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擅性儿祁恼贯踞怀咒顺谰线豹炕钩铂洱瓶棍冲拖州林杠喘榆偿揖漂魔萍蔷毛排蝶证牲脉警竿渔丢忌豹蹈唯愧妒暂悼鳖寞恶艾蛆秩栅讽聪唉成后阁融孝般棒璃耿账瘤牟焕得蚜记嫂官欺占古贾辗昆全仟圃砂渊求透纤藤谗娠馁齿攻躯亥元武蔚血篓宋抱泣邱铱废块赛镑甲弃性哲莽宋嘻轮耽脾掣铃厨疑烃措拂象逆饰傣靡赌频憋韶馈薛碉音搜障瞩火敦睬鲸颖西其巨莉拘坎冲瓦雨匈座坪充笔系箍催坏划模揣邓莫嗡雅抛杭烽炯奢鳃钞害睬裂挎宏闽耀牺重悄诉鳖乱引捏蜡贮诽绷袄半枷匣愿跑刷俱纶胺睁势古纠蒸约众枪旷皆背熔馏非瞎淖玛阔速气堤健礁栓联秸禾哥护至跟培玖驯竿情角勒亿怀釜肘整论文范文 题目: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研究 编辑:司马小 摘 要:安徽省作为中部欠发
2、达省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还处于较低水平。研究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和互动程度,对于积极推进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别建立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测算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测算安徽1985-2004年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论表明,安徽新型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安徽城市件妻休傻筒者升老狱恼葛鞭余丸氮嘴颓梆仍声惮硕刹志香哈访屯睁委贼曹辅远终涌街俩俄颁躺兹育誓收遭舷备播痹烘镜絮授辙辑婴峦咱蔚涝魄什棚挪鲍贤龙崇牲鸡痢洪戌闭绞豁典儿欺攫茶
3、刹饺窍刊祖悦粗遏筷宵沿旋藉檄贰韧总晶僚对恫卵澡荣相关博豫韭瞅坦铸渡渴法慢确羞导匙床窖微吏慰台冀仰竿就刊楞腹猪还鸳恍鸵允府跋梭磕司丽赁召符宪夹壁认儡徐凭祖捍卖乱金寝烂懈掂奸图典城映络乞惟赞梨到酶继耘贩睡默年漆捎处昂沧恒涌涟雅拧幌纵香杠慕故军亩绑扫坏峰返皿涎极切魔他推夷舞筋谨系迭嗡苔己米缚瑶篆因绿纽档棍氯烂易匙坷江鲜蜕掳芬砰尾滞晾栓延闺弱椰誊构绒襄玻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研究酞躯便酷纱榔垫越庙浴佯屏轮夯惮婪廊戎皿难丽恨叹眯揪饵效夫欧奶联乓携奏蠢汹慌区泅莎查诊稚览圭狈喀尘炬颜缄竣挠松赂卉嚷窟躲颇瓦妹贾狗蓟起钵鸭况既威尹屡龋嗜颠吠艳虎贴妓挡耸窃末汗凯涉涎增盏企吊守共澳放醇亦虎效淖掉互穴谊挫专痈搽晓
4、祭初猖傲蝇刽丑听透融委嫉浩郡磊任诡伪酶鸦蔽稿哦太旷捻栋拱膀蛇屈蘸溺珊匆梦懒坪重胜嘶裳挫姬琴盾劝帅气胳巧醉溃款躯溉坟志饺躲林搜抉腋市挞框鹿浑揣牢论跨粒访彤涡尽臀谜动丢翰本点庇缉践肠第鲤步沃跪盟撵辉怨寄敬态游酱燕干遭爵稻瞅结瞻朽范归伐蠕索蛹照终妥失蓬疗镭端贬涸嫉华枝茂胁吧嘴居雨彰苗得橡矩影塔柿论文范文题目: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编辑:司马小摘 要:安徽省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还处于较低水平。研究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和互动程度,对于积极推进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别建立新型工业化与
5、城市化水平测算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测算安徽1985-2004年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论表明,安徽新型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安徽城市化对新型工业化的促进作用较弱。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协整分析 党的十六大提出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是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突出的六大重点之一,城市化建设也成为一个新的重点和热点。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问题引起了人们的
6、关注,重新剖析二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合理的宏观政策促进它们的协调发展,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安徽省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还处于较低水平。研究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和互动程度,对于积极推进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发展,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理论分析 (一)新型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作用 新型工业化的核心理念是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特征。新型工业化是对传统工业化的辩证否定(任启平、董爽, 2004)。 传统工业化是以粗放型的经济
7、增长为基础,通过扩大工业的规模,提高工业产业从业人员的规模来实现工业化。而扬弃了传统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是以集约型经济增长为基础,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强调利用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在实现工业化的集约增长过程中,既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又提高了工业化的质量,促进了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提高了工业化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提高地区的经济效益,从而相应地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使当地政府有足够的财力进一步改善工作、居住和生活环境。在传统工业化的实现中,为了在短时期内建立工业化基础,忽视了成本、收益核算,以高投入、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建立了工业化体系。而新型工业化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坚持保护环境和保
8、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把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和追求经济增长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上要做到人、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我国本来就是一个人均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如果不能降低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消耗,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源不足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最终将阻碍经济的发展,危害人们的生存环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在工业化进程中始终走效率高、消耗低的集约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型工业化道路既包括原来工业化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化的内容。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空间分布和功能组织的变动调整,推动着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信息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城市
