、计共计 2500肾单位肾单位肾小体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管肾小球肾小球肾小囊肾小囊尿液的形成尿液的形成尿液的形成尿液的形成成分血浆(g%)原尿(g%)终尿(g%)水9093999597蛋白质79(微量)葡萄糖0.10.1尿素0.030.032尿酸0.0020.0020.05肌酐0.0010.0010.15氯化物0.370.370.6钠0.320.320.35钾0.020.020.15氨0.00010.00010.14(1)血液流经肾小球)血液流经肾小球,从血浆中过从血浆中过滤出一些基本不含蛋白质的滤液到滤出一些基本不含蛋白质的滤液到肾小囊腔中肾小囊腔中,称为原尿称为原尿. 原尿流经肾原尿流经肾小管和

19、集合管小管和集合管,形成终尿形成终尿.与原尿相与原尿相比比,质和量都发生很大变化质和量都发生很大变化.(人每天(人每天约产生约产生180L原尿)原尿)(2)原尿在肾小管和集合管处)原尿在肾小管和集合管处,99%的水、全部葡萄糖、无机盐等大部的水、全部葡萄糖、无机盐等大部分被重吸收分被重吸收,而代谢产物很少被重吸而代谢产物很少被重吸收收.(3)肾小管、集合管除重吸收外)肾小管、集合管除重吸收外,还还有分泌作用有分泌作用, 即分泌即分泌H+、K+进入尿液进入尿液.尿液的形成尿液的形成尿的形成尿的形成过程:尿的形成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原尿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管的重吸收尿液尿液 血

20、浆血浆信息解读信息解读(1 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2 2)神经调节:感受器)神经调节:感受器: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神经中枢:下丘脑;神经中枢:下丘脑; 渴觉中枢: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大脑皮层。 效应器:垂体。效应器:垂体。(3 3)体液调节:激素名称:抗利尿激素;分泌体液调节:激素名称:抗利尿激素;分泌 部位: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部位:垂体后叶。部位: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部位:垂体后叶。 靶器官:肾小管、集合管。靶器官:肾小管、集合管。 结果: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结果: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饮水不足、失水过

21、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升高渗透压感受器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垂体后叶垂体后叶产生渴觉产生渴觉主动饮水主动饮水补充水分补充水分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重吸收水分尿量尿量细细胞胞外外液液渗渗透透压压下下降降细细胞胞外外液液渗渗透透压压下下降降减少减少(-)(+)(+)(-)增多增多细细 胞胞 外外 液渗液渗 透透 压压_ 细细 胞胞 外外 液液 渗渗 透透 压压 下下 降降大脑皮层大脑皮层_渗透压感受器渗透压感受器肾小管、集合管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重吸收水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垂体垂体尿量尿量渴觉渴觉饮水饮水饮水不足、饮

22、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体内失水过多食物过咸食物过咸释放释放升高升高下丘脑下丘脑思考思考: 在饮水过多的情况下在饮水过多的情况下,人体是怎么样保人体是怎么样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 在饮水过多的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在饮水过多的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这压降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这一变化,将信号传送给垂体,垂体释放的一变化,将信号传送给垂体,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因此尿量增加,将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因此尿量增加,将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维持维持了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了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水盐的平

23、衡的意义水盐的平衡的意义1、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喝盐水? 当人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剧烈运动或是患某些疾病(如剧烈呕吐、严重腹泻)时,都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这时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和食盐,就会导致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等。这时只要及时补充生理盐水,就可以缓解上述症状。因此,对于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人、重体力劳动者或是某些病人来说,应当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和食盐。水盐的平衡的意义水盐的平衡的意义2、大量出汗后为什么也要补充K+? 人在大量出汗、剧烈呕吐或腹泻时,除了丢失水和Na+外,还会丢失K+。K+不仅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到

24、决定作用,而且还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的重要作用。当血钾含量过低时,会使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K+,只要保持合理膳食,就能满足机体的需要。水盐的平衡的意义水盐的平衡的意义3、当你吃的食物比较咸时,你的身体是怎样维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 水盐的平衡的意义水盐的平衡的意义4、某同学上学时,为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你认为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 这种做法不好。因为人体内随时都在形成尿,同时也会由皮肤和肺排出一定量的水,如果喝水很少,就有可能使体内水的平衡遭到破坏;尿量过少还会使代谢废物不能随尿排出而引起中毒,损害人体的健康。 水盐的平衡的意义水盐的

25、平衡的意义5、有的人口味过于清淡,炒菜时放盐极少。想一想,长期这样下去,对他的健康会有什么影响? 长期不吃盐或吃盐极少,会导致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等。 三、下丘脑的作用三、下丘脑的作用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

26、面。括以下四个方面。 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2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3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如在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分泌促甲状。如在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 4调节:体温调节中枢、

27、血糖调节中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枢、渗透压调节中枢。神经神经1.1.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_调节可调节可以看成是以看成是_调节的一个环节。调节的一个环节。2.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_的发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脑育和功能。如幼年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的发育;成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统的兴奋性降低。体液体液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

28、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的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的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血糖浓度的调节血糖浓度的调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体温调节的中枢是体温调节的中枢是, ,感受器感受器为为感受器感受器, ,增加产热的激素为增加产热的激素为 激素和激素和 素。素。水 平 衡 及 调 节 的 中 枢 位 于水 平 衡 及 调

29、节 的 中 枢 位 于 , 渴 觉, 渴 觉 中枢在中枢在 ,相应激素,相应激素 激素,由下激素,由下 丘 脑丘 脑 分 泌 ,分 泌 , 释 放 , 靶 器 官释 放 , 靶 器 官 ,加强对水分,加强对水分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温度温度甲状腺甲状腺肾上腺肾上腺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抗利尿抗利尿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垂体垂体肾小管、集合管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重吸收 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动物体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动物体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细胞的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

30、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应环境的不断变化。课 堂 点 击1在脊椎动物中,只有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在脊椎动物中,只有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能随环境改变而迅速发生改变。其中避役是出能随环境改变而迅速发生改变。其中避役是出名的名的“变色龙变色龙”,能在较短时间(小于,能在较短时间(小于5分钟)分钟)内改变体色,比蛙等变色动物快得多,它变内改变体色,比蛙等变色动物快得多,它变色的机制是色的机制是( )A激素调节激素调节 B神经调节神经调节 C神经神经激素调节激素调节 D激素激素神经调节神经调节C调节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调节人体水和

31、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 ) A.A.汗腺汗腺 B.B.肾肾 C.C.大肠大肠 D.D.肺肺B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渗透压感受器和渴觉中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渗透压感受器和渴觉中枢(枢( )A A、下丘脑和上丘脑、下丘脑和上丘脑 B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C C、上丘脑和下丘脑、上丘脑和下丘脑B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 D、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C对位训练对位训练5.5.(20082008山东理综,山东理综,3 3)20082008年年1 1月月1212日日我国科我国科 考队员登上了南极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冰盖之巅”。他们生理上出。他们生理上出 现的适应性变化是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 )( ) 体温下降体温下降 机体耗氧量降低机体耗氧量降低 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