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汇报-梅龙大道三期工程汇报_第1页
工作总结汇报-梅龙大道三期工程汇报_第2页
工作总结汇报-梅龙大道三期工程汇报_第3页
工作总结汇报-梅龙大道三期工程汇报_第4页
工作总结汇报-梅龙大道三期工程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梅龙大道(大和路外环路)三期工程方案设计汇报2007年11月2本次汇报的主要内容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二、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二、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三、交通量预测三、交通量预测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六、工程造价六、工程造价七、问题与建议七、问题与建议四、总体设计原则四、总体设计原则3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道路地理位置图道路地理位置图一号路一号路桂平路桂平路4设计依据设计依据采用的主要规范如下: n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n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n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n城市桥梁设计规范(GB500132006)n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2、(GB500142006)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依据性资料、文件: n梅龙大道(大和路外环路)三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及专家 评审意见n深圳市中部综合组团分区规划(2005-2020)龙华、观澜、坂雪岗n深圳市中部综合组团道路交通专项规划(2006年6月)5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标准: 根据分析上层规划、修改后项目建议书报告及专家评审意见,梅龙大道三期工程采用城市级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50米,双向6车道,两侧设置人行道。计算行车速度50Km/h,桥梁设计荷载采用城A级(公路I级校核)。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6 工程所在区域地形为典型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内的丘陵山区,龙华、观澜、布吉坂雪岗被羊台山

3、、鸡公山等山体包围,中部为丘陵平原,总体地势起伏较大,不利于城市建设。 工程沿线穿越城市建设区、丘陵、山地、高速公路等不同地貌单元,沿线地形复杂,高差变化较大,高程控制性节点较多,地面标高在38.9到120.3之间。 二、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二、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7三、交通量预测三、交通量预测特征年断面高峰小时交通量预测表特征年断面高峰小时交通量预测表 单位:(pcu/h) 按双向6车道、设置中央分隔带、机非分隔带的断面形式计算,远期的交通饱和度为0.850.9 。8四、总体四、总体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1. 尽量减少拆迁。2. 采取技术措施尽量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3. 满足城市规划的

4、要求:遵照深圳市中部综合组团分区规划(2005-2020)、深圳市宝安区道路专项规划的要求及其路网规划。4. 在规划一号路至人民路段,道路线位充分考虑与梅观高速公路现有及拓宽后的关系。5. 兼顾环境保护要求:尽量避免深填高挖,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处理好本项目与自然水系、生态保护用地、农业用地的关系。6. 经济合理原则:合理选择桥梁位置,尽量缩短桥长;尽量将路线布设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 降低工程造价。7. 道路横断面满足敷设各种市政管线的需求。 9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一)道路平面设计(一)道路平面设计1、本线位方案沿线的主要控制因素 本线位方案主要控制因素从南到北依次为梅龙大道二期与大

5、和路交叉处、清湖工业城厂房、清湖立交、沿线高压铁塔、梅观高速、观天路、人民路、沿线的工业厂房及民房、设计终点。 10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一)道路平面设计(一)道路平面设计、平面线位方案设计 根据本工程各个段落不同的特点,分三段进行论述,由于起点至观天路段是本平面方案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放在最后论述。 11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推荐方案线位(局部) 1) 观天路口至人民路段为了减少观天路口西侧K0+500K0+640处的砼厂房拆迁,线位以高速公路用地图为界,尽量靠近高速公路为原则,优化线形设计,到人民路之前基本都在规划线位东侧,在人民路路口处配置了250m的圆曲线,以改善线形。线位调整后比

6、项目建议书的线位减少了8020平方米的砼厂房与295平方米的砖厂房的拆迁。 12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项目建议书线位平面图 13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一)道路平面设计(一)道路平面设计2) 人民路至终点基本上按规划线位布置。此段拆迁量大(建筑物87229.36m2)需要较长的协调时间。 14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一)道路平面设计(一)道路平面设计3) 起点至观天路口 此段主要是解决穿越清湖立交的线位方案问题,为此产生以下方案:方案一:即项目建议书的线位方案,采用高架桥上跨清湖立交。简称跨线桥方案。方案二:采用与大和路共线上跨清湖立交,与观天路共线下穿梅观高速公路。简称共线方案方案三:

