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总结会上的发言:2014届高三数学教学总结_第1页
在学校总结会上的发言:2014届高三数学教学总结_第2页
在学校总结会上的发言:2014届高三数学教学总结_第3页
在学校总结会上的发言:2014届高三数学教学总结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届高三数学备考总结转眼之间,斗转星移,回顾过去的一年,有辛苦,更有欣喜;有困惑,亦有收获。 我们这届高三数学备课组“组训” 是: “集全体的智慧, 求真务实; 因材施教 , 竭尽所能”!一我们奋斗的历程是 :第一轮复习 夯实基础,建立知识网络结构这个阶段是高三复习用时比较多,也是必须花费师生大力气的阶段,切不可走马观花,掉以轻心,这是整个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时期。这一轮复习要解决的问题是:(1)、对于课本上的每一定义、定理、公式都要熟透于心,理解它的本质、变化及应用。(2)、对于课本的典型问题,既要掌握解答方法,又要思考它的变形、拓展,还应当注意它的应用。(3)、知识网络的形成,解题小结

2、论的的提炼,一些解题漏洞的防范,解题思考方式的总结。 这一阶段的训练以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相互渗透、交替”为主.第二轮复习 专题过关 提升重点知识综合能力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章节、重点知识、常用技巧、思想方法进行性针对性地复习,更能提高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这一阶段,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应试技巧,不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主要对“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数列与不等式、导数及其应用”六大板块进行复习,尤其应重点放在“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立体几何(向量法)、导数及其应用”。这是我校学生重点得分点,一般来说,试题这部分考查比较平和,要求大多数考生能过关。在此基础

3、上,提高学生“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法、分类讨论法、换元法”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这一阶段的训练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训练相互渗透、交替”为主第三轮复习 综合模拟 训练考试应对能力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为了增强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应试功能,做一定量的高考模拟试题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强化知识的综合性和交汇性,巩固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活性。2、检查复习的知识疏漏点和解题易错点,探索解题的规律。3、检验知识网络的生成过程。4、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答一些高考真题和新颖的模拟试题时的工具性。这一阶段的训练以选择题、填空题和模拟试卷为主二分析今年高考试题,展望未来今

4、年的湖北数学试卷整体难度不大,试卷体现出了“降低起点,立足课本,依托考纲,适度创新,突出导向”的特征;将基础、综合、应用和创新有机结合,进一步体现知识网络交汇、思想方法交织和能力层次交叉的命题理念。展示了“以教材为本、以考生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本色。一,是坚持在源于教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文、理科试卷中约有90分左右的试题都源自课本例习题的再现、整合、迁移和演变。首先是直接从课本选材设题。如理科第17题、文科第18题选用的三角函数的应用背景,直接来自课本例题,理科第19题(文科第20题)的立体模型是课本习题的简单演变,理科第21题(文科第22题)直接连通教材例题,考生作答时只要以教材内容为支撑,

5、就能顺利解答到位。其次是间接地勾连教材,巧妙地切入课本。如理科第6题的正交函数对、第10题的绝对值和的函数模型都是课本例习题的迁移,看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考生能联系教材相关素材,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就能够互为印证,作出正确判断。这些根植于课本的试题,远离复习资料,避免“题海战术”的干扰,深化了“依纲靠本”的备考导向。二、突出“易、宽、活”,展现三维立意试卷在选材立意、情境创设和设问方式等方面,着力于稳定与创新并举、基础与能力并重、应用与文化并行,充分体现了知识立意、问题立意和能力立意的三维考核目标。(一)是知识立意的试题,体现“双基”的识记和简单套用。容易题起点和难度降低,合理控制运算量

6、,体现人文关怀。今年理科数学基础题有:第1,2,3,4,5,6,7,8,11,12,13,15或16,17,18题,还有第19,20,21题第一问,共计103分。(二)是问题立意的试题,体现“双基”的理解和综合应用。中档题强调依纲靠本,立足通性通法,展示上手易、入口宽、出口具有甄别选拔功能的特点。理科第21题(文科第22题)突出了解析几何数形结合切入的本色,要求考生具备严谨缜密的思维能力。(三)是能力立意的试题,体现“双基”的积累和灵活运用。拔高题在设问方式上,以分步设问为主,采用递进式、类比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方式,将解决问题需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文化内隐其中,反映数学的本质,以此甄别考生的潜能和素质。理科第22题围绕比较六个特殊数的大小关系,要求考生借助所给函数模型的单调性进行推理判断,寻找合理简洁的比较途径。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体现着算法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和分类与整合的思想,比较方法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又包含着对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合情探究能力的要求以及思维品质的甄别。该题的设问层层推进,三问衔接过渡的逻辑关系自然,难度逐步加大,既能让优秀考生脱颖而出,又不会让一般考生望题生畏。以前考试通常考察“证明不等式”,现在侧重“解不等式”。建议下一届考生,在运算能力、创新思维和常规解法3个方面要特别引起重视!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