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陵墓雕塑(一)》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_第1页
《古代陵墓雕塑(一)》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_第2页
《古代陵墓雕塑(一)》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_第3页
《古代陵墓雕塑(一)》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_第4页
《古代陵墓雕塑(一)》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陵墓雕塑(一)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王 琦(女)作者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工作单位: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教学用具:自制教学多媒体课件、绘制的兵马俑头像速写等教材分析: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十一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第一课时。授课对象:高二学生。教学思路:根据本章节内容和教学的需要,本课是该章节的第一课时,按照备课、授课的侧重点及教学主题,我给这一课时的课题命名为魂兮归来·秦风厚土的生命古代陵墓雕塑(一)。给鉴赏的每一部分作揭示主旨的课题命名,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运用的有效方法。在平时每一节课的教学中,

2、我都会融入自己对所要讲授内容的理解,并在我的理解之上反复推敲,给每一章节中的不同课时进行选择教学主题、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比如:古代人物画鉴赏标以风韵绰约烁古今主题、中国古代画像石、画像砖鉴赏的主题为怀千年之兴衰·品千年之风霜等,这样,学生一进教室,看到我已书写于黑板的课题,首先会好奇、猜测,接着就是思考,由课题切入思考,再与书本内容相联系进而去感悟理解,这样一来,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学生就已经进入了我的教学意境,让学生在品鉴之间,心神相印。既为学生创设了较好的教学软环境,同时也渐渐形成我自己特有的教学模式。兵马俑作为妇孺皆知的古代大型陵墓雕塑的典范,是受社会环境、社会性质、审美风尚多

3、方面因素影响,我们不能孤立地从古代陵墓雕塑自身寻找艺术观点。对兵马俑艺术的学习与继承决不仅仅是艺术样式的借鉴,仅从艺术范畴去认识它,那是狭隘的,不完整的。但又不能完全从相当专业的考古角度带领学生去鉴赏,恐怕造成枯燥死板的课堂尴尬,另外更要避免图片罗列式的浏览教学。所以根据高中学生年龄段的特点,鉴赏不能停留于肤浅的表面艺术形式,它需要文化作为支撑点,将要点通过知识网辐射开来,进而从考古、文史、艺术、情感、精神以及中外墓葬文化的比较等方面,以独特的角度,多视角地进行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感悟古代匠师通过兵马俑的塑造传递给我们的非文字的历史信息,给雕塑作品注入生命的活力与文史内涵的精髓。并

4、适当地以新奇的考古角度来切入和阐释知识点。由于西安兵马俑与学生的生活有历史与地域的时空距离,在接近课堂尾声时,我插入了更多不同规模、不同地域的兵马俑,并有江苏发现发掘的兵马俑,激起学生的地方本土感。让学生以文史、艺术为支点,带着思想与情感掌握我国古代大型陵墓雕塑的鉴赏方法。真正学会用心去开启时空之旅,聆听秦音的诉说,尽情地领略我国古代文明的风采。一、.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艺术成就和特有的艺术语言、文化内涵。二、.内容结构原始社会红山文化女神像四川广汉古蜀人青铜人像、人头像秦始皇陵兵马俑所显示的中国古代大型雕塑传统。比较同属于古代文明古国的中国与埃及古

5、代文明、古代墓葬文化的差别。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群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从考古角度对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的文化价值进行延伸。三、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雕塑群与个体雕塑的不同艺术特点;理解不同的雕塑语言。古代随葬的俑需要我们潜神思索,或许才能架起维系这千百年的文化纽带。以考古的思维理解兵马俑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及其兵马俑为我们提供的非文字历史信息。秦俑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但陵墓雕塑艺术的生命活力依然跃动于民族的血脉之中。它是一种强有力的文化精神,艺术审美观,从历史的源头上奔涌而下,生生不息。四、板书设计:魂兮归来·秦风厚土的生命古代陵墓雕塑(一)(一)2

6、0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雕塑有三大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二)中国与埃及古代文明与古代墓葬文化的差别。(三)沉睡的军团兵马俑1、秦佣的主要艺术特点2、秦俑的细节匠心独运3、留取秦朝本色彩绘俑(四)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俑(五)诗人们缪斯弦上感秦之兴衰(六)结束语兵马俑仿佛是我们华夏儿女,儿时的老照片,一切真实而遥远。五、教学过程:(一)20世纪下半叶,关于中国古代雕塑有三大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20世纪下半叶,关于中国古代雕塑有三大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除了原始社会红山文化女神像和我们熟知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之外,便是四川广汉古蜀人青铜人像、人头像。提问:你可曾了解古蜀国三星堆文化及其主要艺术特点?谈谈你的