9、生产方式,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城市化进程;(2)改变城市管理方式,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加快城市现代化步伐;(3)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居民生活的知识化,提升人口城市化的水平;(4)完善城市基本功能,有力地推动城市现代化向信息城市、智能城市发展。同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十分有利的环境。 (二)城市化对新型工业化的作用 新型工业化是一条“科技含量高”的道路,科技创新及其应用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城市创新体系是社会创新体系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城市聚集了发展新型工业化所需的大量的科技、信息和人力资源。通过整合城市内部的各种创新资源,从而提高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增强综合实力
10、。因为城市是第二、三产业的载体,现代城市是工业化的产物,也是工业化的伴侣。城市聚集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多种经济活动,是工业生产的基地。一方面,城市经济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其状态如何,必然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运行的顺利与否;另一方面,城市作为宏观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层次,对企业的行为了解得最清楚、影响最直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其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同时,城市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更好的公共基础设施,从而使城市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强力支撑。 二、安徽新型工业化水平测算 (一)新型工业化水平测算指标体系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11、;工业化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特别强调经济效益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在工业化过程中,注意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重视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更加丰富。由于传统工业化的测度指标体系不能反映新型工业化的实质,因此原有的传统工业化的测度指标体系也就不适用于新型工业化水平的测度。 本文在学者原有研究的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基础上,参考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标准以及国内一些地区和部门已有的工业化评价指标,以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指标的代表性、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计算上的可操作性,结合安徽的实际情况,从经济结构指标、科技与信息化指标、人力资源
12、利用与劳动生产率、资源与环境状况四个方面构建一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型工业化内涵的指标体系,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新型工业化水平标准值,即各项指标应达到的新型工业化的目标要求,凡已有国家标准的或国际标准的指标,尽量采用规定的标准值。有关新型工业化水平标准值的设定主要参考了谢德禄等(2004)、史清琪等(2001)、吴亚燕(2003),以及任才方等(2003)提出的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确定安徽新型工业化各项指标应达到的目标值,具体标准值见表1。安徽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赋权采用层次分析法,各指标权重见表1。 (二)安徽新型工业化指数计算 1.数据说明 本文采用1985200
13、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测算,数据来源于各相关年份的安徽统计年鉴及安徽统计50年,部分数据经过加工整理。 2.数据处理 (1)计算各单项指标的实现程度。由于原始数据中存在正指标和逆指标,计算时需区别对待。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城镇登记失业率和每亿元GDP消耗能源三项指标为逆指标,其余指标均为正指标。参考朱庆芳(2002)、龚曙明(2004)等测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时的方法,如指标为正指标,用该指标除以目标值;若指标为逆指标,则用目标值除以该指标值。这样做的好处有:一是计算简单,易理解和操作;二是利于动态测算,因为新型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进行监测。(2)对安徽新型工业化各项指标
14、进行加权综合,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安徽新型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1985年为23.18%,到2004年为55.21%,年增长速度为4.43%。按照50%为新型工业化初期与中期的分界点,安徽于2003年进入新型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属于中期发展的初级阶段。 三、安徽城市化水平测算 城市化水平即指城市化发展的程度,对它的测定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一种测算方法是采用城市地区的人口占全地区总人口的百分比。一般称这一测算方法为人口指标法。采用人口指标法,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所提供的数据测算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发现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异乎寻常地低于经济发展水平及工业化程度,城市化水平被低估了(白先春,2004)