7、采用隧道方式下穿清湖立交。 简称隧道方案15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一)道路平面设计(一)道路平面设计各方案比选论述: 1. 方案一:实施难度很大,施工与运营阶段对清湖立交行车安全都有负面影响,运营阶段对周围建筑的噪音影响较大,造价较高;方案二:比较容易实施的方案,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只需要把此段大和路等级提高到干线性主干道,机动车道从双向六车道拓宽到双向八车道即可,造价最低,运营费用最低;方案三:实施难度较大,施工期间对清湖立交有一定的影响,造价高昂,需要的运营费用也高;2. 方案一线位长度介于方案二与方案三之间,线形条件最差,在跨线桥上有蛇型路段,方案二线位长度最长,线形条件一般

8、;方案三线位长度最短,线形条件好;。3. 方案一:拆迁350线总站、134m2临时建筑和两座110KV高压铁塔。方案二:没有拆迁。方案三:拆迁350线总站;下穿清湖工业城段,厂房地基需要做特殊处理。 线位见下图: 16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推荐方案线位(局部)方案二方案二方案一方案一方案三方案三17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方案设计比较表18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一)道路平面设计(一)道路平面设计 综上所述,方案一比较容易实施,造价低,在梅龙大道近期交通量不大的情况下,是比较理想的方案,推荐作为近期实施方案。由于交通量预测有不确定性,随着中部组团片区路网建成后,远期,方案一如果能满足交通量

9、要求,方案一就继续使用;如果交通量激增,不能满足交通量的要求,就开辟专门的梅龙大道专用通道;由于方案三实施难度很大,线形条件差,建议实施方案二。19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二)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二)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1)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沿线道路纵断面设计按城市主干道的技术标准控制。(2)充分结合自然地形高程,减少填挖方量,减少对自然山体的破坏,节约工程投资。(3)道路标高满足沿线防洪的需求。(4)满足道路两侧土地规划控制高程的要求。(5)满足各控制点标高和净空的基本要求。(6)在城市建设区道路纵断按城市竖向规划要求进行设计,并满足敷设地下市政管线的需求。(7)考虑城

10、市和自然景观对道路竖向的要求。20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 沿线高程控制点表 21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综合考虑规划、交通、道路等级、绿化、道路所在的周围环境的特点,特拟订以下标准横断面形式分段做比较:1、方案二(共线方案)a.设计起点至观天路段(K0+000K0+340):道路红线为60m,机动车道设置双向八车道,设置1.5m的中央分隔带;机动车道两侧设置各7m的非机动车和行人混行道;两道路外侧设置5m的城市绿化带。 22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b. 观天路下穿梅观高速的通道断面(K0+340K0+460):通

11、道总宽度为45.5m,中间两跨为双向六车道和1.5m的中央分隔带;现状两边跨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7m宽,现改为机动车道(两车道),两侧分车带各1.5m;将现状边沟加盖板,改为人行道,宽2m。 23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c.观天路至人民路段(K0+460K1+770): (a)推荐方案:道路红线50m,机动车道设置双向六车道,中间设置分隔护栏;道路左侧设置3m的非机动车和行人混行道,右侧设置7m非机动车和行人混行道。两道路左右外侧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设置06.50m的绿化带和011.50m的城市绿化带。24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三)道

12、路横断面设计c.观天路至人民路段(K0+460K1+770): (b)比选方案:道路红线为50m,机动车道设置双向六车道,设置3m的中央分隔带,两侧设置各3m侧分带,两非机动车道设置各4m宽,两行人道设置各4.5m宽。具体如图15: 25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d.人民路至终点段(K1+770-终点):(a)推荐方案:道路红线除富民路至终点段为40m外,其余都是50m,机动车道设置双向六车道,中间设置0.5m的分隔护栏;道路左右侧分别设置7m的非机动车和行人混行道;两道路外侧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设置06.50m城市绿化带。 26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三)