7、感受。古蜀国三星堆文化由考古推断:用我国传统的神话故事“后翌射日”、“夸父追日”和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来解释古蜀国三星堆文化中独有的雕塑作品艺术样式。·青铜立人像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是已知同时代最大的青铜人像,人像面型瘦削,无表情,表现出一种严冷的感情。身着纹饰精美的多层衣服,赤足,戴脚镯。其下的底座分上、下两部分。立人像面部造型,面形长方,五官夸张,特别加深了面相削瘦、冷峻的感觉。推测青铜立人像可能是群巫之长或古蜀王形象,其手中所握之器可能是代表神权或王权的类似权杖之类的器物。  ·(商)青铜人头像(1986年四川广汉

8、三星堆出土,通高36.7厘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两个祭祀坑所出人头像,有7种不同样式,冠戴和大小的不同,意味着身份、等级的区别。从青铜人头像的结构推知,每个头像前后各有倒三角形的插头,有的两侧还有穿孔,便于使青铜头部与其他材料制作的躯体牢固地嵌接为一体。青铜人头像的头长约为全身高度的七分之一。符合于中国人通常的身材比例。同学们都有集邮的兴趣吧,老师很小的时候就喜欢集邮,当时的我并不在意邮票的收藏价值,我认为它的价值在于邮票的艺术与文化内涵,哪怕是敲过邮戳的票面。记得2001年10月12日,中国、埃及建交50周年之际联合发行选题为古代金面罩头像的邮票一套两枚。其中,我国的一枚为三星堆遗址出

9、土的约有3000多年历史的金面罩头像;而埃及一枚则为有3500年历史的金字塔内的法老图坦卡蒙的金面罩。中埃两个文明古国各自设计的古代金面罩头像不禁让人暗暗称奇,这两个相距万里的文明古国在远古时代创造的文明竟是如此相似。中国和埃及是并列的四大文明古国,两国的文明虽在时间上有些错落,但却同属于东方,同属于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补充资料:金字塔的建造开始于第3王朝的第一个国王乔塞尔(约公元前2650年左右)。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81)是修建金字塔的黄金时期。那时我们中国还处在新石器时代,夏朝还没有开始呢。提问:既然提到埃及,试比较中国与埃及古代文明与古代墓葬文化的差别。教师归纳:比较的国家比

10、较的方面中  国埃  及墓葬特点皇陵是地下最壮观的陵寝宫殿金字塔是地上最伟大的建筑陵墓的主人“天子”“太阳神之子”不同的文明是黄河流域文明的深藏不露是尼罗河流域文明的显赫象征(二)沉睡的军团兵马俑1、关于俑提问:大家都知道兵马俑(很多影视大片都出现过他们的身影),那么究竟什么叫俑?你了解俑的作用以及起源吗?随着奴隶社会的崩溃和封建社会的兴起,用模拟的人形俑,来代替活人殉葬的新习俗。俑从艺术角度来讲它代表了各个不同时代雕塑艺术发展的水平。中国古代坟墓中陪葬用的偶人。东周墓中出现渐多,秦汉至隋唐很是盛行,北宋之后才渐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时期。俑的形象大多真实地模拟着当时各种身份

11、的人物,因而由此可以考见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也是研究各代舆服制度的重要资料。最早的俑,可能是用茅草扎束而成的人形,又称“刍灵”,以后改用陶、木制作。2、关于秦俑提问:谈谈你对秦俑已有的了解。·地下军阵(八千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的发现:1974年3月陕西临潼西杨村的农民在荒滩(柿林)打井而发现。各坑的形制:一号坑象征以战车和步兵混合编组的主体部队。二号坑为弩兵、战车、骑兵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三号坑是统领一、二号坑的军事指挥部。提问:秦兵马俑在墓葬中所承担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塑造众多的兵马俑?)它是秦代禁卫军的真实写照:在总体设计上,既担负着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又是对秦始皇完

12、成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业的纪念,它的排列面向东方,气势磅礴,威武雄壮。提问:在你看来秦兵马俑的塑造手法如何?秦俑的主要艺术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构成了秦俑丰富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之中有统一的美学特点,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兵马俑形象是家喻户晓的大型古代墓葬雕塑群,留存于雕塑这一流逝不去的岁月里。据史书记载,项羽带兵进入关中后,先杀了已投降刘邦的秦王子婴和秦王室贵族,然后把咸阳城内掳掠一空,最后一把火烧了咸阳城。接着,项羽又带兵来到秦始皇陵,命士兵挖掘始皇陵,将陵墓上下所能见到的东西统统运走。.所以在当今的考古发现中,秦陵土层

