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题(含答案)_第1页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题(含答案)_第2页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题(含答案)_第3页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题(含答案)_第4页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题(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期中质量检测题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我一声不叽,看着盆里揉助的衣服和绽_(zh团)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 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L(mi(O)。B.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n)了,如速雾,被初阳蒸碘了;我留着些什么晅 (h <n)迹呢?C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此(zcn)俏的容貌、婀L(n a)的舞姿、优美清新的 唱1!赞叹不已, 观众们惊叹道:莫不是阿吉拉姆下凡跳舞了吧!D.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潮湖除

2、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 似的沸媵者,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tuo) 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 shi)大匙朝嘴里塞灌呢!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一项是()A.使弃秋诲二人弈诲:教导。B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以为:认为。C.虽与之俱学俱:一起。D.中庭地白树栖鸦栖:飞翔。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白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 叮叮地响B.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它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为所欲为、优哉游 裁,毫无倦意。C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D.我

3、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速的变化,孤独而惆恨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 见母亲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B.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 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C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D.我一连两次默书都得到八十分,张先生每次都鼓我;最近一次默书,我居然一 个字也没有错,得到一百分!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灯一悬起,任何人可以都进到铺

4、中参观。B.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因为一般的蜗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 所以这里边的蜗子与一般的不同。C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 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 不断发问,不断解决 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D.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o6 .下列对有关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现在的山东邹县)。我国古 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 为“孔

5、孟”。B.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 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散文代表作有荷糖月 色背题绿等。C.北京的春节作者以“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以人们的活动为经线,以 时间为纬线,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 ,描绘了一幅幅北京人过春节的 民风民俗画,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 爱。D.藏戏作者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描写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的形成过程及 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了藏戏浓郁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赞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7-10题(12分,每小题3分)燕子去了,有冉 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冉 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 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 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 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一一洗手

7、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 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 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 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 了,只有匆匆罢了 ;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 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 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

8、但不能 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7 .依次填入选文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来绿红B,来青开C.飞青落D.归绿开8 .对选文内容及写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选文围绕“匆匆”二字,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然后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 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B作者列举了生活中的具体细节,表现日子来去的匆匆,表达了珍惜时间,奋发有为, 昂扬向上的情感。C作者运用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白句式,将不易察觉的时光匆匆 ,一去不返写 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D.文中设问像一条线,在全文中巧妙地起到了牵引情感的作用,层层紧扣

9、,展露并深 化了主题。9 .对选文写法上的特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A.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B.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C.记叙、描写与打情、议论相结合D.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 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 惜。10.下列名言与选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不相近的一项是A.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B:光阴似箭,岁月如梭。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9分,每小题3分)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我又不敢,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

10、天。 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 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 “你来,我给你看看表 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没有请求,父亲就主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住 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 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 的表里边真是好看。11 . 依次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正确的

11、一项是()A.因为 所以 不但 还B.但是 因此 或者 或者B.但是 因此 不但还D.即使 因此不但而且12 .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是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B.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晴就再也离不开它,因为“我”非常喜欢父 亲的表.C没有t#求,父亲就主动给我看表的原因是“我”的好奇心、求知欲打动了父亲.D.第段写父亲把表打开,让“我”看到表里面那美丽的世界。13 .从选文看,“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下列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天真可爱,好奇心、求知欲极强。B.善于观察,勤于思考。C有强烈的好奇心,酷爱学习。D.顽皮可爱,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四,阅读下面的文

12、字,完成14-16题(9分,每小题3分) 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4 .对这首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凄凉B清冷C凄清D繁华15 .对这首诗中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 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精美的意境之中。B. “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C. "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从 反面衬托出夜的寂静。D

13、. “落”字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仿佛秋思如皎洁的月光般洒落 人问似的,表达出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16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庭地白树栖鸦” 一句中“树栖鸦”以动村静 ,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形,又 烘托了月夜的寂静。B. “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句暗写 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C. “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 ,不知道这种思 念之情会落到谁的一边,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押a韵,韵脚分别是“鸦” “花” “家”。 第二卷(表达题 共102分)五、综合实践与诗

