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变形观测方案_第1页
基坑变形观测方案_第2页
基坑变形观测方案_第3页
基坑变形观测方案_第4页
基坑变形观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d*-*工程基坑支护工程基坑监测方案*工程二零一六年九月目 录一、 工程概括二、 人员组成与作业流程三、 监测依据及技术标准四、 监测目的及内容五、 监测网点的布设六、 使用仪器与精度要求七、 监测频率及监测方法八、 观测成果的计算、分析及预警报告九、 质量检查验收十、 上交资料十一、平安保障附件: 监测成果报表 监测点布置图一、 工程概括1. 工程简介拟建的*。基坑深约11米,基坑周长约660米,坡体土为人工填土、粉土、粉质黏土,地下水位约为自热地面下1.22.6米。万00-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3、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2. 基坑设计概况基坑东侧临近已有建筑处侧壁平安等级为一级,其他地段侧壁平安等级为二级,基坑按临时支护设计,使用期限为一年。本工程基坑东侧南段临近已有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结合预应力锚索进展支护,采用水泥土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基坑东侧中段基坑与已有建筑间相距约13.9米,为了保持止水帷幕封闭,在距已有建筑1.8米处设置2排水泥土搅拌

4、桩作为止水帷幕,从帷幕内边向基坑内侧1:1放坡8米,坡面采用土钉墙进展支护,在坡脚处设置格栅式水泥土搅拌桩结合预应力锚索进展支护;基坑东侧北段2#汽车坡道处紧邻围墙,采用钢管桩超前支护结合复合土钉墙进展支护,采用水泥高压旋喷桩作为止水帷幕;基坑西侧1#汽车坡道处,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格栅结合复合土钉墙进展支护,搅拌桩兼作止水帷幕;基坑其它地段上部5米采用直立开挖结合复合土钉墙进展支护,在自然地面下5米出设置1米宽平台,平台下方采用1:1放坡开挖结合复合土钉墙进展支护,采用水泥土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3. 基坑监测工程本基坑工程监测,在基坑开挖过程与支护构造使用期内,必须进展支护构造的水平位移监测,竖

5、向位移监测,基坑周围已有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地下管线的沉降观测,基坑监测工程具体要求如下:1基坑坑顶及锚索端头水平位移监测;2基坑坑顶及锚索端头竖向位移监测;3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4地下管线沉降观测;二、人员组成与作业流程1. 人员组成本次我公司方案配备一个测量组完本钱工程工程的沉降观测,人员安排如下:职务姓名职称执业或职业资格证明备注证书名称专业总工张均玲高级工程师工程技术负责人李宗才工程师工程测量员程 鹏无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测量放线工测量员郭玉龙无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测量放线工测量员王建无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测量放线工助工巩伟无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测量放线工助工李 凯无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测量放线工助工田艳慧

6、无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工程测量工专业监测人员组成固定的监测队伍,随工程实际施工进度、监测数据变异情况及时开展测试工作。2. 作业流程变形监测是高精度的测试工作,关乎工程的平安、顺利施工。测试数据是第一手资料,对积累经历,调解纠纷等起重要作用。遵循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根据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特制订本工程工作流程如下。外业踏勘、编写技术方案工作基点,观测点布设监测基准网观测监测基准网平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否是观测点观测否观测点平差计算,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上交资料进入下一周期观测三、监测依据及技术标准监测依据为本工程基坑设计图纸、施工进度方案、本基坑监测方案及以下主要标准: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

7、标准?GB50497-20212.?建筑变形测量标准?JGJ8-20073.?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07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215.?建筑基坑工程技术标准?DBJ04/T306-20216.?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平安技术标准?JGJ311-20217.?建筑地基根底设计标准?GB50006-20218.?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21等。四、监测目的及内容1. 监测目的由于基坑工程设计理论还不够完善,施工场地也存在着各种各样复杂因素的影响,基坑工程设计方案能否真实地反映基坑工程实际状况,只有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才能得到最终的验证,其中现场

8、监测是获得上述验证的重要和可靠手段。通过基坑变形监测,提供为确保基坑支护构造平安的变形监测数据。2. 监测内容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依据有关标准的规定和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建立单位对基坑变形监测的有关要求开展监测。内容主要包围基坑支护构造,具体为: 1基坑顶水平位移,39个监测点。2基坑顶垂直位移,39个监测点。3锚索端头水平位移,86个监测点4锚索端头垂直位移,86个监测点5基坑周围邻建,48个监测点。基坑工程监测应针对监测对象的关键部位,做到重点观测、工程配套并形成完整、有效的监测系统。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相结合进展,以仪器监测为主,巡视为辅。应由专人进展巡视检查,巡视以目测为主,内