13、有木结构被焚毁、坍塌的迹象。秦始皇怎么会想到,当年为他陪葬的地下兵团2000年后却冲击地平线,再次旋风般地征服了世界。.老师今天要带着大家用我们艺术的眼光、考古的思维,真正去认识这庞大的军团,以及藏在兵马俑背后的故事与历史信息。3、千古一帝提问:上下五千年中来去匆匆走过了多少风云人物,秦始皇便是留下重重脚印的一位。你可曾了解这位出生邯郸、事功咸阳的千古一帝?教师归纳:史记记载“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统一六国、修驰道、筑长城、建宫殿、造皇陵,这些曾塑造始皇帝至高无上的标志,却成了帝国灭亡的陷阱。4、感受兵马俑的气势:洋洋八千兵马宿卫皇陵,俨然一幅完整的古代陈兵图卷。帝王的车马礼仪:

14、车舆制度创自秦代,车舆形制等方面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我们已在画像砖艺术中有所了解了,刘邦、项羽当初就对始皇帝的车马礼仪羡慕万分。其中安车,秦始皇就曾乘坐这样的车子数次巡视自己的疆土。车身饰有华丽装饰纹样,拱形车顶实是叫人感叹这精巧的工艺。     打仗的武器(简要介绍几种学生感兴趣的兵器)兵马俑制作情景再现沉重的石铠甲:改变了“秦代无胄”的传统认识,一领铠甲由600余片甲片制成,甲片间以扁铜丝相连缀。(这让我们想起了学期初玉章节提及的“金缕玉衣” )   生动的塑造手法:富有生气和活力,自然亲切。轮廓分明、个性突出、坚定自信。(五官已

15、遵循三庭五眼的比例规律。)、秦俑的细节匠心独运A秦俑各异的发髻样式与身份、等级、军阶不同,式样有别的冠式    B秦兵马俑指甲的艺术特色指甲约占手指的六分之一,较短,露出一点点可见的肌肉,使之更显圆润有力,以示阳刚之美。知识插入:简介埃及雕塑、绘画艺术中手的特征(正面律),手、脚均为正侧面,其实“正面律”是埃及人为了追求完美才形成的。请学生伸出手,并拢五指,指尖顶端正面与眼睛处于对视位置。这角度的手无论以绘画还是雕塑形式表现,都看起来不够美观,而相比之下古埃及人的正侧面手形则优美多了。然而我们中国古代与阳刚之美相对应的是秀美的“兰花指”, “兰花指”的造型使得手指

16、间高低错落、前后层次分明,无论哪个角度观赏都如此秀美,而且立体感极强。这也说明我们古代的艺人很注重这些细节的塑造,他们似乎拥有超乎现代人的独特审美视角。   C秦俑的带钩题材丰富有的造型简练、有的造型繁复。其中第一个带钩造型呈勇士持矛奋击之形,体现了当时统一六国时纷乱的战争现状,是特定历史背景的再现,而兵马俑何尝不是那勇猛之士的身影。D秦俑的履、靴足下生辉,跪射俑履底纹样象征着针脚即针线纳的履底,履靴的系带也很多样化。、身份各异的秦俑身穿双重长襦·足蹬钩履:陶俑的服饰、发式以及眉目胡须都如实地反映出秦代士兵的真貌。将军俑 车士俑 立射俑 铠甲俑 军史俑 中级军史俑

17、 下级军史俑 袍俑 御手俑(展示不同角度与侧面进而比较)、留取秦朝本色彩绘俑直到年“秦俑彩绘保护技术”得到文物局鉴定后。考古专家说,那个曾使我们汗颜与惶然的问题(“秦俑出土时都是有颜色的吗?” )终于可以平心静气地回答大家了。秦俑坑遭受焚毁、坍塌、数次山洪的冲刷,彩绘损失殆尽,稍不留意就会随土壤掉落。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从军者除了铠甲之外,服饰颜色是各式各样的,没有统一色彩。所以秦俑的服装色彩还是当时民间的色彩、可能是当时民间的流行色吧,真可谓“与民无禁”。(三)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雕塑提问:试将秦俑分别与古希腊的雕塑作简要比较与古希腊以人为主题的城市雕塑相比,秦俑则是以人为中心的陵墓艺术