14、句默写。(12分)17 .知识积累。(写出诗句、对联中加点词语所代表的年龄,填在括号里(5分)(1)富家生女才及笄,阿官门前筑新堤。()(2)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18 .诗句默写(每小题1分,共7分)(1) .,冷露无声湿桂花。(2) .盈盈一水间,。(3) .复恐匆匆说不尽,。(4) .,颜与梅花俱自新。(5) .有意栽花花不发, o(6) (7)何当金络脑, 。六、大阅读考查。(1019根据大阅读内容,理解填空。(1) ,原名公输股,他是我国木工的开山鼻祖,北宋被誉为“活鲁班”的是

15、0(2)浮力定律是古希腊大科学家 发现的,他还发现了杠杆定律。(3)李时珍花了 27年写出了药学巨著 »所载药物 1518种;(4)英国发明家 ,他提高了蒸汽机的效率和工作的可靠性,开启了工业 革命。(5)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 后来,这一士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在岛上生活 28年后,因帮助一个 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 续垦荒,他的名字叫 ,这部作品叫_»。这部作品 是国作家 创作的。七、文言文阅读(14分)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 中时

16、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yu,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 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选自列子?汤问20 .解释加粗的字词。(4分)两小儿W4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及其日中如探1 孔子不能也也 21 .翻译下列句子。(6分)(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22 .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八、现代文阅读(16分)生命的姿势1) 一对夫

17、妇是登山运动员,为了庆祝他们儿子一周岁的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 登上七千米的雪山。2)他们特意挑选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踏上了征程。天刚 亮时天气就如预报中的那样,太阳当空,没有风,没有半片云彩。夫妇俩很轻松地登 上了五千米的高度。3)然而,就在他们稍稍休息准备向新的高度进发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降至零下三四十度。最要命的是 , 由于他们完全相信天气预报,忽略了携带至关重要的定位仪。由于风势太大,能见 度不足一米,上或下都意味着危险甚至死亡。 两人无奈,情急之中找到了一处山洞, 只好住进山洞暂躲避风雪。4)气温继续下降,妻子

18、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最重要的是他要吃奶。要知道 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迅速地降低体温 ,时间一 长就会有生命危险,怎么办?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他很快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饿 死。5)丈夫阻止了妻子几次要喂奶的要求,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冻死。然而不给 孩子喂奶,孩子很快就会死去。妻子哀求丈夫:就喂一次! ”6)丈夫把妻子和儿子挽进怀中。尽管如此 ,喂过一次奶的妻子体温下降了两度, 她的体能受到严重的损耗。7) 由于没有定位仪,漫天风雪中救援人员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位置,这意味着风如果不停,他们就没有获救的希望。8)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近,孩子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喂奶,妻子

19、的体温在一次又一次地下降。在这个风雪狂舞的五千米高山上,妻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平常极为简单而现在却无比艰难的喂奶动作。她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喂奶中一点一点地消逝。9)三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冻昏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一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的孩子正在丈夫怀里安然地入睡,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被伟大的生命的爱包裹的孩子,你是否知道你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可以超越五千米高山而在风雪之中塑造生命。10)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妻子,丈夫决定将妻子最后的姿势铸成钢像,让妻子最伟大的爱永远流传,并且告诉孩子: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

20、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23.快速阅读全文,说说文题“生命的姿势”这一标题中“生命 ”的含义 (整体感知全文,可以从母亲、孩子两个方面来考虑) ( 4 分)24、第 9 段中写孩子“安然地入睡”“ 脸色红润、神态安详 ”的目的是什么?( 4 分)25.文中的“一次又一次”前后重复了四次,对此,你如何理解?( 4 分)26.找 出点名全文中心的句子并写在下面。(4 分)九、作文。(50 分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同学们 ,进入初中你是否遇到过化解你成长烦恼的师长,遭遇挫折时收获朋友热情的关心和鼓励,享受过家人无私而博大的关爱请以 “成长路上,感谢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 字迹工整,书写清楚。 卷面整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地名等 ,如出现请用XX代替。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