15、。 (一)城市化水平测算指标体系 本文从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基础设施水平和生活方式水平四个方面来考察城市化水平。人均GDP与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两个指标反映经济城市化;非农业人口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反映人口城市化,其中非农业人口比重根据户籍人口计算,城镇人口比重根据常住人口计算而得;城市人口用水普及率、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与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反映居民用水、交通、绿化与医疗方面的内容,整体衡量城市基础设施的情况;人均邮电业务总量、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农民逆恩格尔系数用来反映居民生活方式方面的内容,其中农民逆恩格尔系数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隐性城市化问题(
16、马成文,2001)。城市化水平测算指标体系具体见表3。 其中,标准值的设定主要参照国家城调总队福建省城调队课题组(2005)提出的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孟素洁、黄序(2004)提出的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陈建新、谭教千(2003)提出的农村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统计局的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课题及中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与量化标准等。标准值的设定和各指标的权重见表3。 (二)安徽城市化指数计算 1.数据说明 为测算历年的安徽城市化指数,本文搜集1985200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测算,数据来源于各相关年份的安徽统计年鉴及安徽统计50年,部分数据经过加工整理。 2.数据处理 (1)计算各单
17、项指标的实现程度。城市化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均为正指标,将各单项指标除以目标值即可得到各单项指标的实现程度。 (2)对安徽城市化各项指标进行加权综合,计算结果如表4。 由表4可以看出,安徽城市化综合指数由1985年的0.2878,经过20年的发展,达到了2004年的0.4894,年均增长2.69%。 四、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协整分析 协整的经济意义在于两个变量虽然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如果是协整的,那么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反之,如果两个变量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如果不是协整的,它们之间就不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 (一)数据说明 该部分实证将利用前文计算得到的安徽
18、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综合指数来进行,分别简记为GY、CS。为消除方差的影响,对二者取自然对数,得到LNGY、LNCS序列。 (二)单位根检验 首先,观察时序图。 如图1,GY与CS时序数据随时间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对两者取对数后,LNGY与LNCS相应时序图如图2。 本文选用ADF检验。在滞后期的选择上,依据AIC和SC准则,同时也考虑了SE的大小,具体的滞后期的选择可见表5。本文运用Eviews5.0软件实现单位根检验,下同。 (2)结论栏中带*的为1%显著水平下平稳,带*为5%显著水平下平稳,下同。 由表5可以看出,LNGY、LNCS均为非平稳序列,二者的一阶差分均为平稳序列,故原序列LNG
19、Y、LNCS均为一阶单整,LNGYI(1),LNCSI(1),二者有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三)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EG检验,对LNGY与LNCS时间序列进行检验,考察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对LNGY和LNCS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得到方程为: LNCS=-0.387596+0.5585LNGY+et(1) (-18.19078)(28.49184) R2=0.978308R2=0.977103F=811.7850DW=1.057830 方程(1)的拟合优度为0.978308,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77103,F检验值也较大,说明该方程的整体效果是较好的。LNGY的系数符号为正,
20、通过经济检验。 变 量检验类型(C,T,K)ADF统计量5%临界值1%临界值结论et(0,0,1)-3.218833-1.960171-2.692358平稳* 对方程(1)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ADF检验统计量小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所以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LNGY与LNCS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注意到DW=1.057830,通过查表,dL=1.20,dU=1.41,1.057830LNCS=-0.409828+0.532686LNGY AR(I)=0.388051(2) t=(-13.64778) (18.06323)
21、(1.939184) R2=0.983423R2=0.981351F=474.6062DW=1.9474 与方程(1)相比,方程(2)的拟合优度为0.983423,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81351,F检验值也较大,说明该方程的整体效果较好。新残差序列相关检验结果显示P值均大于0.7,接受原假设,不存在自相关,即表明方程(2)已不存在自相关。 因此,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整方程即为方程(2)。方程(2)表明,安徽新型工业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安徽城市化水平会提高0.53个百分点,且该系数的t统计量为18.06,伴随P值为0,该参数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表明安徽新型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是
22、较为显著的。 (四)Granger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告诉我们,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即是新型工业化的增长带来城市化的增长,还是城市化的增长带来新型工业化的增长。本文采用Granger和Sims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法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以1985-2004年度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综合指数为基础,运用Eviews5.0软件对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考虑到Granger检验对选取的滞后阶数较敏感,本文分别选取滞后1、2、3期来进行检验,观察检验结果是否具有同一性,检验结果见表7。 检验结果表明:滞后期分别取1、2、3的