9、容是检查支护构造是否出现开裂;基坑支护构造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基坑支护构造的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驰或拔出的迹象;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周边管道是否出现泄漏;基坑附近地面荷载是否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周边件构筑物的构造局部、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构造的变形裂缝;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五、位移监测网点的布设位移变形监测网由基准点、工作基点、观测点组成,变形监测网的布设,是为了直接获取监测体的变形量。基准点是变形监测的基准,点位要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且须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区域,是为了保证数据具有可比性。工作基点是作为高程和

10、坐标的传递点使用,是为了方便观测。平面、高程控制网利用本工程附近网点联测建立,与本工程坐标、高程系统统一。平面控制测量采用边角网,以测边为主,建立一级平面控制网,控制网平均边长在100米左右。平面控制网主要技术 表1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测边相对中误差测回数两次照准目标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1.5 3000.71/30000062353 边长测量的电磁波测距技术要求 表2每边测回数一测回读数互差mm单程各测回较差mm气象数据测定的最小读数往返较差mm往返温度气压m

11、mHg4411.50.20.12*a+b*D注:1 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4次的过程。 2 根据具体情况,测边可采取不同时间段代替往返测。 3 测量斜距,须经气象改正和仪器的加、乘常数改正后才能进展平距计算。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几何水准方法,水准网主要技术要求如下所示。 水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3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二0.50.150.300.40DS03型仪器,按?工程测量标准?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监测点的点位,应根据工程规模、基坑深度、支护构造和设计要求合理布设。变形观测点,按照设计要

12、求,直接埋设在能反映监测体变形特征的部位,要求构造合理、设置结实。观测点宜布设在基坑顶部,平面上对称布置。监测点均做明显标记并编号,并做好保护工作。监测点平面位置情况,详见基坑变形监测点布置示意图。六、使用仪器与精度要求1. 观测仪器为确保本工程周边建筑物及支护构造的平安,本基坑变形监测主要采用监测仪器设备有:观测仪器设备配备情况表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数量1全站仪GTS-102N1台2电子水准仪天宝DINI031台3铟瓦条码尺天宝2m2只4笔记本电脑索 尼1台5台式电脑联 想1台6车 辆1辆1全站仪采用,最先进的高精度电子全站仪,精度指标±0.5", ±( 0.6

13、mm+1ppm·D)。2水准仪采用,最先进的精细电子水准仪,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及配套铟瓦条码尺,精度指标±0.3mm/km,铟钢水准尺。2. 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其水平位移报警值按下表确定。其中,监测点坐标中误差是指监测点相对测站点如工作基点等的坐标中误差,为点位中误差的1/;当根据累计值和变化速率选择的精度要求不一致时,水平位移监测精度优先按变化速率报警值的要求确定。全站仪、棱镜安置,对中误差小于设计要求0.5mm。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 表4报警值累计值DmmD<2020D<4040D60D60变化速率Dmm/dD<

14、22D<44D6D6监测点坐标中误差0.31.01.53.03.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基坑顶部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其竖向位移报警值按下表确定。其中,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是指相应精度与视距的几何水准单程一测站的高差中误差。水准测量为0.3mm的电子水准仪,误差符合设计要求。竖向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 表5报警值累计值SmmS<2020S<4040S60S60变化速率Smm/dS<22S<44S6S6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150.30.51.5七、监测频率及监测方法1. 监测频率本次基坑变形监测工作自降水开场至基坑回填完毕。按设计和有关标准要求,基坑监测频次统计如表6所示

15、。现场仪器监测的监测频次 表6监测频率及次数一览表监测工程监测对象观测频率备注基坑监测开挖深度m51次/2d5-101次/1d危险阶段102次/1d底板浇筑后时间d72次/1d(1次/2d)注:()内为二级基坑监测频率7-141次/1d(1次/3d)14-281次/2d(1次/5d)>281次/3d(1次/10d)备注如遇特殊情况,与甲方协商之后增加观测次数1初始值观测变形测量的时间性很强,它反映某一时刻变形体相对于基点的变形程度或变形趋势,因此基坑支护各工程初始值是整个变形观测的根底数据。初始值取独立连续三次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具体观测内容的开场观测时间如下:1基坑顶部的水平位移、竖向