13、道路横断面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d.人民路至终点段(K1+770-终点):(b)比选方案:道路红线除富民路至终点段为40m外,其余都是50m,机动车道设置双向六车道,设置3m的中央分隔带,两侧设置各7m的非机动车和行人混行道。 27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2 2、隧道方案、隧道方案a.隧道方案起点至大和路(BK0+000BK0+380)、规划一号路至观天路(BK1+550BK2+030):道路红线为60m。设置两层道路形式,外侧地面层为双向四车道,内侧地下层为双向六车道,外侧与内侧道路之间设置必要的护栏和安全设施带,两车行道外侧设置7m的非机动车和人行

14、混行道。 28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2 2、隧道方案、隧道方案b.大和路至规划一号路(BK0+380BK1+550):只设置双幅式双向六个机动车道的隧道,隧道形式为分离式隧道。 29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2 2、隧道方案、隧道方案c.观天路至隧道方案终点(BK2+030BK2+168.966):同近期共线方案观天路至人民路段的推荐方案。30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3.3.跨线桥方案跨线桥方案 a.跨线桥方案起点至大和路(CK0+000-CK0+360):(a)推荐方案:道

15、路红线宽度60m,高架桥为双幅式,设双向六个机动车道,两幅桥中间共同设置0.80m的防撞墙;辅道为双向四车道,对向辅道中间设置28m绿化带,两辅道外侧设置各7m的非机动车和行人混行道,道路两外侧设置01.5m城市绿化带。 31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3.3.跨线桥方案跨线桥方案 a.跨线桥方案起点至大和路(CK0+000-CK0+360):(b)比选方案:道路红线宽度60m,高架桥为双幅式,设双向六个机动车道,两幅桥中间设置2.00m的间隔距离;辅道为双向四车道,对向辅道中间设置28m绿化带,两辅道外侧设置各7m的非机动车和行人混行道。 32五、工程设计

16、五、工程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3.3.跨线桥方案跨线桥方案 b.大和路至规划一号路(CK0+360CK1+600): (a)推荐方案:只设置双幅式双向六个机动车道的高架桥,两幅高架桥中间共同设置0.80m的防撞墙。 33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3.3.跨线桥方案跨线桥方案 b.大和路至规划一号路(CK0+360CK1+600): (b)比选方案:只设置双幅式双向六个机动车道的高架桥,两幅高架桥中间设置2.00m的间隔距离。 34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3.3.跨线桥方案跨线桥方案 c.规划一号

17、路至跨线桥设计终点(CK1+600CK2+208.288):同近期共线方案观天路至人民路段的推荐方案。35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3、方案比较论述 不同段落的横断面比选的不同之处除适应不同的结构设计要求外,其区别主要是在车道宽、路缘带宽度、绿化带、非机动车道宽度和安全设施带宽度等方面。a.车道宽:比选方案中的单个车道宽有3.75m和3.5m两种;根据现有国内各大城市道路设计车道宽度使用情况以及国外城市道路车道宽设置情况,参考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设计时速为50km/h的车道宽用3.50m,已经能够满足车辆正常行驶要求;因此,在推荐方案中一般情况下路段中和交叉

18、口都用3.5m。在局部路口受拆迁限制处,设置有3.25m、3.0m的宽度。b.路缘带宽度:比选方案中路缘带宽一律为0.5m。推荐方案中,在辅道上由于行车速度小于40km/h,因此,在推荐方案中辅道上路缘带宽度为0.25m,主线上行车道路缘带0.5m,局部受拆迁限制,路缘带调整为0.25m。36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三)道路横断面设计3、方案比较论述 c.人行道:比选方案中没有依据红线宽度、人流量和沿线建筑物分布的不同,设置成不同的宽度,而是一律采用左右对称布置人行道宽度。推荐方案中根据道路红线宽度、人流量和沿线建筑物分布的不同,设置成不同的宽度。局部地方为了减少拆迁缩小