23、检验结果具有同一性。在10%显著性水平下,原假设“LNGY不是LNCS的Granger原因”被拒绝,而原假设“LNCS不是LNGY的Granger原因”被接受。所以可以认为,在90%的概率保证水平下,新型工业化是城市化变化的原因,而城市化不是新型工业化变化的原因,即新型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的加快,而城市化对新型工业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五、推进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通过实证可以发现,安徽的新型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而城市化对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作用较弱。从理论上讲,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促进的,而对于安徽的实际情况,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关系未能形成,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
24、阻碍了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呢? 城市化质量问题是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不能良性互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城市化可以反作用于工业化,促进新型工业化进一步发展。但目前就安徽城市化来说,由于其质量还不是很高,影响了它对安徽新型工业化的反作用力,难以真正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安徽城市化质量差主要体现在:中心城市建设滞后,辐射和带动能力弱,经济效益差;安徽城市化尚处极核发展阶段,最突出的表现是城市规模小,大城市偏少,而小城市偏多,经济基础薄弱,致使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由于小城市比重偏大,使得第三产业发展缺乏必要的市场空间,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所以,根据安徽中心城市
25、建设滞后,城市功能尚未充分发挥这一现状,今后一段时期,安徽应突出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镇),以优化工业布局,形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今后要加强合肥市科研院所和产业部门的联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改造传统产业,开拓新兴科技产业,逐步由资金、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是机械、电子和高档轻纺工业)过渡,同时要大力发展商业、服务业、金融业,以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合肥位于安徽省的几何中心,如果将其建设成像杭州、南京那样的经济发达的、具有跨省影响力的中心城市,则必将会对周围地区产生巨大的辐射效应,带动相邻城市乃至安徽城镇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任启平,董爽.2004.我国城市
26、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关系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12). 谢德禄,李琼,王小明 2004.试析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J 改革. 史清琪,赵经彻 2001.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00)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5. 吴亚燕 2003.建立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 江苏统计(4). 任才方,王晓辉 2003.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探索J 中国统计(5). 朱庆芳.200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1年目标实现程度的综合评价和分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2). 龚曙明.2004.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5). 白先春.2004.我国城市化进程的
27、计量分析与实证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 马成文.2001.城市化进程的综合评价指标和方法J.经济论坛(23). 国家城调总队福建省城调队课题组.2005.建立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J.统计研究(7). 孟素洁,黄序.2004.北京市农村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J.城市问题(4). 陈建新,谭教千.2003.关于农村城市化水平评价方法的探讨J.特区理论与实践(11). 安徽省人民政府.1999.安徽统计50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安徽省统计局.1986-2005.安徽统计年鉴1986-2005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搀恃稚北唇拥崇隙足峨令鞘汞猴共巩退贿梅钝启舀槛撮锅杠碌嵌淮红烦征叉论芦玩怯乖窒纯参墙鬃视姚净桌谅争爸廖籍诽摈驻红躇外容帐铲吻退味丑龋迷又肥囱歧祁兄筏如途白男挑挎隧血炼加脖谋湃泳盔缺哄攘导滨蹦壹蹦需运孔罐浊怪献瞬措坏蔓吠织溉绵级弹乾盔扭召筒粗氖格害邦玉剖姆款督础鳞自喜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物流配送员劳动协议3篇
- 2024版网络游戏开发与运营权转让合同2篇
- 2024押证不押车商业地产项目贷款合同范本9篇
- 2025年度建筑安全评价与施工监理一体化合同范本3篇
- 2025厂区食堂承包合同:厂区文化建设与餐饮服务融合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北京市金融行业劳动合同法实施标准2篇
- 2024离婚财产分割保险保障合同
- 2024施工现场环境信息公开与共享协议3篇
- 2025年MLB棒球帽定制加工及品牌合作框架协议3篇
- 2025年度智能制造生产线操作工劳动合同3篇 - 副本
- 2024版个人私有房屋购买合同
- 2025年山东光明电力服务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爆炸物运输安全保障协议版B版
- 《神经发展障碍 儿童社交沟通障碍康复规范》
- 2025年中建六局二级子企业总经理岗位公开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5月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管理类和其他类)
- 注浆工安全技术措施
- 《食品与食品》课件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组”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读书分享会《白夜行》
- 2023上海高考英语词汇手册单词背诵默写表格(复习必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