18、世界,前者是置于地面的城市公民活动的公共空间,后者则是埋入了皇室墓地。其次,古希腊的艺术家拥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从事自由创作。而秦兵马俑的塑造工匠,是以劳役的形式被迫进行的,稍有不慎便是杀身之祸,心情是沉重的。所以兵马俑的整体也给我们阴沉之感,不像古希腊雕塑那样自由地追求美、表现美,给人以积极的阳光之美、轻松愉悦之感。(四)诗人们吟诵着人事代谢,王朝兴衰缪斯弦上感秦之兴衰李白在古风第三中写了秦的事功: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唐人胡曾的阿房宫绝句,讲述了修阿房的结果: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帝王苦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唐章碣的焚书坑道:

19、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康熙帝的长城诗: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费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可能我们有的同学要问除了秦兵马俑之外,是否还存有其它的兵马俑?·1950年在咸阳东郊狼家沟汉惠帝安陵第11号陪葬墓的葬坑中,发现数十件陶塑彩绘武士佣、姿态生动。·1965年秋在咸阳杨家湾汉墓从葬坑中,出土骑兵佣500多件,步兵佣1800多件。·简单例举我们江苏徐州的兵马俑(五)结束语“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盛况空前的皇陵,随其主人在历史舞台上的落幕,渐渐地尘封于岁月之中。兵马俑是秦朝先民留给我们后代的无言之教,千百年来还有

20、哪个王朝的历史像秦这样如此迫切地需要以考古来阐释它?我们需潜神思索,或许才能架起维系这千百年的文化纽带。(六)课后延伸秦陵十大谜团:1.秦俑坑建造之谜          2.秦俑军阵之谜3.秦俑坑焚毁之谜          4.秦陵被盗之谜5.青铜禽类之谜                6.石铠甲坑

21、之谜7.兵马俑烧造之谜          8.秦陵地宫之谜9.秦俑坑青铜兵器之谜       10.秦始皇陵建造之谜六、教学后记:本教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既得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待今后的调整改进。毕竟备课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因学生综合素质的差异又会出现一些备课预料之外的新问题。在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备课还是授课方式,我常常要求自己的教学通过努力能够在教学中实现“唯一”性,拥有自己特色地教学效果,学生也不是粗线条似地鉴

22、赏作品,让每一位学生都应该从精雕细琢的线条,在简约流畅之间去感悟艺术的魅力。正如茶汤一会集中写的:“追求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每期茶事都是唯一的。我大胆地尝试单独把兵马俑内容提出来作为一节课的内容来讲授,可能有的老师会觉得,单独讲一节课的兵马俑内容恐怕会显得空洞无力。但我考虑到中国古代美术鉴赏并不仅仅停留于审美和艺术,更多的是风俗人文等等文化思想信息。毕竟古代随葬的俑需要我们潜神思索,才能架起维系这千百年的文化纽带。以考古的思维理解兵马俑的历史文化价值,从兵马俑的细节塑造中可以去考证它对我们诉说的非文字历史信息,理解不同的雕塑语言。因为兵马俑在我国已是妇孺皆知的雕塑形象,而我们的学生自

23、身知识面就相当广,对于高中生来说停留于表面艺术特点的鉴赏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的教学不能使师生都得到成长,我的课堂也将失去它的魅力。所以我在备课时以考古的角度,将知识点辐射开来,也是文化价值的延伸,形成一张知识网。因为我希望这张知识网中每一个纵横的交点都是出彩的部分,是学生智慧的闪光点。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学目标相结合,以双赢的方式挖掘学生的潜能,进而完成教学任务。我曾打趣地把兵马俑这章节内容比作是一块玉石的原生矿,而我的教学过程则是打磨、碾琢的过程,所以这一节课之后学生得到的是一件上好的艺术品还是石头,关键就取决于我的教学过程,是停留于表面呢?还是深入细致的碾琢?可能在鉴赏教学中我们大多数老

24、师习惯于从秦俑恢宏的军阵气势去解读它,而对于秦俑雄伟的气势,就连小学生也能道来一二,往往被忽略的是秦俑匠心独运的细节及所传递给我们的非文字语言。所以我在教学中参插了秦俑足下生辉的履靴、题材丰富的带钩、体现阳刚之美的指甲、各异的发髻等细节的释读。也让学生体会了我们古代的艺人很注重这些细节的塑造,感受他们似乎拥有超乎现代人的独特审美视角,以及了解古代艺人是怎样如实地反映秦代士兵真貌的。学生也无不叹服古人的艺术构思和空间感。又如我们很多老师会由于秦百戏俑与古希腊雕塑较为接近的艺术风格去进行比照它们表面相似的艺术造型,这段对比内容我的课堂同样也采用了。不同的是我把古希腊以人为主题的城市雕塑与秦俑以人为中心的陵墓艺术世界相比较,让学生从不同的社会体制、雕塑不同的功能方面入手去体会这雕塑独特的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