19、宽度。d.绿化带:比选方案中:(a) 绿化带分别设在中央分隔带,侧分带和人行道内侧,占有较宽的道路宽度,加宽了道路用地宽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拆迁量;(b)延长了行人和非机动车辆过交叉口的时间,加重交叉口拥堵程度;因此,在推荐方案把所有的绿化带都移到道路外侧,这样,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绿化带宽度,来适应地形、地物的要求,比如遇到民宅可以不设或少设,减少拆迁;而且有利于绿化养护;能节省道路用地。37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四)路面工程(四)路面工程1、设计原则 根据本项目沿线的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参考深圳市工程实践经验,依据本项目交通量预测及构成,根据本工程交通特点及使用要求,本着“因地制宜

20、、就地取材、结构合理、技术可行、经济、方便施工维修养护”的原则对路面进行综合设计。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使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路面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耐久性。2、设计方法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设计指标,计算路面结构厚度,同时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进行层底拉应力验算。 38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四)路面工程(四)路面工程3、路面结构组合 在满足交通量和其它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有利

21、于大规模机械化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 推荐方案沥青砼路面结构如下: 上面层:4cm厚沥青玛蹄脂(SMA-13) 中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砼(AC20) 下面层:8cm厚粗粒式沥青砼(AC25) 基 层:30cm厚5%的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20cm厚4%的水泥稳定碎石39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四)路面工程(四)路面工程3、路面结构组合 比较方案水泥砼路面结构如下: 25cm厚C35水泥砼面层 25cm厚5%的水泥稳定碎石 20cm厚4%的水泥稳定碎石4、人行道铺装 采用彩色混凝土机制砖。自上而下为:彩色混凝土机制砖厚5cm,1:3水泥砂浆垫层厚2cm,4%水泥稳定碎石厚15cm,总厚为22

22、cm。 40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五)路基工程(五)路基工程1、设计原则 路基设计是根据沿线自然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以及深圳施工特点等综合考虑,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参照本地其他工程设计、施工的成功经验,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选择合理的路基横断面结构形式及边坡坡率,并侧重于生物工程防护,采取经济有效的排水工程措施和病害防治措施,防止或减缓各种不利因素对路基造成的危害,确保路基具有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以及路容美观性,尽量减少工程实施对沿线环境及自然景观造成的破坏。2、路基防护本项目边坡防护,主要采用生物工程防护,该方法施工方便、经济,与周围环境协调性好,有利于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41五、

23、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五)路基工程(五)路基工程2、路基防护 a. 填方路基边坡防护:填方路基边坡基本采用锚钉挂网喷混植草防护。当路基边坡受地形、地物限制时,设置重力式或扶壁式挡土墙,以减少拆迁、占地和土石方工程量。 b. 挖方路基边坡防护根据沿线不同路段、不同地层地质、不同岩性、不同边坡高度等情况,挖方路基边坡防护按以下原则设计:(1). 土质边坡:采用湿法喷播植草防护;对于养分较少的土壤、硬质土壤、植物立地条件差的高大陡坡面和受侵蚀显著的坡面采用客土喷播植草防护; 42 (2). 岩质边坡: 全风化、强风化岩层,采用稳定坡率时,挂环保型可降解三维网客土喷播植草防护;植生混合料厚度10厘米。

24、对于强风化岩层采用较陡坡率时,采用锚杆砼框架梁防护,框架内采用客土喷播。中等风化弱风化基岩,采用锚杆挂镀锌机编网喷混植草进行防护。 对于多级边坡平台,采用M7.5浆砌片石加固。碎落台上种草、种树、种植灌木,以绿化美化路容,坡顶5m范围内采用客土喷播。43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六)交通工程(六)交通工程交通工程的设计是本着以人为本,按照“保障安全、功能完善、美观实用”以及“经济、牢固、防盗”的原则,其内容、颜色、规格、材质等方面严格按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设计。设计的理念是要求功能完善,采用先进技术、要与深圳的旅游城市景观相协调,力求交通设施美观大方。设计要符合发展的需要,要有超前意识