16、位移,在基坑开挖前或降水开场前,对基坑顶部等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观测点进展布点,并完成初始值的观测。2观测频率与周期的调整监测周期并非一成不变,要依据监测体变形量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以确保监测结果和监测预报的适时准确。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并及时向甲方报告监测结果:监测数据到达报警值;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周边管道出现泄漏;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支护构造出现开裂;基坑支护构造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基坑支护构造的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驰或拔出的迹象;周边件构筑物的构造局部、周边地面出

17、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构造的变形裂缝;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2. 水平位移监测方法1共布设3个基准点及2个工作基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为统一基准,准确反映实际变化,每次观测水平位移时要求首先观测工作基点位移。再以工作基点观测基坑顶部各点的水平位移。2基坑顶面水平位移观测点,使用高精度全站仪配合棱镜并采用极坐标法施测。采用全组合分组观测法,每组不多于五个方向,进展两测回观测,两次照准目标读数差不能大于2,半测回归零差不能大于3,一测回内2C互差不能大于5,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不能大于3。每次观测前需对基准点进展检测。3监测方法:极坐标法极坐标法是利用数学中的极坐标原理,以两个

18、控制点为坐标轴,以其中一个点为极点建立坐标系,测定观测点到极点的距离,测定观测点与极点连线和两个点连线的夹角。如以下图所示。图2 极坐标法测定点位示图测定待求点C坐标时,先计算点A、B的方位角测定角度和边长BC,根据公式计算BC方位角:计算C点坐标:3. 竖向位移的监测方法1方案在影响范围以外设置3个高程基准点。沉降基准点埋设稳定后,方可作为沉降观测基准点的高程。根据阶段施工的现场具体情况,基准网水准路线长控制在1km以内。2各个观测点,尽量采用不转点直接观测,路线拟为闭合路线或符合线路。观测过程中遵循观测仪器与标尺、观测路线、观测方法、观测环境、观测与数据分析人员五固定的原那么。3观测按变形

19、测量的精度要求施测。根据本工程情况,使用精细电子水准仪按变形测量标准的二等水准测量精度技术要求观测。 二等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7等级水准仪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读数方式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根本分划、辅助分划读数较差mm根本分划、辅助分划所测较差mm二D03铟钢往返各一次后前前后500.51.50.50.30.4八、观测成果的计算、分析及预警报告1观测数据由测量专业负责人带着专业人员利用平差等专业软件计算,并组织分析。2) 经专业负责人审核后,计算及分析成果才能形成正式文件上交。监测数据如有异常,当场向工程监理机构进展报告;否那么,在下一次检测时向工程监理机

20、构报送上期监测数据。对建立、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关于基坑监测的反应意见进展讨论和分析,并及时进展回复。3) 当到达设计监测报警值或?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21表8.0.4监测报警值时,立即进展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构造采取应急措施。监测报警值一览表 表9监测工程变化速率mm/d累计值mm基坑顶部水平位移10mm/d4-4剖面为5 mm/d,5-5剖面为2 mm/d50mm4-4剖面为30mm,5-5剖面为22 mm周边建筑物水平垂直位移3 mm/d10 mm九、检查验收对变形测量工程实行两级检查,即作业部门检查和公司质控室检查。对变形观测的记录与计算、分析结果,进展两

21、级检查,填写相应检查记录。质量检查依据本技术设计书和相应测量标准。质量检查包括以下内容:1) 使用仪器设备及鉴定情况。2) 基准点和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及标石、标志情况。3) 实际观测情况,包括观测周期、观测方法和操作程序的正确性。4) 基准点稳定性检测与分析情况。5) 观测限差和精度统计情况。6) 记录的完整性及记录工程的齐全性。7) 观测数据的各项改正情况。8) 计算过程的正确性、资料整理的完整性、精度统计和质量评定的合理性。9) 变形测量成果的合理性。10) 提交成果的正确性、可靠性、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数据的符合情况。11参加监理例会,汇报监测工作,提出建议。当质量检查验收中现不符合项时立即提出处理意见,返回作业部门进展纠正。纠正后的成果应重新进展检查验收。十、上交资料1基准点布设示意图;2观测点位置图;3水平位移与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4阶段总结报表5总结报表。十一、平安保障1我公司明确指定工程施工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