25、,同时讲究整体协调一致。交通工程的设计内容包括交通设施(包含标志、标线、防护设施等)和交通信控设施。1交通标线 本工程交通标线主要包括车道分界线、边缘线、导向箭头、指示方向线、交通渠化标线等。交通标线的设置根据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为依据,标线采用反光热塑油漆。 2交通标志 交通设施设计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推荐方案道路的功能,提供与之配套的完善的交通设施,诱导交通、规范行车、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实现交通安全、有序、高效行驶。设计如下: 44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六)交通工程(六)交通工程 (1)交通标志的设置根据国际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为依据。 (

26、2)交通标志的设置,以保证交通畅通和行驶安全为目的,结合道路线形、交通状况、沿线设置等情况,根据交通需求设置不同交通标志,以及时准确提供信息,使车辆能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不发生错向行驶。 (3)交通标志的设置应按警告、禁令、指示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进行排列。 (4)各种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到所指示地点的距离(即视认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 (5)根据道路技术标准,按规范要求设车道分界线、车道边缘线、岛流线等各类标线。3诱导设施 为了使晚间车辆安全行驶,在路面上设计突起反光道路灯,两侧防护栏上设红、黄反光诱导标。4交通安全设施 (1)中间分隔带设单柱双面波形护栏,两侧设路肩护栏,其形式为

27、单柱单面波形护栏;城市段道路沿线及交叉口四周转弯处设人行分隔栏。 (2)为使道路便于管理,沿线挖方段在坡顶设铁丝网。 (3)城市段道路沿线及交叉口四周转弯处设人行分隔栏。45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七)桥梁工程(七)桥梁工程1、概述 方案一:在起点段线路与大和路及清湖立交相交处,分别设大和路跨线桥和清湖立交跨线桥。 推荐线位樟坑径河相交处设1-25m樟坑径河中桥。 推荐线位在桩号K3+745.6处设一座人行天桥。 1)设计依据(1)梅龙大道(大和路外环路)三期工程项目建议书 (2) 本公司线路专业提供的平纵横图纸2、设计依据及标准46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七)桥梁工程(七)桥梁工程(3)

28、采用或参考的设计技术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2-8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设计依据及标准47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七)桥梁工程(七)桥梁工程(3)采用或参考的设计技术规范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城市桥梁设计准则(GJJ11-93)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JTJ77-98)2)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交通性主干

29、道,双向六车道; 设计荷载:城-A级、验算公路一I级; 地震荷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1g;2、设计依据及标准48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七)桥梁工程(七)桥梁工程2)设计标准 基本风压:W0=0.90KN/m2; 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设计基准期:100年; 环境类别:类; 设计洪水频率:桥梁为1100;涵洞为1/50;2、设计依据及标准49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七)桥梁工程(七)桥梁工程2)设计标准 桥梁横断面布置:主线为双向六车道,主线桥梁均按左、右分幅设计,桥梁单幅宽度为13.4m。单幅桥幅布置为:1.5m(防撞护栏+安全道)+0.5米(防撞护栏)+3x3.5米(行车道)+0

30、.5(路缘带)+0.4 (防撞护栏)13.4米。 桥面横坡: 双向1.5%横坡 结构混凝土耐久性:按级考虑2、设计依据及标准50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七)桥梁工程(七)桥梁工程3、桥梁方案1)跨线桥 方案设计 由于本项目道路较宽,双向六车道,且桥梁大部分位于平曲上,故采用左右幅分修的现浇连续箱梁方案。 桥型布置 由于跨大和路和清湖立交,交通量大,为减少桥梁施工和营运期间对被交道路交通的影响,在被交道路中间不设桥墩,采用一跨跨过被交道路;其余路段,根据现状地形尽量采用较为经济的30m跨径的箱梁桥。 51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七)桥梁工程(七)桥梁工程3、桥梁方案1)跨线桥大和路路线桥桥型

31、布置桥梁按左、右分幅设计:左幅桥跨径布置为430+(30+51+30)+2(430)米,共4联;右幅桥跨径布置为330+(30+51+30)+3(330)米,共5联;桥面连续, 桥梁宽213.4米,上部结构采用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花瓶墩,重力式桥台、肋板式桥台,钻孔桩基础。52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七)桥梁工程(七)桥梁工程3、桥梁方案1)跨线桥清湖立交跨线桥桥型布置 桥梁按左、右分幅设计:左幅桥跨径布置为 (30+50+30)+(430)+(330)+(27+38+27)+(330)+(40+55+40)+(230)米,共7联;右幅桥跨径布置为(30+50+30)+(430

32、)+(330)+(27+38+27)+(330)+(30+48+27)+(330)米,共7联; 桥面连续,桥梁宽213.4米,上部结构采用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花瓶墩,重力式桥台、肋板式桥台,钻孔桩基础。 53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七)桥梁工程(七)桥梁工程3、桥梁方案1)跨线桥清湖立交跨线桥桥型布置 桥梁按左、右行分幅设计:左幅桥跨径布置为 (30+50+30)+(430)+(330)+(27+38+27)+(330)+(40+55+40)+(230)米,共7联;右幅桥跨径布置为(30+50+30)+(430)+(330)+(27+38+27)+(330)+(30+48+27

33、)+(330)米,共7联; 桥面连续,桥梁宽213.4米,上部结构采用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花瓶墩,重力式桥台、肋板式桥台,钻孔桩基础。 54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七)桥梁工程(七)桥梁工程3、桥梁方案1)跨线桥 桥梁桥梁断面比较方案一:采用斜腹板箱形断面并配以花瓶墩,此断面相对规则,外形较为常规,施工放样简单。故作为推荐方案。 方案二:采用流线型箱形断面并配以Y形墩,此断面外形圆滑,造型美观,但施工放样较难。故作为比较方案。55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七)桥梁工程七)桥梁工程方案一方案二56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七)桥梁工程(七)桥梁工程3、桥梁方案2)樟坑径河中桥 在

34、线路与樟坑径河相交处设1-25m樟坑径河中桥。桥梁与河道斜交,斜交角度为50.90;桥梁宽37.5m,左右幅合修。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台。57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八)隧道工程(八)隧道工程1、概述 梅龙大道在起点段至观天路段,按照规划线位需穿越清湖立交。为了对梅龙大道线路进行充分比选,故线路采用下穿清湖立交的隧道方案作为第三方案。 隧道起点位于BK0+325,依次下穿大和路、工业厂房区和清湖立交,终于三九制药有限公司深圳生产基地附近。58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八)隧道工程(八)隧道工程2、设计依据及标准1) 设计依据(1)梅龙大道(大和路外环路)三期工程项目建议书 (2) 本公司道路

35、专业提供的平纵横图纸(3)采用或参考的设计技术规范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200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59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八)隧道工程(八)隧道工程2、设计依据及标准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 公路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2) 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按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36、200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全线采用:双向6车道,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50Km/h。60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八)隧道工程(八)隧道工程2) 设计标准隧道建筑限界a路面宽度:0.5(左侧向宽度)+3x3.5(行车道宽)+0.5(右侧向宽度)=11.5m,单向3车道。b建筑限界:宽度=0.75(检修道宽)11.5(路面宽)+0.75(检修道宽)=13.0m,高度=5.0mc 行驶方向:上下行隧道分修,单向行驶。 荷载等级:城-A级2、设计依据及标准61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八)隧道工程(八)隧道工程1) 平、纵面设计 在起终点段,受起终点标高和道路

37、纵坡限制,隧道采用明挖连孔箱形隧道;中间段左右线隧道均为分修的两条单洞三车道隧道。 左洞隧道全长为1285m,其中明挖隧道长为335m,暗挖隧道长为950m;右洞隧道全长为1340m,其中明挖隧道长为560m,暗挖隧道长为780m。 为利于通风,隧道内采用0.32%(右幅)和0.30%(左幅)的单面坡。隧道内纵坡满足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要求3、隧道方案62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八)隧道工程(八)隧道工程2) 隧道建筑限界及衬砌内净空 隧道的建筑限界选定如下: 路面宽度:0.5(左侧向宽度)+3x3.5(行车道宽)+0.5(右侧向宽度)=11.5m,单向3车道。 暗挖建筑限界:宽度=1.01(

38、检修道宽)11.5(路面宽)+0.99(检修道宽)=13.5m,高度=5.0m(由于为长隧道,两侧均设置检修道,宽度:1.01m和0.99m,检修道步梯高度:0.25m。 明挖建筑限界:宽度=0.75(检修道宽)11.5(路面宽)+0.75(检修道宽)=13.0m,高度=5.0m,检修道步梯高度:0.25m。3、隧道方案63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八)隧道工程(八)隧道工程2) 隧道建筑限界及衬砌内净空 3、隧道方案64五、工程设计五、工程设计(八)隧道工程(八)隧道工程3) 隧道衬砌结构 3、隧道方案隧道的建筑限界选定如下: 暗挖隧道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和施工,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即以锚杆

39、、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和钢架为初期支护,以模筑(钢筋)砼衬砌为二次衬砌组成。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拱墙间设防水隔离层。洞口地质条件差且浅埋地段按明挖法设计,采用现浇整体式衬砌及外贴式防水层防水。 隧道支护及衬砌参数根据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有关原则,采用工程类比并辅以数值计算分析的方法确定。65(九)给排水工程(九)给排水工程一、设计依据1)深圳市宝安区给水系统专项规划2)深圳市宝安区污水系统专项规划3)深圳市宝安区雨水防洪系统专项规划4)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4)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7)城市工程

40、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T50289-1998)8) 其它相关规范与标准二、设计原则1) 以上层次规划为依据,紧密结合周边区域发展现状;2) 合理利用现状管线,提高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 设计标准及规模适度超前,满足远期经济发展需要。66三、给排水现状l 给水系统 与梅龙大道相交的观光路、观平路、中环路、观天路有部分DN200DN600现状给水管;l 排水系统 现状排水设施仍以合流制管渠、道路边沟为主,周边地块雨污水排至横坑水系,最终排至观澜河。 四、现状问题l 给水系统 管网尚不完善,不能满足区域供水需要;l 排水系统 合流制为主,对观澜河污染严重,排水管网不完善。(九)给排水工程(九

41、)给排水工程67(九)给排水工程(九)给排水工程给水系统图给水系统图1、水源、水源 主要由观澜茜坑水厂(现状规模15万m3/d,规划45万m3/d)供给。2、管线布置、管线布置 推荐方案中,道路东南侧沿线布置DN300600给水管,相交路口根据规划布置DN3001500给水管;跨线桥方案中桥上不设给水管;隧道方案中,隧道内增设一趟DN200消防给水管。68(九)给排水工程(九)给排水工程 根据深圳市宝安区污水专项规划,本道路范围内的污水进入观澜污水厂处理,道路沿线布置d400d600污水管,与梅龙大道相交的规划二号路、人民路、中环路、平安路、富民路以及观澜大道路口布置d400d500污水管。 另外,在跨线桥和隧道方案中,桥上和隧道内不设污水管。污水系统图污水系统图69(九)给排水工程(九)给排水工程 根据深圳市宝安区雨水防洪专项规划,道路沿线主要采用双侧布管。道路沿线布置d600d1650雨水管,在与梅龙大道相交的规划二号路、人民路、中环路、平安路、富民路以及观澜大道路口布置d800d1500雨水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